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水制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5835阅读:76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菌水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用无菌水大部分处理方法以高温加热为主。但是高温加热无菌水常用清洗不锈钢医疗器械,而对于内镜表面特殊材质,不能进行高温消毒的,以化学消毒为主。化学消毒后,内镜冲洗需采用超纯、无菌水,特无菌水制备系统,满足产品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的无菌水制备系统,尤其适合医用无菌水的制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无菌水制备系统,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部的前处理装置、流量传感器、除菌装置和水质监测装置,所述机壳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排污口和出水口,进水口、流量传感器、前处理装置、除菌装置、水质监测装置通过管道依次串联,排污口与电磁阀、前处理装置的相连。

本实用新型无菌水制备系统,主要以除菌过滤膜为主,为了延长除菌过滤膜的寿命,前置一个前处理装置,以延长除菌过滤膜寿命。为了保证无菌水制备系统产出水的水质达到标准,出水端增加一个水质监测装置,保证水质,实现产品闭环系统。

排污口与前处理装置的污水出口相连的管路上设有电磁阀。

所述机壳内部还设有和控制系统,壳体的外部设有液晶显示屏,所述流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系统和液晶显示屏相连接。

通过流量传感器可以监测通过除菌装置的水的流量,从而判断是否更换过滤膜。

所述水质监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系统和液晶显示屏相连接。

水质监测装置所测量的电导率高时,可以更换除菌膜,保证无菌水的质量。

所述控制系统与电磁阀相连接。

控制系统可以控制电磁阀定时开启,前处理装置实现自动定时排废。

所述水质监测装置为水质监测传感器或电导率检测仪。

所述前处理装置为超滤装置或者过滤装置。

所述除菌装置为除菌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现自动检测,自动排废,可调定时系统,自动计算除菌过滤膜寿命,安装方便,体积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进水口 2.排污口 3.出水口 4.流量传感器

5.前处理装置 6.除菌装置 7.电磁阀 8.水质监测装置

9.液晶显示屏 10.控制系统 11.机壳 12.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无菌水制备系统,包括机壳11和设置在机壳11内部的前处理装置5、除菌装置6和水质监测装置8,在机壳11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1、排污口2和出水口3,进水口1、流量传感器4、前处理装置5、除菌装置6、水质监测装置8通过管道依次串联,排污口2与保护过滤器5的污水出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无菌水制备系统,主要以除菌装置6为主,为了延长除菌过滤膜的寿命,前置一个前处理装置5。为了保证无菌水制备系统产出水的水质达到标准,出水端增加一个水质监测装置8,保证水质,实现产品闭环系统。

排污口2与前处理装置5的污水出口相连的管路上设有电磁阀7。可以通过电磁阀7定时排出污水。

进一步的,在机壳11内部还设有控制系统10,壳体11的外部设有液晶显示屏9,流量传感器4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系统10和液晶显示屏9相连接。通过流量传感器4可以监测通过除菌装置6的水的流量,从而判断是否更换过滤膜。水质监测装置8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系统10和液晶显示屏9相连接。水质监测装置8所测量的电导率高时,可以更换除菌膜,保证无菌水的质量。

控制系统10与电磁阀7相连接。

控制系统10可以控制电磁阀7定时开启,前处理装置5实现自动定时排废。

优选的,水质监测装置8为水质监测传感器或电导率检测仪。前处理装置5为超滤装置过滤装置。除菌装置6为除菌过滤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