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9254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养殖场把粪渣排放到露天的地方,大量堆积起来或者用水冲到沉淀池不做处理,水分和粪渣大量流失,污染严重,给社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也有一些养殖场对粪渣和废水进行了回收与利用,但养殖户使用的设备比较落后,回收与利用不彻底,而且还需投入大量劳动力,费时费力,导致效率低下,已经不适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曝气器、驱动装置、活门、出水槽、出水管、导流区、曝气区、沉淀区、回流缝、排污管、放空管、污水进入管道、平台和障板,所述曝气器上侧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曝气器左侧设置有活门,所述曝气器后侧设置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左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曝气器右侧设置有导流区,所述曝气器下侧设置有曝气区,所述导流区和曝气区外侧设置有沉淀区,所述曝气区和沉淀区之间设置有回流缝,所述出水管下侧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曝气区下侧设置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右侧设置有污水进入管道,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平台上,所述平台下侧设置有障板。

优选的,所述导流区宽度为0.6mm,深度大于1.5m,且内设竖向整流板。

优选的,所述曝气区深度为4m。

优选的,所述沉淀区深度不小于1.5mm,且沉淀区上部为澄清区,下部为污泥区,且污泥区的一定深度设有排污管。

优选的,所述回流缝宽度为0.15-0.20m,且回流缝上侧设池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养殖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操控,能够高效对养殖污水进行快速高效的处理,并且能够实现曝气反应和沉淀过程在同一的处理构筑物内完成,曝气沉淀池由曝气区、导流区和沉淀区组成,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为固、液分离创造良好的条件,能够排净污泥,更加彻底,该养殖污水处理装置简单快捷、方便使用,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操作,减少工作量和劳动量,而且对污水处理更加全面彻底,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曝气器,2、驱动装置,3、活门,4、出水槽,5、出水管,6、导流区,7、曝气区,8、沉淀区,9、回流缝,10、排污管,11、放空管,12、污水进入管道,13、平台,14、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曝气器1、驱动装置2、活门3、出水槽4、出水管5、导流区6、曝气区7、沉淀区8、回流缝9、排污管10、放空管11、污水进入管道12、平台13和障板14,曝气器1上侧安装有驱动装置2,曝气器1左侧设置有活门3,曝气器1后侧设置有出水槽4,出水槽4左端设置有出水管5,曝气器1右侧设置有导流区6,曝气器1下侧设置有曝气区7,导流区6和曝气区7外侧设置有沉淀区8,曝气区7和沉淀区8之间设置有回流缝9,导流区6宽度为0.6m,深度大于1.5m,且内设竖向整流板,这样设置,能够阻止从回流窗流入的水流在惯性作用下的旋流,并释放混合液中的气体,使得水流平稳的进入沉淀区,为固、液分离创造良好的条件,曝气区7深度为4m,沉淀区8深度不小于1.5m,且沉淀区8上部为澄清区,下部为污泥区,且污泥区的一定深度设有排污管10,这样设置,能够排净污泥,更加彻底,回流缝9宽度为0.15-0.20m,且回流缝9上侧设池裙,这样设置,能够避免死角,出水管5下侧设置有排污管10,曝气区7下侧设置有放空管11,放空管11右侧设置有污水进入管道12,驱动装置2固定在平台13上,平台13下侧设置有障板14。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养殖污水处理装置时,曝气沉淀池由曝气区7、导流区6和沉淀区8组成,污水通过池底部的污水进入管道12流入,立即与池内原有混合液完全混合,并与从沉淀区8回流缝9回流的活性污泥混合、接触,经过曝气区7反应后的污水流入导流区6,导流区6内设竖向整流板,能够阻止从回流窗流入的水流在惯性作用下的旋流,并释放混合液中的气体,使得水流平稳的进入沉淀区,为固、液分离创造良好的条件,污水在沉淀区8进行固、液分离,沉淀区8上部为澄清区,下部为污泥区,且污泥区的一定深度设有排污管10,能够排净污泥,更加彻底,澄清后的处理水进入出水槽4,通过出水管5排放。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