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0153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波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水处理装置,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建立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水废水的达标排放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污水处理流程通常为污水先后通过粗细格栅去除固体颗粒杂质,经提升进入沉砂池进一步净化水体,然后进入反应池,通过物理法、氧化法、生物法等方法去除氮磷等有机成分,进入二沉池,泥水分离后进行深入处理,一般是进入消毒池,通过加氯等其他药剂进行消毒杀菌,达标后排入江河。但是这种处理过程中沉砂池、反应池、二沉池、消毒池等反应时间长,效率不高,占地面积大,成本高,处理方法复杂,尤其消毒池中氯离子的含量不易控制。

公告号为CN 203402944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微波强化微电流电解灭菌及去除悬浮物的水处理装置,具体公开了以下内容:一种微波强化微电流电解灭菌及去除悬浮物的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微电流发射器、电解电极、微波箱体、微波发射器,反应器上端设有出水口,下端设有进水口和排泥口;反应器内上部设有布水区,下部设有沉淀区,排泥口位于沉淀区下端,布水区中设有与微电流发射器相连接的电解电极,微波箱体内装有微波发射器,反应器贯穿微波箱体。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水中病原体、藻类、胶体和悬浮物的同时去除,但是也存在某些不足,该实用新型利用微波与电解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就决定了其处理的水流量小,处理规模受限制,大型化、工业化推广有困难。因此导致其适用范围小,仅适用于农村井水、塘坝水、水窖水等小型饮用水的处理,很难应用于污水厂的工业化处理中。另外该处理装置需要间歇性开启微波发射器,自动化不足。再者电解成本高,消耗大量电能,不够经济环保。

公告号为CN 203668049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微波水处理设备,具体公开了以下内容:一种微波水处理设备,包括机箱,机箱内部设置有缠绕在固定架上的水流管道,水流管道的两端延长伸出机箱外,其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机箱内部于水流管道还缠绕有微波发射器,机箱外表面上还设置有控制面板。

目前,将微波加入到废水与强氧化剂的反应过程中,对于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去除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一方面机箱中的微波能分布不均匀,腔体中间的微波能弱,两端微波能强,从而影响水处理效果;另一方面,微波发射器的分布位置,很有可能发产生对冲现象,使微波能得不到充分的吸收利用,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避免微波对冲、高效、快速、高自动化、节能、低成本、运行稳定和适用范围广的微波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波水处理装置,包括外腔体1、内腔体2、管道3、微波发射器4、波导管5、进水管7、出水管8、连板13,连板13固定设置在外腔体1内底部,内腔体2固定设置在连板13上且与外腔体1形成中空夹层,内腔体2开有进水通孔和出水通孔,在进水通孔外侧的外腔体1上开有进水口,在出水通孔外侧的外腔体1上开有出水口,进水管7设置在进水通孔和进水口内,出水管8设置在出水通孔和出水口内,内腔体2内设置有支撑架14,管道3固定设置在支撑架14上,管道3一端连接进水管7且另一端连接出水管8,微波发射器4交错设置在中空夹层中,微波发射器4的发射端与波导管5连接,波导管5的另一端与内腔体2壁连接;

所述管道3为“S”型,管道3上套装有弯管头6,弯管头6内壁设置有药剂盒,“S”型管道使水在流动过程中充分吸收微波能,催化有机物的降解反应,弯管头可以拆卸下来,便于根据水的品种添加催化剂、絮凝剂、助凝剂、pH调整剂、氧化还原剂等相关试剂,药剂盒使药剂均匀充分地与水接触;

所述外腔体1和内腔体2的结构均为长方体结构,内腔体2为不锈钢墙体,厚度为20~40cm,内腔体2上设置有可打开的门Ⅰ;

所述微波发射器4交错分布,有效地避免了微波对冲;

所述波导管5上设置有密封垫12,使内腔体形成一个封闭体系,防止内腔体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进入微波发射腔;

所述出水管8上设置有温度计9;

所述进水管7上设置有压力表10和流量计11;

所述外腔体1上设置有可打开的门Ⅱ;

内腔体将微波能束缚在内腔体中,外腔体有效地将反应系统与外界隔离,防止微波泄漏,保证人们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装置可以用于自来水的絮凝净化和杀毒消毒,可以用于污水废水中悬浮物、有机物等的去除同时进行杀菌消毒,也可以用于污泥的杀菌消毒;

(2)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装置可提高水处理的速度和效果,充分吸收利用微波能,节约成本,结构简单且自动化程度高;

(3)既可以满足农村或小型工厂的水处理需求,又可以满足自来水厂、污水厂以及大型工厂的水处理要求,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水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水处理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实施例水处理装置的主视图;

图中,1-外腔体,2-内腔体,3-管道,4-微波发射器,5-波导管,6-弯管头,7-进水管,8-出水管,9-温度计,10-压力表,11-流量计,12-密封垫,13-连板,14-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微波水处理装置,包括外腔体1、内腔体2、管道3、微波发射器4、波导管5、进水管7、出水管8、连板13,连板13固定设置在外腔体1内底部,内腔体2固定设置在连板13上且与外腔体1形成中空夹层,内腔体2开有进水通孔和出水通孔,在进水通孔外侧的外腔体1上开有进水口,在出水通孔外侧的外腔体1上开有出水口,进水管7设置在进水通孔和进水口内,出水管8设置在出水通孔和出水口内,内腔体2内设置有支撑架14,管道3固定设置在支撑架14上,管道3一端连接进水管7且另一端连接出水管8,微波发射器4交错设置在中空夹层中,微波发射器4的发射端与波导管5连接,波导管5的另一端与内腔体2连接。

管道3为“S”型,管道3上套装有弯管头6,“S”型管道使水在流动过程中充分吸收微波能,催化有机物的降解反应,弯管头6可以拆卸下来,便于根据水的实际情况添加催化剂、絮凝剂、助凝剂、pH调整剂、氧化还原剂等相关试剂。

所述外腔体1和内腔体2的结构均为长方体结构,内腔体2为不锈钢墙体,厚度为20~40cm,内腔体2上设置有可打开的门Ⅰ。

所述微波发射器4交错分布,有效地避免了微波对冲。

波导管5上设置有密封垫12,使内腔体形成一个封闭体系,防止内腔体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进入微波发射腔。

出水管8上设置有温度计9。

进水管7上设置有压力表10和流量计11。

外腔体1上设置有可打开的门Ⅱ。

弯管头6内壁设置有药剂盒,使药剂均匀充分地与水接触。

内腔体将微波能束缚在内腔体中,外腔体有效地将反应系统与外界隔离,防止微波泄漏,保证人们的安全。

将弯管头卸下来,根据水的情况加入辅助药剂,水从进水管进入管道,通过压力表来观察水压变化,控制压力小于1.2×105Pa,通过流量计来观察水流量的变化,可调节流量。水在内腔体的“S”型管道中平稳流动,辅助药剂从弯管头内壁的药剂盒中匀速流入水中,使药剂均匀充分地与水接触,微波发生器产生微波能,通过波导管进入内腔体,使内腔体中的污水均匀地处于微波的辐射中,促进有机物降解反应的进行,起到催化作用,也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被处理后的水经出水管排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