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散装头的除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5824阅读:9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干混砂浆设备中散装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散装头的除尘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干混砂浆市场的推广,散装头在干混砂浆设备中的散装砂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散装头除尘结构是除尘器气流与除尘器返料使用同一个通道,这样除尘器返料返回过程中又会被二次扬起,会大大降低除尘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用于散装头的除尘结构,使除尘气流通道和进料返料通道分开来,避免返料二次扬尘,从而有效提高散装头的除尘效率,减小散装现场的扬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散装头的除尘结构,包括本体;该本体上部设有用于与除尘器相连的收尘口、进料口、以及用于与除尘器相连的除尘器返料口;该本体中部设有内外套接在一起的内筒和外筒,该内筒内设有若干上下串联的导料锥斗;所述进料口、除尘器返料口与内筒相连通;所述收尘口与内筒与外筒之间的间隙相连通;所述进料口、除尘器返料口、内筒与若干导料锥斗相互配合形成进料返料通道,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的间隙与收尘口相互配合形成收尘气流通道;该本体下部设有分料锥,该分料锥位于内筒和外筒之下,分料锥顶部位于最下方的导料锥斗之下,且分料锥的部分锥面与内筒与外筒之间的间隙相对应。

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筒由帆布制成。

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筒由帆布制成。

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料锥斗为2~4个。

一实施例中:所述上下串联的导料锥斗中,位于上方的导料锥斗之至少部分向下伸入位于其下方的另一个导料锥斗内。

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料锥的顶角为75~80°。

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的轴线与除尘器返料口的轴线成34~36°夹角。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散装头的除尘结构使除尘气流通道和进料返料通道分开来,两个通道由不透气的帆布隔开,互不影响,避免返料被收尘气流二次扬起,从而有效提高散装头的除尘效率,减小散装现场的扬尘状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散装头的除尘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收尘口1,进料口2,除尘器返料口3,导料锥斗4,分料锥5,外筒6,内筒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横”、“竖”、“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中的立体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查阅图1,一种用于散装头的除尘结构,包括本体;该本体上部设有用于与除尘器相连的收尘口1、进料口2、以及用于与除尘器相连的除尘器返料口3;该本体中部设有内外套接在一起的内筒7和外筒6,该内筒内设有三个上下布置的导料锥斗4,该三个导料锥斗中,位于上方的导料锥斗之部分向下伸入位于其下方的另一个导料锥斗内以形成上下串联关系;所述进料口、除尘器返料口与内筒上端相连通;所述收尘口与内筒与外筒之间的间隙相连通;所述进料口、除尘器返料口、内筒与若干导料锥斗相互配合形成进料返料通道,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的间隙与收尘口相互配合形成收尘气流通道;该本体下部设有分料锥5,该分料锥位于内筒和外筒之下,分料锥顶部位于最下方的导料锥斗之下,且分料锥的部分锥面与内筒与外筒之间的间隙相对应,从而使得分料锥可同时连通进料返料通道及收尘气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现场使用时,物料由进料口进入内筒并由导料锥斗向下落入分料锥处(物料流动途径如图1中实线箭头所示),在分料锥作用下,物料向下流动的同时扬尘飞起,且扬尘能刚好进入内筒与外筒之间的间隙;收尘口连通外部除尘器形成抽吸力,使得进入内筒外筒之间间隙的扬尘经收尘气流通道被迅速抽走(扬尘及气流流动途径如图1中虚线箭头所示);经除尘器处理后的返料再次由除尘器返料口进入内筒,与进料口进入的物料混合后继续沿进料返料通道向下流动。这样,通过内筒和外筒使得除尘气流通道和进料返料通道分开来,物料和返料均不会进入除尘气流通道,有效避免返料二次扬尘,有效提高散装头的除尘效率,减小散装现场的扬尘。

本实施例之中,所述内筒和外筒均由不透气的帆布制成,帆布充分隔离开内筒和外筒,隔离效果好,使进料返料通道和收尘气流通道互不影响,有效避免返回料被收尘气流二次扬起。

本实施例之中,所述进料口的轴线与除尘器返料口的轴线成34~36°夹角,例如35°夹角,这样,二者不会相互干扰,也便于连接除尘器等其余设备。

本实施例之中,所述分料锥的顶角为75~80°,例如77~78°,77.3°,这种结果的分流锥分流效果好,能保证物料向下流动的同时,扬起的扬尘刚好能进入内筒与外筒之间的间隙即收尘气流通道内被抽走,料尘分离充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