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观光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2693发布日期:2018-06-15 22:4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观光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观光船。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里面的水体污染日趋严重,尤其以城市公园内的湖泊被污染的情况尤其严重,因此,对城市公园内湖泊进行污水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对城市公园内湖泊进行污水处理的方式多种多样,尤其以原位水处理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常见的污水处理方式有,加强水力循环、喷泉扰流曝气、跌水曝气以及水流加速曝气等。应用上述技术,需要在城市公园内湖泊中安装专用设备,例如,水力循环增强泵、喷水泵、提水泵或者普通水泵。通常情况下,上述的各种水泵需要外接能源才能持续工作。

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需要建设或者安装专用设备,这些专用设备在运行时需要使用外部接入的能源,因此当专用设备上的水泵停止工作时,就无法对城市内湖泊进行污水处理,因此,现有技术存在污水处理过程持续性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观光船,以实现提高污水处理过程的持续性的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观光船,包括:船体和储箱,所述储箱安装在所述船体的下方;所述储箱为中空结构,内部容纳有生态修复剂;所述储箱表面设有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观光船还具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丝杠、传动机构、齿轮和升降立柱;

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丝杠连接的一端的表面具有与所述丝杠相配合的螺纹;

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齿轮传动连接;

所述升降立柱表面具有与所述齿轮相配合的螺纹,且所述升降立柱与所述储箱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丝杠的一端还固定有手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储箱内还设有微孔曝气管,所述微孔曝气管为管壁设有通孔的管道;

所述微孔曝气管与增氧机管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观光船的船底具有容纳所述储箱的凹陷。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储箱内设有若干个隔舱。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生态修复剂为颗粒状,且所述生态修复剂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观光船还设有推进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观光船还设有太阳能顶盖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顶盖通过若干支撑柱固定于所述观光船的上方;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太阳能顶盖、所述增氧机和所述推进器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观光船还设有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油动发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观光船,储箱安装在所述船体的下方,当观光船处于漂浮状态时,储箱内的生态修复剂可以保持与污水持续接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当专用设备上的水泵停止工作时,就无法对城市内湖泊进行污水处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提高污水处理过程的持续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观光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观光船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观光船的储箱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观光船的储箱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观光船的储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观光船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观光船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观光船的升降机构的齿轮与升降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观光船的三维线条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观光船,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包括:船体1和储箱2,所述储箱2安装在所述船体1的下方;所述储箱2为中空结构,内部容纳有生态修复剂;所述储箱2表面设有通孔。

应用现有技术,由于需要建设或者安装专门设备,因此建设费用较高。应用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仅需对城市湖泊内的观光船进行改造,不需要建设或者安装专门的设备,因此建设费用低。另外,应用现有技术,需要持续的能源输入,因此运行费用较高,应用本实用新型,只要将观光船漂浮在水面上,储箱2内的生态修复剂就会持续与污水接触,生态修复剂就会持续的向污水中扩散,进而净化污水,因此,应用本实用新型运行费用极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水泵通常为功率较大的水泵,工作时对水体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影响大,而应用本实用新型,不存在水泵对水体的影响,因此,应用本实用新型对水体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影响较小。

可以理解的是,储箱2中容纳的用于污水处理的菌剂颗粒;储箱2表面设有通孔的目的是用于菌剂颗粒与污水充分接触,所述储箱2表面的通孔直径小于所述菌剂颗粒的直径,确保菌剂颗粒能够在储箱2里面储存,不流失到储箱2的外面。另外,储箱2的形状可以为长方体结构,可以如图3和图4所示。在实际应用中,储箱2的形状还可以为正方体结构、球状结构等,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做出调整。

另外,颗粒状生态修复剂可以使用现有技术如:一种微生物固定化方法(申请号:201611193503.0)、一种厌氧菌固定化方法(申请号:201610003981.4)、一种微生物固定化方法及其制备的固定化絮凝颗粒(申请号:201610289394.6)、一种处理氨氮废水的氨氮降解菌固定化方法(申请号:201510557050.4)以及微生物的固定化方法(申请号:201510563078.9)中的一种进行制备。还可以根据上述方法中的多种方法制备多种颗粒状生态修复剂,然后将混合后的颗粒状生态修复剂作为储箱2中的颗粒状生态修复剂。应用上述技术制备的颗粒状生态修复剂被储存在储箱2内,颗粒状生态修复剂中固定有生态修复细菌。当储箱2被浸泡在污水中时,生态修复细菌与污水接触,吸收污水中的营养成分并进行繁殖,繁殖出来的细菌未被固定,因此可以扩散到污水中进行污水的处理。而且增氧机12向微孔曝气管22打入氧气或者空气,可以加快细菌的扩散速度;随着船体的运动,储箱内污水的流动速度加快,还可以进一步加快细菌的扩散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生态修复剂与污水的接触面积,所述生态修复剂为颗粒状。另外,颗粒状生态修复剂相对于液态生态修复剂,不会快速散失,持续性更好。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少行船阻力,所述观光船的船底具有容纳所述储箱2的凹陷11。

可以理解的是,凹陷11的体积可以与储箱2的体积相适应,其大小能够容纳储箱2即可。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在同一各储箱内使用多种生态修复剂,所述储箱2内设有若干个隔舱21。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储箱内还设有微孔曝气管22,所述微孔曝气管22为管壁设有通孔的管道;

所述微孔曝气管22与增氧机12管道连接。

具体的,增氧机12通过微孔曝气管22将氧气或者空气输送到储箱2内,用于为菌剂生长提供氧气,同时,气流还可以起到搅拌作用加快菌剂与污水的混合,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控制储箱2在污水中的深度,所述观光船还具有升降装置3,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丝杠31、传动机构32、齿轮33和升降立柱34;

所述传动机构32与所述丝杠31连接的一端的表面具有与所述丝杠31相配合的螺纹;

所述传动机构32的另一端与所述齿轮33传动连接;

所述升降立柱34表面具有与所述齿轮33相配合的螺纹,且所述升降立柱34与所述储箱2固定连接。

具体的,如图7所示,传动机构32是由从上到下依次同轴设置的斜齿轮3201、传动杆3202以及第一锥形齿轮3203构成的;齿轮33为锥齿轮与直齿轮结合的双联齿轮。当丝杠31转动时,其表面的第一螺纹同步旋转,将动力传动至斜齿轮3201,以使斜齿轮3201以自身竖直中心轴为旋转轴,沿水平方向转动。斜齿轮3201的转动带动传动杆3202、第一锥形齿轮3203以与斜齿轮3201相同的转动方式同步转动。第一锥形齿轮3203表面具有与第二锥形齿轮3301表面的锥形齿相配合的锥形齿,因此,第一锥形齿轮3203可以将动力传动至齿轮33上的第二锥形齿轮3301,第二锥形齿轮3301与直齿轮3302同步转动。如图8所示,直齿轮3302通过设置在升降立柱34表面的、与直齿轮3302的齿牙相配合的凹槽35使升降立柱34可以上下运动,进而带动储箱2上下运动,从而实现调节储箱2在污水中的深度的目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当丝杠31转动时,其表面的第一螺纹同步旋转,并通过设置在传动机构32的上端表面的、与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将动力传动至传动机构32,进而带动传动机构32以其竖直中心轴为旋转轴,沿水平方向转动。齿轮33为锥齿轮与直齿轮结合的双联齿轮;传动机构32可以通过设置在其下端表面的锥形齿,将动力传动至齿轮33上与锥形齿配合的锥齿轮,使齿轮33转动,当齿轮33转动时,锥齿轮与直齿轮同步转动。如图7所示,齿轮33通过设置在升降立柱34表面的、与齿轮33的直齿轮的齿牙相配合的凹槽35使升降立柱34可以上下运动,进而带动储箱2上下运动,从而实现调节储箱2在污水中的深度的目的。可以理解的是,船体上还设有支架,用于支撑固定丝杠31、传动机构32、齿轮33以及升降立柱34。

现有技术中生物浮床技术也可以对城市湖泊内的污水进行污水处理,但是,生物浮床是漂浮在污水表面,对城市湖泊中较浅部位的污水处理效果较好。应用本实用新型,利用升降装置可以将储箱2深入到水体较深的部位,通常情况下,可以处理深度超过0.5m的污水。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控制储箱2的在污水中的深度,所述丝杠31的一端还固定有手柄36。

具体的,手柄36与丝杠31传动连接或者固定连接,以使用户转动手柄36时,可以带动丝杠31转动。当需要调节储箱2在污水中的深度时,旋转手柄36,使丝杠32转动,经过传动机构31、齿轮33以及升降立柱34的联合作用,即可实现调节储箱2在污水中的目的。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用与污水处理的观光船在污水中运动,所述观光船还设有推进器4。可以理解的是,伴随着观光船在污水中的运动,污水持续涌入储箱2中,促进了生态修复剂向污水中的扩散,而且,观光船的不断运动还可以扩大生态修复剂的扩散范围。

具体的,推进器4可以为螺旋桨推进器,螺旋桨在污水中转动,将污水向后推,污水给予螺旋桨反作用力,进而推动船体前进。

可以理解的是,推进器4还可以为喷水推进器、特种推进器、风帆或者其他推进器;且上述各种推进器的动力来源包括但不仅限于油动、电动、风动或者人力驱动。

如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节约能源所述观光船还设有太阳能顶盖5,同时,为了储存能源用于污水处理的观光船还设有蓄电池6;所述太阳能顶盖5通过若干支撑柱7固定于所述观光船的上方;所述蓄电池6与所述太阳能顶盖5、所述增氧机12和所述推进器4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太阳能顶盖5可以在太阳光照射下产生电能,并输送至蓄电池6中储存。蓄电池6可以为增氧机12、推进器4供电以支持其工作。下面以增氧机12为例对太阳能顶盖5、蓄电池6和增氧机12之间的电能输送关系进行介绍。太阳能顶盖5通过蓄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器将电能输送至蓄电池6,。当蓄电池6向增氧机12供电时,蓄电池6通过充放电控制器将电能输送至逆变器,逆变器将蓄电池6提供的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然后提供给增氧机12和推进器4。当逆变器输出的电压与增氧机12的额定电压不匹配时,逆变器还可以将逆变后得到的交流电输送至变压器,由变压器将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的电压调整至增氧机12的额定电压。当然,上述电能输送关系还可以适用于太阳能顶盖5、蓄电池6和推进器1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观光船动力供应的可靠性,所述观光船还设有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油动发电系统8。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9所示,为了减弱观光船高速行驶时产生的风对用户的影响,还可以在观光船的船首设置挡风板9。通常情况下,为了减少空气对观光船的阻力,挡风板9可以为弧形挡风板。为了方便用户放置随身物品,可以在船首设置储物箱10。

如图6和图9所示,为了控制观光船的运动方向,还可以观光船设置方向控制设备13。

为了方便用户乘坐,还可以在观光船上设置座椅1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