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体废物的填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14907发布日期:2018-10-09 21:07阅读:18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废物填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固体废物的填埋方法。



背景技术:

固体废物填埋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用于固体废物最终处理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处理方法之一,它是由传统的废物堆放和填地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处置技术,具有投资少、容量大、见效快的优点,现有技术中,在固体废物填埋过程中,往往采用机动车将固体废物运送至填埋场地,在运送过程中由于路面颠簸等原因容易造成废物内部和表层的防渗膜破裂,进而导致废物随着机动车辆的行驶而沿路抛洒,既危害沿途道路环境及植被环境,也会对现场操作人员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同时现有技术中填埋作业过程中缺少固化剂,也未采取分层填埋作业,导致填埋后废物料经一段时间的风吹和雨淋作用,内部挤压变形,严重时甚至挤破外层防渗膜,污染周边植被和生态环境,威胁人类用水从而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固体废物的填埋方法,通过铺设待填埋区域行车路面,在运送过程中保证运送废物安全性,且在废物运送完毕后,及时清理卸料场地及机动车,保证运送安全,同时采取分层填埋作业,保证内部废物填埋安全,从而保证周边植被和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用水和人类健康安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固体废物的填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固体废物依次经过预处理、静置、表面风干后,等待良好天气准备入场;

(2)在待填埋区域行车路面用装炉渣的编织袋打底,编织袋至少排布两层;

(3)废物由机动车装载,经待填埋区域行车路面运送至待填埋区域,并进场卸料;

(4)废物运送完毕后,清理卸料场地及机动车;

(5)检查并及时清理机动车沿途洒落的废物残渣,地面清理完毕后,混合有废物残渣的冲洗水汇入调节池;

(6)由挖机将卸料完毕的废物吊运到指定填埋区域附近放好;

(7)在指定填埋区域底部和侧面分别铺设防渗膜;

(8)在指定填埋区域底部防渗膜上先放一层污泥,再放一层固化料;

(9)装载机由上而下以每层0.5m的厚度将废物摊开、推平并压实成作业薄层,每一层作业薄层形成后由挖机来回碾压3遍,每次碾压履带轨迹大于上次履带轨迹的3/4;

(10)挖机碾压3遍完成后,在上次作业薄层上方再放一层污泥,再放一层固化料,重复步骤(9);

(11)局部边角由人工进行推铺作业;

(12)当填埋作业进行到中部防渗膜的边界位置时,采用固化料装袋压实,进行中间覆盖;

(13)中间覆盖结束后进行中部防渗膜的铺设,并在中间防渗膜上方的覆盖层上继续进行步骤(8)至步骤(10)的填埋作业,待填埋至设计高度后进行终场覆盖;

(14)终场覆盖完毕后,在最外侧覆盖防雨膜;

(15)检查防雨膜的平整度,保证水流从周边沟槽导出,避免雨水流入填埋区域;

(16)填埋作业过程中启动导气装置,并随着填埋高度的上升,导气装置也不断向上延伸,并最终与指定填埋区域上方的排气层相通;

(17)详细记录废物填埋的编号、填埋位置和填埋层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待填埋区域行车路面选取除陡坡、坑洼、鹅卵石以外的平坦路面。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清理机动车包括对机动车的装载区内外壳体、车架表面、车轮轮胎及轮辋位置的清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的调节池内预先投入适量用于中和废物中重金属离子和酸碱性的添加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中的防渗膜选用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膜)。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7)之后、所述步骤(8)之前,根据废物种类确定填埋区域种类和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废物种类至少分为酸碱类废物、重金属废物和非金属废物三种。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3)中选用塑料膜对废物进行终场覆盖。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4)中的导气装置选用导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导气管分段设置,且各段之间相互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铺设待填埋区域行车路面,在运送过程中保证运送废物安全性,且在废物运送完毕后,及时清理卸料场地及机动车,保证运送安全;

(2)同时采取分层填埋作业,保证内部废物填埋安全,从而保证周边植被和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用水和人类健康安全;

(3)外侧铺设有防雨膜,防雨同时保证水流从周边沟槽导出,避免雨水流入填埋区域;

(4)设置有导气装置,并随着填埋高度的上升,导气装置也不断向上延伸,并最终与指定填埋区域上方的排气层相通,实现内外气压恒定,防止内部腐败反应进而影响当地土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固体废物的填埋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固体废物的填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固体废物依次经过预处理、静置、表面风干后,等待良好天气准备入场,避免雨雪天气工作人员操作不便,同时避免雨雪在填埋过程中进入废物从而影响固化效果;

(2)在待填埋区域行车路面用装炉渣的编织袋打底,编织袋至少排布两层,来源方便低廉,提高保护效果;

(3)废物由机动车装载,经待填埋区域行车路面运送至待填埋区域,并进场卸料,通过铺设待填埋区域行车路面,在运送过程中保证运送废物安全性,从而避免抛洒出的废物危害沿途道路环境、植被环境以及人员健康;

(4)废物运送完毕后,清理卸料场地及机动车;及时清理卸料场地及机动车,以保证机动车返程及下次运输过程的运送安全;

(5)检查并及时清理机动车沿途洒落的废物残渣,地面清理完毕后,混合有废物残渣的冲洗水汇入调节池以中和其重金属离子及酸碱性;

(6)由挖机将卸料完毕的废物吊运到指定填埋区域附近放好;

(7)在指定填埋区域底部和侧面分别铺设防渗膜;

(8)在指定填埋区域底部防渗膜上先放一层污泥,再放一层固化料,在实现废物固化的同时,使得废物固化后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趋于稳定;

(9)装载机由上而下以每层0.5m的厚度将废物摊开、推平并压实成作业薄层,每一层作业薄层形成后由挖机来回碾压3遍,每次碾压履带轨迹大于上次履带轨迹的3/4;

(10)挖机碾压3遍完成后,在上次作业薄层上方再放一层污泥,再放一层固化料,重复步骤(9);

(11)局部边角由人工进行推铺作业;

(12)当填埋作业进行到中部防渗膜的边界位置时,采用固化料装袋压实,进行中间覆盖;

(13)中间覆盖结束后进行中部防渗膜的铺设,并在中间防渗膜上方的覆盖层上继续进行步骤(8)至步骤(10)的填埋作业,待填埋至设计高度后进行终场覆盖;

(14)终场覆盖完毕后,在最外侧覆盖防雨膜;

(15)检查防雨膜的平整度,保证水流从周边沟槽导出,避免雨水流入填埋区域;

(16)填埋作业过程中启动导气装置,并随着填埋高度的上升,导气装置也不断向上延伸,并最终与指定填埋区域上方的排气层相通,实现内外气压恒定,防止内部腐败反应进而影响当地土壤环境;

(17)详细记录废物填埋的编号、填埋位置和填埋层次,以便于后续持续跟进定期观察。

具体地,步骤(2)中待填埋区域行车路面选取除陡坡、坑洼、鹅卵石以外的平坦路面,从而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废物刺破防渗膜沿途抛洒。

具体地,步骤(4)中清理机动车包括对机动车的装载区内外壳体、车架表面、车轮轮胎及轮辋位置的清理,以清洗沿途抛洒于运输道路上的废物。

具体地,步骤(5)中的调节池内预先投入适量用于中和废物中重金属离子和酸碱性的添加剂。

具体地,步骤(7)中的防渗膜选用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膜)。

具体地,在步骤(7)之后、步骤(8)之前,根据废物种类确定填埋区域种类和大小。

具体地,废物种类至少分为酸碱类废物、重金属废物和非金属废物三种。

具体地,步骤(13)中选用塑料膜对废物进行终场覆盖。

具体地,步骤(14)中的导气装置选用导气管。

具体地,导气管分段设置,且各段之间相互连通,从而在保证通气效果的基础上,便于后期更换维护。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