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热泵干燥与海水淡化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1604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热泵烘干与海水淡化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热泵能够消耗较少高品位的电能获得较多低品位的热能,极大的节约了能源;于此同时,通过热泵的蒸发器,将湿空气冷凝下来获得淡水,从而一机多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热泵烘干与海水淡化一体机,能够充分利用热泵从空气中获取热量,对干燥箱内物品进行干燥的同时制得淡水。

本实用新型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热泵干燥与海水淡化一体机,它包括有集液盘、烘干盘、烘干车、烘干房、风机口、轴流风机、第一膨胀阀、上加热器、冷凝器、集水器、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蒸发器、淡水储存罐、第二膨胀阀、下加热器,烘干房内设有烘干室,烘干室一侧侧壁上设有进风孔,另一侧侧壁上设有出风孔,烘干室顶部设有风机口,烘干室上方的烘干房内腔顶部安装有轴流风机,轴流风机的入口与出风孔相配合,轴流风机出口方向安装有冷凝器,冷凝器与烘干室外部的第一压缩机连接,冷凝器出口下方的烘干房上部设有上加热器,第一压缩机与上加热器连接,上加热器下方的烘干房内设有下加热器,下加热器出口与进风孔相配合,下加热器上连接有第二压缩机和蒸发器,蒸发器与下加热器之间设有第二膨胀阀。

所述的上加热器与冷凝器之间设有第一膨胀阀。

所述的烘干室内活动设置有烘干车,烘干车底部设有活动轮,烘干车顶部设有集液盘,集液盘上依次层叠放置有若干个烘干盘。

所述的冷凝器底部设有集水器,集水器与淡水储存罐相连接。

所述的烘干房由框架、内壳、保温材料、外壳组合形成,其中,内壳位于外壳内,内壳与外壳之间预留形成保温腔,保温腔内通过框架连接固定,保温腔的空隙处填充有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热泵耗费1份电能即可使多种热量配合用于烘干,且回收并循环使用烘干房内蒸发耗热,降低了能源消耗;在完成烘干作业的同时取得淡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新型热泵干燥与海水淡化一体机包括有集液盘1、烘干盘2、烘干车3、烘干房、风机口8、轴流风机9、第一膨胀阀10、上加热器11、冷凝器12、集水器13、第一压缩机14、第二压缩机15、蒸发器16、淡水储存罐17、第二膨胀阀18、下加热器19,烘干房内设有烘干室,烘干室一侧侧壁上设有进风孔,另一侧侧壁上设有出风孔,烘干室内活动设置有烘干车3,烘干车3底部设有活动轮,烘干车3顶部设有集液盘1,集液盘1上依次层叠放置有若干个烘干盘2,烘干室顶部设有风机口8,烘干室上方的烘干房内腔顶部安装有轴流风机9,轴流风机9的入口与出风孔相配合,轴流风机9出口方向安装有冷凝器12,冷凝器12与烘干室外部的压缩机14连接,冷凝器12底部设有集水器13,集水器13与淡水储存罐17相连接,冷凝器12出口下方的烘干房上部设有上加热器11,上加热器11与冷凝器12之间设有第一膨胀阀10,第一压缩机14与上加热器11连接,上加热器11下方的烘干房内设有下加热器19,下加热器19出口与进风孔相配合,下加热器19上连接有第二压缩机15和蒸发器16,蒸发器16与下加热器19之间设有第二膨胀阀18,烘干房由框架4、内壳5、保温材料6、外壳7组合形成,其中,内壳5位于外壳7内,内壳5与外壳7之间预留形成保温腔,保温腔内通过框架4连接固定,保温腔的空隙处填充有保温材料6。使用时,室外热量通过蒸发器16经第二压缩机15进入下加热器19传入循环热空气中,热空气流经烘干车3上的烘干盘2时带走水分,并提升湿度;湿热空气经轴流风机8抽吸至冷凝器12进行冷凝,同时回收热量,湿热空气在冷凝器12的作用下降温并凝结出淡水,经集水器13收集后导入淡水存储罐17;热量被冷凝器12吸走后,经第一压缩机14压缩,通过加热器11返回循环空气中;由此在完成烘干作业的同时得到淡水。回收的热量再次传给经冷却的干燥空气;通过与外界相连的热泵补充热量,维持烘干房温度;干燥机内部配备4个烘干车,烘干车配备96只烘盘,烘干车底部配备集液盘。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使用热泵耗费1份电能即可使多种热量配合用于烘干,且回收并循环使用烘干房内蒸发耗热,降低了能源消耗;在完成烘干作业的同时取得淡水。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