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9647发布日期:2018-07-20 19:52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现状实际上已经崩溃的地上地下水环境系统,到我们被预期的7%新常态的经济增长,简单的常识可以知道,我们的环境容量的所剩无几使污水厂新标准的出台成为必然和合理,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在当年争议下的一级A的提标确实对太湖的蓝藻暴发有了缓解,而后者恰恰是前者的催生剂。政府对环境需要更大的投入,企业要将环境成本逐步完全纳入产品成本,居民要准备承受逐步提高的水价,这些也是未来正常的新常态,不做到此,环境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污水处理设施的要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地表四类水质标准,单从技术指标角度讨论,因为尚未到标准发布环节,有些争议其实言之尚早,但总是离不开以下指标:比如说氨氮、总磷指标尤其是总氮,如果按照地表四类水,都是极其严苛的参数,意味着更高的投入;如果混杂工业废水进水的污水厂COD要做到30mg/l以下,则必须通过昂贵的高级氧化来去除或者活性炭吸附;还有就是如何能够稳定BOD在6mg/l以下也很不容易。而SS和大肠杆菌,虽然在目前的四类水体标准中前者没找到参考出处而后者却放宽要求,但我们很难预想新的排放标准会在此项要求上比一级A的标准下降。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地表四类指标:COD<30mg/L(50 mg/L),对于现有的污水处理主流技术是非常难达到一个指标,要达到此标准会涉及诸多的现实问题。首先,进水难生物降解COD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于这些难生物降解的COD要么用臭氧等高级氧化技术氧化为易生物降解COD,或者活性炭吸附,这样污水处理工程的投资将大幅度增加。总氮<1.5mg/L,氨氮<1.5mg/L(5 mg/L),污水处理厂进水的氮负荷在时刻变化,要让污水处理厂抹平这些日常生活规律,出水始终低于1.5mg/L,投资及运行能耗将大幅度提高。总磷<0.3mg/L,总磷小于0.3mg/L意味着全面的化学除磷,而且是大量的药剂投入。在总磷这个指标上,0.3mg/L与0.5mg/L的差别非常大。

因此,能够通过分散方式处理乡镇生活污水,市场上急需处理效果好和占地省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这些装置并且能够深度强化去除氮和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中不能对污水稳定可靠深度处理的缺陷,提供一种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生化处理池,生化处理池其中设置有:

预缺氧区,所述预缺氧区位于所述本体一端头,内有搅拌装置;

厌氧区,所述厌氧区紧接预缺氧区一出水端,且与所述厌氧区与所述预缺氧区通过位于中间隔板中央的长方形孔洞连通,内有搅拌装置;

缺氧区,所述缺氧区与所述厌氧区连通,内有搅拌装置;

MBBR泥膜好氧区,所述MBBR泥膜好氧区与所述缺氧区通过位于中间隔板外侧边长方形孔洞相连通,内有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用悬浮填料;

活性污泥好氧区,所述活性污泥好氧区与所述MBBR泥膜好氧区通过位于中部隔板的长方形孔洞相连通;

后置缺氧区,所述后置缺氧区与所述活性污泥好氧区通过位于中部隔板外侧的长方形孔洞相连通,内安置搅拌装置;

后置好氧区,所述后置好氧区与所述后置缺氧区通过位于中部隔板的中央长方形孔洞相连通;

絮凝反应区,所述絮凝反应区与所述后置好氧区通过位于中部隔板外侧的长方形孔洞相连通;

高密度沉淀区,所述高密度沉淀区与所述絮凝反应区通过位于中部隔板中央的孔洞相连通;

二沉区,所述二沉区与所述高密度沉淀区通过位于中部隔板中央的孔洞相连通;

前清水区,所述前清水区与所述沉淀区通过隔板上的孔洞相连通;

后清水区,所述后清水区与所述二沉区通过隔板上的孔洞相连通。

其中,所述预缺氧区与厌氧区外壁上部各安置了连通的多点进水配水槽。

其中,所述活性污泥好氧区内安置有隔墙回流泵,隔墙回流泵将硝化液回流到所述缺氧区。

优选的,该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砂滤罐,连通于后清水区,可将后清水区内的水进行二次净化。

优选的,该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砂滤罐,连通于所述前清水区,前清水区内的水可对其反冲洗。

优选的,该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紫外消毒管,连通于所述砂滤罐,对砂滤罐内的出水可进行消毒。

优选的,该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PAC加药罐,连通于所述絮凝反应区,向絮凝反应区投加絮凝药剂。

优选的,该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碳源投加罐,连通于所述后置缺氧区,向后置缺氧区投加反硝化所需碳源。

优选的,该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泵将所述高密度沉淀区和二沉区底部污泥同时提升到所述预缺氧区。

优选的,该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自控柜,自动控制该装置的运行。

优选的,该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鼓风系统,可同时或单独为MBBR泥膜好氧区、活性污泥好氧区、后置好氧区曝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各区处理功能明晰,装置运行方便,MBBR泥膜好氧区内可以装有高效悬浮填料,缩短了所需的HRT,MBBR泥膜好氧区出水再进入活性污泥好氧区进行微曝气,大大利于了带有硝化液的泥水在低DO下通过隔墙回流泵提升到缺氧区,也利于其余部分硝化液泥水进入后置缺氧区进行缺氧反硝化。本实用新型装置在较少占地的情况下,可稳定地使出水达到国家更高的出水水质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其中:1-生化处理池;2-预缺氧区;3-多点进水配水槽;4-厌氧区;5-缺氧区;6-MBBR泥膜好氧区;7-活性污泥好氧区;8-后置缺氧区;9-后置好氧区;10-絮凝反应区;11-高密度沉淀区;12-二沉区;13-前清水区;14-后清水区;15-污泥回流泵;16-砂滤罐;17-紫外消毒管;18-PAC加药罐;19-碳源投加罐;20-搅拌装置;21-隔墙回流泵;22-自控柜;23-过滤提升泵;24-反冲洗泵;25-鼓风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用于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深度处理。

如图 1 所示,该实用性新型是一种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生化处理池1,用隔板将生化处理池1分成许多区,其中:预缺氧区2,该预缺氧区2位于所述本体一端头,内有搅拌装置20;厌氧区4,该预缺氧区4紧接预缺氧区2一出水端,且与厌氧区4与预缺氧区2通过位于中间隔板中央的长方形孔洞联通,内有搅拌装置20;缺氧区5,该缺氧区5与厌氧区4连通,内有搅拌装置20;MBBR泥膜好氧区6,该MBBR泥膜好氧区6与缺氧区5通过位于中间隔板外侧边长方形孔洞相连通,内有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用悬浮填料;该活性污泥好氧区7,该活性污泥好氧区7与所述MBBR泥膜好氧区6通过位于中部隔板的长方形孔洞相连通;后置缺氧区8,该后置缺氧区8与活性污泥好氧区7通过位于中部隔板外侧的长方形孔洞相连通,内安置搅拌装置20;后置好氧区9,该后置好氧区9与后置缺氧区8通过位于中部隔板的中央长方形孔洞相连通;絮凝反应区10,该絮凝反应区10与后置好氧区9通过位于中部隔板外侧的长方形孔洞相连通;高密度沉淀区11,该高密度沉淀区11与絮凝反应区10通过位于中部隔板中央的孔洞相连通;二沉区12,该二沉区12与高密度沉淀区11通过位于中部隔板中央的孔洞相连通;前清水区13,该前清水区13与沉淀区12通过隔板上的孔洞相连通;后清水区14,该后清水区14与二沉区12通过隔板上的孔洞相连通。

其中,所述预缺氧区2与厌氧区4外壁上部各安置了连通的多点进水配水槽3;所述活性污泥好氧区7内安置有隔墙回流泵21,隔墙回流泵21将硝化液回流到所述缺氧区5内。

本实用新型一种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砂滤罐16,过滤提升泵23将后清水区14内水提升到砂滤罐16,反冲洗泵24用来提升前清水区13的水对用砂滤罐16进行反冲洗,砂滤罐16可将后清水池内的水进行二次净化;该装置还包括紫外消毒管17,连通于所述砂滤罐16,对砂滤罐内的出水可进行消毒;该装置还包括PAC加药罐18,连通于所述絮凝反应区10,向絮凝反应区10投加絮凝药剂;该装置包括碳源投加罐19,连通于所述后置缺氧区9,向后置缺氧区9;投加反硝化所需碳源。该装置包括污泥回流泵15,污泥回流泵15将所述高密度沉淀区11和二沉区底部污泥同时提升到所述预缺氧区2;该装置包括鼓风系统25,鼓风系统25可同时或单独为MBBR泥膜好氧区6、活性污泥好氧区7、后置好氧区9曝气;该装置还包括自控柜22,自动控制柜22控制该装置的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

1)进入本实用新型的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的污水通过多点进水配水槽分别给预缺氧区和厌氧区分配水量,可根据进水中TN等因数分二点分别调整进入预缺氧区 、厌氧区内的水量,充分利用和消耗进水中的碳源,以实现最优的前置生物脱氮除磷。

2)来自二沉区处理单元的外回流污泥经污泥回流泵提升后也进入预缺氧区,利用第一点进水口进入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自己通过内源呼吸降解的碳源,将回流活性污泥带入的NO3--N进行反硝化去除,以解除NO3--N对后接厌氧区中释磷反应的干扰,完成预缺氧反硝化生物处理任务。

3)预缺氧区的出水然后进入厌氧区,厌氧区内的泥水利用第二点进水口进入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厌氧释磷反应。

4)厌氧区的出水进入缺氧区,在缺氧区内,活性污泥和污水利用前两区没有完全消耗的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将活性污泥好氧区内污泥回流泵提升过来的内回流硝化液带入的NO3--N进行反硝化去除。

5)缺氧区的出水进入MBBR泥膜好氧区,该区主要利用MBBR泥膜好氧区主要利用MBBR悬浮载体上生长和悬浮活性污泥生长的自养硝化菌或将进水中的氨氮进一步降解成为NO3--N。

6)MBBR泥膜好氧区的出水进入后置缺氧区,在后置缺氧区内并投加碳源,在缺氧的条件下利用投加的外加碳源,活性污泥中生长的异养菌将部分NO3--N进一步反硝化成N2,使得最终出水的TN通过整个前面的生化过程满足更高的出水标准。

7)后置缺氧区出水进入的HRT为20min左右的活性污泥后置好氧区,后置好氧区将会把后置反硝化投加的可能超过后置反硝化需求的剩余碳源进一步氧化去除,保证出水COD和BOD合格。

8)后置好氧区出水进入絮凝反应区,并外加来自PAC加药罐来的PAC,再流入高密度沉淀区和二沉区,最后经砂滤罐过滤和紫外消毒管消毒后流出装置外。

实例一:

某一海港城市新建市政污水厂处理规模为2万吨/日, 污水经过一级处理后进水实用新型的一体化装置,实际进入该系统的进水COD浓度高达500mg/L,BOD浓度为270mg/L , NH4-N浓度为52mg/L,TN为65mg/L,TP浓度为7mg/L, MBBR泥膜好氧区中投加MBBR悬浮载体的量为1500m³。经过四个月的的试运行,从该装置的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为BOD≤6mg/L、COD≤40mg/L、NH3-N≤1mg/L 和TN≤12mg/L,系统出水TN和TP一直保持稳定达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深度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在附图中主要反映了该设备主要处理过程的装置,作为常规的污水处理过程,在污水进入本装置之前,需要经过初步的处理,首先可采用粗、细格栅去除污水中的较大杂质,最终含有较少较小悬浮物的污水才能进入该装置。

虽然上述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