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调整溶解度净水方法及净水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42074发布日期:2019-09-11 23:3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调整溶解度净水方法及净水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净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调整溶解度净水方法及净水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自来水二次污染情况,喝到高品质的饮用水,人们开始使用净水器,净水器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和净化处理。

未经过滤的原水中通常包含许多种类的盐类物质,例如:一价盐包括氯化钠和氯化钾等,二价盐包括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钙等。现有的净水器通常需要滤除水中的盐类物质,以保障饮用水的高品质。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至少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水中的盐类物质在当前室温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溶解度。而现有的净水器直接在室温的条件下进行过滤和净化操作,在室温条件下,盐类物质完全溶解于水中(盐类物质又称溶解性固体),过滤难度大。

综上,现有技术存在净水器在室温下进行过滤和净化操作,滤除水中的溶解性固体的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调整溶解度净水方法及净水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净水器在室温下进行过滤和净化操作,滤除水中的溶解性固体的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调整溶解度净水方法,应用于一净水器,所述净水器存储一溶解性固体含量与设定温度对应表,所述方法包括:实时检测待过滤的原水的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基于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和所述溶解性固体含量与设定温度对应表,获得与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将所述原水的温度调整为所述第一设定温度,通过降低溶解性固体的溶解度以进行后续过滤操作。

可选的,在所述获得与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是否高于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当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于所述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时,执行步骤:获得与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

可选的,在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是否高于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不高于所述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时,进行后续过滤操作。

可选的,在所述通过降低溶解性固体的溶解度以进行后续过滤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实时检测过滤后的饮用水的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判断所述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是否高于标准溶解性固体含量;当所述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于所述标准溶解性固体含量时,停止净水操作。

可选的,在所述停止净水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进行滤芯更换提醒操作。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净水器,所述净水器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一溶解性固体含量与设定温度对应表;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检测单元,用于实时检测待过滤的原水的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和所述溶解性固体含量与设定温度对应表,获得与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原水的温度调整为所述第一设定温度,通过降低溶解性固体的溶解度以进行后续过滤操作。

可选的,所述净水器还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是否高于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所述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于所述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时,执行步骤:获得与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

可选的,所述净水器还包括:过滤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不高于所述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时,进行后续过滤操作。

可选的,所述净水器还包括: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检测单元,用于实时检测过滤后的饮用水的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是否高于标准溶解性固体含量;停止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于所述标准溶解性固体含量时,停止净水操作。

可选的,所述净水器还包括:滤芯更换提醒单元,用于进行滤芯更换提醒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实时检测待过滤的原水的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基于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和所述溶解性固体含量与设定温度对应表,获得与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将所述原水的温度调整为所述第一设定温度,通过降低溶解性固体的溶解度以进行后续过滤操作。由于本申请中的方法通过实时检测待过滤的原水的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能够了解原水的水质情况,当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高时,说明原水的水质差;而当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低时,说明原水的水质佳。再基于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和所述溶解性固体含量与设定温度对应表,获得与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能够及时获知当前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所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在第一设定温度下,原水能够析出固体形式的溶质(即,溶解性固体)。最后,将所述原水的温度调整为所述第一设定温度,通过降低溶解性固体的溶解度以进行后续过滤操作,能够将原水中的溶解性固体析出,方便后期的过滤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净水器在室温下进行过滤和净化操作,滤除水中的溶解性固体的难度大的技术问题,大幅度降低滤除水中的溶解性固体的难度,有利于减少净化成本,提高净化效率。

进一步,在所述获得与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是否高于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当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于所述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时,执行步骤:获得与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只有当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于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时,即证明原水水质差时,才通过调整预设温度进而改变溶解度。能够根据水质情况,合理选择调整溶解度的净水方法,保证净化效果。

再进一步,在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是否高于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不高于所述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时,进行后续过滤操作。当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不高于所述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时,证明原水水质佳,无需进行溶解性固体过滤操作,能够节省过滤资源,进一步提高净化效率。

又进一步,在所述通过降低溶解性固体的溶解度以进行后续过滤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实时检测过滤后的饮用水的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判断所述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是否高于标准溶解性固体含量;当所述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于所述标准溶解性固体含量时,停止净水操作。通过实时检测过滤后饮用水的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能够了解净水器的净化能力,当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于标准溶解性固体含量时,说明净化能力差,净水器工作异常;而当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不高于标准溶解性固体含量时,说明净化能力好,净水器工作正常。再在净水器工作异常时,停止净水操作,及时停止向用户提供未达标的饮用水,保障用水安全。

还进一步,在所述停止净水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进行滤芯更换提醒操作。能够在净水器工作异常时,及时进行滤芯更换提醒,通知用户及时更换净水器的滤芯,令净水器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基于物联网的调整溶解度净水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净水器的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调整溶解度净水方法及净水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净水器在室温下进行过滤和净化操作,滤除水中的溶解性固体的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待过滤的原水中通常包含许多种类的盐类物质,例如:一价盐包括氯化钠和氯化钾等,二价盐包括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钙等。这些盐类物质溶解于水中,又称溶解性固体或溶质。

溶解度,符号s,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溶解度明显受温度的影响,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度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例如,氯化钠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缓慢减小。硝酸钾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迅速减小。而硫酸钠na2so4的溶解度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实时检测待过滤的原水的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基于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和溶解性固体含量与设定温度对应表,获得与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将原水的温度调整为第一设定温度,通过降低溶解性固体的溶解度以进行后续过滤操作。

由于本申请中的方法通过实时检测待过滤的原水的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能够了解原水的水质情况,当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高时,说明原水的水质差;而当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低时,说明原水的水质佳。再基于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和溶解性固体含量与设定温度对应表,获得与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能够及时获知当前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所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在第一设定温度下,原水能够析出固体形式的溶质(即,溶解性固体)。最后,将原水的温度调整为第一设定温度,通过降低溶解性固体的溶解度以进行后续过滤操作,能够将原水中的溶解性固体析出,方便后期的过滤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净水器在室温下进行过滤和净化操作,滤除水中的溶解性固体的难度大的技术问题,大幅度降低滤除水中的溶解性固体的难度,有利于减少净化成本,提高净化效率。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调整溶解度净水方法,应用于一净水器。在具体应用中,净水器可以为渐紧式净水器、自洁式净水器,在此就不再一一举例。

下面请参考图1,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物联网的调整溶解度净水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

步骤101:实时检测待过滤的原水的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

步骤102:基于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和溶解性固体含量与设定温度对应表,获得与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

步骤103:将原水的温度调整为第一设定温度,通过降低溶解性固体的溶解度以进行后续过滤操作。

为了更清楚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基于物联网的调整溶解度净水方法的实现过程,下面将以用户家庭的自洁式净水器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物联网的调整溶解度净水方法的过程作详细的描述。

净水器的内部设置有一存储单元,存储单元存储一溶解性固体含量与设定温度对应表,该表详细记载不同溶解性固体含量所对应的不同设定温度,而且溶解性固体含量与设定温度一一对应。

存储单元可以为本地存储器或云存储器,存储单元类型可以采用sram(staticrandomaccessmemory,静态随机存储器)、dram(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动态随机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闪存,本申请不作限制。

当净水器接入电源时,开始执行步骤101:实时检测待过滤的原水的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

步骤10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例如:设置在净水器入水口处的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检测单元实时检测待过滤的原水的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其中溶解性固体包括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离子、分子、化合物,但不包括悬浮物和溶解气体。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检测单元还将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作为感应信息发送至获得单元。

当获得单元接收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时,开始执行步骤102:基于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和溶解性固体含量与设定温度对应表,获得与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

步骤10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例如:设置在净水器内部的获得单元基于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和存储于存储单元的溶解性固体含量与设定温度对应表,通过查表可以获得与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获得单元将第一设定温度发送至处理单元。

处理单元接收到第一设定温度之后,开始执行步骤103:将原水的温度调整为第一设定温度,通过降低溶解性固体的溶解度以进行后续过滤操作。

步骤10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例如:设置于净水器内部的处理单元对原水进行温度调整操作,将原水温度调整为第一设定温度。在第一设定温度时,溶解性固体的溶解度降低,原水能够析出固体形式的溶质(即,溶解性固体),方便后期的过滤操作。

为了能够根据水质情况,合理选择调整溶解度的净水方法,保证净化效果。在步骤102之前,本申请还包括:判断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是否高于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当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于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时,执行步骤:获得与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例如:设置于净水器内部的第一判断单元判断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是否高于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当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于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时,说明原水水质差;而当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低于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时,说明原水水质佳。当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于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时,获得单元才执行步骤:获得与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

为了能够节省过滤资源,进一步提高净化效率。在判断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是否高于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之后,方法还包括:当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不高于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时,进行后续过滤操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例如:设置于净水器内部的第一判断单元判断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是否高于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当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于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时,说明原水水质差;而当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低于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时,说明原水水质佳。当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不高于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时,设置于净水器内部的过滤单元进行后续过滤操作,对原水进行过滤和净化处理。

为了在净水器工作异常时,停止净水操作,及时停止向用户提供未达标的饮用水,保障用水安全。在步骤103之后,本申请还包括:实时检测过滤后的饮用水的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判断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是否高于标准溶解性固体含量;当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于标准溶解性固体含量时,停止净水操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例如:设置在净水器出水口的第二固体溶解度检测单元实时检测过滤后饮用水的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能够了解净水器的净化能力,当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于标准溶解性固体含量时,说明净化能力差,净水器工作异常;而当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不高于标准溶解性固体含量时,说明净化能力好,净水器工作正常。当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于标准溶解性固体含量时,关闭净水器,停止净水操作。

为了能够在净水器工作异常时,及时进行滤芯更换提醒,通知用户及时更换净水器的滤芯,令净水器正常工作。在停止净水操作之后,本申请还包括:进行滤芯更换提醒操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例如:设置在净水器出水口的第二固体溶解度检测单元实时检测过滤后饮用水的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能够了解净水器的净化能力,当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于标准溶解性固体含量时,说明净化能力差,净水器工作异常;而当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不高于标准溶解性固体含量时,说明净化能力好,净水器工作正常。当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于标准溶解性固体含量时,进行滤芯更换提醒操作,例如声光报警操作或语音报警操作。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净水器,用于实现图1及其具体实施例中基于物联网的调整溶解度净水方法,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净水器的架构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净水器,净水器包括:存储单元201,用于存储一溶解性固体含量与设定温度对应表;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检测单元202,用于实时检测待过滤的原水的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获得单元203,用于基于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和溶解性固体含量与设定温度对应表,获得与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处理单元204,用于将原水的温度调整为第一设定温度,通过降低溶解性固体的溶解度以进行后续过滤操作。

其中,净水器还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是否高于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获得单元203,用于当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于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时,执行步骤:获得与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

其中,净水器还包括:过滤单元,用于当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不高于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时,进行后续过滤操作。

其中,净水器还包括: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检测单元,用于实时检测过滤后的饮用水的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是否高于标准溶解性固体含量;停止单元,用于当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于标准溶解性固体含量时,停止净水操作。

其中,净水器还包括:滤芯更换提醒单元,用于进行滤芯更换提醒操作。

当存储单元201、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检测单元202、获得单元203、处理单元204、第一判断单元、过滤单元、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检测单元、第二判断单元、停止单元和/或滤芯更换提醒单元为芯片时,净水器还包括:电路板,用于将存储单元201、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检测单元202、获得单元203、处理单元204、第一判断单元、过滤单元、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检测单元、第二判断单元、停止单元和/或滤芯更换提醒单元设置在电路板上。

前述实施例中的方法中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净水器,通过前述对基于物联网的调整溶解度净水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净水器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实时检测待过滤的原水的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基于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和所述溶解性固体含量与设定温度对应表,获得与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将所述原水的温度调整为所述第一设定温度,通过降低溶解性固体的溶解度以进行后续过滤操作。由于本申请中的方法通过实时检测待过滤的原水的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能够了解原水的水质情况,当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高时,说明原水的水质差;而当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低时,说明原水的水质佳。再基于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和所述溶解性固体含量与设定温度对应表,获得与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能够及时获知当前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所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在第一设定温度下,原水能够析出固体形式的溶质(即,溶解性固体)。最后,将所述原水的温度调整为所述第一设定温度,通过降低溶解性固体的溶解度以进行后续过滤操作,能够将原水中的溶解性固体析出,方便后期的过滤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净水器在室温下进行过滤和净化操作,滤除水中的溶解性固体的难度大的技术问题,大幅度降低滤除水中的溶解性固体的难度,有利于减少净化成本,提高净化效率。

进一步,在所述获得与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是否高于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当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于所述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时,执行步骤:获得与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只有当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于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时,即证明原水水质差时,才通过调整预设温度进而改变溶解度。能够根据水质情况,合理选择调整溶解度的净水方法,保证净化效果。

再进一步,在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是否高于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不高于所述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时,进行后续过滤操作。当所述第一溶解性固体含量不高于所述预设溶解性固体含量时,证明原水水质佳,无需进行溶解性固体过滤操作,能够节省过滤资源,进一步提高净化效率。

又进一步,在所述通过降低溶解性固体的溶解度以进行后续过滤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实时检测过滤后的饮用水的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判断所述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是否高于标准溶解性固体含量;当所述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于所述标准溶解性固体含量时,停止净水操作。通过实时检测过滤后饮用水的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能够了解净水器的净化能力,当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于标准溶解性固体含量时,说明净化能力差,净水器工作异常;而当第二溶解性固体含量不高于标准溶解性固体含量时,说明净化能力好,净水器工作正常。再在净水器工作异常时,停止净水操作,及时停止向用户提供未达标的饮用水,保障用水安全。

还进一步,在所述停止净水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进行滤芯更换提醒操作。能够在净水器工作异常时,及时进行滤芯更换提醒,通知用户及时更换净水器的滤芯,令净水器正常工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