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系统水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7293发布日期:2018-08-10 23:04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源热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地源热泵系统水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热泵技术是近年来在全世界倍受关注的新能源技术,热泵技术主要有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地源热泵、高温空气源热泵四类,其中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热泵原理,通过循环液在封闭的地下埋管,即PE换热盘管中流动,实现系统与大地之间的换热,利用大地岩土层中的可再生热能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节能新技术。

在地源热泵系统中,管路是中药的组成部分,有地埋管管路,水平埋管管路、使用区铺设的管路等等,管路中的传导介质大多数为水,水在加热之后会产生水沟,水垢在管路中沉积,因为地源热泵的使用寿命在五十年以上,水垢不仅仅会堵塞管路,更会降低地源热泵的热量传导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地源热泵系统水质调节装置,能够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具体的方案为:地源热泵系统水质调节装置,该装置包括沉降机构和溶解机构,所述沉降机构位于所述溶解机构的上方,且通过出渣管与溶解机构连通。

其中,所述沉降机构包括沉降罐,所述沉降罐包括圆柱形腔和锥形腔,所述圆柱形腔位于锥形腔的上部,所述沉降罐中心设置一级沉降板,所述一级沉降板上方边沿低于沉降罐的边沿,所述一级沉降板的上方边沿通过引流板连接二级沉降版,所述二级沉降版与一级沉降板之间设置三级沉降板,所述三级沉降板的上边沿低于引流板的下表面,所述三级沉降板的上边沿与一级沉降板之间设置半环形挡板,所述半环形挡板的端部正下方设置竖直挡板,所述竖直挡板的长度低于三级沉降板的长度,所述沉降罐的上方设置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一级沉降板内部,所述出水管连通三级沉降板内部。通过设置多级沉降,能够使管路中的水携带出的水垢沉积在沉降罐中,上层清液则继续通入后续的管路,实现了对管路中水垢的清理。

其中,所述三级沉降板的下方为锥形板,所述锥形板的底端固定于圆柱形腔的内壁上,所述一级沉降板的下方边沿设置锥形板,所述锥形板的下方固定于锥形腔内,所述一级沉降板的内部下方设置多个锥形板,所述锥形板的上边沿固定于一级沉降板的内壁上。设置成锥形板,有利于水垢的聚集,便于收集处理。

其中,所述溶解机构包括溶渣箱和储酸罐,所述储酸罐安装在溶渣箱的上表面,所述溶渣箱还设置启闭机构。收集后的水垢用酸性溶解溶解,使水垢得到及时处理。

其中,所述启闭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溶渣箱的上表面,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下方啮合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从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轴上设置蜗杆,所述蜗杆右侧啮合涡轮,所述涡轮中心转动连接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固定于溶渣箱的上表面,所述溶渣箱的上表面设置环形滑槽,所述涡轮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第二出料孔,所述第二出料孔依次通过出料管、环形滑槽与储酸罐连通,所述环形滑槽的宽度大于出料管的直径。设置启闭机构,能够电动控制储酸罐中的酸性溶液的注入,使用便利。

其中,所述溶渣箱上表面的右侧设置多个进渣口,所述溶渣箱的上表面设置出气孔,所述溶渣箱的左侧设置废液管,所述溶渣箱内部设置导流板。

其中,所述储酸罐为倒锥台形,所述储酸罐的下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第一出料孔,所述第一出料孔与第二出料孔大小及分布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沉降机构和溶解机构,能够处理管路中的水垢,并将水垢及时收集和溶解,得到水垢沉降后的水继续通入后续管路,不影响管路体系的使用,延长了管路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管路的传热效率,进而提高了地源热泵的使用寿命和传导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地源热泵系统水质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沉降罐的A-A处的剖面图;

图3为溶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溶渣箱的俯视局部剖面图。

图中:1-溶渣箱,2-导流板,3-从动轴,4-从动齿轮,5-主动齿轮,6-输出轴,7-电机,8-储酸罐,9-出料管,10-固定轴,11-涡轮,12-蜗杆,13-废液管,14-出渣管,15-沉降罐,16-出水管,17-一级沉降板,18-二级沉降板,19-三级沉降板,20-引流板,21-进水管,22-半环形挡板,23-端部,24-竖直挡板,101-进渣口,102-环形滑槽,103-出气孔,801-第一出料孔,1501-圆柱形腔,1502-锥形腔。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地源热泵系统水质调节装置,该装置包括沉降机构和溶解机构,所述沉降机构位于所述溶解机构的上方,且通过出渣管14与溶解机构连通。所述出渣管14上设置阀门。

如图1、图2所示,所述沉降机构包括沉降罐15,所述沉降罐15包括圆柱形腔1501和锥形腔1502,所述圆柱形腔1501位于锥形腔1502的上部,并通过一体式设计,所述沉降罐15中心设置一级沉降板17,所述一级沉降板17为圆筒形,所述一级沉降板17上方边沿低于沉降罐15的边沿,所述一级沉降板17的上方边沿通过引流板20焊接连接二级沉降版18,优选的,所述引流板20为流线型,所述二级沉降板18为圆筒形,所述二级沉降板18与一级沉降板17之间设置三级沉降板19,所述三级沉降板19的上边沿低于引流板20的下表面,所述三级沉降板19为圆筒形,所述三级沉降板19的上边沿与一级沉降板17之间设置半环形挡板22,所述半环形挡板22的端部23正下方设置竖直挡板24,所述竖直挡板24的长度低于三级沉降板19的筒身长度,所述沉降罐15的上方设置进水管21和出水管16,所述进水管21连通进一级沉降板17的内部,所述出水管16连通进三级沉降板19内部。

其中,所述三级沉降板19的下方为锥形板,所述锥形板的底端焊接固定于沉降罐15的圆柱形腔1501的内壁上,所述一级沉降板17的下方边沿设置锥形板,所述锥形板的下方焊接固定于沉降罐15底部的锥形腔1502内,所述一级沉降板17的内部下方设置多个锥形板,所述锥形板的上边沿焊接固定于一级沉降板17的内壁上。

具体的,所述三级沉降板19的锥形板与圆柱形腔1501的连接处、一级沉降板17与锥形腔1502的连接处,以及锥形腔1502的锥顶均连通出渣管14。

如图3、图4所示,所述溶解机构包括溶渣箱1和储酸罐8,所述储酸罐8焊接固定在溶渣箱1的上表面,所述溶渣箱1还设置启闭机构。

其中,所述启闭机构包括电机7,所述电机7通过螺栓固定在溶渣箱1的上表面,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6上通过轴键固定连接主动齿轮5,所述主动齿轮5的下方啮合从动齿轮4,所述从动齿轮4与从动轴3通过轴键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轴3通过轴承固定在溶渣箱1的箱壁上,所述从动轴3上固定有蜗杆12,所述蜗杆12右侧啮合涡轮11,所述涡轮11中心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固定轴10,所述固定轴10焊接固定于溶渣箱1的上表面,所述溶渣箱1的上表面设置环形滑槽102,所述涡轮11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三个第二出料孔,所述第二出料孔依次通过出料管9、环形滑槽102与储酸罐8连通,所述环形滑槽102的宽度大于出料管9的直径。

其中,所述溶渣箱1上表面的右侧设置多个进渣口101,用于连接出渣管14,所述溶渣箱1的上表面设置出气孔,所述溶渣箱1的左侧设置废液管13,用于放出将水垢溶解后的废液。所述溶渣箱1内部设置导流板2,所述导流板2用于导流来自出渣管14的水垢等渣滓。

其中,所述储酸罐8为倒锥台形,所述储酸罐8的下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三个第一出料孔801,所述第一出料孔801用于连通出料管9,所述第一出料孔801与第二出料孔大小及分布相同。

具体的工作过程为:管路中的水从进水管21进入沉降罐15的一级沉降板17围城的圆筒内,水中的水垢沉浸在顺着锥形板沉积在锥形腔1502内,上层清液从一级沉降板17的上边沿溢出,顺着引流板20进入二级沉降板18与圆柱形腔1501围成的空间内,经过一级沉降的水进行二级沉降,水垢沉积到二级沉降板18下方的锥形板与圆柱形腔1501夹着的空间内,上层清液从二级沉降板18与三级沉降板19围成的筒形空腔内,进入三级沉降板19与一级沉降板围成的筒形空降内,进行三级沉降,上层清液从位于半环形挡板22下方的出水管16流出,进入后续的管道中。

沉积在沉降罐15底部的沉渣从出渣管14进入溶解机构,沉渣沿着溶渣箱1内的导流板2到溶渣箱1的底部,开启电机7,电机7的输出轴6转动,输出轴6带动主动齿轮5转动,主动齿轮5带动与之啮合的从动齿轮4,从动齿轮4带动从动轴3转动,位于从动轴3上的蜗杆12也随之转动,与蜗杆12啮合的涡轮11也随之转动,涡轮11上的出料管9也随之转动,出料管9转动的过程中,与储酸罐8底部的第一出料孔801不断连通,储酸罐8中储存着适量的水垢去除剂,水垢去除剂为醋酸,水垢去除剂溶解沉渣。由于使用醋酸作为水垢去除剂还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在溶渣箱1的顶部开设一个出气孔,用于气体流出,沉渣溶解后,溶渣箱1中的废液通过废液管13输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