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废水处理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尼群地平制药废水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尼群地平是德国Bayer公司开发的第二代钙离子拮抗剂,1985年上市,有显著而持久的降压和血管收缩作用,是治疗高血压较理想的药物。适用于多种类型高血压的治疗,还可用于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尼群地平化学名为1,4-二氢-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甲酸甲酯乙酯,目前主要采用对经典的Hantzsch法改进后的合成方法,首先将3-硝基苯甲醛与乙酰乙酸乙酯进行缩合反应得到2-(3-硝基亚苄基)乙酰乙酸乙酯,然后将其与β-氨基巴豆酸甲酯进行反应,得到尼群地平。尼群地平原料药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制药废水,废水的成分复杂、污染当量大、悬浮物浓度和NH3-N浓度较高、可生物降解性差,因此处理的难度较高。现有的制药废水处理工艺为:将高浓度废水直接进入水解酸化池,再经过调节池后进入SBR反应器,和低浓度废水混合,由于高浓度废水的有机物浓度、SS含量较高,对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严重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处理效率低,出水难以达标。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尼群地平制药废水的处理系统。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尼群地平制药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对尼群地平制药废水进行均和调节处理的第一调节池、用于对尼群地平制药废水进行一级预处理的铁碳微电解反应器、用于对尼群地平制药废水进行二级预处理的水解酸化池、产酸相反应器、第二调节池、回流槽、产甲烷反应器、好氧移动载体膜生物反应器和气浮池;所述第一调节池、铁碳微电解反应器、水解酸化池、产酸相反应器、第二调节池、回流槽、产甲烷反应器、好氧移动载体膜生物反应器和气浮池依次布置。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池包括调节池池体,调节池池体的一侧设有进水口,调节池池体内设有废水提升管,废水提升管通过泵将第一调节池中的废水进行提升并输送至铁碳微电解反应器中,所述废水提升管上连接有溢流管,溢流管的一端与第一调节池相通,另一端与泵后侧的废水提升管相通;所述第一调节池的底部布设有曝气管道,曝气管道与曝气泵相连,由曝气泵向第一调节池内鼓入空气。优选的,所述铁碳微电解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有出水管,底部设置有排泥管,底部侧面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空气管,所述空气管位于铁碳微电解反应器的腔内一端设有曝气头;铁碳微电解反应器的腔内自上至下依次设有填料层和支撑层。进一步的,所述填料层是由铁碳混合填料制备而成;其中,铁碳混合填料是铁刨花和活性炭颗粒以任意比混合而成。优选的,所述产酸相反应器为CSTR产酸反应器,产酸相反应器的下部分别设有进水口和采样口,产酸反应器的上部设有出水口,顶部设有排气口;产酸相反应器内设有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池为带锥形底部的柱状沉淀池,进水管伸入第二调节池的底部,锥形底部设有排泥口;第二调节池的顶部设有加药口,侧部设有出水口。优选的,所述产甲烷反应器UASB产甲烷反应器,所述产甲烷反应器自下至上依次为反应区和沉降区;产甲烷反应器的顶部设有排气口,沉降区的侧壁设有出水口;反应区内设有加热装置,反应区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采样口;产甲烷反应器的底部进水口为锥形结构,其锥度为45度,用于保证进水均匀。优选的,所述好氧移动载体膜生物反应器通过隔板分为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个格栅,将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连通;所述第一反应区的上部设有溢流管,侧壁设有进水口,底部设有曝气管I;第一反应区内设有导流板,导流板两侧填充有填料;所述第二反应区的侧壁设有出水口,底部设有曝气管II;第二反应区内设有膜组件。进一步的,所述膜组件为FP系列浸入式中空纤维膜。进一步的,所述填料为CLS-Ⅲ型填料。填料作为生物膜附着于其表面生长繁殖和降解有机物的重要场所,是生物膜反应器的核心。填料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脱落、曝气的动力消耗以及整个系统的处理效果。经多次试验发现,采用CLS-Ⅲ型填料的废水处理效果最佳。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采用上述处理系统对尼群地平制药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步骤如下:尼群地平制药废水先进入第一调节池,用于均和水质、存盈补缺,使后续处理过程能够得到均衡的进水量和稳定的水质;经第一调节池处理后的尼群地平制药废水依次进入铁碳微电解反应器和水解酸化池,进行两级预处理,用于去除制药废水中的COD,提高制药废水的可生化性;经预处理后的制药废水进入产酸相反应器,产酸相反应器的出水以重力流的方式进入第二调节池,经调解后的污水再以重力流的方式进入回流槽,作为产甲烷反应器的进水池;产甲烷反应器的出水进入到好氧移动载体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好氧生化处理;经好氧生化处理后的制药废水再进入气浮池,去除制药废水中的悬浮物,经气浮池处理后外排。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根据对尼群地平制药废水性质的分析,提供了一种专门用于尼群地平制药废水的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中的各装置有针对性的去除污染物,各装置又能互相影响,协同作用,达到高效稳定处理尼群地平制药废水的目的。(2)由于尼群地平制药废水的污染物成分复杂、污染当量大、可生物降解性差,现有的制药废水预处理系统难以满足后续工艺处理的要求,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级预处理对尼群地平制药废水进行强化预处理,以铁碳微电解反应器作为一级预处理,去除尼群地平制药废水中的COD,以水解酸化池作为二级预处理,提高了尼群地平制药废水的可生化性。(3)由于尼群地平制药废水属于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制药废水,传统的厌氧生物法对尼群地平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很差,本实用新型首次提出采用两相厌氧+好氧组合体系处理尼群地平制药废水,其中产酸相可减少毒性或抑制性物质对产甲烷细菌的不利影响,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和系统稳定性,提高了系统的抗击负荷性能。附图说明图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尼群地平制药废水的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其中,1-第一调节池,2-铁碳微电解反应器,3-水解酸化池,4-产酸相反应器,5-第二调节池,6-回流槽,7-产甲烷反应器,8-好氧移动载体膜生物反应器,9-气浮池。图2:第一调节池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1-调节池池体,12-进水口,13-废水提升管,14-泵,15-溢流管,16-曝气管道,17-曝气泵。图3:铁碳微电解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1-填料层,22-支撑层,23-进水管,24-出水管,25-曝气头,26-空气管,27-排泥管。图4:产酸相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41-进水口,42-出水口,43-排气口,44-搅拌装置,45-加热装置,46-采样口。图5:第二调节池的结构示意图;其中,51-进水管,52-出水口,53-加药口,54-排泥口。图6:产甲烷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71-反应区,72-沉降区,73-进水口,74-加热装置,75-出水口,76-排气口,77-采样口。图7:好氧移动载体膜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81-第一反应区,82-第二反应区,83-隔板,84-格栅,85-进水口,86-溢流管,87-导流板,88-填料,89-曝气管I,810-膜组件,811-出水口,812-曝气管II。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尼群地平制药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对尼群地平制药废水进行均和调节处理的第一调节池1、用于对尼群地平制药废水进行一级预处理的铁碳微电解反应器2、用于对尼群地平制药废水进行二级预处理的水解酸化池3、产酸相反应器4、第二调节池5、回流槽6、产甲烷反应器7、好氧移动载体膜生物反应器8和气浮池9;所述第一调节池1、铁碳微电解反应器2、水解酸化池3、产酸相反应器4、第二调节池5、回流槽6、产甲烷反应器7、好氧移动载体膜生物反应器8和气浮池9依次布置。其中,第一调节池1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调节池池体11,调节池池体的一侧设有进水口12,调节池池体11内设有废水提升管13,废水提升管13通过泵14将第一调节池1中的废水进行提升并输送至铁碳微电解反应器2中,所述废水提升管13上连接有溢流管15,溢流管15的一端与第一调节池1相通,另一端与泵后侧的废水提升管13相通;通过设置溢流管15解决了废水提升过程中一些意外情况造成的废水溢出。所述第一调节池1的底部布设有曝气管道16,曝气管道16与曝气泵17相连,由曝气泵17向第一调节池1内鼓入空气,通过曝气泵17对调节池内的污水进行均和调节。铁碳微电解反应器2的结构如图3所示,铁碳微电解反应器2的顶部设置有出水管24,底部设置有排泥管27,底部侧面分别设置有进水管23和空气管26,所述空气管26位于铁碳微电解反应器2的腔内一端设有曝气头25;铁碳微电解反应器2的腔内自上至下依次设有填料层21和支撑层22。所述填料层是由铁碳混合填料制备而成;其中,铁碳混合填料是铁刨花和活性炭颗粒以1:1混合而成。产酸相反应器4为CSTR产酸反应器,其结构如图4所示,产酸相反应器4的下部分别设有进水口41和采样口46,产酸反应器4的上部设有出水口42,顶部设有排气口43;产酸相反应器4内设有搅拌装置44和加热装置45。第二调节池5为带锥形底部的柱状沉淀池,其结构如图5所示,进水管51伸入第二调节池5的底部,锥形底部设有排泥口54;第二调节池5的顶部设有加药口53,侧部设有出水口52。产甲烷反应器UASB产甲烷反应器7,其结构如图6所示,所述产甲烷反应器7自下至上依次为反应区71和沉降区72;产甲烷反应器7的顶部设有排气口76,沉降区72的侧壁设有出水口75;反应区71内设有加热装置74,反应区71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采样口77;产甲烷反应器7的底部进水口73为锥形结构,其锥度为45度,用于保证进水均匀。好氧移动载体膜生物反应器8的结构如图7所示,好氧移动载体膜生物反应器8通过隔板83分为第一反应区81和第二反应区82,所述隔板83上设有若干个格栅84,将第一反应区81和第二反应区82连通;所述第一反应区81的上部设有溢流管86,侧壁设有进水口85,底部设有曝气管I;第一反应区81内设有导流板87,导流板87两侧填充有填料88,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填料为CLS-Ⅲ型填料。所述第二反应区82的侧壁设有出水口811,底部设有曝气管II;第二反应区82内设有膜组件810,所采用的膜组件为FP系列浸入式中空纤维膜。采用上述的处理系统处理尼群地平制药废水的方法为:尼群地平制药废水先进入第一调节池1,用于均和水质、存盈补缺,使后续处理过程能够得到均衡的进水量和稳定的水质;经第一调节池1处理后的尼群地平制药废水依次进入铁碳微电解反应器2和水解酸化池3,进行两级预处理,用于去除制药废水中的COD,提高制药废水的可生化性;经预处理后的制药废水进入产酸相反应器4,产酸相反应器4的出水以重力流的方式进入第二调节池5,经调解后的污水再以重力流的方式进入回流槽6,作为产甲烷反应器7的进水池;产甲烷反应器7的出水进入到好氧移动载体膜生物反应器8,进行好氧生化处理;经好氧生化处理后的制药废水再进入气浮池9,去除制药废水中的悬浮物,经气浮池9处理后外排。实施例2:对来源于某化学制药厂的尼群地平制药废水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以pH值、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总磷作为指标,考察本实用新型的处理系统对尼群地平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见表1.项目进水均值出水均值去除率(%)pH值3-46-8-COD(mg/L)824176.4299.1BOD5(mg/L)179414.3599.2氨氮(mg/L)145.6812.8491.2总磷(mg/L)24.350.6597.3由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处理系统对尼群地平制药废水进行处理后,最终出水的各项指标达到了《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21904-2008),处理效果较佳。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