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水植物恢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1761阅读:2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水植物恢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生态修复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到一种沉水植物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沉水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重要的初级生产者,而且是水环境的重要调节者,可为鱼类提供觅食产卵育肥栖息场所、为浮游动物提供避难所,有利于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沉水植物能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对维护湖泊生态系统,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具有重要生态价值;不仅影响着水中的鱼类、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的组成和分布,而且可以起到消浪和净化水质的作用。此外,沉水植物除通过直接吸收转化水体营养盐外,还能借助水下光合作用向水体放氧,为其他水体有益生物提供生态位并改善其生境;同时通过生态位争夺抑制蓝藻等有害生物生长;固定底泥并抑制底泥内源污染物释放,从而净化水质和改善水体生态,营造水面和水下自然景观等,因此沉水植物的恢复是富营养化湖泊治理的重点。研究及实践表明,在实施了截污工程以后,影响沉水植物成活的最主要限制因素是光补偿深度。光补偿深度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平衡的水深深度,是判断沉水植物能否正常生长的一个临界值。一般情况下,光补偿深度约为水体透明度的1.5倍。当实际水深>光补偿深度时,沉水植物因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而难以成活。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采用降水位的方法进行沉水植物的恢复,但该方法仅仅适用于容积较小、方便降水和补水的水体。对于水深较深(2-3.5米),透明度较低、无法满足光补偿点的大型湖泊无法使用降水位的办法来实施沉水植物的恢复。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沉水植物恢复方法,不需要降水既可以实现大面积沉水植物恢复。一种沉水植物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沉水植物的种植区域外围布设一圈生态围隔,生态围隔为双层网状结构,生态围隔包括设置在外层的孔径为30×30毫米~60×60毫米的尼龙渔网,以及设置在内层的涤纶短纤针刺土工布,尼龙渔网和涤纶短纤针刺土工布之间通过尼龙绳固定,石笼将生态围隔压在湖底,生态围隔的顶部通过尼龙绳与直径为8~12mm浮球连接,沿生态围隔的每4~6米设置直径30~60mm钢管桩,生态围隔与钢管桩通过扎带固定,钢管桩的底部插入到湖底1~2米,步骤2、清除生态围隔内的鱼类,步骤3、通过移动曝气设备投加生态净水剂,生态净水剂的投加量为0.1~0.5kg/m3水体,步骤4、将沉水植物的根部放置在网兜中,用碎石填料填充网兜,填充过程中沉水植物不能窝根,碎石填料的粒径0.8~1.2cm,沉水植物为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黄丝草、菹草、穗状狐尾藻、篦齿眼子菜、金鱼藻中的一种或多种,单个网兜中沉水植物为30~50株,网兜的上端开口的最大开口直径为8~12cm,网兜的深度为5~8cm,网兜的孔径0.2~0.5cm,步骤5、扎紧网兜的上端开口,然后通过抛栽的方式种植沉水植物,种植密度为1~2网兜/每平方水面。如上所述的生态净水剂为改性硅藻土。如上所述的步骤3加入生态净水剂后的光补偿点要求为实际平均水深<1.5倍水体透明度。如上所述的尼龙渔网的顶边和涤纶短纤针刺土工布的顶边之间通过尼龙绳固定,尼龙渔网的底边和涤纶短纤针刺土工布的底边之间通过尼龙绳固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需要降水的大面积沉水植物种植方法。特别适用于外源截污情况较好,水深较深(2-3.5米),透明度较低、无法满足光补偿点的大型富营养化湖泊的沉水植物恢复。首先通过设置生态围隔、清除鱼类、水体快速净化3个措施为沉水植物创造适宜的生境,其次通过一种特殊的抛栽种植方式种植沉水植物,该种植方法抗风浪能力强,植物扎根迅速,植物成活度高,后期维护成本低。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剖面图;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剖面图;图3是沉水植物抛栽种植示意图。其中:1-双层网状结构;2-尼龙渔网;3-涤纶短纤针刺土工布;4-石笼;5-浮球;6-钢管桩;7-沉水植物;8-网兜;9-扎带;10-碎石填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沉水植物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沉水植物的种植区域外围布设一圈生态围隔,生态围隔内为沉水植物的恢复区域。生态围隔为双层网状结构,生态围隔包括设置在外层的孔径为30×30毫米~60×60毫米的尼龙渔网2,以及设置在内层的涤纶短纤针刺土工布3,尼龙渔网2和涤纶短纤针刺土工布3之间通过尼龙绳固定,生态围隔的底部采用石笼4压底,生态围隔的顶部通过尼龙绳与直径为8~12mm浮球5连接,沿生态围隔的每4~6米设置直径30~60mm钢管桩6,生态围隔与钢管桩6通过扎带固定,钢管桩6的底部插入到湖底1~2米,石笼4将生态围隔压在湖底。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尼龙渔网2的顶边和涤纶短纤针刺土工布3的顶边之间通过尼龙绳固定,尼龙渔网2的底边和涤纶短纤针刺土工布3的底边之间通过尼龙绳固定。步骤2、清除生态围隔内的鱼类。步骤3、通过移动曝气设备投加生态净水剂(改性硅藻土),迅速提高水体透明度,满足光补偿点要求。生态净水剂的投加量为0.1~0.5kg/m3水体。光补偿点要求为实际平均水深<1.5倍水体透明度。改性硅藻土选用市场上常见的HC101或XG-1型号。步骤4、将沉水植物的根部放置在网兜中,用碎石填料填充网兜,填充过程中注意沉水植物不能窝根。碎石填料10的粒径0.8~1.2cm。沉水植物7为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黄丝草、菹草、穗状狐尾藻、篦齿眼子菜、金鱼藻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单个网兜中沉水植物为30~50株。网兜8的上端开口的最大开口直径为8~12cm、网兜8的深度为5-8cm、网兜8的孔径0.2~0.5cm,网兜8的材料为尼龙网。步骤5、扎紧网兜的上端开口,然后通过抛栽的方式种植沉水植物。沉水植物种植密度为1~2网兜/每平方水面。实施例2结合安徽某富营养化湖泊的生态修复工程及图1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该湖泊总面积约2000亩,沉水植物种植区域面积300亩,平均水深为2.5米,水体透明度为0.5~1.0米,周边截污情况较好。步骤1、在沉水植物的种植区域外围布设一圈生态围隔,生态围隔内为沉水植物的恢复区域。生态围隔为双层网状结构,生态围隔包括设置在外层的孔径为30×30毫米的尼龙渔网2,以及设置在内层的涤纶短纤针刺土工布3,尼龙渔网2和涤纶短纤针刺土工布3之间通过尼龙绳固定,生态围隔的底部采用石笼4压底,生态围隔的顶部通过尼龙绳与直径为8mm浮球5连接,沿生态围隔的每4米设置直径30mm钢管桩6,生态围隔与钢管桩6通过扎带固定,钢管桩6的底部插入到湖底1米,石笼4将生态围隔压在湖底。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尼龙渔网2的顶边和涤纶短纤针刺土工布3的顶边之间通过尼龙绳固定,尼龙渔网2的底边和涤纶短纤针刺土工布3的底边之间通过尼龙绳固定。步骤2、清除生态围隔内的鱼类。步骤3、通过移动曝气设备投加生态净水剂,生态净水剂为改性硅藻土,水体透明度迅速提高到2米以上,满足光补偿点要求。生态净水剂的投加量为0.1kg/m3水体。改性硅藻土选用HC101型号改性硅藻土。步骤4、将沉水植物的根部放置在网兜中,用碎石填料填充网兜,填充过程中注意沉水植物不能窝根。碎石填料10的粒径0.8~1.2cm。沉水植物7为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黄丝草、菹草、穗状狐尾藻、篦齿眼子菜、金鱼藻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单个网兜中沉水植物为30株。网兜8的上端开口的最大开直径为8cm、网兜8的深度为5cm、网兜8的孔径0.2cm,网兜8的材料为尼龙网。步骤5、扎紧网兜的上端开口,然后通过抛栽的方式种植沉水植物,种植密度1网兜/每平方水面。其他与实施例1一致。该湖泊治理前水质为劣V类,在实施了沉水植物的恢复工程后,经过1年的维护管理,目前沉水植物的恢复区水质已经优于地表水IV类,水体水质提升见下表(单位:mg/L)。时间NH3-NCODCrTPTNBOD5实施前5.7540.507.363.7实施后0.5018.20.091.23.2实施例3结合湖南某富营养化湖泊的生态修复工程及图1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该湖泊总面积约200亩,沉水植物种植区域面积150亩,平均水深2米,透明度为0.5米左右,周边截污情况较好。步骤1、在沉水植物的种植区域外围布设一圈生态围隔,生态围隔内为沉水植物的恢复区域。生态围隔为双层网状结构,生态围隔包括设置在外层的孔径为60×60毫米的尼龙渔网2,以及设置在内层的涤纶短纤针刺土工布3,尼龙渔网2和涤纶短纤针刺土工布3之间通过尼龙绳固定,生态围隔的底部采用石笼4压底,生态围隔的顶部通过尼龙绳与直径为12mm浮球5连接,沿生态围隔的每6米设置直径60mm钢管桩6,生态围隔与钢管桩6通过扎带固定,钢管桩6的底部插入到湖底2米,石笼4将生态围隔压在湖底。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尼龙渔网2的顶边和涤纶短纤针刺土工布3的顶边之间通过尼龙绳固定,尼龙渔网2的底边和涤纶短纤针刺土工布3的底边之间通过尼龙绳固定。步骤2、清除生态围隔内的鱼类。步骤3、通过移动曝气设备投加生态净水剂,生态净水剂选用改性硅藻土,水体透明度迅速提高到1.4米以上,满足光补偿点要求。生态净水剂的投加量为0.5kg/m3水体。改性硅藻土选用市场上常见的XG-1型号。步骤4、将沉水植物的根部放置在网兜中,用碎石填料填充网兜,填充过程中注意沉水植物不能窝根。碎石填料10的粒径1.2cm。沉水植物7为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黄丝草、菹草、穗状狐尾藻、篦齿眼子菜、金鱼藻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单个网兜中沉水植物为50株。网兜8的上端开口的最大开直径为12cm、网兜8的深度为8cm、网兜8的孔径0.5cm,网兜8的材料为尼龙网。步骤5、扎紧网兜的上端开口,然后通过抛栽的方式种植沉水植物,种植密度2网兜/每平方水面。该湖泊治理前水质为劣V类,在实施了沉水植物的恢复工程后,经过2年的维护管理,目前沉水植物的恢复区水质已经优于地表水IV类。水体水质提升见下表(单位:mg/L)。时间NH3-NCODCrTPTNBOD5实施前4450.425.233.6实施后0.4150.061.23.2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