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装在大口径管路上的防垢装置。
背景技术:
结垢问题在石油、热电及其他工业和民用领域中涉及流体传输和循环的系统中广泛存在。结垢是万恶之源,且长期困扰着人类。它使热效下降,能源浪费,管道堵塞,甚至会发生恶性事故。因此结垢必须清除。据统计,到1990年我国每年由于结垢所浪费的煤炭占总用量的1/3;每年由于结垢而报废的大量设备。如何经济有效地解决结垢问题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生产问题。因为工业上的用水管道以及循环水管道管径比较大,管路比较复杂,经常需要在总管道以及大口径管道上安装防垢器,但由于管路安装要求以及工业卧式产品的孔板式处理能力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安装在大口径管路上的防垢装置,防止管路的结垢问题,节能环保。
技术方案:一种安装在大口径管路上的防垢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防垢管、固定在防垢管内的防垢体和两个中部设有通孔的管接头;防垢管两个开口端中,其中一个开口端其边缘朝外延伸一凸台,凸台上设有用于安装一管接头的安装孔,与该开口端安装连接的管接头为法兰,另一管接头焊接在防垢管另一开口端;防垢体包括多个叶轮式防垢片、螺杆和螺母,叶轮式防垢片包括内支承环、外支承环以及固定在内支承环和外支承环之间的多个叶轮片,多个叶轮片以内支承环为中心沿着外支承环内壁均匀分布;所有叶轮式防垢片通过内支承环套装在螺杆上,相邻两块叶轮式防垢片之间由螺母隔开并旋接固定,叶轮式防垢片与防垢管中空腔孔的配合方式为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内支承环外壁和外支承环内壁上均设有卡槽,所述每个叶轮片两端分别卡接在支承环外壁和外支承环内壁的卡槽内固定。
进一步的,相邻两片所述叶轮片呈30°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叶轮片为6个。
进一步的,所述叶轮式防垢片为8-12个。
进一步的,所述叶轮式防垢片为10个。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垢片结构采用叶轮式防垢片,使用时,流体经由管接头进入防垢管内部,叶轮式防垢片增大与流体的接触面积,能减小对流速的影响和压差的影响,均匀排列的叶轮片便于加工生产,且分布均衡,有利于水流的紊流效果,流经防垢管内的防垢片表面时能够自动形成稳定电流,通过弱电的作用中和成垢金属离子的正电荷,有效控制垢的形成,同时弱电场的持续作用可以使已板结的垢块逐渐溶解、脱落,实现阻垢、除垢。经防垢片处理后的流体继续向前运动,经由管接头排出。本实用新型使用材料较少,且能有效增大与流体的接触面积,提高防垢效率的同时却能降低成本,在大管管道径、管路复杂的环境中处理能力更强,防垢效果更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垢体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垢片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防垢片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装在大口径管路上的防垢装置,包括防垢管1、防垢体2、两个管接头3,防垢体2放置在防垢管1内,两个管接头3分别装在防垢管1两端,将防垢体2固定在防垢管1内。
防垢管1两端开口,两个开口端中,其中一个开口端其边缘朝外延伸一凸台11,凸台11上设有用于安装一管接头3的安装孔111,与该开口端安装连接的管接头3为法兰,即该管接头3设有与该开口端适配的凸缘31和安装孔111,另一管接头3焊接在防垢管1另一开口端。管接头3是中空的,中部设有通孔32,两个管接头3中,其中一个带有凸缘31,优选为法兰,防垢管1带有凸台11的开口端与法兰安装固定。另一个管接头3与防垢管1另一开口端焊接固定。
设于防垢管1内的防垢体2,如图2-4所示,其包括8-12个叶轮式防垢片21、螺杆22和螺母23,优选为10个叶轮式防垢片21。每个叶轮式防垢片21包括内支承环211、外支承环212和6个叶轮片213,叶轮片213固定在内支承环211和外支承环212之间,内支承环211外壁、外支承环212内壁均设有卡槽,每个叶轮片213两端分别卡接在支承环外壁和外支承环212内壁的卡槽内固定。6个叶轮片213以内支承环211为中心沿着外支承环212内壁均匀分布,相邻两片叶轮片213呈30°夹角。经多次试证得到,该叶轮式防垢片21的设计能减小对流速的影响以及有效防止被堵塞。所有叶轮式防垢片21通过内支承环211套装在螺杆22上,相邻两块叶轮式防垢片21之间由螺母23隔开并旋接固定。加强了叶轮式防垢片21的固定效果,安装与拆卸更便捷,叶轮式防垢片21与空腔孔的配合方式为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的叶轮式防垢片21中的叶轮片213为铜基触媒合金防垢片,所述铜基触媒合金防垢片优选为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成成分:Cu:55.6%、Ni:13.5%、Zn:15.6%、Sn:2.7%、Pb:6.5%、Fe:0.7%、Sb:0.8%、Ag:3.8%、Mn:0.7%,所述各组份经化合形成一种沿S100晶轴定向生长的柱状晶体合金。按上述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准备原材料,原材料纯度为99.9%以上的块状物,其体积小于或等于3cm3;在加热炉坩埚内铺入2cm~3cm厚的木炭,按重量计将Cu料的一半均匀铺在木炭上,然后在Cu料上均匀铺入全部Ni块,再铺入2cm~3cm厚的木炭,加入全部Pb、Sb块体后开炉升温至1000℃-1100℃,待全部金属熔化后,加入全部Fe块体,搅拌至金属全部溶化后再加入全部Mn块体,保温3分钟~5分钟,使熔体金属脱气;然后按照Zn、Sn、Ag和剩余的Cu顺序加入,慢速搅拌,待金属全部熔化后,去浮渣,使熔体温度降低至1100℃~1200℃,将熔体金属注入浇筑型模具中,冷却10分钟~15分钟至金属表面结壳形成金属锭,然后水冷至室温,取出金属锭,即得到铜基触媒合金防垢片。该铜基触媒合金防垢片为沿S100晶轴定向生长的柱状晶体合金,它在不改变流体组成成分的情况下,通过流体与防垢片面摩擦及物理催化改变流体的分子大小,净化其中的杂质的方式,达到防垢的效果。运行过程不需要额外维护,无磁无电,不需要外加电源添加药剂。
基于工业上的用水管道以及循环水管道管径比较大,管路比较复杂,经常需要在总管道以及大口径管道上安装防垢器,但由于管路安装要求以及工业卧式产品的孔板式处理能力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防垢片结构采用叶轮式防垢片21,使用时,流体经由管接头3进入防垢管1内部,叶轮式防垢片21增大与流体的接触面积,能减小对流速的影响和压差的影响,均匀排列的叶轮片213便于加工生产,且分布均衡,有利于水流的紊流效果,流经防垢管1内的防垢片表面时能够自动形成稳定电流,通过弱电的作用中和成垢金属离子的正电荷,有效控制垢的形成,同时弱电场的持续作用可以使已板结的垢块逐渐溶解、脱落,实现阻垢、除垢。经防垢片处理后的流体继续向前运动,经由管接头3排出。本实用新型使用材料较少,且能有效增大与流体的接触面积,提高防垢效率的同时却能降低成本,在地面管线、储油罐等地面工具,尤其是大管管道径、管路复杂的环境中处理能力更强,防垢效果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