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7503阅读:1789来源:国知局
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为方便对自来水进行过滤净化,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结构简易且外形轻巧的净水装置,该净水装置装设在自来水的水管上,例如,在安装有水龙头的水管上安装该净水装置。该净水装置包括一个两端分别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筒体,该筒体内填充有过滤模块(一般地,过滤模块由活性炭制成),当自来水通过进水管进入筒体后,过滤模块对自来水进行过滤净化,从而使自来水的杂质留至过滤模块中,经净化的水从出水管流出,然后再经水龙头流出,人可以直接饮用从水龙头流出的水。

过滤模块对水的流速有一定要求,欲获得较好的过滤效果,需使水的流速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水的流速过大,水不能被完全过滤,而水的流速过小又会使自来水无法通过过滤模块(过滤模块对自来水具有一定阻力)。而水管内的自来水的流速因水压不稳定而经常会发生较大变化,从而造成净水装置不能获得很好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净水装置,包括:

筒体,其上端设置有进水管,其下端设置有出水管;

隔板,其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并将所述筒体分割成位于所述隔板上方的过滤腔以及位于所述隔板下方的汇流腔,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汇流腔连通,所述隔板上具有连通所述过滤腔和所述汇流腔的过流孔;

阀套,其竖直设置在所述隔板上,所述阀套的外侧形成环形的第一过滤腔,所述第一过滤腔内填充有第一过滤模块;

阀芯,其下端伸入所述阀套,自所述阀芯的上端向下开设有第二过滤腔,所述阀芯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过滤腔连通的导流孔,所述第二过滤腔内填充有第二过滤模块;所述第二过滤腔的上端口与所述进水管的下端口相对;以及

预紧件,其用于向上推抵所述阀芯以使所述阀芯的上端以一定预紧力封堵在所述进水管的下端口处,并在高于所述预紧力的向下的压力下,所述阀芯下移,以使所述进水管中的自来水部分进入所述第一过滤腔。

优选地,所述预紧件为设置有所述隔板与所述阀芯之间的压簧。

优选地,所述预紧件为分别设置于所述隔板和所述阀芯上且同极相对的两个磁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模块和所述第二过滤模块均由活性炭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净水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净水装置能够自来水以较恒定的流速经过过滤模块,从而提高了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净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阀芯的上端封堵进水管的下端口)。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净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阀芯处于下移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净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阀芯的上端封堵进水管的下端口)。

图中:

10-筒体;11-进水管;12-出水管;20-隔板;21-过流孔;30-阀套;40-阀芯;41-导流孔;50-第一过滤腔;51-第一过滤模块;60-第二过滤腔;61-第二过滤模块;70-磁体;80-汇流腔;90-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净水装置,该净水装置安装在自来水管上,用于净化自来水。该净化装置包括筒体10、隔板20、阀套30、阀芯40以及预紧件。其中,筒体10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11,筒体10的下端设置有出水管12;隔板20设置在筒体10内并将筒体10分割成位于隔板20上方的过滤腔以及位于隔板20下方的汇流腔80,出水管12与汇流腔80连通,隔板20上具有连通过滤腔和汇流腔80的过流孔21;阀套30竖直设置在隔板20上,阀套30的外侧形成环形的第一过滤腔50,第一过滤腔50内填充有第一过滤模块51;阀芯40的下端伸入阀套30,自阀芯40的上端向下开设有第二过滤腔60,阀芯40的下端开设有与第二过滤腔60连通的导流孔41,第二过滤腔60内填充有第二过滤模块61;第二过滤腔60的上端口与进水管11的下端口相对;预紧件用于向上推抵阀芯40以使阀芯40的上端以一定预紧力封堵在进水管11的下端口处,并在高于预紧力的向下的压力下,阀芯40下移,以使进水管11中的自来水部分进入第一过滤腔50。

根据上述可知,当自来水管(附图中未示出)内的自来水的水流速度较小时,由于自来水管的通流截面一定,对应地,自来水的水压较小,自来水进入筒体10的进水管11后,由于自来水的水压不能够推抵阀芯40下移,自来水不能进入第一过滤腔50,而只能够进入第二过滤腔60,并经过第二过滤模块61过滤后,经阀芯40的下端的导流孔41以及隔板20的过流孔21进入汇流腔80,然后经出水管12流出;当自来水管内的自来水的水流速度较大时,对应地,自来水的水压较大,自来水进入筒体10的进水管11后,水压使得阀芯40下移,此时,进水管11中的自来水一部分进入第二过滤腔60,另一部分进入第一过滤腔50,进入第二过滤腔60的自来水依次经过第二过滤模块61、导流孔41、过流孔21进入汇流腔80,进入第一过滤腔50内的自来水经过第一过滤模块51过滤后,再经过隔板20的过流孔21进入汇流孔,如此,两部分自来水经过滤后进入汇流腔80后,从出水管12流出。

根据上述可知,当自来水管的水流速度减小时,本实用新型的净水装置令该自来水经过较小通流截面的第二过滤腔60,当自来水管的水流速度较大时,本实用新型的净水装置令该自来水同时经过第一过滤腔50和第二过滤腔60(两腔的通流截面之和较大),从而使自来水管内的自来水的水流速度即使过高或者过低,也能够使进入本实用新型的净水装置的水流速度保持相对恒定,从而提高了净化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预紧件为设置有隔板20与阀芯40之间的压簧9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预紧件为分别设置于隔板20和阀芯40上且同极相对的两个磁体70。

优选地,第一过滤模块51和第二过滤模块61均由活性炭制成。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