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新型的餐余垃圾生化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634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新型的餐余垃圾生化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保新型的餐余垃圾生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餐饮方面的消费与日俱增,带来了餐厨垃圾的迅速增长,我国餐厨垃圾占城市生活垃圾比重大致范围为37%-62%。同时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众餐饮的结构和数量也将更为丰富,因而我们认为这一比例还将继续攀升。厨余垃圾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居民区、饭店、各种企事业单位的食堂是其集中排放的场所。

厨余垃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厨房对食品进行加工时产生的废物,另一方面是人们吃剩的食品。厨余垃圾含水率较高。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腐烂变质产生臭气,产生病毒以及致病菌从而造成病菌的传播以及环境的污染。厨余垃圾有机物含量高,同时氮、钾、钙、磷以及各种微量元素齐全,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所以应重视对厨余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变废为宝。

厨余垃圾的处理方法有如下几种方法:

1.粉碎直排

由于厨房空间有限,因此就地减量处理是餐厨垃圾处理的基本立足点。目前一些国家普遍采用在厨房配置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将粉碎后的餐厨垃圾排人市政下水管网的方法。但餐厨垃圾粉碎直排容易产生污水和臭气,滋生病菌、蚊蝇和导致疾病传播,油污凝结成块会造成排水管堵塞,降低城市下水道的排水能力,高油脂含量等特性也增加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负荷,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二次污染。

2.填埋

由于餐厨垃圾中有机物可生物降解组分含量高,产气速度快且产气量较大、稳定时间短,有利于垃圾填埋场地恢复使用,且操作简便,因此填埋是目前应用比较普遍的处理方法。但厌氧分解产生的沼气和渗沥液会造成二次污染,减少符合填埋条件的土地面积,同时造成餐厨垃圾营养物质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已禁止未经处理的餐厨垃圾进入填埋场。

3.蚯蚓堆肥

蚯蚓堆肥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处理技术。其机理是蚯蚓吞食大量有机物质,并将其与土壤混合,通过砂囊的机械研磨作用和肠道内的生物化学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自身或其他生物可以利用的营养物质。厨余垃圾有机物含量高,适合使用这种技术。

4.提取生物降解塑料技术

厨房垃圾乳酸发酵可解决城市垃圾排放量大且难处理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制成的生物降解塑料可望成为通用塑料的替代品,为塑料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料来源,并解决了白色污染问题。利用厨房垃圾等可再生资源生产生物降解塑料必将成为研究发展的热点。

5.固态发酵

以餐厨垃圾为原料进行固态发酵生产菌体蛋白饲料,可提高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代替大豆、鱼粉等蛋白饲料。

6.生物发酵制氢技术

氢是一种清洁能源,且燃烧发热量高,因此被普遍认为是最有潜力的替代能源。传统的化学产氢法(电解水或热解石油、天然气)能耗大且生产成本高,而生物制氢(主要利用光合细菌产氢和发酵产氢)法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因而受到关注。

7.好氧堆肥

堆肥是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作用使有机固体废物稳定化的过程。堆肥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微生物菌种的选择,堆肥物料c/n的调节,水分、温度、氧气与酸碱度的适当控制。餐厨垃圾有机物含量高,c/n较低、营养元素全面,非常适合用作堆肥原料。

餐厨垃圾堆肥的优点是处理方法简单、堆肥产品中能保留较多的氮,可用于农业或制作动物饲料。缺点是占地大、周期长,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臭气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餐厨垃圾的高含量油脂和高含盐量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制约了好氧堆肥工艺的处理效果。因此近年来,大型反应器、强制通风静态垛和条垛堆肥等都受到极大限制,堆肥设备正向小型化、移动化和专用化趋势发展。

8.厌氧消化

厌氧消化是指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甲烷,大致分为产酸和产甲烷2个阶段。产酸阶段主要是水解和发酵菌群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进而降解为各种有机酸;产甲烷阶段主要是产甲烷菌将部分简单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可用作汽车燃料、供热及发电,有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餐厨垃圾甲烷发酵与燃料电池组合系统的开发,最近尤为引人注目。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需要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破坏社会和谐。垃圾处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厨余垃圾生化处理设备是一种现代化处理厨余垃圾的设备,现在普遍采用生化发酵的方法在密闭的环境中对厨余垃圾处理,这种处理方式比较其他方式较为清洁,低排放,少污染。

厨余垃圾生化处理设备使用很广泛,也较为环保,不过也存在一些发酵罐密封不彻底的问题,大块厨余垃圾不易发酵,导致发酵不彻底,垃圾处理不完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新型的餐余垃圾生化处理设备,解决了厨余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密封不彻底的问题,及大块垃圾不易发酵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环保新型的餐余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箱,所述顶箱内部的一侧通过电机座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并且第一皮带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底部啮合有齿板,所述齿板的左侧依次贯穿顶箱和箱体且延伸到箱体的内部,所述齿板的一侧位于顶箱的内部与顶箱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并且齿板的底部位于箱体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

为了进一步提高环保新型的餐余垃圾生化处理设备的使用性能,所述电机箱内壁的底部固定有第二电机。

为了进一步提高环保新型的餐余垃圾生化处理设备的使用性能,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

为了进一步提高环保新型的餐余垃圾生化处理设备的使用性能,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轴心处通过中轴固定连接有连接盘。

为了进一步提高环保新型的餐余垃圾生化处理设备的使用性能,所述连接盘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铰刀。

为了进一步提高环保新型的餐余垃圾生化处理设备的使用性能,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发热盘。

为了进一步提高环保新型的餐余垃圾生化处理设备的使用性能,所述箱体的顶部贯穿有进料斗。

为了进一步提高环保新型的餐余垃圾生化处理设备的使用性能,所述箱体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箱门和玻璃窗。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新型的餐余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厨余垃圾生化处理设备,通过顶箱内安装有可全面闭合的齿板,所述齿板向左侧依次贯穿顶箱和箱体延伸到箱体内部,所述齿板位于顶箱内部的一侧与顶箱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且齿板的底部位于箱体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齿板的增加使得箱体密封性增强,解决了目前厨余处理设备普遍密封性不强的问题。

(2)、该新型厨余垃圾生化处理设备,通过电机箱内壁底部固定有第二电机,并且第二电机输出轴和第一锥形齿轮固定连接,第一锥形齿轮一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铰刀,且箱体内侧底部固定有一发热盘的设置,改变了目前市场上发酵不完全,且发酵时温度不可控的问题,提高了发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进料斗、3齿板、4电机箱、5玻璃窗、6第一锥形齿轮、7第二锥形齿轮、8第一电机、9连接盘、10铰刀、11加热盘、12顶箱、13齿轮、14第一皮带轮、15皮带、16第二皮带轮、17第二电机、18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环保新型的餐余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箱12,顶箱12内部的一侧通过电机座固定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4,并且第一皮带轮14的表面通过皮带15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6,第二皮带轮1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齿轮13,齿轮13的底部啮合有齿板3,齿板3的左侧依次贯穿顶箱12和箱体1且延伸到箱体1的内部,齿板3的一侧位于顶箱12的内部与顶箱12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并且齿板3的底部位于箱体1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4,电机箱4内壁的底部固定有第二电机17,并且第二电机17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6,第一锥形齿轮6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7,第二锥形齿轮7的轴心处通过中轴固定连接有连接盘9,连接盘9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铰刀10,箱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发热盘11,箱体1的顶部贯穿有进料斗2,箱体1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箱门18和玻璃窗5,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发酵不完全,且发酵时温度不可控的问题,提高了发酵效率。

工作时,第一电机8开启,第一电机8通过第一皮带轮14和皮带15带动第二皮带轮16转动,带动齿轮13转动,从而带动齿板3向右移动,然后餐余垃圾从进料斗2进入箱体1内部,进料完成后,第一电机8反转,使得齿板3向左移动至终端,彻底密封箱体1,第二电机17开启,通过第一锥形齿轮6和第二锥形齿轮7带动铰刀10粉碎和搅拌,并且加热盘11加热可以保证发酵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