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坝测压管堵塞恢复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5155发布日期:2018-09-01 03:45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渗流监测中使用的对堵塞测压管进行恢复的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堤坝测压管堵塞恢复工具。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和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修建了大量防洪堤和水库堤坝。为了保证堤坝的安全运行,加强堤坝安全监测,水利部根据《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于1994 年颁发了《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规范》规定:土石坝的坝体、坝基、坝端和与坝的安全有直接关系的输、泄水建筑物和设备,以及对土石坝安全有重大影响的近坝区岸坡等均为监测范围。渗流监测是堤坝最常用、最可靠和必不可少的监测措施,渗流监测的关键设施是测压管。测压管运行过程中受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往往存在灵敏度降低或堵塞等问题。问题测压管的处理有两种:一是处理恢复,二是报废另设。考虑监测数据的延续性、处理费用及监测位置和监测目的的确定性等因素,将优先考虑处理恢复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堤坝测压管堵塞恢复工具,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堤坝测压管堵塞恢复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堤坝测压管堵塞恢复工具,包括主体和转轴,主体为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其开口端内壁固连有向内延伸的环形滤网,所述滤网内壁均匀分布有若干沿主体径向延伸的至主体轴心处的条状弹性体,所述条状弹性外端固连在主体内壁;主体密封端或者侧壁靠近密封端外壁设有穿孔,主体内壁设有对应螺旋延伸至密封端的螺旋导料板;主体封闭端通过连接柱连接有转轴,所述连接柱通过端部伸出的丝柱对应装配在转轴端部,所述转轴上设有对应套接连接柱或转轴的限位套,连接柱外沿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条,所述限位套端部设有对应卡接限位凸条的缺口;转轴端部侧沿设有沿其母线延伸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套内壁设有对应限位槽的榫头。

更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外壁设有通过螺纹装配的螺帽,所述螺帽沿转轴轴向驱动限位套卡接限位凸条。

更进一步地,所述条状弹性体为pvc材质或者金属材质。

有益技术效果:将本装置伸入测压管,通过转轴带动主体旋转,旋转过程进入主体内部的中碎石或者其他堵塞物通过螺旋导料板导向主体后方,主体后方设有穿孔,非杂质或者堵塞物通过穿孔排出;设置条状弹性体,碎石或者堵塞物能够穿过条状弹性体向内形变进入主体内壁,此时条状弹性体与环形滤网形成单向阀结构,对碎石或者堵塞物进行限制,从而实现对堵塞物的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结构简图;

图2为主体A-A向剖视简图;

图3为转轴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主体、2环形滤网、3条状弹性体、4连接柱、5转轴、6限位套、7螺帽、8穿孔、9限位凸条、10限位槽、11螺旋导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堤坝测压管堵塞恢复工具,参见图1-3:包括主体1和转轴5,主体1为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其开口端内壁固连有向内延伸的环形滤网2,所述滤网内壁均匀分布有若干沿主体1径向延伸的至主体1轴心处的条状弹性体3,所述条状弹性外端固连在主体1内壁;主体1密封端或者侧壁靠近密封端外壁设有穿孔8,主体1内壁设有对应螺旋延伸至密封端的螺旋导料板11;主体1封闭端通过连接柱4连接有转轴5,所述连接柱4通过端部伸出的丝柱对应装配在转轴5端部,所述转轴5上设有对应套接连接柱4或转轴5的限位套6,连接柱4外沿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条9,所述限位套6端部设有对应卡接限位凸条9的缺口;转轴5端部侧沿设有沿其母线延伸的限位槽10,所述限位套6内壁设有对应限位槽10的榫头。

所述转轴5外壁设有通过螺纹装配的螺帽7,所述螺帽7沿转轴5轴向驱动限位套6卡接限位凸条9。

所述条状弹性体3为pvc材质或者金属材质。

将本装置伸入测压管,通过转轴5带动主体1旋转,旋转过程进入主体1内部的中碎石或者其他堵塞物通过螺旋导料板11导向主体1后方,主体1后方设有穿孔8,非杂质或者堵塞物通过穿孔8排出;设置条状弹性体3,碎石或者堵塞物能够穿过条状弹性体3向内形变进入主体1内壁,此时条状弹性体3与环形滤网2形成单向阀结构,对碎石或者堵塞物进行限制,从而实现对堵塞物的清理。

设置转轴5,转轴5通过螺纹装配主体1连接柱4,能够对二者轴向进行限位,设置限位套6,限位套6通过限位凸条9及伸入限位槽10内部的榫头对二者进行限位,避免二者做相对转动,从而实现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