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家用污水回收处理及再利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8427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家用污水回收处理及再利用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小型家用污水回收处理及再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通常污水直接通过下水管道流入污水管道,致使大部分水都没有充分利用就被冲走,使得家庭中的耗水量较大,而且极大的浪费了水资源,若能将其中的水循环使用,像把家庭生活中用水量较大的洗菜、洗衣、洗澡、洗漱等污水收集起来,采用“过滤+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消毒”的工艺处理得到可回用的中水,用于冲厕、浇灌、清洁、洗车等对水清洁度要求不高的场合,使污水多次利用。可极大的节省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型家用污水回收处理及再利用设备。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型家用污水回收处理及再利用设备,包括净化水箱,所述净化水箱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净化水箱由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箱体、活动安装在箱体上方的顶盖、开在顶盖上的进水口、固定安装在进水口上的进水管、位于进水管上与进水管固定连接的电磁阀装置、位于箱体内部上端且固定安装在进水口上的杂物分离筛网、位于杂物分离筛网下方的粗过滤层装置、位于粗过滤层装置下方的细过滤层装置、位于细过滤层装置方的过滤层装置、位于过滤层装置下方的半透膜层装置和位于半透薄层装置下方且固定安装在净化水箱底部的消毒装置共同构成,所述粗过滤层装置由固定安装在箱体内侧表面上的大口径过滤网构成,所述细过滤层装置由固定安装在箱体内侧表面上的小口径过滤网构成,所述过滤层装置由固定安装在箱体内侧表面上的海绵层、位于海绵层下方与箱体内侧表面固定连接的改性煤渣层、位于改性煤渣下方与箱体内侧表面固定连接的石英砂层和位于石英砂层下方与箱体内侧表面固定连接的活性炭层共同构成,所述半透膜层装置由固定安装在活性炭层下方的与箱体内侧表面固定连接的mbr平板型有机膜构成,所述消毒装置由固定安装在净化水箱底部均匀分布的紫外线消毒灯和包裹在紫外线消毒灯外表面上的透明绝缘防水膜共同构成,所述净化水箱下方侧表面上设有净化水出口,所述净化水出口上固定安装有净化出水管,所述净化出水管上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净化水箱一侧固定安装有储水箱,所述净化水箱外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电磁阀装置、水泵和储水箱电性连接。

所述储水箱由固定安装在净化水箱一侧的箱体、开在箱体一侧表面上方的净化水进口、固定安装在净化水进口上的净化水进水管、位于净化水箱顶部下表面上的水位监测传感器、开在箱体另一侧表面下方的出水口、固定安装在出水口上的出水管、固定安装在出水管上的截止阀和固定安装在出水管上的抽水泵共同构成。

所述净化水进水管与净化水箱上的净化出水管固定连接。

所述储水箱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透气管。

所述净化水箱侧表面下方设有密封维修口。

所述紫外线消毒灯上方设有光照传感器,所述光照传感器固定安装在箱体内侧表面上,所述光照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透明绝缘防水膜是用高分子阻隔性材料研制而成。

所述出水管与外部用水设备固定连接。

所述控制器上设有plc系统。

所述控制器上设有电容显示屏、控制按钮和开关,所述控制器上设有用电接口。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小型家用污水回收处理及再利用设备,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将水资源循环利用,减少了家庭的用水量,缓解的水资源紧张的问题,而且本设备操作方便,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小型家用污水回收处理及再利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中,1、净化水箱;2、箱体;3、顶盖;4、进水口;5、进水管;6、电磁阀装置;7、杂物分离筛网;8、粗过滤层装置;9、细过滤层装置;10、过滤层装置;11、半透薄层装置;12、消毒装置;13、大口径过滤网;14、小口径过滤网;15、海绵层;16、改性煤渣层;17、石英砂层;18、活性炭层;19、mbr平板型有机膜;20、紫外线消毒灯;21、透明绝缘防水膜;22、净化水出口;23、净化出水管;24、水泵;25、储水箱;26、控制器;27、净化水进口;28、水位监测传感器;29、出水口;30、出水管;31、截止阀;32、抽水泵;33、透气管;34、密封维修口;35、光照传感器;36、plc系统;37、电容显示屏;38、控制按钮;39、开关;40、用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小型家用污水回收处理及再利用设备,包括净化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水箱1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净化水箱1由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箱体2、活动安装在箱体2上方的顶盖3、开在顶盖3上的进水口4、固定安装在进水口4上的进水管5、位于进水管5上与进水管5固定连接的电磁阀装置6、位于箱体2内部上端且固定安装在进水口4上的杂物分离筛网7、位于杂物分离筛网7下方的粗过滤层装置8、位于粗过滤层装置8下方的细过滤层装置9、位于细过滤层装置9方的过滤层装置10、位于过滤层装置10下方的半透膜层装置11和位于半透薄层装置11下方且固定安装在净化水箱1底部的消毒装置12共同构成,所述粗过滤层装置8由固定安装在箱体2内侧表面上的大口径过滤网13构成,所述细过滤层装置9由固定安装在箱体2内侧表面上的小口径过滤网14构成,所述过滤层装置10由固定安装在箱体2内侧表面上的海绵层15、位于海绵层15下方与箱体2内侧表面固定连接的改性煤渣层16、位于改性煤渣16下方与箱体2内侧表面固定连接的石英砂层17和位于石英砂层17下方与箱体2内侧表面固定连接的活性炭层18共同构成,所述半透膜层装置11由固定安装在活性炭层18下方的与箱体2内侧表面固定连接的mbr平板型有机膜19构成,所述消毒装置12由固定安装在净化水箱1底部均匀分布的紫外线消毒灯20和包裹在紫外线消毒灯20外表面上的透明绝缘防水膜21共同构成,所述净化水箱1下方侧表面上设有净化水出口22,所述净化水出口22上固定安装有净化出水管23,所述净化出水管23上固定安装有水泵24,所述净化水箱1一侧固定安装有储水箱25,所述净化水箱1外侧设有控制器26,所述控制器26与电磁阀装置、水泵和储水箱电性连接;所述储水箱25由固定安装在净化水箱1一侧的箱体2、开在箱体2一侧表面上方的净化水进口27、固定安装在净化水进口27上的净化水进水管5、位于净化水箱1顶部下表面上的水位监测传感器28、开在箱体2另一侧表面下方的出水口29、固定安装在出水口29上的出水管30、固定安装在出水管30上的截止阀31和固定安装在出水管30上的抽水泵32共同构成;所述净化水进水管5与净化水箱1上的净化出水管23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25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透气管33;所述净化水箱1侧表面下方设有密封维修口34;所述紫外线消毒灯20上方设有光照传感器35,所述光照传感器5固定安装在箱体内侧表面上,所述光照传感器35与控制器26电性连接;所述透明绝缘防水膜21是用高分子阻隔性材料研制而成;所述出水管30与外部用水设备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26上设有plc系统36;所述控制器26上设有电容显示屏37、控制按钮38和开关39,所述控制器26上设有用电接口40。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净化水箱由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箱体、活动安装在箱体上方的顶盖、开在顶盖上的进水口、固定安装在进水口上的进水管、位于进水管上与进水管固定连接的电磁阀装置、位于箱体内部上端且固定安装在进水口上的杂物分离筛网、位于杂物分离筛网下方的粗过滤层装置、位于粗过滤层装置下方的细过滤层装置、位于细过滤层装置方的过滤层装置、位于过滤层装置下方的半透膜层装置和位于半透薄层装置下方且固定安装在净化水箱底部的消毒装置共同构成,粗过滤层装置由固定安装在箱体内侧表面上的大口径过滤网构成,细过滤层装置由固定安装在箱体内侧表面上的小口径过滤网构成,过滤层装置由固定安装在箱体内侧表面上的海绵层、位于海绵层下方与箱体内侧表面固定连接的改性煤渣层、位于改性煤渣下方与箱体内侧表面固定连接的石英砂层和位于石英砂层下方与箱体内侧表面固定连接的活性炭层共同构成,半透膜层装置由固定安装在活性炭层下方的与箱体内侧表面固定连接的mbr平板型有机膜构成,消毒装置由固定安装在净化水箱底部均匀分布的紫外线消毒灯和包裹在紫外线消毒灯外表面上的透明绝缘防水膜共同构成,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将水资源循环利用,减少了家庭的用水量,缓解的水资源紧张的问题,而且本设备操作方便,结构简单。

在本实施方案中,将设备通电,将进水管与外部排水管道连接,将出水管与外部用水管道连接,控制控制器上的开关,启动设备,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净化水箱上方,通过杂物分离筛网,将杂物留下,将污水漏入下方的粗过滤层装置上,污水通过粗过滤装装置简单过滤将大颗粒杂质留下,过滤后的污水通过下方的细过滤层装置,将剩余污水中的小型颗粒杂质过滤出来,再次过滤构的污水通过下方的过滤层装置进行过滤,海绵层将污水中的含油物质吸收,改性煤渣层将污水中的n、p等物质吸收,石英砂层对污水进行精细过滤,活性炭层少量将污水中bod5、codcr等物质过滤掉。再由下方的mbr平板型有机膜将污水进行最后的过滤,过滤完的水经过下方的紫外线消毒灯进行消毒,紫外线消毒灯上方的光照传感器,检测紫外线消毒灯是否照明,若紫外线消毒灯故障,则光照传感器向控制器发送信号,进行报警,消毒完的水经过净化水箱下方的净化水出水管排放到储水箱,储水箱中的水位检测传感器检测水位,若水位过高,控制器控制电磁阀装置停止工作,将污水排放到外部污水管道,同时控制电磁阀停止工作,禁止净化水箱的水进入储水箱。当净化水箱内的紫外线消毒灯损坏时,通过净化水箱下方的密封维修口进行维修。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