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0889发布日期:2018-06-02 03:36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洗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清洗工作台。



背景技术:

企业中经常需要对零件进行清洗,因而便需要清洗工作台结构。目前用的较多的清洗工作台是长方体凹槽的结构,请参阅图1-图2,图1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清洗工作台结构示意图;图2为清洗池内部结构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清洗工作台包括粗洗池、一次精洗池、二次精洗池。清洗池一般采用薄钢板焊接制成,清洗池内层结构如图2所示,底部排水孔清洗时塞住,更换清洗液时打开排水孔。清洗时清洗液一般倒入清洗池,然后清洗到清洗液较脏时全部更换。

洗零件时先放入粗洗池,再放入一次精洗池,再放入二次精洗池,需要上下搬运,对于较大零件需要较高劳动强度。一般放入清洗液之后一直清洗到清洗液较脏后,全部换掉清洗液。

然而,上述清洗池一方面,零件从粗洗到一次精洗、一次精洗到二次精洗要上下搬运,这种方式对于较大的零件具有较大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清洗过程中的脏物还在清洗池,清洗过程中有可能把脏物又弄到零件上,因而清洗效果较差,而频繁更换清洗液又增加了成本。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清洗工作台清洗效果差、成本高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洗工作台,该清洗工作台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清洗工作台清洗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洗工作台,包括清洗池,所述清洗池的底端开设有排水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清洗池下方的过滤池,所述过滤池内通过隔板划分为左室与右室,所述左室为封闭室且容积能够压缩,所述左室与进水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清洗池的上方;所述右室通过出水管与所述排水口连接,且所述右室开设有通气口,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允许清洗液由所述右室流向所述左室的单向阀,且所述单向阀距离所述过滤池底预设距离。

优选地,上述清洗工作台中,所述左室的外壁为弹性结构。

优选地,上述清洗工作台中,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单向阀包括设置于隔板左侧壁面上的外盖,所述外盖的顶端与所述隔板转动连接,且所述外盖在竖直状态下覆盖所述通孔以隔绝所述左室与所述右室。

优选地,上述清洗工作台中,所述单向阀还包括与所述通孔对应设置的筒状内孔,所述筒状内孔固定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外盖在竖直状态下扣于所述筒状内孔外以隔绝所述左室与所述右室。

优选地,上述清洗工作台中,所述清洗池的内池面呈弧形,且排水口设置于所述弧形的最低点处。

优选地,上述清洗工作台中,所述清洗池包括依次排列的粗洗池、一次精洗池和二次精洗池,与所述粗洗池、所述一次精洗池和所述二次精洗池分别对应的设置有粗洗过滤池、一次精洗过滤池和二次精洗过滤池。

优选地,上述清洗工作台中,还包括支撑平台,所述粗洗池、所述一次精洗池和所述二次精洗池分别嵌于所述支撑平台上,且所述支撑平台的台面上设置有用于将零件运输至所述粗洗池、所述一次精洗池和所述二次精洗的导轨。

优选地,上述清洗工作台中,所述导轨包括相对设置的导轨架,所述导轨架之间平行设置有多个可滚动的棍子。

本发明提供的清洗工作台包括清洗池和过滤池。其中,清洗池的底端开设有排水口;过滤池设置于清洗池的下方,过滤池内通过隔板划分为左室与右室,左室为封闭室且容积能够压缩,左室与进水管的进水口连接,进水管的出水口设置于清洗池的上方;右室通过出水管与排水口连接,且右室开设有通气口,隔板上设置有允许清洗液由右室流向左室的单向阀,且单向阀距离过滤池底预设距离。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清洗工作台清洗零件时,最开始过滤池左室与右室内液面等高,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零件到达清洗池后,压缩过滤池的左室,由于左室为封闭的,故清洗液从进水管出来,由进水管的出水口排出清洗零件。清洗零件后的清洗液由清洗池的排水口经出水管流回过滤池的右室。零件清洗完毕后,释放过滤池的左室,打开单向阀,经过静置后的过滤池右室的清洗液从单向阀流入左室,直到左右液面等高。单向阀距离过滤池底端预设距离,因而固体杂质可以留在过滤池右室,从而避免了脏东西再到清洗池。该清洗工作台结构简单,通过将过滤池与清洗池形成循环系统的结构设置,可以减少更换清洗液次数,降低成本。且流入清洗池的清洗液在过滤池中过滤,提升了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清洗工作台结构示意图;

图2为清洗池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清洗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清洗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清洗池1,粗洗池11,一次精洗池12,二次精洗池13,排水口2,过滤池3,粗铣过滤池31,一次精洗过滤池32,二次精洗过滤池33,左室301,右室302,通气口303,单向阀304,外盖304-1,筒状内孔304-2,进水管4,出水管5,支撑平台6,导轨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清洗工作台,以提升清洗效果,降低成本。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3-图5,图3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清洗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清洗工作台包括清洗池1和过滤池3。

其中,清洗池1的底端开设有排水口2。清洗池1即用于清洗零件的池体,其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优选的,清洗池1的内池面呈弧形,且排水口2设置于弧形的最低点处。弧形的内池面无避免了固体杂质等在清洗池1内的存积,且排水口2设置于弧形的最低点,进而能够使得脏物充分流出。

过滤池3设置于清洗池1的下方,过滤池3内通过隔板划分为左室301与右室302,左室301为封闭室且容积能够压缩,左室301与进水管4的进水口连接,进水管4的出水口设置于清洗池1的上方;右室302通过出水管5与排水口2连接,且右室302开设有通气口303,隔板上设置有允许清洗液由右室302流向左室301的单向阀304,且单向阀304距离过滤池3底预设距离。也就是通过清洗池1、过滤池3及进水管4与出水管5形成循环系统。过滤池3包括左室301和右室302,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及下文中的左右仅为了区分两个腔室,指相对的两个方向,而并非对绝对左右两个方向上的限定,其也可以呈前后位置关系等。左室301为封闭室,指左室301内部是封闭的,因而在容积压缩时,其内的清洗液仅能够有与左室301连通的进水管4排出。

左室301的容积能够压缩及恢复,指左室301的容积是可变的,具体可以通过将左室301的外壁设置为弹性结构,如采用囊形体等,则可通过对左室301施加外力如挤压等将左室301压缩。也可以通过设置左室301的一侧侧壁为活动端,且能够沿活动端的两侧侧壁密封滑动,则可以通过该活动端的移动以压缩左室301的容积。

右室302呈开放状态,其上设置有通气口303,具体通气口303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设置,此处不作具体限定。右室302上有通气口303,进而清洗池1中的清洗液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沿出水管5流入右室302中。

单向阀304距离过滤池3底预设距离,进而清洗液中的固体杂质等会沉淀在右室302中,而不会进入左室301,从而起到过滤作用。具体预设距离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设置,此处不作具体限定。优选的,也可以在单向阀304处增设滤网,进一步防止固体杂质通过单向阀304流入左室301,提升过滤效果。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清洗工作台清洗零件时,最开始过滤池3左室301与右室302内液面等高,单向阀304处于关闭状态。零件到达清洗池1后,压缩过滤池3的左室301,由于左室301为封闭的,故清洗液从进水管4出来,由进水管4的出水口排出清洗零件。清洗零件后的清洗液由清洗池1的排水口2经出水管5流回过滤池3的右室302。零件清洗完毕后,释放过滤池3的左室301,打开单向阀304,经过静置后的过滤池3右室302的清洗液从单向阀304流入左室301,直到左右液面等高。单向阀304距离过滤池3底端预设距离,因而固体杂质可以留在过滤池3右室302,从而避免了脏东西再到清洗池1。该清洗工作台结构简单,通过将过滤池3与清洗池1形成循环系统的结构设置,可以减少更换清洗液次数,降低成本。且流入清洗池1的清洗液在过滤池3中过滤,提升了清洗效果。

进一步地,隔板上开设有通孔,单向阀304包括设置于隔板左侧壁面上的外盖304-1,外盖304-1的顶端与隔板转动连接,且外盖304-1在竖直状态下覆盖通孔以隔绝左室301与右室302。需要说明的是,外盖304-1设置于隔板左侧壁面上,也就是外盖304-1是位于左室301的。其与左室301的隔板面转动连接,具体可以通过销轴等连接,也就是外盖304-1为翻盖。正常情况下,外盖304-1呈竖直状态覆盖通孔,从而左室301与右室302被隔绝。当开始清洗后,右室302的液面升高而大于左室301时,在液体压力作用下外盖304-1打开,如图5所示,单向阀304呈开启状态。右室302中的清洗液逐渐流入左室301,直至两侧液面等高时,则外盖304-1在左右方向上受力平衡,在重力作用下恢复至竖直状态,覆盖通孔,从而左室301与右室302被隔绝。通过该结构的单向阀304设置,无需人工手动开启或关闭单向阀304,即可实现自动控制,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外盖304-1具体的可以为圆形盖。

进一步地,单向阀304还包括与通孔对应设置的筒状内孔304-2,筒状内孔304-2固定于通孔内,外盖304-1在竖直状态下扣于筒状内孔304-2外以隔绝左室301与右室302。筒状内孔304-2即筒状的结构,其固定与通孔内,一端伸出至左室301,进而外盖304-1与之配合,当外盖304-1在竖直状态下时,能够扣于筒状内孔304-2外,以隔绝左室301与右室302。通过外盖304-1与筒状内孔304-2的配合,更便于将左室301有右室302隔绝。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清洗池1包括依次排列的粗洗池11、一次精洗池12和二次精洗池13,与粗洗池11、一次精洗池12和二次精洗池13分别对应的设置有粗洗过滤池31、一次精洗过滤池32和二次精洗过滤池33。由于对零件的清洗通常包括粗洗、一次精洗和二次精洗。因而对应的分别设置粗洗池11、一次精洗池12和二次精洗池13,与各清洗池1分别对应的设置粗洗过滤池31、一次精洗过滤池32和二次精洗过滤池33,从而均形成单独的循环系统,以提升各清洗环节的清洗效果,降低成本。各循环系统的结构请参考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平台6,粗洗池11、一次精洗池12和二次精洗池13分别嵌于支撑平台6上,且支撑平台6的台面上设置有用于将零件运输至粗洗池11、一次精洗池12和二次精洗的导轨7。通过支撑平台6便于对清洗池1进行支撑。具体支撑平台6可以包括台面和支撑台面的立柱。当然,根据需要清洗池1也可采用壁挂式等进行支撑。粗洗池11、一次精洗池12和二次精洗池13分别嵌于支撑平台6上,优选的,粗洗池11、一次精洗池12和二次精洗池13的上端面不高于台面。在台面上设置导轨7,进而可以将零件放置于导轨7上,依次有粗洗池11运输到一次精洗池12,再由一次精洗池12运输到二次精洗池13,减少了在清洗池1中上下搬运,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清洗效率。

更进一步地,导轨7包括相对设置的导轨架,导轨架之间平行设置有多个可滚动的棍子。进而能够将零件放置于棍子上,由于底部棍子的转动推动零件时更为省力,方便地方零件转运。

优选的,粗洗池11、一次精洗池12和二次精洗池13呈一字型排列,导轨7为直线形导轨7,且位于粗洗池11、一次精洗池12和二次精洗池13上,从而使得零件直接在导轨7上进行清洗及运输,进一步降低劳动强度。

以下以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说明本方案。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清洗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粗洗池11、一次精洗池12和二次精洗池13呈一字型排列,且分别对应的设置有循环系统。具体循环系统的结构请参考上述实施例。粗洗池11、一次精洗池12和二次精洗池13上设置有导轨7,以便于对零件的运输。

采用该清洗工作台清洗零件时,初始状态各过滤池3左右液面等高,单向阀304关闭;开始清理时零件放在粗洗池11上方,脚踩粗洗过滤池31左室301,开始粗洗;粗洗完成后,松开脚,经过静置后粗洗过滤池31右室302清洗液从单向阀304流向左室301,直到左右液面等高。通过导轨7把零件滑到一次精洗池12,脚踩过一次精洗过滤池32左室301,开始一次精洗;一次精洗完成后,松开脚,经过静置后的一次精洗过滤池32右侧清洗液从单向阀304流向左室301,直到左右液面等高。通过导轨7把零件滑到二次精洗池13,脚踩二次精洗过滤池33左室301,开始二次精洗;二次精洗完成后,松开脚,经过静置后的二次精洗过滤池33右室302清洗液从单向阀304流向左室301,直到左右液面等高,完成清洗过程。

该清洗工作台显著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清洗效率,减少了清洗剂用量,降低了成本。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