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减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体化污泥干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污泥干化减量处理工艺中,一般会采用自然干化工艺,自然干化工艺所需场地占地面积大,并受天气影响较大(主要为太阳光照),干化时间长,干化后的污泥含水率仍较高(一般为50%-60%),污泥干化减量处理效率低,且污泥干化过程一般会产生异味,后续异味处理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泥干化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泥干化装置,包括投料仓、热风发生器、旋转式污泥干化器、风机、异味处理装置及热力交换循环装置,其中:
热力交换循环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壳体且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热力交换组件,壳体的上部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一进风口且第一出风口和第一进风口之间的水平夹角为180度,壳体的下部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壳体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出风口;
头料仓与热风发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旋转式污泥干化器的输入端连接,旋转式污泥干化器的出风口连接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与热风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出风口与异味处理装置的输入端连接,风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进风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的,前述的一体化污泥干化装置,第一出风口和第一进风口之间的水平夹角为180度。
前述的一体化污泥干化装置,热力交换组件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体化高效污泥干化装置采用热风强制干化工艺,在密闭的一体化设备中进行污泥干化减量处理,设备具有污泥干化时间短,干化后的污泥含水率低(一般为15%-20%),污泥干化减量处理效率高,且后续异味处理简单;
本实用新型中改进关键技术为增设热力交换循环装置(相较于其他一般污泥干化装置),能耗降低30%-40%,热力交换循环装置其运行原理为:
当一体化高效污泥干化装置运行时,旋转式污泥干化器干化过程中产生的循环热风由热力交换循环装置进行热力交换,热力交换过程主要在热力交换循环装置热力交换组件内完成,回收循环热风热量并对风机送风的常温空气进行预热,以节省后续热风发生器能耗,而循环热风热力交换冷却后的冷风则输送至异味处理装置处理后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体化污泥干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热力交换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热力交换组件,3-第一出风口,4-第一进风口,5-第二进风口,6-第二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污泥干化装置,包括投料仓、热风发生器、旋转式污泥干化器、风机、异味处理装置及热力交换循环装置,其中:
热力交换循环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壳体1且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热力交换组件2,壳体1的上部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出风口3和第一进风口4且第一出风口3和第一进风口4之间的水平夹角为180度,壳体1的下部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5,壳体1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出风口6;
头料仓与热风发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旋转式污泥干化器的输入端连接,旋转式污泥干化器的出风口连接第一进风口4,第一出风口3与热风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出风口6与异味处理装置的输入端连接,风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进风口5连接;热力交换组件2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施例中改进关键技术为增设热力交换循环装置相较于其他一般污泥干化装置,能耗降低30%-40%,热力交换循环装置其运行原理为:
当一体化高效污泥干化装置运行时,旋转式污泥干化器干化过程中产生的循环热风由热力交换循环装置进行热力交换,热力交换过程主要在热力交换循环装置热力交换组件内完成,回收循环热风热量并对风机送风的常温空气进行预热,以节省后续热风发生器能耗,而循环热风热力交换冷却后的冷风则输送至异味处理装置处理后排放。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