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1395发布日期:2018-08-28 23:3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和使用后都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目前医疗器械的清洗方式主要是通过水淋方式进行清洗,对于管腔类医疗器械,例如试管、烧杯等,需要将水通入试管中并逐个进行清洗,清洗效率低,由于通过淋水的方式,水压不够,清洗不干净,而且清洗时,需要清洗者手动进行清洗,而管腔类医疗器械腔壁上粘附的药水常常对人体的皮肤不好,这就对清洗者造成一定的伤害。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申请号为CN201720154084.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包括包括清洗槽,清洗槽的底部朝中间向下倾斜设置,清洗槽的中间处具有出水孔,出水孔中设有过滤器,清洗槽的侧部固连有分水器,分水器的进口与进水管相连,分水器的若干个出口均连接有清洗管,清洗管穿过清洗槽的槽壁伸入到清洗槽中,清洗管出水端的端部处固连有橡胶环,清洗槽上固连有支架,支架上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杆,连接杆与清洗管一一对应设置,每个连接杆的底部均可拆卸固连有管夹。该技术方案虽然可以同时对多根清洗管进行清洗,清洗效率高;然而,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仅通过清洗管往倾斜设置的管腔类医疗器械内充水清洗,管腔类医疗器械腔壁上的粘附物仍然难以冲干净,清洁力度不够;2、每根清洗管仅设置有一个喷水口,不容易将管腔类医疗器械壁上的粘附物清洗干净,导致清洗效率低;1、清洗时,需要对每个夹持管腔类医疗器械的夹持结构进行调节,操作复杂;2、不容易控制对管腔类医疗器械夹持的程度,若夹持不稳定,便容易在清洗过程中造成脱落,导致清洗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可有效的实现对管腔类医疗器械内壁进行多方位清洗,提高对管腔类医疗器械腔壁上粘附物的冲洗力度。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槽,所述清洗槽的底部朝中间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清洗槽的中间处设有出水孔,所述清洗槽的槽壁上固定连接有分水器,所述分水器的进水口与进水管相连,分水器的多个出水口均连接有清洗管,所述清洗管均穿过清洗槽的槽壁伸入到清洗槽中,所述清洗槽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连接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清洗管对应设置,每个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均可拆卸固连有用于夹持管腔类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所述清洗管的喷水口处设置有沿清洗管径向喷水的喷水机构,所述喷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清水管端部的橡胶环和喷水软管,所述橡胶环沿清水管径向对应设有数个喷水孔,所述数个喷水孔均与清洗管连通,喷水软管与喷水孔的尺寸适配,所述喷水软管一端对应固定设置在喷水孔内,喷水软管另一端靠近管腔类医疗器械内壁。

本实用新型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分水器的多个出水口均与清洗管连接,可同时对多根管腔类医疗器械进行清洗;进一步地,清洗管喷水口处设置有沿清洗管径向喷水的喷水机构,利用喷水机构沿清洗管轴向喷水的同时沿清洗管径向喷水,对管腔类医疗器械内壁进行多方位清洗;具体地,喷射至清水管内的清洗水可通过橡胶环上的数个喷水孔对管腔类医疗器械内壁进行多方位转动冲洗;且喷水孔内设有喷水软管,清洗水可通过喷水软管对管腔类医疗器械内壁的粘附物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近距离直接冲洗,提高对管腔类医疗器械腔壁上粘附物的冲洗力度。

进一步地,所述分水器的出水口与清洗管之间均设置有驱动清洗管在清洗的管腔类医疗器械内转动的转动体。在分水器的出水口与清洗管之间均设置有驱动清洗管在管腔类医疗器械内转动的转动体,可实现清洗管在管腔类医疗器械内转动喷水,进一步提高对管腔类医疗器械腔壁上粘附物的冲洗力度。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体通过转动接头与分水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清洗槽的槽壁内侧设有承托转动体的支撑台,所述转动体内设置有轮轴和沿轮轴呈阵列布置的涡轮叶片,所述轮轴与转动体固定连接,所述清水管与转动体连通并随转动体的转动而转动,所述清水管延伸至管腔类医疗器械内的端部设有喷水口。利用分水器出水口喷射的清洗水可驱动转动体内沿轮轴呈阵列布置的涡轮叶片转动,而轮轴与转动体固定连接,从而可驱动与轮轴连接的转动体随轮轴转动而转动,而清水管与转动体连通并随转动体的转动而转动,从而清水管的端部在喷水的过程中可实现转动喷水清洗,无需提供额外的驱动装置,便可有效的在管腔类医疗器械内实现转动喷水,提高对管腔类医疗器械腔壁上粘附物的冲洗力度,清洗效率高。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台固定设置在清洗槽的槽壁上,且支撑台上设有用于盛放转动体的转动凹槽。限制转动体在转动凹槽内转动,可提高转动体转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清洗管等间距设置。呈等间距均匀设置,结构设计合理。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孔中设置有过滤器。过滤器可过滤掉清洗残留物和有毒成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喷水软管采用硅酮橡胶软管。硅酮橡胶软管拉伸强度大,可防止由于扭曲而产生的破损,可在冲洗管腔类医疗器械内壁的同时对其进行清刷。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呈环形的充气气囊和沿充气气囊内侧设置的数个充气凸起,所述充气气囊与数个充气凸起均连通,充气后,所述数个充气凸起的凸起部均向内抵在管腔类医疗器械的外壁上;所述充气气囊上设有连通充气气囊内部的充气孔和安装在空气孔内的单向阀,所述数个充气凸起上均设有泄气阀,所述数个充气凸起的材质均采用氯丁橡胶。只需通过空气发射器通过充气气囊上的单向阀向充气气囊内充气,由于充气气囊与数个充气凸起均连通,且数个充气凸起的材质均采用氯丁橡胶,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从而充气时,数个充气凸起的凸起部均可向内抵在管腔类医疗器械的外壁上,沿管腔类医疗器械的外壁对其进行夹持;由于数个充气凸起沿充气气囊沿内环圆周面上设置,因此可对管腔类医疗器械周向进行夹持,夹持稳定,可夹持不同大小的管腔类医疗器械,实用性好;且无需对每个夹持管腔类医疗器械的夹持结构进行调节,只需要利用空气发射器通过管路连接充气气囊上充气孔处的单向阀,便可同时对多个空气气囊充气,可同时对多个管腔类医疗器械的夹持结构进行调节,提高清洗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数个充气凸起沿充气气囊的径向呈阶梯状布置。可对夹持的试管形成不同的夹持面。

进一步地,所述数个充气凸起与充气气囊之间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可沿充气气囊的直径方向压缩或拉伸。可在泄气的过程中利用弹簧的弹性回复力使得数个充气凸起复位,且在夹持管腔类医疗器械的时候,可利用弹簧的回复力避免数个充气凸起突然充气对管腔类医疗器械造成挤压伤害;并可在清洗管腔类医疗器械起一定的减震作用,实用性好。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中在清洗管喷水口处设置有沿清洗管径向喷水的喷水机构,利用喷水机构沿清洗管轴向喷水的同时沿清洗管径向喷水,可实现在转动清洗过程中对管腔类医疗器械内壁进行多方位清洗,提高清洗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喷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清水管端部的橡胶环和喷水软管,橡胶环沿清水管径向对应设有数个喷水孔,数个喷水孔均与清洗管连通,喷水软管与喷水孔的尺寸适配,喷水软管一端对应固定设置在喷水孔内,喷水软管另一端靠近管腔类医疗器械内壁,喷射至清水管内的清洗水可通过橡胶环上的数个喷水孔对管腔类医疗器械内壁进行多方位转动冲洗;且喷水孔内设有喷水软管,清洗水可通过喷水软管对管腔类医疗器械内壁的粘附物进行冲洗,提高清洗力度。

3、本实用新型在分水器的出水口与清洗管之间均设置有驱动清洗管在管腔类医疗器械内转动的转动体,利用分水器出水口喷射的清洗水可驱动转动体内沿轮轴呈阵列布置的涡轮叶片转动,而轮轴与转动体固定连接,从而可驱动与轮轴连接的转动体随轮轴转动而转动,而清水管与转动体连通并随转动体的转动而转动,从而清水管的端部在喷水的过程中可实现转动喷水清洗,无需提供额外的驱动装置,便可有效的在管腔类医疗器械内实现转动喷水,提高对管腔类医疗器械腔壁上粘附物的冲洗力度,清洗效率高。

4、本实用新型中的夹持机构包括呈环形的充气气囊和沿充气气囊内侧设置的数个充气凸起,充气时,数个充气凸起的凸起部均可向内抵在管腔类医疗器械的外壁上,沿管腔类医疗器械的外壁对其进行夹持,夹持稳定,可夹持不同大小的管腔类医疗器械;且用于夹持管腔类医疗器械的数个充气凸起的材质均采用氯丁橡胶,氯丁橡胶耐腐蚀效果好,可在清洗过程中避免被管腔类医疗器械腔壁上的粘附清洗物腐蚀,且氯丁橡胶具有的延展性,不仅可对管腔类医疗器械抱紧,且可避免对管腔类医疗器械的外壁造成磨损。

5、本实用新型中数个充气凸起与充气气囊之间均设置有弹簧,可在泄气的过程中利用弹簧的弹性回复力使得数个充气凸起复位,且在夹持管腔类医疗器械的时候,可利用弹簧的回复力避免数个充气凸起突然充气对管腔类医疗器械造成挤压伤害;并可在清洗管腔类医疗器械起一定的减震作用,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中喷水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中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中夹持机构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01-清洗槽、02-出水孔、03-分水器、04-进水管、05-清洗管、06-转动体、07-转动接头、08-支撑台、09-轮轴、10-涡轮叶片、11-喷水机构、12-橡胶环、13-喷水软管、14-过滤器、15-试管、16-充气气囊、17-充气凸起、18-充气孔、19-单向阀、20-泄气阀、21-气压传感器、22-定位环、23-调节螺栓、2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槽01,清洗槽01的底部朝中间向下倾斜设置,清洗槽01的中间处设有出水孔02,且出水孔02中设置有过滤器14,过滤器14可过滤掉清洗残留物和有毒成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进一步地,在清洗槽01的槽壁上固定连接有分水器03,分水器03的进水口与进水管04相连,分水器03有5个出水口,且5个出水口均连接有清洗管05,由于分水器03的5个出水口均与清洗管05连接,从而可同时清洗5根管试管15;具体地,清洗管05均穿过清洗槽01的槽壁伸入到清洗槽01中,且,清洗槽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上连接有5个连接杆,连接杆与清洗管05一一对应设置,每个连接杆的底部均可拆卸固连有用于夹持试管15的夹持机构。

进一步地,清洗管05喷水口处设置有沿清洗管05径向喷水的喷水机构11,利用喷水机构11沿清洗管05轴向喷水的同时沿清洗管05径向喷水,可实现在转动清洗过程中对试管15内壁进行多方位清洗,提高清洗效率。

具体地,喷水机构11包括固定连接在清水管端部的橡胶环12和喷水软管13,橡胶环12沿清水管径向对应设有数个喷水孔,数个喷水孔均与清洗管05连通,喷水软管13与喷水孔的尺寸适配,喷水软管13一端对应固定设置在喷水孔内,喷水软管13另一端靠近试管15内壁,喷射至清水管内的清洗水可通过橡胶环12上的数个喷水孔对试管15内壁进行多方位转动冲洗;且喷水孔内设有喷水软管13,清洗水可通过喷水软管13对试管15内壁的粘附物进行冲洗,提高清洗力度。

此外,喷水软管13采用硅酮橡胶软管,硅酮橡胶软管拉伸强度大,可防止由于扭曲而产生的破损,可在冲洗试管15内壁的同时对其进行清刷。

进一步地,分水器03的出水口与清洗管05之间均设置有驱动清洗管05在试管15内转动的转动体06,且转动体06通过转动接头07与分水器03的出水口连通,清洗槽01的槽壁内侧设有承托转动体06的支撑台08,转动体06内设置有轮轴09和沿轮轴09呈阵列布置的涡轮叶片10,轮轴09与转动体06固定连接,清水管与转动体06连通并随转动体06的转动而转动,清水管延伸至试管15内的端部设有喷水口,利用分水器03出水口喷射的清洗水可驱动转动体06内沿轮轴09呈阵列布置的涡轮叶片10转动,而轮轴09与转动体06固定连接,从而可驱动与轮轴09连接的转动体06随轮轴09转动而转动,而清水管与转动体06连通并随转动体06的转动而转动,从而清水管的端部在喷水的过程中可实现转动喷水清洗,无需提供额外的驱动装置,便可有效的在试管15内实现转动喷水,提高对试管15腔壁上粘附物的冲洗力度,清洗效率高。

此外,支撑台08固定设置在清洗槽01的槽壁上,且支撑台08上设有用于盛放转动体06的转动凹槽。转动凹槽呈与转动体06相匹配的的圆弧形,可限制转动体06在转动凹槽内转动,可提高转动体06转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5根清洗管05等间距设置。呈等间距均匀设置,结构设计合理。

进一步地,夹持机构包括呈环形的充气气囊16和沿充气气囊16内侧设置的6个充气凸起17,充气气囊16与6个充气凸起17均连通,充气后,6个充气凸起17的凸起部均向内抵在试管15的外壁上;充气气囊16上设有连通充气气囊16内部的充气孔18和安装在空气孔内的单向阀19,6个充气凸起17上均设有泄气阀20,6个充气凸起17的材质均采用氯丁橡胶。只需通过空气发射器通过充气气囊16上的单向阀19向充气气囊16内充气,由于充气气囊16与6个充气凸起17均连通,且6个充气凸起17的材质均采用氯丁橡胶,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从而充气时,6个充气凸起17的凸起部均可向内抵在试管15的外壁上,沿试管15的外壁对其进行夹持;由于6个充气凸起17沿充气气囊16沿内环圆周面上设置,因此可对试管15周向进行夹持,夹持稳定,可夹持不同大小的试管15,实用性好;且无需对每个夹持试管15的夹持结构进行调节,只需要利用空气发射器通过管路连接充气气囊16上充气孔18处的单向阀19,便可同时对5个空气气囊充气,可同时对5个试管15的夹持结构进行调节,提高清洗效率。

进一步地,6个充气凸起17内均设有气压传感器21。可通过无线蓝牙将充气凸起17内的气压传递给控制器,实时监控抵压在管腔类医疗器械上的充气凸起的压力,进而通过控制器控制压缩至充气气囊内的空气量,避免压力过大,使得管腔类医疗器械造成挤压破坏;或避免压力较小,造成清洗脱落事故的发生。

此外,充气气囊16上端设有定位环22,定位环22上设有调节螺栓23,调节螺栓23与定位环22螺纹连接。可调节夹持管腔类医疗器械的充气气囊的悬挂位置,使得便于冲洗倾斜设置的管腔类医疗器械。

具体地,且用于夹持试管15的6个充气凸起17的材质均采用氯丁橡胶,氯丁橡胶耐腐蚀效果好,可在清洗过程中避免被试管15腔壁上的粘附清洗物腐蚀,且氯丁橡胶具有的延展性,不仅可对试管15抱紧,且可避免对试管15的外壁造成磨损。

此外,6个充气凸起17沿充气气囊16的径向呈阶梯状布置,可对夹持的试管15形成不同的夹持面。

进一步地,6个充气凸起17与充气气囊16之间均设置有弹簧24,弹簧24可沿充气气囊16的直径方向压缩或拉伸,可在泄气的过程中利用弹簧24的弹性回复力使得6个充气凸起17复位,且在夹持试管15的时候,可利用弹簧24的回复力避免6个充气凸起17突然充气对试管15造成挤压伤害;并可在清洗试管15起一定的减震作用,实用性好。

本例中,采用上述结构,首先利用空气发射器通过管路连接充气气囊16上充气孔18处的单向阀19,便可同时对5个空气气囊充气,而充气气囊16与数个充气凸起17均连通,且数个充气凸起17的材质均采用氯丁橡胶,从而充气时,6个充气凸起17的凸起部均可向内抵在试管15的外壁上,沿试管15的外壁对其进行夹持,可夹持不同大小的试管15;再通过支架和5个连接杆将夹持的试管15倾斜放置在清洗槽01内;清洗水经过分水器03分别喷射至5个转动体06内,而流动的清洗液可驱动转动体06内沿轮轴09呈阵列布置的涡轮叶片10转动,从而可驱动与轮轴09连接的转动体06随轮轴09转动而转动,而清水管与转动体06连通并随转动体06的转动而转动,从而清水管的端部在喷水的过程中可实现转动喷水清洗,无需提供额外的驱动装置,便可有效的在试管15内实现转动喷水,可提高对试管15腔壁上粘附物的冲洗力度,清洗效率高。

进一步地,流过清洗管05端部的清洗水可沿清洗管05轴向喷水的同时可沿清洗管05径向的数个喷水软管13进行喷水,可实现在转动清洗过程中对试管15内壁进行多方位清洗,提高清洗效率;且5根清洗管05呈等间距均匀设置,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