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污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市政污水水质相对稳定,但浑浊、深且具有恶臭,呈微碱性,氮磷含量高,一般不含有毒物质,同时生活污水很适合各种微生物的繁殖,因此常含有大量的细菌(包括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此类污水可生化性好,属于比较容易处理的污水。
市政污水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净化处理装置,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污水管网的净化处理装置”(专利号:201620742304.X)该专利包括多个与市政污水总管连接的污水处理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连接的净水站;其中,每个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安装于市政污水总管上的多个污水处理管,设于每个污水处理管上的污水泵,以及与多个污水处理管连接的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包括依次连接的沉淀池、生物降解池、生物酸化池和氧化池,且所述沉淀池与多个污水处理管连接,所述氧化池经过一净水管与净水站连接,所述净水站还与一排水管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沼气池,该沼气池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污水中的沉淀物进行利用,以避免直接排放而污染环境,但是该专利净化处理的效果差,工作效率低,浪费了使用者的大量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具备净化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净化处理装置在处理市政污水时净化处理效果差,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壳体、水泵和过滤箱,所述底座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壳体的内部与搅拌叶固定连接,所述壳体顶部的中轴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壳体的内部与活动柱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切割刃,所述壳体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切割刃,所述壳体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壳体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料斗,所述壳体的内部横向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漏孔,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壳体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过滤箱连通,所述过滤箱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横向固定连接有活性炭过滤层和反渗透层,所述过滤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加热基座,两个加热基座之间固定连接有加热棒,所述过滤箱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顶部设置有出水阀,所述过滤箱正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水泵和加热基座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斗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底部的横截面积大于进料斗顶部的横截面积。
优选的,所述第一切割刃与第二切割刃呈交错分布,且第一切割刃关于活动柱呈中心对称。
优选的,所述漏孔的数量为五个,且五个漏孔呈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过滤层和反渗透层的两端与过滤箱内壁的连接处均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位于活动柱的底部,且挡板位于搅拌叶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泵、过滤箱、第一电机、搅拌叶、第二电机、活动柱、第一切割刃、第二切割刃、进水管、进料斗、挡板、漏孔、连接管、活性炭过滤层、反渗透层、加热基座、加热棒和出水管,解决了现有的净化处理装置在处理市政污水时净化处理效果差,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该市政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具备净化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的优点,节省了使用者的大量时间,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盖板的设置,避免空气中的灰尘从进料斗进入壳体的内部,提高了净化处理的质量,起到密封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的设置,起到控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水泵和加热基座的作用,减少了使用者的劳动力,达到了自动化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切割刃和第二切割刃的设置,可以对市政污水中大型的杂质进行打碎,提高了处理的效率,处理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箱的主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底座、2壳体、3水泵、4过滤箱、5第一电机、6搅拌叶、7第二电机、8活动柱、9第一切割刃、10第二切割刃、11进水管、12进料斗、13挡板、14漏孔、15连接管、16活性炭过滤层、17反渗透层、18加热基座、19加热棒、20出水管、21出水阀、22控制器、23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市政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壳体2、水泵3和过滤箱4,底座1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贯穿至壳体2的内部与搅拌叶6固定连接,壳体2顶部的中轴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7,第二电机7的输出端贯穿至壳体2的内部与活动柱8固定连接,活动柱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切割刃9,壳体2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切割刃10,第一切割刃9与第二切割刃10呈交错分布,且第一切割刃9关于活动柱8呈中心对称,通过第一切割刃9和第二切割刃10的设置,可以对市政污水中大型的杂质进行打碎,提高了处理的效率,处理效果好,壳体2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11,壳体2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料斗12,进料斗12的顶部设置有盖板23,盖板23底部的横截面积大于进料斗12顶部的横截面积,通过盖板23的设置,避免空气中的灰尘从进料斗12进入壳体2的内部,提高了净化处理的质量,起到密封的作用,壳体2的内部横向固定连接有挡板13,挡板13位于活动柱8的底部,且挡板13位于搅拌叶6的顶部,挡板13上开设有漏孔14,漏孔14的数量为五个,且五个漏孔14呈均匀分布,水泵3的输入端与壳体2连通,水泵3的输出端连通有连接管15,连接管15远离水泵3的一端与过滤箱4连通,过滤箱4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横向固定连接有活性炭过滤层16和反渗透层17,活性炭过滤层16和反渗透层17的两端与过滤箱4内壁的连接处均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过滤箱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加热基座18,两个加热基座18之间固定连接有加热棒19,过滤箱4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20,出水管20的顶部设置有出水阀21,过滤箱4正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22,控制器22分别与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7、水泵3和加热基座18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22的设置,起到控制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7、水泵3和加热基座18的作用,减少了使用者的劳动力,达到了自动化的效果。
使用时,使用者把市政污水经过进水管11注入壳体2的内部,然后使用者把消毒剂从进料斗12倒入壳体2的内部,然后通过控制器22控制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7、水泵3和加热基座18的运行,第二电机7带动第一切割刃9旋转对大型杂质进行打碎,打碎后的市政污水落入挡板13的底部,第一电机5带动搅拌叶6旋转,使消毒剂与市政污水混合,然后水泵3把混合后的市政污水注入过滤箱4,加热基座18对过滤箱4内部进行加热,市政污水经过活性炭过滤层16、反渗透层17和加热棒19的配合,从而达到彻底净化处理。
综上所述:该市政污水净化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水泵3、过滤箱4、第一电机5、搅拌叶6、第二电机7、活动柱8、第一切割刃9、第二切割刃10、进水管11、进料斗12、挡板13、漏孔14、连接管15、活性炭过滤层16、反渗透层17、加热基座18、加热棒19和出水管20,解决了现有的净化处理装置在处理市政污水时净化处理效果差,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