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极片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卷绕机过辊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粉尘是电池的“天敌”,特别地,进入电芯内部的粉尘是造成电池短路的主要原因;目前以卷绕工艺生产的动力电池,在卷绕设备上有效控制粉尘进入电芯内部是最后一道防线;卷绕设备大致工作流程为:将两大卷正/负极物料固定在放卷轴上,通过设备上安装的多个过辊,将正负极片传送到卷绕工作区域,完成电芯的制作;所以,防止粉尘进入电芯内部,需要从过辊结构上考虑。
用于卷绕设备生产的正负极物料,其表面附着的粉尘,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除尘措施,很可能通过过辊传递到卷绕工作区,最终进入电芯内部,严重情况下,在热压工序直接造成报废(浪费物料),如果热压工位检测不出来,在电池后期使用过程中将会存在安全或者使用寿命降低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卷绕机过辊除尘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卷绕机过辊除尘装置,包括极片,所述极片经第一过辊传输到第二过辊,所述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之间设置有第一除尘辊和第二除尘辊,所述第一除尘辊和第二除尘辊呈之字形交错设置;所述第一除尘辊和第二除尘辊外侧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外罩,所述外罩内设置有气流负压除尘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气流负压除尘装置包括设置在外罩内上部的压缩空气管道,所述外罩上开有与压缩空气管道相通的气管接头用螺纹孔,所述压缩空气管道下部均匀分布向下的压缩空气导向孔;所述外罩下部开有负压管道接口,所述负压管道接口上连接有负压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外罩上固定有除尘机构位置调整机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除尘机构位置调整机构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固定在外罩外侧,所述齿条与齿轮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在其传输物料的过辊上增加一套有效除掉极片表面粉尘的装置,即设置一个可以将过辊罩住的壳体,在壳体上部安装一个引导气体流向的气管,在底部开一个负压管道的接口,通过气流将极片表面粉尘清除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卷绕机过辊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卷绕机过辊除尘装置的气流除尘示意图。
图中:1为极片,2为第二过辊,3为第一过辊,4为第二除尘辊,5为第一除尘辊,6为外罩,7为气管接头用螺纹孔,8为负压管道接口,9为压缩空气管道,10为压缩空气导向孔,11为负压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卷绕机过辊除尘装置,包括极片1,所述极片1经第一过辊3传输到第二过辊2,所述第一过辊3和第二过辊2之间设置有第一除尘辊5和第二除尘辊4,所述第一除尘辊5和第二除尘辊4呈之字形交错设置,这样可以通过交错的除尘机构连续去除极片上的灰尘,除尘效果更好。所述第一除尘辊5和第二除尘辊4外侧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外罩6,所述外罩6内设置有气流负压除尘装置。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气流负压除尘装置包括设置在外罩6内上部的压缩空气管道9,所述外罩6上开有与压缩空气管道9相通的气管接头用螺纹孔7,所述压缩空气管道9下部均匀分布向下的压缩空气导向孔10;所述外罩6下部开有负压管道接口8,所述负压管道接口8上连接有负压管道11。
进一步的,所述外罩6上固定有除尘机构位置调整机构,所述除尘机构位置调整机构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固定在外罩外侧,所述齿条与齿轮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这样可以通过电机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齿条和除尘机构的整体横向移动;一方面便于对第一除尘辊5和第二除尘辊4进行检修,另一方面便于清理外罩内的灰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1所示,为了清除极片1正反两面附着的粉尘,所以在两个相邻的除尘辊处用两个外罩6分别罩住,同时外罩6不会影响到极片的走带方式;在外罩6上部加工一个气管接头用螺纹孔7,用于将外部压缩空气的接头和内部压缩空气管道接通,在壳体内部形成直接吹向极片表面的气流,将附着在表面的粉尘吹到外罩6底部,再在外罩6底部加工负压管道接口8,利用外部负压将粉尘吸走,避免粉尘从极片上吹落后扩散到四周;如图 2所示利用压缩空气管道9的压缩空气导向孔10斜向下的开口方向,产生直接作用到极片表面的气流,在底部负压管道接口8处的负压作用下,形成如图2 所示的气体流向,最终实现将粉尘除去的目的。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