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水洗的吸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5812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水洗的吸尘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水洗的吸尘箱。



背景技术:

沥青混凝土生产车间里有各种各样的除尘装置,除尘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拆洗,从而清除粘附于除尘装置内的灰尘,如不能及时清除除尘装置内的灰尘,不但会影响该装置的除尘效果,而且还会影响除尘装置的使用寿命。目前大多数的除尘装置都是方便拆装的,但也有些除尘装置的安装位置较高,不方便拆装,工人只能用高压水枪冲洗,不仅对于除尘装置内部清洁效果较差,还容易冲坏除尘装置的外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水洗的吸尘箱,具有方便清洗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水洗的吸尘箱,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若干通孔,箱体朝下的表面上设有凹槽,箱体内设有呈“井”字形的水管网络,水管网络连接输水管道,水管网络包括互相垂直的第一水管、第二水管,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上均设有若干第一出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将箱体隔成“回”字形,呈“井”字形的水管网络由两根互相平行的第一水管与两根互相平行的第二水管连通而成,“回”字形箱体具有四条通道,每条通道由一根第一水管或第二水管负责冲洗。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上均设有若干出水孔,接入水管后,水流从出水孔射出,从而达到清洗箱体内壁的效果。箱体安装于高处,水管网络固定于箱体内,接在水管网络上的输水管道可自由加长,以便将输水管道与低处的水龙头或水泵上,需要清洗箱体时,只需将输水管道接在水龙头或水泵上,并打开开关即可。

优选的,凹槽为四棱台形状,且凹槽朝下的开口面积大于槽底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凹槽为较大底面朝下的四棱台形状,可使凹槽侧壁呈迎风的斜坡状,可增大箱体的吸尘面积。

优选的,通孔设于箱体的下表面及凹槽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通孔设于迎尘的箱体下表面及凹槽的侧壁上,可增强吸尘效果。

优选的,凹槽的槽底设有开口,还设有用于封盖开口的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洗时敞开挡板,可方便排水;吸尘箱工作时,通过调节封盖开口大小,可调节箱体下表面及凹槽侧壁处通孔的吸尘效果,封盖开口越小,吸尘效果越好,可配合箱体中负压来调节封盖开口,使吸尘箱保持良好的吸尘效果。

优选的,开口形状为长方形,挡板包括关于开口对称设置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凹槽的槽底还设有分别用于控制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开闭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缸控制挡板开闭,控制方便、迅速、快捷。

优选的,第一出水孔均匀设于第一水管、第二水管的正上方、正下方、正左方、正右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水管、第二水管上于上述四个方向开设第一出水孔后,可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喷射水流,从而获得良好的清洗效果。

优选的,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均伸出箱体外壁,水管网络位于箱体外的部分连接有第三水管,第三水管环设于箱体四周,第三水管上设有向箱体出水的多个第二出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水管、第二水管伸出箱体外壁,一方面可方便固定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另一方面可方便在伸出箱体的第一水管、第二水管上接第三水管,第三水管用于清洁箱体外壁。

优选的,第二出水孔分布于第三水管朝向箱体的半侧管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水管上的第二出水孔集中分布于朝向箱体的水管半壁上,可集中向箱体外壁喷射水流,保证良好的清洁效果,还可避免水液四处喷射而造成厂房大面积淋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免于拆卸吸尘箱即可方便地清洗箱体,清洗操作快速、简单;吸尘箱吸尘效果良好,吸尘风量可调节;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吸尘箱与罩体连接的整体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吸尘箱与罩体连接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箱体与水管网络连接的仰视图;

图5为图4中C-C向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2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罩体;2、箱体;21、凹槽;22、通孔;23、开口;3、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第一气缸;6、第二气缸;7、接口套;8、水管网络;81、第一水管;811、第一出水孔;82、第二水管;83、第三水管;831、第二出水孔;9、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厂内粉尘收集罩,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前后相通的罩体1,罩体1吊于厂房通风口的顶部,厂房内的除尘设备如布袋除尘器的进风口与罩体1顶部通过管道9连接。

结合图1与图2,罩体1内的顶部中央固定有一个箱体2,箱体2的形状为底部具有凹槽21的扁平长方体,凹槽21为四棱台形状,且四棱台的较大底面朝下,四棱台的较小底面即为凹槽21的槽底,因此凹槽21四边侧壁为迎风的斜坡状。与布袋除尘器相连的管道9接在箱体2上,且与箱体2内部相通。

如图3所示,凹槽21将箱体2底面压缩成“回”字形的区域,该区域和凹槽21四边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22。

结合图3与图4,箱体2内部于上述“回”字形区域的每侧内腔中各插一根水管,共四根水管,分别为两根互相平行的第一水管81和两根互相平行的第二水管82,且第一水管81与第二水管82垂直相通,四根水管的两端均伸出箱体2外壁,围成“井”字形的水管网络8。

结合图4与图5,第一水管81与第二水管82除固定处外,其余管壁不与箱体2内壁接触,即第一水管81和第二水管82均悬于箱体2内腔中,且四根水管的正上、正下、正左、正右侧管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出水孔89,若干第一出水孔89沿着水管长度方向均匀开设。

如图4所示,第一水管81、第二水管82伸出箱体2的两端还连通有四根第三水管83,即两根第一水管81的两端接有两根第三水管83,且第三水管83与第一水管81垂直;两根第二水管82的两端也接有两根第三水管83,且第三水管83与第二水管82垂直。第三水管83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出水孔831,且第二出水孔831均开设在第三水管83朝向箱体2的半边管壁上。四根第三水管83环设于箱体2四周,包含第三水管83的水管网络8内部相通,且整个水管网络8只设有一个水管口,即进水口,在该进水口焊接进水管,在进水管上套软管,当需要清洗箱体2时,将软管接在水龙头或水泵上,打开开关即可。

如图6所示,凹槽21的槽底开设有长方形的开口23,该开口23位于箱体2的中央,与布袋除尘器相连的管道9也接于箱体2的中央处,开口23位于管道9的正下方。开口23上焊接固定有接口套7,接口套7凸出于凹槽21的槽底,接口套7的截面形状与开口23的形状相同,接口套7的口部左右两侧盖有两片相同的挡板,分别为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关于开口23对称,挡板两端具有连接片,连接片铰接在接口套7上,凹槽21底部还固定有倾斜的气缸,分别为关于开口23对称的第一气缸5、第二气缸6,第一气缸5和第二气缸6的活塞杆均通过气缸连接头分别与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连接。当气缸的活塞杆伸长时,挡板被推至关闭接口套7的口部;当气缸的活塞杆缩短时,挡板被拉至敞开接口套7的口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