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四吹风淋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9771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三门四吹风淋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局部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门四吹风淋室。



背景技术:

风淋室是一种通用性较强的局部净化设备,安装于无尘区域与外界环境之间,当人或者货物要进入无尘区域时,需要经过风淋室吹淋,通过风淋室吹出的洁净空气可去除人或者货物所携带的细小灰尘,能够有效的减少尘源进入无尘区。

现有技术可参考公告号为CN2686707Y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高效单向流风淋室,包括外壳、进门、出门、风机、若干气体喷嘴和回风系统,气体喷嘴与回风系统设置在相对的墙体上,风机上还设置有可过滤气体中的尘埃粒子的高效过滤器,风机产生高速气流经过高效过滤器形成一股高速洁净气流从气体喷嘴喷出,再由回风系统回风形成循环,将附着在人或物体上表面上的尘埃带走。

然而现有的技术中,气体喷出吹至人或物体表面上时,只能从一个方向进行吹淋,导致风淋室内存在吹淋死角,净化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门四吹风淋室,其优点是可以对人体或者货物进行全方位的清洁,使得净化更加彻底,并且多个进出门可连通更多的通道,节省生产工作中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三门四吹风淋室,包括壳体,在壳体内部形成有中空的吹淋室,吹淋室为长方体结构,且吹淋室的三个侧壁上均设置有进出门;壳体与吹淋室未设置进出门的后侧壁之间形成密封的空腔;空腔中设置有风机,后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过滤5μm以上尘埃粒子的初效过滤器;吹淋室的四个侧壁角为倒角结构的倒角壁,倒角壁与壳体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四个倒角壁上均等距离设置有多个连通气流通道与吹淋室的喷嘴;吹淋室顶端与壳体之间形成有顶部通道,顶部通道空腔及气流通道均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或者货物进入到吹淋室后,气流可同时从四个倒角壁上的喷嘴向吹淋室内部,人体或货物会受到多个方向气流的清理,携带的灰尘会被吹下,并随气流向风机所在的空腔流动,当经过初效过滤器时灰尘会附着在初效过滤器内,无尘的空气会通过风机再次吹向顶部通道内及气流通道内,形成循环;且本风淋室可最多连通三个生产车间,可以有效的节省成本。

较佳的,所述吹淋室顶部上设置有多个连通顶部通道与吹淋室的喷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流可从上方向下吹动,可以更高效的将灰尘向下方的初效过滤器所在的位置推动,加快循坏的速度。

较佳的,所述风机下方设置有连通外界环境的新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新风口起到减压换气的作用,可防止在开关门因气压的关系导致门无法关闭的情况。

较佳的,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一端与顶部通道连通,另一端与风机11的出风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且所述出风通道与风机连通处设置有用于过滤0.5μm以下尘埃粒子的高效过滤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风机吹至顶部通道的空气可以经过高效过滤器进一步被净化,使得空气中存在的一些细小的灰尘等能够更好的被过滤掉。

较佳的,所述顶部通道与出风通道连接的一端,朝向顶部通道内依次固设有光催化剂板及紫光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催化剂板受到紫光灯的照射,会产生化学反应,可以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催化分解,进一步提高了清洁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光催化剂板的截面呈V字形,且开口方向朝向顶部通道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V字形设置,可以使光催化剂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并且紫光灯可以充分对光催化剂进行照射,提高了净化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吹淋室内底端设置有网格状的内底板,内底板下端与壳体之间形成有落尘空腔,落尘空腔与空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进入吹淋室后可将鞋底在内底板上进行摩擦,且灰尘会下落至落尘空腔中,并被风机从落尘空腔中抽走,能够有效的对鞋底进行清洁,进一步提高了风淋室的净化效果。

较佳的,所述进出门上端与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有闭门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出吹淋室打开进出门时,进出门可通过闭门器自行关闭,避免了与外界环境的长期接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对人体或者货物进行全方位的清洁,包括鞋底也可以进行清洁,并且还能够对空气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使得净化更加彻底;

2、并且多个进出门可连通更多的通道,从而在生产或建造中节省大量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顶部通道的内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11、风机;111、新风口;12、气流通道;13、顶部通道;131、光催化剂板;132、紫光灯;14、高效过滤器;15、空腔;151、出风通道;2、吹淋室;21、初效过滤器;22、倒角壁;221、喷嘴;23、内底板;231、落尘空腔;24、后侧壁;3、进出门;31、闭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一种三门四吹风淋室,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形成有中空的吹淋室2,吹淋室2为长方体结构,吹淋室2的三个侧壁上均设置有进出门3。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吹淋室2未设置进出门3的后侧壁24与壳体1之间形成有空腔15,空腔15中设置有风机11,风机11可以设置在空腔15的下部。

后侧壁24上设置有初效过滤器21,初效过滤器21主要用于过滤5μm以上的尘埃粒子,初效过滤器21包括板式过滤器、折叠式过滤器及袋式过滤器,初效过滤器21可以设置在后侧壁24的下部;吹淋室2的四个侧壁角为倒角结构的倒角壁22,倒角壁22与壳体1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12,四个倒角壁22上均等距离设置有多个连通气流通道12与吹淋室2的喷嘴221,喷嘴221将气流吹向吹淋室2内的人或货物;吹淋室2顶端与壳体1之间形成有顶部通道13,顶部通道13与风机11所在的空腔及气流通道12均连通。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可以在吹淋室2顶部上也设置有多个连通顶部通道13与吹淋室2的喷嘴221,气流通过喷嘴221可从上方及四周吹向吹淋室2内,可对人或货物进行全方位的清洁。

回看图2,风机11下方设置有连通外界环境的新风口111,新风口111起到减压换气的作用,可防止在开关门时,因气压的关系导致门无法关闭的情况。

空腔15内设置有出风通道15,所述出风通道151一端与顶部通道13连通,另一端与风机11的出风口连通,且所述连通处设置有高效过滤器14,高效过滤器14主要用于过滤0.5μm以下的尘埃粒子。

顶部通道13与风机11所在的空腔连接的一端,朝向顶部通道13内依次固设有光催化剂板131及紫光灯132,光催化剂板131的截面呈V字形,空气向顶部通道13内运动时,会经过受到紫光灯132照射的光催化剂板131,使得空气中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如吸烟者携带的尼古丁、一氧化氮等气体,经催化被分解,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人或者货物的清洁作用。

吹淋室2内部底端设置有网格状的内底板23,内底板23下端与壳体1之间形成有落尘空腔231,落尘空腔231与空腔15连通,人员进入吹淋室2后可将鞋底在内底板23上进行摩擦,灰尘会下落至落尘空腔中,飞溅起来的灰尘也会随气流被吹至初效过滤器21中,进一步提高了清洁效果。

所述进出门3上端与壳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闭门器31,在进出吹淋室2打开进出门3时,进出门3可通过闭门器31自行关闭,避免了与吹淋室2外界环境的长期接触。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空腔15内的空气受到风机11的压缩并吹向高效过滤器14,经高效过滤器14的过滤作用,由出风通道151流向顶部通道13内,在顶部通道13内受到光催化的作用进一步被过滤和消毒,然后气体运动至气流通道12内,并通过多个喷嘴221从多个方向吹向吹淋室2内的人或者货物,最后气流会通过初效过滤器21及落尘空腔231回流至空腔15中;重复上述步骤,使得空气在风淋室内循环。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