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钢管外壁冗余润滑物层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3425发布日期:2018-09-14 23:0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金属管材清洁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钢管外壁冗余润滑物层的装置。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在钢管冷拔加工工艺中,为了在付诸冷拔之前对钢管外壁润滑,通常在钢管的外壁涂敷润滑物层,并且通常采用经济相对廉价的黄油与石灰的混合物作为润滑物层,涂敷润滑物后进行烘烤,烘烤结束后,由在线作业人员采用钢丝球或类似的擦拭物将结集在钢管外壁上的润滑物结集层擦除,最后引入冷拔机进入冷拔工序。由于润滑物结集层的擦除方式是手工进行的,因而存在以下欠缺:擦拭效率低并且在线作业人员的作业强度大;在擦拭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尘杂,既影响作业现场的环境,又存在损及作业人员健康之虞;由于经烘烤的钢管在擦拭时仍处于温度相对较高的状态,因而稍有不甚会烫伤作业人员的肢体,故安全性难以保障。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关于对钢管清洁的技术信息,如cn102989827b推荐有“钢管在线外脱脂清洗设备”、cn101884991a提供有“钢管内壁清洗机”、cn103920678b介绍有“具有对钢管承托导引功能的钢管自动清洗机”以及cn103920680b公告有“钢管外壁自动清洗装置”。由于并非限于例举的前述专利方案都是针对采用液态清洁介质设计的,因而对于前述顽固地板结在钢管外壁上的固态的润滑物层的去除不具有可借鉴的启示。

cn102000706b教导的“一种钢管外表面氧化皮的清洁方法及清理设备”弥补了cn101100755a(一种汽车油冷器用铜管的酸洗方法)、cn101633011a(一种锡青铜管的制备方法)以及cn100501879a(铜包铝母线的制作方法)中提及的铜管清洁方式存在的不足,并且客观上能兑现其在说明书第0026段至0028段归纳的技术效果。但是至少存在以下两处缺憾:由于铜管仅能以直线行进方式并且行进速度为3m/min(说明书第0068段)依次途经粗刷装置的第一弹簧螺旋刷、中刷装置的第二弹簧螺旋刷和精刷装置的第三弹簧螺旋刷,又由于铜管是不转动的,因而顽固地结集在铜管外表面的氧化皮层的去除效果以及去除效率是相对欠缺的;由于粗、中、精刷装置各自需要由独立的动力机构支持工作,因而电能消耗相对较大。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经计算机模拟推演试验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钢管在伴随着转动的状态下途经润滑物结集层清除机构而藉以增进对润滑物结集层的去除效果以及去除效率、有利于减少电能消耗而藉以体现目前全社会倡导的节约型节能型经济精神的去除钢管外壁冗余润滑物层的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去除钢管外壁冗余润滑物层的装置,包括一尘杂收集箱;一钢管表面润滑物结集层清除机构和一毛刷辊驱动机构,钢管表面润滑物结集层清除机构设置在所述尘杂收集箱上,毛刷辊驱动机构与钢管表面润滑物结集层清除机构传动连接;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用于使钢管回转的钢管回转驱动机构,该钢管回转驱动机构对应于钢管表面润滑物结集层清除机构的前侧设置,所述的毛刷辊驱动机构伴随于钢管回转驱动机构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尘杂收集箱具有一箱腔,该箱腔的上部构成敞口,而四周封闭,并且在箱腔内以插拔方式设置有一集尘抽屉;所述钢管表面润滑物结集层清除机构在对应于所述敞口的位置设置在尘杂收集箱的上部;所述的毛刷辊驱动机构在对应于钢管表面润滑物结集层清除机构的前侧的位置与钢管表面润滑物结集层清除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的钢管回转驱动机构在对应于钢管表面润滑物结集层清除机构的前侧的状态下直接或间接设置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钢管表面润滑物结集层清除机构包括一左毛刷辊和一右毛刷辊,左毛刷辊的前端由左毛刷辊前轴头转动地支承在左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上,而该左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设置在所述尘杂收集箱的前侧顶部,左毛刷辊的后端由左毛刷辊后轴头转动地支承在左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上,而该左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设置在尘杂收集箱的后侧顶部,左毛刷辊的中部与所述箱腔的上部的敞口相对应,右毛刷辊的前端由右毛刷辊前轴头转动地支承在右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上,而该右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在对应于所述左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的右侧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尘杂收集箱的前侧顶部,右毛刷辊的后端由右毛刷辊后轴头转动地支承在右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上,而该右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在对应于所述左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的右侧的位置设置在尘杂收集箱的后侧顶部,右毛刷辊的中部与所述箱腔的上部的敞口相对应;所述的毛刷辊驱动机构与所述左毛刷辊前轴头以及所述右毛刷辊前轴头传动连接;所述的钢管回转驱动机构在对应于所述左毛刷辊以及右毛刷辊的前侧之间的状态下直接或间接设置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固定在左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调整座上,所述的右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固定在右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调整座上,所述的左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固定在左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调整座上,所述的右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固定在右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调整座上,在所述尘杂收集箱的前侧顶部并且在对应于左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调整座以及右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调整座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前调整槽,而在尘杂收集箱的后侧顶部并且在对应于左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调整座以及右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调整座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后调整槽,左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调整座以及右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调整座在分别对应于前调整槽的位置与尘杂收集箱的前侧顶部固定,左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调整座以及右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调整座在分别对应于后调整槽的位置与尘杂收集箱的后侧顶部固定。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毛刷辊驱动机构包括毛刷辊驱动电机、电机传动轮、左毛刷辊驱动轮、右毛刷辊驱动轮、涨紧轮和毛刷辊驱动轮传动带,毛刷辊驱动电机搭载在所述钢管回转驱动机构上,电机传动轮固定在毛刷辊驱动电机的毛刷辊驱动电机轴上,左毛刷辊驱动轮与所述左毛刷辊的左毛刷辊前轴头固定,右毛刷辊驱动轮与所述右毛刷辊的右毛刷辊前轴头固定,涨紧轮固定在涨紧轮轴上,该涨紧轮轴转动地支承在涨紧轮轴承座上,而该涨紧轮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尘杂收集箱的前侧,毛刷辊驱动轮传动带套置在电机传动轮、左、右毛刷辊驱动轮以及涨紧轮上,所述的钢管回转驱动机构在对应于所述左毛刷辊驱动轮与右毛刷辊驱动轮的前侧之间的状态下直接或间接设置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传动轮、左、右毛刷辊驱动轮以及涨紧轮为皮带轮,所述的毛刷辊驱动轮传动带为传动皮带。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钢管回转驱动机构包括机座、回转辊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回转辊驱动传动带、回转辊、压辊和压辊浮动调整装置,机座在对应于所述左毛刷辊驱动轮与右毛刷辊驱动轮的前侧之间的状态下直接或间接设置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该机座的顶部构成有一机座平台,在该机座平台朝向上的一侧的四个角部各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立柱,回转辊驱动电机固定在机座的下部,主动轮固定在回转辊驱动电机的回转辊驱动电机轴上,回转辊通过回转辊轴转动地支承在一对回转辊轴轴承座之间,而该对回转辊轴轴承座固定在机座平台上,从动轮固定在回转辊轴的一端端部,回转辊驱动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主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从动轮上,压辊在对应于回转辊的上方的位置转动地设置在压辊浮动调整装置上并且该压辊与回转辊彼此形成x字形的位置关系,构成于压辊上的压辊v字形辊槽与构成于回转辊上的回转辊v字形辊槽同样彼此形成x字形的关系,压辊浮动调整装置设置在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毛刷辊驱动电机搭载在所述的机座上;途经压辊与回转辊之间的钢管的转动方向是与所述左毛刷辊以及右毛刷辊的旋转方向相反的。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主动轮以及从动轮为皮带轮,所述的回转辊驱动传动带为皮带。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压辊浮动调整装置包括顶板、压辊轴承座固定板、调整螺杆、手轮、调整螺杆座、一对导杆和一对导杆弹簧,顶板以腾空于所述机座平台的上方的状态与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压辊轴承座固定板位于顶板与所述的压辊之间,调整螺杆与设置在顶板的中心位置的调整螺杆螺母螺纹配合,该调整螺杆的下端与调整螺杆座连接,上端伸展到顶板的上方,手轮固定在调整螺杆的上端,调整螺杆座与压辊轴承座固定板朝向上的一侧的中心位置固定,一对导杆的上端与一对导杆导套滑动配合,而一对导杆导套在分别对应于调整螺杆螺母的两侧的位置与顶板固定,一对导杆的下端与压辊轴承座固定板连接,一对导杆弹簧分别套置在一对导杆上,该对导杆弹簧的上端抵挡在顶板上,而下端抵挡在压辊轴承座固定板上;所述的压辊通过压辊轴转动地支承在一对压辊轴轴承座之间,而该对压辊轴轴承座与所述压辊轴承座固定板朝向下的一侧固定。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尘杂收集箱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敞口的位置配设有一吸尘罩,在该吸尘罩上配接有一吸尘管;在尘杂收集箱的顶部固定有一钢管定心托轮架固定板,在该钢管定心托轮架固定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左、右毛刷辊的后端之间的位置固定有一对钢管定心托轮架,在该对钢管定心托轮架上各转动地设置有一钢管定心托轮。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增设了用于使钢管回转的钢管回转驱动机构,因而在钢管以直线方式行经钢管表面润滑物结集层清除机构的同时产生回转,有助于提高对钢管表面的润滑物结集层的清除效率和清除效果;之二,由于仅需使用一套毛刷辊驱动机构,因而有利于减少电能消耗,体现目前全社会倡导的节约型节能型经济精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钢管表面润滑物结集层清除机构、毛刷辊驱动机构以及钢管回转驱动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依据图2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尘杂收集箱1,该尘杂收集箱1在使用状态下优选直接支承于使用场所的地坪上;示出了一钢管表面润滑物结集层清除机构2和一毛刷辊驱动机构3,钢管表面润滑物结集层清除机构2设置在前述尘杂收集箱1上,毛刷辊驱动机构3与钢管表面润滑物结集层清除机构2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去除钢管外壁冗余润滑物层的装置的结构体系中还包括有一用于使钢管6回转的钢管回转驱动机构4,该钢管回转驱动机构4对应于钢管表面润滑物结集层清除机构2的前侧设置,前述的毛刷辊驱动机构3伴随于钢管回转驱动机构4设置。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前述尘杂收集箱1具有一箱腔11,该箱腔11的上部构成敞口,而四周封闭(底部也可封闭),并且在箱腔11内以插拔方式设置有一集尘抽屉111,前述钢管表面润滑物结集层清除机构2在对应于前述敞口的位置设置在尘杂收集箱1的上部;前述的毛刷辊驱动机构3在对应于钢管表面润滑物结集层清除机构2的前侧的位置与钢管表面润滑物结集层清除机构2传动连接;前述的钢管回转驱动机构4在对应于钢管表面润滑物结集层清除机构2的前侧的状态下设置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

重点见图2,前述的钢管表面润滑物结集层清除机构2包括一左毛刷辊21和一右毛刷辊22,左毛刷辊21的前端由左毛刷辊前轴头211转动地支承在左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2111上,而该左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2111设置在前述尘杂收集箱1的前侧顶部,左毛刷辊21的后端由左毛刷辊后轴头212转动地支承在左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2121上,而该左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2121设置在尘杂收集箱1的后侧顶部,左毛刷辊21的中部与前述箱腔11的上部的敞口相对应,右毛刷辊22的前端由右毛刷辊前轴头221转动地支承在右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2211上,而该右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2211在对应于前述左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2111的右侧的位置设置在前述尘杂收集箱1的前侧顶部,右毛刷辊22的后端由右毛刷辊后轴头222转动地支承在右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2221上,而该右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2221在对应于前述左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2121的右侧的位置设置在尘杂收集箱1的后侧顶部,右毛刷辊22的中部与前述箱腔11的上部的敞口相对应。

由图2所示,前述左毛刷辊前轴头211伸展到左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2111的前方,即探出左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2111,以便使毛刷辊驱动机构3传动连接,前述的右毛刷辊前轴头221同例,不再赘述。此外,依据专业常识,前述的左、右毛刷辊21、22是彼此配合的,并且左、右毛刷辊21、22的刷毛优选采用细钢丝担当,细钢丝最好使用具有良好弹性的不锈钢丝。

由图1和图2的示意可以确认:前述的毛刷辊驱动机构3同时与前述左毛刷辊前轴头211以及前述右毛刷辊前轴头221传动连接;前述的钢管回转驱动机构4在对应于前述左毛刷辊21以及右毛刷辊22的前侧之间的状态下直接设置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但是如果将钢管回转驱动机构4以间接方式设置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则应当视为等同的技术手段,所谓的间接方式是指:将钢管回转驱动机构4设置在一托架上,再将托架与地坪固定。

由图2所示,前述的左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2111固定在左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调整座2112上,前述的右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2211固定在右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调整座2212上,前述的左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2121固定在左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调整座2122上,前述的右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2221固定在右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调整座2222上,在前述尘杂收集箱1的前侧顶部并且在对应于左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调整座2112以及右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调整座2212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前调整槽12,而在尘杂收集箱1的后侧顶部并且在对应于左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调整座2122以及右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调整座2222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后调整槽13,左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调整座2112以及右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调整座2212在分别对应于前调整槽12的位置与尘杂收集箱1的前侧顶部固定,左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调整座2122以及右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调整座2222在分别对应于后调整槽13的位置与尘杂收集箱1的后侧顶部固定。

由于前述的左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调整座2112、左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调整座2122以及右毛刷辊后轴头轴承座调整座2222的结构和调整方式是与右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调整座2212相同的,因而申请人在下面仅对右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调整座2212的调整机理(即道理)作简要说明。在右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调整座2212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前调整槽12的位置配设一调整座固定螺钉22121,在右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调整座2212的右侧以水平状态即以卧置状态连接一调整座调整螺杆22122,在尘杂收集箱1的角部并且在对应于调整座调整螺杆22122的位置固定一调整座调整螺杆固定耳16,调整座调整螺杆22122与该调整座调整螺杆固定耳16连接。当要对右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调整座2212进行左右(向左或向右)调整时,那么先旋松配设在调整座固定螺钉22121上的螺母(图中未示出)和配置在调整座调整螺杆22122上的螺杆锁定螺母22123,将右毛刷辊前轴头轴承座调整座2212循着前调整槽12依需向左或向右挪移,调整完毕后旋紧配设在调整座固定螺钉22121上的螺母以及前述的螺杆锁定螺母22123。

继续见图1和图2,前述的毛刷辊驱动机构3包括毛刷辊驱动电机31、电机传动轮32、左毛刷辊驱动轮33、右毛刷辊驱动轮34、涨紧轮35和毛刷辊驱动轮传动带36,毛刷辊驱动电机31通过毛刷辊驱动电机座312搭载在即固定在前述钢管回转驱动机构4上,电机传动轮32固定在毛刷辊驱动电机31的毛刷辊驱动电机轴311上,左毛刷辊驱动轮33与前述左毛刷辊21的左毛刷辊前轴头211固定,右毛刷辊驱动轮34与前述右毛刷辊22的右毛刷辊前轴头221固定,涨紧轮35固定在涨紧轮轴351上,该涨紧轮轴351转动地支承在涨紧轮轴承座3511上,而该涨紧轮轴承座3511在对应于预设在尘杂收集箱1的前侧的涨紧轮轴承座调整槽17的位置可调整地固定在前述尘杂收集箱1的前侧,毛刷辊驱动轮传动带36套置在电机传动轮32、左、右毛刷辊驱动轮33、34以及涨紧轮35上,前述的钢管回转驱动机构4在对应于前述左毛刷辊驱动轮33与右毛刷辊驱动轮34的前侧之间的状态下直接设置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具体如同前述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电机传动轮32、左、右毛刷辊驱动轮33、34以及涨紧轮35为皮带轮,前述的毛刷辊驱动轮传动带36为传动皮带。

当毛刷辊驱动电机31工作时,由毛刷辊驱动电机轴311带动电机传动轮32,由电机传动轮32带动毛刷辊驱动轮传动带36,由毛刷辊驱动轮传动带36同时带动左毛刷辊驱动轮33以及右毛刷辊驱动轮34,由左毛刷辊驱动轮33通过左毛刷前轴头211带动左毛刷辊21,同时由右毛刷辊驱动轮34通过右毛刷辊前轴头221带动右毛刷辊22,由左、右毛刷辊21、22上的刷毛将途经左、右毛刷辊21、22之间的钢管6的外表面上的冗余的润滑物结集层清除。清除过程中产生的尘屑自敞口进入即跌落至集尘抽屉111内,定期拉出集尘抽屉111倒除(即清除)。

继续见图1和图2,前述的钢管回转驱动机构4包括机座41、回转辊驱动电机42、主动轮43、从动轮44、回转辊驱动传动带45、回转辊46、压辊47和压辊浮动调整装置48,机座41在对应于前述左毛刷辊驱动轮33与右毛刷辊驱动轮34的前侧之间的状态下直接设置(也可以间接设置,具体在上面已作了说明)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该机座41的顶部构成有一机座平台411,在该机座平台411朝向上的一侧的四个角部各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立柱4111,也就是说立柱4111的数量有四根,回转辊驱动电机42通过电机固定座421固定在机座41的下部,主动轮43固定在回转辊驱动电机42的回转辊驱动电机轴上,回转辊46通过回转辊轴461转动地支承在一对回转辊轴轴承座4611之间,而该对回转辊轴轴承座4611固定在机座平台411上,从动轮44固定在回转辊轴461的一端端部,回转辊驱动传动带45的一端套置在主动轮43上,另一端套置在从动轮44上,压辊47在对应于回转辊46的上方的位置转动地设置在压辊浮动调整装置48上并且该压辊47与回转辊46彼此形成x字形的位置关系,构成于压辊47上的压辊v字形辊槽471与构成于回转辊46上的回转辊v字形辊槽462同样彼此形成x字形的关系,压辊浮动调整装置48设置在前述立柱4111的顶部。

由图1和图2所示,由于前述毛刷辊驱动电机31通过毛刷辊驱动电机座312固定在了前述的机座41上,因而印证了申请人在上面曾两次提及的毛刷辊驱动电机31搭载在钢管回转驱动机构4上的说法。在本实施例中,途经压辊47与回转辊46之间的钢管6的转动方向是与前述左毛刷辊21以及右毛刷辊2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这样更有利于左、右毛刷辊21、22将结集在钢管6的外表面的润滑物结集层去除。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主动轮43以及从动轮44为皮带轮,前述的回转辊驱动传动带45为皮带。

当回转辊驱动电机42工作时,由其回转辊驱动电机轴带动主动轮43,由主动轮43带动回转辊驱动传动带45,由回转辊驱动传动带45带动从动轮44,由从动轮44带动回转辊轴461,由回转辊轴461带动回转辊46,在压辊47的配合下使途经压辊47与回转辊46之间的钢管6(已被左、右毛刷辊21、22消除了润滑物结集层)产生转动,直至行出(也可称“行离”)压辊47与回转辊46之间,即行出压辊v字形辊槽471与回转辊v字形辊槽462。由于钢管6的回转方向与前述左、右毛刷辊21、22的转动方向相反,因而十分有利于左、右毛刷21、22将钢管6的外表面即外壁上的润滑物结集层清除,清除效率和清除效果俱能保障。

依据专业常识,前述回转辊46以及压辊47的数量可同步增加,例如采用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数的回转辊46和压辊47,在这种情况下,只要适度增加机座41的长度,以使机座平台411的长度增大至得以满足间隔设置依需数量的回转辊46的要求。同样的道理,前述压辊浮动调整装置48的数量也相应增加至得以满足设置依需数量的压辊47的要求。进而依据专业常识,当回转辊46有前述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时,即回转辊46有复数个(压辊47与回转辊46的数量相等)时,那么固定在各两相邻回转辊46的回转辊轴461上的前述从动轮44之间采用过渡传动带传动联结,并且从动轮44为双槽道传动轮。

继续见图1和图2,前述的压辊浮动调整装置48包括顶板481、压辊轴承座固定板482、调整螺杆483、手轮484、调整螺杆座485、一对导杆486和一对导杆弹簧487,顶板481以腾空于前述机座平台411的上方的状态与前述立柱4111的顶部固定,并且由旋配在立柱4111的顶部的顶板限定螺母41111限定,压辊轴承座固定板482位于顶板481与前述的压辊47之间,调整螺杆483与设置在顶板481的中心位置的调整螺杆螺母4811螺纹配合,该调整螺杆483的下端与调整螺杆座485连接,上端伸展到顶板481的上方,手轮484固定在调整螺杆483的上端,调整螺杆座485通过螺钉与压辊轴承座固定板482朝向上的一侧的中心位置固定,一对导杆486的上端与一对导杆导套4861滑动配合,而一对导杆导套4861在分别对应于调整螺杆螺母4811的两侧的位置与顶板481固定,一对导杆486的下端与压辊轴承座固定板482连接,一对导杆弹簧487分别套置在一对导杆486上,该对导杆弹簧487的上端抵挡在顶板481上,而下端抵挡在压辊轴承座固定板482上。

由图1和图2所示,前述的调整螺杆座485具有一弹性压力间隙4851,该弹性压力间隙4851也可称压辊轴承座固定板回弹补偿腔,前述调整螺杆483的下端探入该弹性压力间隙4851内,从而实现与调整螺杆座485的连接。

前述的压辊47通过压辊轴472转动地支承在一对压辊轴轴承座4721之间,而该对压辊轴轴承座4721各通过压辊轴承座固定螺钉47211与前述压辊轴承座固定板482朝向下的一侧固定。

当对手轮484操作时,由手轮484带动调整螺杆483,由于调整螺杆483与调整螺杆座485连接(转动连接),又由于调整螺杆座485与压辊轴承座固定板482固定,因而由调整螺杆483通过调整螺杆座485带动压辊轴承座固定板482上行或下行,由压辊轴承座固定板482带动一对压辊轴轴承座4721相应地上行或下行,由一对压辊轴轴承座4721带动压辊47上行或下行。压辊47上行时,其与回转辊46之间的间隙增大,反之则缩小,压辊47上行或下行的程度以使途经压辊v字形辊槽471与回转辊v字形辊槽462之间的钢管6恰到好处地与压辊47以及回转辊46接触,即由压辊47与回转辊46的配合而确保钢管6转动。压辊47的上行或下行取决于压辊轴承座固定板482的上行或下行,而该压辊轴承座固定板482的上行或下行取决于调整螺杆483的上行或下行,调整螺杆483的上行或下行取决于手轮484的旋转方向,即取决于对手轮484的逆时针或顺时针回转操作。

优选地,在前述尘杂收集箱1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敞口的位置配设有一吸尘罩14,在该吸尘罩14上配接有一吸尘管141;在尘杂收集箱1的顶部固定有一钢管定心托轮架固定板15,在该钢管定心托轮架固定板15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左、右毛刷辊21、22的后端之间的位置固定有一对钢管定心托轮架151,在该对钢管定心托轮架151上各转动地设置有一钢管定心托轮1511。

请重点见图2,在图2中示出了一备料台5和一除尘箱7,仍以图2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备料台5位于尘杂收集箱1的后侧(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右侧),在该备料台5上设置有一调整支架51,在该调整支架51上设置有一对轮架轴511,在该对轮架轴511的上部各设置有一托管轮座5111,在托管轮座5111上转动地设置有托管轮51111。在备料台5上还设有用于将钢管6推向左、右毛刷辊21、22之间的推管油缸,由该推管油缸的油缸柱8推动钢管6。以图2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除尘箱7位于钢管回转驱动机构4的前侧(即位于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左侧),前述的吸尘管141与设置在除尘箱7上的除尘风机71连接,以图2所示位置状态为例,在对应于除尘箱7的右侧的位置即在对应于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前侧的位置设置有一钢管承托架9,在该钢管承托架9上设置有两套结构与前述的托管轮座5111相同的钢管托座91,在钢管托座91上各设置有钢管托轮911。

由图1所示,钢管托轮911、钢管定心托轮1511以及托管轮51111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

申请人结合图1和图2简述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完成了对涂敷润滑物后的钢管6的烘烤后,该钢管6被引至前述的备料台5,备料台5上的钢管6(外表面结集有完成了烘烤后板结的润滑物层)逐支滚落至前述的托管轮51111,由推管油缸的油缸柱8将钢管6朝着钢管定心托轮1511的方向推送,即朝着左、右毛刷辊21、22之间推送。此时毛刷辊驱动机构3以及钢管回转驱动机构4俱处于工作状态,在压辊47与回转辊46的配合下使钢管6转动并且钢管6呈直线位移,在该过程中,由左、右毛刷辊21、22的共同作用将结集在钢管6外表面上的前述板结的润滑物层清除。左、右毛刷辊21、22对钢管6清除润滑物层产生的尘埃由处于工作状态的除尘箱7吸取(除尘风机71工作),具体是:吸尘罩14内的尘埃依次经吸尘管141、除尘风机71的进风口、除尘风机71的出风管711进入除尘箱7内。经清除了润滑物的钢管6经前述钢管托轮911行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