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淋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5557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淋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淋室。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子、实验室仪器、医药及精密仪器等加工制造业中,对生产场所和实验场所的空气洁净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对生产场所及实验场所的空气洁净度进行严格控制。在生产研发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从工作室外进入到无尘室的工作人员会携带有灰尘等杂物,如果不讲灰尘除去就进入到无尘车间,将会对工艺要求高精度、高质量的产品品质产生不良影响;目前在进入无尘车间之前,都要通过风淋室对工作人员身上的灰尘进行风洗,避免将灰尘带入到无尘车间中,对电子产品带来不良的影响,但是目前的风淋室都是通过风机将进行送风,风中还有大量的灰尘,在风洗的过程中,可能造成无尘衣出现二次的污染,将灰尘带入到无尘车间中,对电子产品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对出入进行风洗的风进行过滤,避免风中还有灰尘的风淋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风淋室,包括顶板、底板,设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内设有风道;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侧面设有多个喷嘴总成,所述的喷嘴总成与风道通过喷管连通;所述的底板内设有风机,该风机的出口连接有出风管,所述的出风管与风道连接的进风管通过过滤风管连通;所述的底板上设有一层粘贴层。

所述的左侧板上设有红外发射器,所述的右侧板上设有红外接收器,所述的红外接收器与设在底板内设有的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用于判断红外发射器对红外接收器发射的红外之间是否具有障碍物,所述微处理器根据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之间是否存在障碍物的情况控制风机的开启。

所述的喷嘴总成设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设有的凹槽中。

所述的喷嘴总成包括喷嘴盘和设在喷嘴盘中多个与喷嘴盘的喷腔相连通的喷嘴,所述的喷管连接在喷嘴盘的中部并与喷腔连通。

所述的喷管包括进气端、缩颈端和出气端,所述的进气端的内径大于出气端的内径,所述出气端的内径大于缩颈端的内径;所述进气端与风道连通,出气端与喷嘴盘的喷腔连通。

所述的过滤风管包括管体,设在管体的滤芯,所述的滤芯通过设在管体两端的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固定在管体中,且所述的滤芯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法兰或第二连接法兰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与管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所述的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的中部设有进风通孔,且该进风通孔的直径小于滤芯的直径,所述的出风管和进风管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的进风通孔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有的过滤风管能够为进入到风淋室中的风进行过滤,避免风里还有灰尘,带入到无尘室中,喷头总成采用多个喷嘴,可以将喷出去的风进行扩散,能够对工作人员身穿的整个无尘衣进行风洗,设有的喷管采用文丘式喷管可以提高进入到喷嘴总成的风速,加快风洗的效果,提高了风洗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喷嘴总成与喷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侧板;2.右侧板;3.底板;4.风道;5.喷嘴总成;6.喷管; 7.凹槽;8.风机;9.出风管;10.进风管;11.过滤风管;12.红外发射器; 13.顶板;14.红外接收器;15.微处理器;16.粘贴层;501.喷嘴盘;502. 喷腔;503.喷嘴;601.进口端;602.缩颈端;603.出口端;1101.管体;1102. 滤芯;1103.第一连接法兰;1104.第二连接法兰;1105.螺栓;1106.进风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风淋室,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3、底板3,设在顶板13和底板3之间的左侧板1和右侧板2;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2内设有风道4;所述的左侧板1和右侧板2的内侧面设有多个喷嘴总成5,所述的喷嘴总成与风道4通过喷管6连通;所述的底板3内设有风机8,该风机 8的出口连接有出风管9,所述的出风管9与风道4连接的进风管10通过过滤风管11连通;所述的底板3上设有一层粘贴层16。所述的风机8为离心风机,为喷嘴总成送入大量的风力,送入到喷嘴总成中的风通过喷嘴总成喷出对进入到风淋室中的工作人员进行风洗,同时设有的过滤风管11对从风机送入到风进行过滤清洗避免进入到喷淋室中的风带有灰尘,粘附到底板3上的粘贴层能够将工作人员穿的无尘鞋的鞋底的灰尘粘贴掉,避免无尘鞋携带灰尘带入到无尘车间中;设有的粘贴层与底板通过可拆卸式连接,该拆卸式连接采用的是粘贴的方式进行连接;提高了风淋室除尘的效果。将风机设在底板3中,可以减少噪音,同时可以较少风淋室安装的过程中占用的面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左侧板1上设有红外发射器12,所述的右侧板2上设有红外接收器14,所述的红外接收器14与设在底板3内设有的微处理器15电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15用于判断红外发射器12对红外接收器14发射的红外之间是否具有障碍物,所述微处理器15根据红外发射器12与红外接收器14之间是否存在障碍物的情况控制风机8的开启。所述的红外发射器12用于发射红外线,所述的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红外发射器发出的外红光,当左侧板1和右侧板2之间有工作人员,就会阻断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红外发射器12发出的红外光,同时微处理器判断出根据阻挡的红外光,判断出工作人员进入到了风淋室中,微处理器控制风机8开启,为左右侧板中的喷头总成输送风力,为进入到风淋室中的工作人员进行风洗,将身上的灰尘清理干净,设有的红外发射器12和红外接收器14能够感应工作人员进入到风淋室中,有效的避免了在无人时,风淋室工作的情况。本实施例中的红外发射器12、红外接收器14和微处理器15都是本技术领域的公知技术,在这里就不对其结构和信号进行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能够保证喷嘴总成不能伸出左侧板1和右侧板2的内表面,所述的喷嘴总成5设在左侧板1和右侧板2上设有的凹槽7 中。

进一步的,附图2为了保证能够扩大喷嘴喷出的风的面积,可以尽量多的对全身进行风洗,同时还可以不用左右的晃动身体,所述的喷嘴总成5包括喷嘴盘501和设在喷嘴盘501中多个与喷嘴盘501的喷腔502相连通的喷嘴 503,所述的喷管6连接在喷嘴盘501的中部并与喷腔502连通,而喷嘴503设在喷嘴盘501上,并且每个喷嘴都是想外倾斜,保证能够尽量的扩大吹风的范围。

如图2所述的喷管6包括进气端601、缩颈端602和出气端603,所述的进气端601的内径大于出气端603的内径,所述出气端603的内径大于缩颈端 602的内径;所述进气端601与风道4连通,出气端603与喷嘴盘501的喷腔502 连通。该喷管6的内径中部较小,在风进入到喷管中,当达到中部缩颈部位时,进入到喷管中的风速会因突然的管径虽小,风速加大,有效的提高了进入到喷嘴前的风速,提高了风洗的速率。

如图3所示所述的过滤风管11包括管体1101,设在管体1101的滤芯 1102,所述的滤芯1102通过设在管体1101两端的第一连接法兰1103和第二连接法兰1104固定在管体1101中,且所述的滤芯110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法兰1103或第二连接法兰1104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法兰1103和第二连接法兰1104与管体1101通过螺栓1105固定连接,且所述的第一连接法兰1103和第二连接法兰1104的中部设有进风通孔1106,且该进风通孔1106的直径小于滤芯1102的直径,所述的出风管9和进风管10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接法兰1103和第二连接法兰1104的进风通孔1106上;在需要更换滤芯1102时,将连接的螺栓卸下,将第二连接法兰1104取下,然后将第一连接法兰1103取下,因为第一连接法兰1103与滤芯固定安装,因此可以将滤芯1102从管体1101中抽出,对滤芯进行清洗,方便对滤芯进行更换和清洗。

以上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