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式过滤滤水壶滤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3681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横式过滤滤水壶滤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技术涉及到横式过滤的滤水壶滤芯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自然资源之一。安全、卫生、健康的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条件。但是随着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饮用水的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甚至严重的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饮用水的污染主要是水源污染和居民生活饮用水的二次污染。据全国114个城市地下水水质统计分析地下水总体质量较好,但多数城市地下水仍受到一定程度的点源和面源污染,使一些指标在局部地段超标。主要超标指标有矿化度、总硬度、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氯化物、氟化物、pH值、铁和锰等。以目前具有的监测技术已经发现这些污染物可以致癌、致畸、致突变。

国内所做的专门研究还发现:长期饮用加氯消毒的自来水,比不饮用加氯消毒水的人死于消化和泌尿系统癌症的危险性大,并发现饮用氯消毒水与癌症死亡之间存在着统计学关系。这一发现揭示传统氯消毒处理工艺有致命的弱点,也说明饮用水中的余氯对人体有致命的危害。

生活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国家制定了严格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对饮用水中106项物质规定了参考指标及极限。现实中,由于部分监管部门执行不力或历史的、财政的等多种原因,我们饮用的自来水中部分物质是不达标的,达不到人类安全健康的要求。鉴于国内这种情况,家用净水设备应运而生,而便于清洗、易于更换滤芯的家用滤水壶更是受到很多城镇居民的青睐。目前市场上的家用滤水壶的滤芯主要采用的是纵式装料方式、水从上而下直接流出,滤芯体积小、滤芯里面填充的吸附材料少,结果导致水里的有害物质和吸附材料接触时间短,不能保证有害物质被充分的置换、吸附,不能达到很好的过滤效果。

另外,国内纯净水厂几乎都是以反渗透(RO)膜为过滤膜,膜的直径为0.0001-0.0012um,家庭净水设备也有使用反渗透(RO)膜的,使用这种膜过滤,几乎能过滤去所有的金属离子,包括对身体有害的和有益的,导致过滤出来的水几乎不含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对污水井、检查井起到防渗作用的内衬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横式过滤滤水壶滤芯装置,安装于滤水壶内部,所述滤水壶内包括上方的储水槽和下方的存水槽分别用来储存未过滤的水和过滤后的水,所述滤芯装置与储水槽的底部相匹配并镶嵌在储水槽的底部;所述滤芯装置包括由聚丙烯塑料材质制成的长方体滤芯外壳;所述滤芯外壳的空腔内从左至右分别填充有离子交换树脂层和活性炭层;所述滤芯外壳左右两端上还分别设有探入到储水槽的进水口和探入到存水槽的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位于离子交换树脂层的上方,出水口位于活性炭层的下端;所述进水口与离子交换树脂层之间设有一层高密度微过滤膜,所述活性炭层与出水口之间设有一层超孔过滤膜;所述滤芯外壳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便于拆卸该滤芯装置的装卸手环。储水槽中未过滤的水从滤芯装置的进水口进入并依次经过高密度微过滤膜、离子交换树脂层、活性炭层和超孔过滤膜的四层过滤而得到过滤后的水,再从滤芯装置的出水口流入干净的存水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储水槽的底部设有供出水口探出的通孔,便于出水口伸出。

作为优选,所述高密度微过滤膜中膜的孔径为0.1-10um,可以拦截水中悬浮物、铁锈、泥沙、原生动物、细菌、部分病毒以及其他直径超过0.1um的杂质,但是又不会过滤掉水中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作为优选,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层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能去除部分离子状态的钙、镁、铜、铅等重金属。

作为优选,所述活性炭层采用椰壳活性炭颗粒,其孔隙发达,吸附性能强能吸附水中异味和消毒产生的余氯,以及大部分的重金属离子钙、镁、铜、铅、汞等,且对人体是没有任何的负面影响,即使小部分进入人体,也不会对身体有任何危害。

作为优选,所述超孔过滤膜中膜的孔径为1-100nm,可以拦截离子交换树脂层、活性炭层滋生的细菌、部分病毒等,避免了水体的二次污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拆换;通过本装置极大地增大了水中有害物质、重金属离子等与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剂的接触面积、接触时间,提高了过滤效果;高密度微过滤膜层和超孔过滤膜层,能过滤掉水体中有害的物质,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得到保存,解决了市场上纯净水的弊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滤水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滤水壶;11、储水槽;110、通孔;12、存水槽;2、滤芯装置;21、滤芯外壳;22、离子交换树脂层;23、活性炭层;24、高密度微过滤膜;25、超孔过滤膜;3、进水口;4、出水口;5、装卸手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 “左”、“右”、 “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为横式过滤滤水壶滤芯装置,安装于滤水壶1中,所述滤水壶1内包括上方的储水槽11和下方的存水槽12分别用来储存未过滤的水和过滤后的水,所述滤芯装置2横向镶嵌在储水槽11的底部并与储水槽的11底部相配合;所述滤芯装置2包括由聚丙烯塑料材质制成的长方体滤芯外壳21;所述滤芯外壳21的空腔内从左至右分别填充有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树脂层22和采用椰壳活性炭颗粒的活性炭层23,所述滤芯外壳21左右两端上还分别设有探入到储水槽11的进水口3和探入到存水槽12的出水口4,储水槽11的底部还设有供出水口4伸出的通孔110,所述进水口3位于离子交换树脂层22的上方,出水口4位于活性炭层23的下端;所述进水口3与离子交换树脂层22之间设有一层孔径在0.1-10um之间的高密度微过滤膜24,所述活性炭层23与出水口4之间设有一层孔径在1-100nm之间的超孔过滤膜25;所述滤芯外壳21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便于拆卸该滤芯装置2的装卸手环5。

使用时,通过装卸手环5将滤芯装置2横向镶嵌在储水槽11内与滤芯装置2相配合的底部,出水口4通过通孔110探入储水槽12,向储水槽11中注入未过滤的水,未过滤的水从滤芯外壳21左侧的进水口3进入滤芯装置2内,先经过第一层高密度微过滤膜24进行过滤可拦截水中悬浮物、铁锈、泥沙、原生动物、细菌、部分病毒以及其他直径超过0.1um的杂质,但是又不会过滤掉水中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再经过左侧离子交换树脂层22进行二次过滤,而阳离子交换树脂,能去除部分离子状态的钙、镁、铜、铅等重金属,再通过右侧活性炭层23进行三次过滤可吸附水中异味和消毒产生的余氯,以及大部分的重金属离子钙、镁、铜、铅、汞,最后经由活性炭层23与出水口4之间的超孔过滤膜25第四次过滤,可以拦截离子交换树脂层、活性炭层滋生的细菌、部分病毒等,避免了水体的二次污染。经过四层过滤后的水从出水口4流入到存水槽12中,需要饮用时可直接将过滤后的水通过与存水槽12相联通的壶嘴倒出。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