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深度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713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深度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深度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城市缺水现象越来越严重。水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缓解城市水资源不足,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和企业需求,采用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第二大水源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大部分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只经过传统的二级处理,其排放的水质中还含有相当部分的污染物质,要想使其作为新鲜水进行回用,还必须经过污水深度处理。

国内外经验表明,污水深度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生物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膜处理法。国内的污水深度处理方法通常使用生物处理法,也使用物理化学法。城市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及深度处理后,再生水水质指标完全满足热电厂冷却补充水、再生纸厂的纸浆漂洗水和城市杂用水的水质要求。

污水深度处理常用技术如混凝技术、生物处理技术、臭氧法、膜分离技术、高级氧化法、活性炭吸附技术等,大部分处理方法具有经济成本高、处理流程长等问题。

目前如何选择合适的技术,使其适合在城市污水处理企业中推广是污水深度处理项目管理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的处理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深度处理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深度处理系统,包括催化氧化池、混凝沉淀池、吸附滤塔和清水池,催化氧化池、混凝沉淀池、吸附滤塔和清水池依次连通。

所述的催化氧化池内设有流化筒,流化筒的上部为圆柱形,流化筒的下部呈喇叭状,流化筒位于催化氧化池的中心,流化筒的下端喇叭状开口位于催化氧化池的下部,上端开口位于催化氧化池的中部,流化筒的下部设有催化氧化池进水管和催化氧化池布水管,所述的催化氧化池布水管设置成同心圆形状;催化氧化池布水管的下部设有臭氧曝气盘,臭氧曝气盘连接臭氧鼓风机,臭氧鼓风机通过管道连通臭氧发生器。

催化氧化池的上部设有催化氧化池三相分离器,所述的催化氧化池三相分离器包括导流板和位于导流板下方与导流板配合使用的三角导流环,所述的三角导流环安装在催化氧化池的内壁上,所述的导流板的上部为圆柱形,所述的导流板的下部呈喇叭状,所述的导流板的下部的内径大于三角导流环的内径;导流板的外侧设有催化氧化池溢水堰,催化氧化池溢水堰连接催化氧化池出水管;催化氧化池内充满负载活性炭。

具体的,所述的催化氧化池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圆柱形结构上开设有观测口和检修更换口,催化氧化池的体积大小根据待处理水量的多少而定,采用立式竖直放置。

所述的负载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为;

①活性炭过24目的筛,在105℃条件下烘干;

②把烘干后的活性炭浸入质量浓度3~8%的硝酸锰溶液中8~12小时;

③把浸泡后的活性炭在105℃条件下烘干;

④把步骤③烘干后的活性炭,以10℃/min升至400~600℃,煅烧3~6小时,缓慢冷却至室温;

⑤把煅烧后的活性炭过24目的筛制成负载活性炭。

所述的混凝沉淀池包括混合区和沉淀区,混合区底部设有混凝沉淀池进水管,混凝沉淀池进水管连接催化氧化池出水管,混合区中上部设有混凝剂添加系统,在混合区中部设置有混合区搅拌器;所述沉淀区内设有挡板,该挡板与混凝沉淀池的内壁形成作为废水进入沉淀区的废水流道,沉淀区的出口处设有混凝沉淀池三相分离器,沉淀区的出口上部设有混凝沉淀池溢水堰,混凝沉淀池溢水堰连接混凝沉淀池出水管,沉淀区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在沉淀区底部设置有沉淀物排放阀。

所述吸附滤塔包括顶盖、吸附滤塔进水管、吸附滤塔布水管、滤料、滤料支撑架、进风口和吸附滤塔出水管;吸附滤塔采用多层设置,最顶部设有顶盖,顶盖与塔体之间留有出风口;滤塔的顶盖下面设有吸附滤塔进水管,吸附滤塔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吸附滤塔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吸附滤塔布水管;吸附滤塔布水管安置在最上面一层的滤料上部;滤料放置在滤料支撑架上,从上层到下层,滤料的粒径逐渐变小;滤料支撑架设计成倒梯形抽屉式,一方面加强通风,避免产生臭气,另一方面便于观察和更换滤料,当该层滤料堵塞严重,滤速很低时,只需把该层滤料抽出更换即可;吸附滤塔的底部设有进风口和吸附滤塔出水管。

吸附滤塔的出水进入清水池。

采用上述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深度处理系统进行废水处理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①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出水通过催化氧化池进水管和催化氧化池布水管进入催化氧化池内,催化氧化池布水管实现均匀布水,流化筒内的水流和气流带动负载活性炭产生流化作用,并向上流动,同时对负载活性炭进行冲刷,水流带动负载活性炭进入流化筒的周围区域,并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断从上往下移动,负载活性炭上的微生物利用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自身繁殖,同时负载活性炭对污染物进行吸附和催化氧化。

②催化氧化池三相分离器实现固液分离;固体物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催化氧化池的下部;废水通过催化氧化池溢水堰和催化氧化池出水管进入混凝沉淀池进水管。

③废水通过混凝沉淀池进水管进入混凝沉淀池,与混凝剂混合,利用混合区搅拌器进行搅拌;混凝反应后的废水进入沉淀区,沉淀区的混凝沉淀池三相分离器实现固液分离;固体物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沉淀区的下部,通过底部的沉淀物排放阀排出;废水通过混凝沉淀池溢水堰和混凝沉淀池出水管进入吸附滤塔进水管。

④废水通过吸附滤塔进水管和吸附滤塔布水管进入吸附滤塔,空气与废水在滤料中交汇发生生化反应,同时滤料对废水进行过滤,吸附滤塔处理后的水进入吸附滤塔出水管,吸附滤塔出水管的出水进入清水池利用。

⑤混凝沉淀池产生的沉淀物经浓缩、脱水后外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因地制宜,基建投资少,维护方便,能耗较低,对二级污水厂出水具有比较好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催化氧化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催化氧化池,1-1.流化筒,1-2.催化氧化池进水管,1-3.催化氧化池布水管,1-4.臭氧曝气盘,1-5.臭氧鼓风机,1-6.臭氧发生器,1-7.催化氧化池三相分离器,1-8.催化氧化池溢水堰,1-9.负载活性炭。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混凝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中:2.混凝沉淀池,2-1.混合区,2-2.沉淀区,2-3.混凝沉淀池进水管,2-4.混凝剂添加系统,2-5.混合区搅拌器,2-6.挡板,2-7.混凝沉淀池三相分离器,2-8.混凝沉淀池溢水堰,2-9.沉淀物排放阀。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吸附滤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中:3.吸附滤塔,3-1.顶盖,3-2.吸附滤塔进水管,3-3.吸附滤塔布水管,3-4.滤料,3-5.滤料支撑架,3-6.进风口,3-7.吸附滤塔出水管。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深度处理系统,包括催化氧化池1、混凝沉淀池2、吸附滤塔3和清水池,催化氧化池1、混凝沉淀池2、吸附滤塔3和清水池依次连通。

所述的催化氧化池1内设有流化筒1-1,流化筒的上部为圆柱形,流化筒的下部呈喇叭状,流化筒位于催化氧化池的中心,流化筒的下端喇叭状开口位于催化氧化池的下部,上端开口位于催化氧化池的中部,流化筒的下部设有催化氧化池进水管1-2和催化氧化池布水管1-3,所述的催化氧化池布水管1-3设置成同心圆形状;催化氧化池布水管的下部设有臭氧曝气盘1-4,臭氧曝气盘1-4连接臭氧鼓风机1-5,臭氧鼓风机1-5通过管道连通臭氧发生器1-6。

催化氧化池的上部设有催化氧化池三相分离器1-7,所述的催化氧化池三相分离器1-7包括导流板和位于导流板下方与导流板配合使用的三角导流环,所述的三角导流环安装在催化氧化池的内壁上,所述的导流板的上部为圆柱形,所述的导流板的下部呈喇叭状,所述的导流板的下部的内径大于三角导流环的内径;导流板的外侧设有催化氧化池溢水堰1-8,催化氧化池溢水堰1-8连接催化氧化池出水管;催化氧化池内充满负载活性炭1-9。

具体的,所述的催化氧化池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圆柱形结构上开设有观测口和检修更换口,催化氧化池的体积大小根据待处理水量的多少而定,采用立式竖直放置。

所述的负载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为;

①活性炭过24目的筛,在105℃条件下烘干;

②把烘干后的活性炭浸入质量浓度5%的硝酸锰溶液中10小时;

③把浸泡后的活性炭在105℃条件下烘干;

④把步骤③烘干后的活性炭,以10℃/min升至450℃,煅烧4小时,缓慢冷却至室温;

⑤把煅烧后的活性炭过24目的筛制成负载活性炭。

所述的混凝沉淀池2包括混合区2-1和沉淀区2-2,混合区底部设有混凝沉淀池进水管2-3,中上部设有混凝剂添加系统2-4,在混合区中部设置有混合区搅拌器2-5;所述沉淀区内设有挡板2-6,该挡板与混凝沉淀池2的内壁形成作为废水进入沉淀区的废水流道,沉淀区的出口处设有混凝沉淀池三相分离器2-7,沉淀区的出口上部设有混凝沉淀池溢水堰2-8,混凝沉淀池溢水堰2-8连接混凝沉淀池出水管,沉淀区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在沉淀区底部设置有沉淀物排放阀2-9。

吸附滤塔3包括顶盖3-1、吸附滤塔进水管3-2、吸附滤塔布水管3-3、滤料3-4、滤料支撑架3-5、进风口3-6和吸附滤塔出水管3-7;吸附滤塔3采用多层设置,最顶部设有顶盖3-1,顶盖3-1与塔体之间留有出风口;滤塔的顶盖3-1下面设有吸附滤塔进水管3-2,吸附滤塔进水管3-2连接吸附滤塔布水管3-3;吸附滤塔布水管3-3安置在最上面一层的滤料上部;滤料3-4放置在滤料支撑架3-5上,从上层到下层滤料的粒径逐渐变小;滤料支撑架设计成倒梯形抽屉式,一方面加强通风,避免产生臭气,另一方面便于观察和更换滤料,当该层滤料堵塞严重,滤速很低时,只需把该层滤料抽出更换即可;吸附滤塔的底部设有进风口3-6和吸附滤塔出水管3-7。

吸附滤塔出水管的出水进入清水池利用。

采用上述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深度处理系统进行废水处理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吸附滤塔的出水进入清水池。

采用上述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深度处理系统进行废水处理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①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出水通过催化氧化池进水管1-2和催化氧化池布水管1-3进入催化氧化池内,催化氧化池布水管1-3实现均匀布水,流化筒1-1内的水流和气流带动负载活性炭1-9产生流化作用,并向上流动,同时对负载活性炭进行冲刷,水流带动负载活性炭进入流化筒的周围区域,并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断从上往下移动,负载活性炭1-9上的微生物利用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自身繁殖,同时负载活性炭对污染物进行吸附和催化氧化。

②催化氧化池三相分离器1-7实现固液分离;固体物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催化氧化池的下部;废水通过催化氧化池溢水堰1-8和催化氧化池出水管进入混凝沉淀池进水管2-3。

③废水通过混凝沉淀池进水管2-3进入混凝沉淀池2,与混凝剂混合,利用混合区搅拌器2-5进行搅拌;混凝反应后的废水进入沉淀区2-2,沉淀区的混凝沉淀池三相分离器实现固液分离;固体物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沉淀区的下部,通过底部的沉淀物排放阀2-9排出;废水通过混凝沉淀池溢水堰2-8和混凝沉淀池出水管进入吸附滤塔进水管3-2。

④废水通过吸附滤塔进水管3-2和吸附滤塔布水管3-3进入吸附滤塔,空气与废水在滤料3-4中交汇发生生化反应,同时滤料对废水进行过滤,吸附滤塔处理后的水进入吸附滤塔出水管3-7,吸附滤塔出水管的出水进入清水池利用。

⑤混凝沉淀池产生的沉淀物经浓缩、脱水后外运。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