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一体式集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5942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式集成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为解决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在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减少对岁资源浪费的同时,应该采用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模式。例如要尽可能地利用雨水、沿海城市利用海水,同时进行废水的收集、处理和回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生活污水也边的越来越严重。目前生活污水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规模小、水质浓度低、污水排放分散、收集困难等特点。针对以上问题,现有的对生活污水处理主要采用分段式设备,选用AAO工艺,占地面积大,脱氮效果不佳,操作不便。目前,急需要生产一套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式集成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小、脱氮脱磷效果好、集成化程度高、操作便捷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式集成设备,包括地埋式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还设置有多块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主体的内部分隔成预处理池、缺氧池、厌氧池、好氧池和竖流沉淀池,其中每个池体的两个侧壁位于其液面的上部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相邻两个所述池体之间前一个所述池体的出水口作为后一个所述池体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依次连通所述预处理池、缺氧池、厌氧池、好氧池和竖流沉淀池,所述进水口通过管路延伸至所述池体的底部,所述好氧池内设置有提供溶解氧的曝气盘、用于分解小分子有机物和氨氮的好氧菌种,所述好氧池内还设置有将所述好氧池内的硝化液回流至所述缺氧池内的回流管路,所述竖流沉淀池包括与其连通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水口,另一端连通开设在所述主体上的污泥排出管。

进一步地,所述缺氧池内设置有用于充分混合泥水的间歇式曝气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缺氧池内设置有用于脱氮并可吸附污水中细菌生成生物膜的缺氧菌种。

进一步地,所述厌氧池内设置有用于分解所述污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并载附在污泥上的厌氧菌种。

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池内设置有多根用于均匀泥水水质的曝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池内设置有出水泵,所述出水泵连接有漂浮在液面上的浮球液位计。

进一步地,所述硝化液回流比为100-400%。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多个人孔,所述人孔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预处理池、缺氧池、厌氧池、好氧池和竖流沉淀池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材质采用FRP。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有好氧池,包括曝气盘、污泥以及好氧菌种,曝气盘曝气使得好氧池中能够较好的溶解氧,使得好氧菌种的生长环境较好,更好的分解污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和氨氮,同时能够较为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磷;通过设置有竖流沉淀池,包括一端连通所述出水口,另一端连通开设在所述主体上的污泥排出管的导流管,通过上述设置方式,能够将处理后的污水和污泥分离。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主体;2、隔板;3、预处理池;4、缺氧池;5、厌氧池;6、好氧池;7、竖流沉淀池;8、进水口;9、出水口;10、曝气盘;11、好氧菌种;12、回流管路;13、导流管;14、污泥排出管;15、间歇式曝气装置;16、缺氧菌种;17、厌氧菌种;18、曝气管;19、出水泵;20、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式集成设备,包括地埋式主体1,所述主体1的材质采用FRP。所述主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多块隔板2,所述隔板2将所述主体1的内部分隔成预处理池3、缺氧池4、厌氧池5、好氧池6和竖流沉淀池7。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多个人孔20,所述人孔20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预处理池3、缺氧池4、厌氧池5、好氧池6和竖流沉淀池7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人孔20的直径为600㎜,通过设置有人孔20,在整体设备运行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通过人孔1实时有效的监控设备内的反应情况。其中每个池体的两个侧壁位于其液面的上部分别设置有进水口8和出水口9,相邻两个所述池体之间前一个所述池体的出水口8作为后一个所述池体的进水口9。所述进水口8和所述出水口9依次连通所述预处理池3、缺氧池4、厌氧池5、好氧池6和竖流沉淀池7,所述进水口8通过管路延伸至所述池体的底部。通过将所述缺氧池4设置在所述厌氧池5的前面,能够较好地满足反硝化所需的碳源。

所述好氧池6内设置有用于溶解氧的曝气盘10、用于去除污水中磷的污泥、用于分解小分子有机物和氨氮的好氧菌种11,所述好养菌种11附着在悬浮填料上。曝气盘10曝气使得好氧池6中能够较好的溶解氧,从而使得好氧菌种11的生长环境较好,更好的分解污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和氨氮,同时能够较为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磷。所述好氧池6内还设置有将所述好氧池6内的硝化液回流至所述缺氧池4内的回流管路12,所述硝化液回流比为100-400%。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硝化液回流比为200%,所述好养池6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10h。

所述竖流沉淀池7包括与其连通的导流管13,所述导流管13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水口9,另一端连通开设在所述主体1上的污泥排出管14。通过上述设置方式,能够将处理后的污水和污泥分离。所述缺氧池4内设置有用于充分混合泥水的间歇式曝气装置15,所述缺氧池4内设置有用于脱氮并可吸附污水中细菌生成生物膜的缺氧菌种16,所述缺氧菌种附着在悬浮填料上。污水中的细菌附着在缺氧菌种16上形成生物膜,能够有效地进行反硝化反应,对所述污水进行脱氮处理,水力停留时间为2.5-3.5h。所述厌氧池5内设置有用于分解所述污水中高分子有机物并载附在污泥上的厌氧菌种17,厌氧菌种17将所述高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水力停留时间为1-2h,并释放磷。所述预处理池3内设置有多根用于均匀泥水水质的曝气管18,所述预处理池3内设置有出水泵19,所述出水泵19连接有漂浮在液面上的浮球液位计2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