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水反渗透大流量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2627发布日期:2018-06-15 22:47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水反渗透大流量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用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水反渗透大流量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净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水净化产品也逐渐普及到民用领域。目前,现有技术的净水机主要是反渗透净水机,其工作原理是对水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水分子和离子态的矿物质元素通过反渗透膜,而溶解在水中的绝大部分无机盐(包括重金属),有机物以及细菌、病毒等无法透过反渗透膜,从而使渗透过的纯净水和无法渗透过的浓缩水(又叫废水)严格分开。传统的反渗透净水机一般只安装一支反渗透滤芯,但由于反渗透滤芯输出的纯水和废水比约等于1:2甚至到1:3,导致水浪费比较严重,也导致纯水流量比较小。对此,有的增加反渗透滤芯的数量,将至少两支反渗透滤芯并联在一起,这固然可以提高纯水流量,但依然无法解决水浪费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水反渗透大流量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净水机,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反渗透净水机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水反渗透大流量结构,包括原水水路、至少一第一RO膜滤芯、至少两第二RO膜滤芯,第一RO膜滤芯的数量小于第二RO膜滤芯的数量;第一RO膜滤芯的进水口接通原水水路,第一RO膜滤芯输出的废水与原水水路上的水混合后供给各第二RO膜滤芯进行过滤。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两第二RO膜滤芯的进水结构集成在一起,使所述至少两第二RO膜滤芯共用一个进水口,该进水口接通所述原水水路及第一RO膜滤芯的废水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RO膜滤芯的纯水出水结构和至少一第二RO膜滤芯的纯水出水结构集成在一起,使第一RO膜滤芯和所述至少一第二RO膜滤芯共用一个纯水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两第二RO膜滤芯的进水口并接在一起,并接通所述原水水路及第一RO膜滤芯的废水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RO膜滤芯的纯水出口、第二RO膜滤芯的纯水出口并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两第二RO膜滤芯的废水出口并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原水水路上设置有预处理滤芯。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固定架,所述原水水路、至少一第一RO膜滤芯、至少两第二RO膜滤芯设置在该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净水机,安装有上述所述的节水反渗透大流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净水机为便携式净水机或厨房净水机。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至少一第一RO膜滤芯、至少两第二RO膜滤芯,第一RO膜滤芯的数量小于第二RO膜滤芯的数量;第一RO膜滤芯的进水口接通原水水路,第一RO膜滤芯输出的废水与原水水路上的水混合后供给各第二RO膜滤芯进行过滤,使得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可以提高纯水流量,方面用户快速接水,另一方面可以对第一RO膜滤芯输出的废水进行回收利用,达到节水效果。并且,由于第二RO膜滤芯的数量大于第一RO膜滤芯的数量,使得经第二RO膜滤芯过滤后的水的水质可以达到纯水的水质标准(若第二RO膜滤芯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RO膜滤芯的数量,则会导致经第二RO膜滤芯过滤后的水的水质达不到纯水的水质标准)。

2、由于所述至少两第二RO膜滤芯的进水结构集成在一起,使所述至少两第二RO膜滤芯共用一个进水口,所述第一RO膜滤芯的纯水出水结构和至少一第二RO膜滤芯的纯水出水结构集成在一起,使第一RO膜滤芯和所述至少一第二RO膜滤芯共用一个纯水出口,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净水机与现有技术中具有至少两个RO膜滤芯的净水机相比,可以增加至少一个RO膜滤芯而无需改变原有净水机机体的尺寸大小。亦即,本实用新型的净水机结构紧凑,且出水量大。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水反渗透大流量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净水机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节水反渗透大流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是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节水反渗透大流量结构的水路走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水反渗透大流量结构,包括原水水路、一第一RO膜滤芯2、两第二RO膜滤芯3、3',原水水路上设置有预处理滤芯1(又叫前置滤芯),用于对原水进行预处理,以过滤原水中较大颗粒的物质。第一RO膜滤芯2的进水口接通原水水路,第一RO膜滤芯2输出的废水与原水水路上的水混合后供给各第二RO膜滤芯3、3'进行过滤。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第二RO膜滤芯3、3'的进水结构集成在一起,使该两第二RO膜滤芯3、3'共用一个进水口31,该进水口31接通所述原水水路及第一RO膜滤芯2的废水出口23。所述第一RO膜滤芯2的纯水出水结构和其中一个第二RO膜滤芯3的纯水出水结构集成在一起,使第一RO膜滤芯2和该第二RO膜滤芯3共用一个纯水出口22。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RO膜滤芯2的纯水出口22、第二RO膜滤芯3'的纯水出口31'并接在一起。所述两第二RO膜滤芯3、3'的废水出口32、32'并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固定架4,所述原水水路、预处理滤芯1、第一RO膜滤芯2、两第二RO膜滤芯3、3'设置在该固定架4上,且固定架4上设有与原水水路的进水端相连接的进水接头5。

工作时,原水经预处理滤芯1处理后,一部分流向第一RO膜滤芯2的进水口21,其余流向两第二RO膜滤芯3、3'的进水口31,第一RO膜滤芯2的废水出口22流出的废水(又叫浓缩水)也流向两第二RO膜滤芯3、3'的进水口31,亦即,第一RO膜滤芯2输出的废水与原水混合作为两第二RO膜滤芯3、3'的原水,如此,不仅可以对第一RO膜滤芯2输出的废水进行回收利用,实现节水功能,还不会影响两第二RO膜滤芯3、3'过滤后的水的水质,即第二RO膜滤芯3、3'过滤后的水的水质可以达到纯水的水质标准。实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水反渗透大流量结构,其纯水和废水比可以达到2:1,节水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净水机,包括机体、增压泵、控制模组,机体上安装有上述所述的节水反渗透大流量结构,利用该节水反渗透大流量结构作为净水机的核心过滤模组。本实用新型的净水机既可以是便携式净水机,也可以是厨房净水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净水机,与现有技术具有至少两个RO膜滤芯的净水机相比,可以增加至少一个RO膜滤芯而无需改变原有净水机机体的尺寸大小。亦即,本实用新型的净水机结构紧凑、出水量大。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第二RO膜滤芯的进水口并接在一起,并接通所述原水水路及第一RO膜滤芯的废水出口。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RO膜滤芯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于一个,第二RO膜滤芯的数量多余两个。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水反渗透大流量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净水机,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