一种高效多层水处理过滤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6237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多层水处理过滤网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多层水处理过滤网。



背景技术:

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最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随着人类生活不断提高水体富营养化氨氮、磷等营养盐问题和国家环保局对污水排放标准一步步提高,沿用了许多年传统的“一级处理”及“二级处理”水处理工艺技术和设备,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高浊度和高浓度污水的处理要求,而且处理工艺流程长,系统庞大,而且还散发大量臭气。运营者要想达到最新排放标准,需要从新再投入高额的资金扩建原有污水处理系统,加大占地面积使用和高额的污水处理设备及高额后期维护费用,然而,传统的污水深度处理再生回用技术系统投资高、后期维护运行费用高,太多的运营者难以承受。目前很多的滤网在处理水的过程中,需要多层滤网,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经常更换,十分不便,因此设计了一种高效多层水处理过滤网。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多层水处理过滤网,包括滤网外壳,所述滤网外壳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滤网外壳内部设置有塑胶骨架,所述塑胶骨架内设置有吸水滤材,所述吸水滤材右端设置有第一活性炭过滤层,所述第一活性炭过滤层右端设置有超低压反渗透膜,所述超低压反渗透膜右端设置有第二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滤网外壳包括底壳,所述底壳上端通过固定螺丝固定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内设置有压紧凸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滤网外壳两端设置有防滑纹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盖顶端设置有拆卸吊耳。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活性炭过滤层与吸水滤材之间设置有金属网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多层结构合一的滤网设计,在使用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处理污水中的污物,通过超低压反渗透膜结合活性炭过滤层的设计,能够快速的滤除污水中的杂物,很好的处理水,使得处理水的效率大大提高,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滤网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滤网外壳,2-塑胶骨架,3-吸收滤芯,4-第一活性炭过滤层,5-超低压反渗透膜,6-第二活性炭过滤层,7-底壳,8-固定螺丝,9-密封盖,10-压紧凸块,11-防滑纹路,12-拆卸吊耳,13-金属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多层水处理过滤网,包括滤网外壳1,滤网外壳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滤网外壳1内部设置有塑胶骨架2,塑胶骨架2内设置有吸水滤材3,吸水滤材3右端设置有第一活性炭过滤层4,第一活性炭过滤层4右端设置有超低压反渗透膜5,超低压反渗透膜5右端设置有第二活性炭过滤层6,滤网外壳1包括底壳7,底壳7上端通过固定螺丝8固定有密封盖9,密封盖9内设置有压紧凸块10,滤网外壳1两端设置有防滑纹路11,密封盖9顶端设置有拆卸吊耳12,第一活性炭过滤层4与吸水滤材3之间设置有金属网层13。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可拆卸式的外壳设计,使得滤网能够很好的拆卸开来,内部设置的塑胶骨架有效的固定住各个滤芯层,吸水滤芯有效的将水吸入滤网内,经过第一活性炭过滤层一次过滤,水随后进入超低压反渗透膜内,反渗透原理使得水内无机物,有机物,细菌,热原及其它颗粒有效滤除。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结构合一的滤网设计,在使用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处理污水中的污物,通过超低压反渗透膜结合活性炭过滤层的设计,能够快速的滤除污水中的杂物,很好的处理水,使得处理水的效率大大提高,值得推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