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6636发布日期:2019-01-18 23:19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除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工地一般指建筑物、构筑物的施工现场,灰尘是被别的事物而起,它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灰尘来源于工业排放物、燃烧烟尘、土壤扬尘等,灰尘是人类健康的大敌,所以人们特别讨厌它,灰尘带着许多细菌病毒和虫卵到处飞扬,传播疾病。

目前,工地在进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灰尘日积月累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危害也是极大的,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用到除尘装置,但是现有的除尘装置一般是通过之间洒水的方式除尘,这样一方面浪费了水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洒水除尘后当水挥发变干后,尘土还是会被扬起,无法从根本上起到除尘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包括矩形外套、抽风泵、第一集尘箱和第二集尘箱,所述矩形外套构成该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推杆位于该装置外部,所述支座位于矩形外套的底部,所述万向转轮设置在支座上,所述散热面板焊接在抽风泵的下方,所述抽风泵位于该装置内部的右下角,所述纳米填充层填充在抽风泵和第二集尘箱的接口,所述隔板水平设置在螺纹管和抽风泵之间,所述滤网胶结在吸尘嘴内部,所述吸尘嘴与螺纹管连接成一整体,所述螺纹管位于该装置内部,集尘管道的两端胶结在螺纹管和第一集尘箱之间,所述拉环由y形螺丝固定在矩形外壳上,所述第一集尘箱和第二集尘箱均靠近拉环设置。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推杆与该装置呈转动连接,且其底端通过转动轴固定在支座上。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万向转轮的一端焊接在支座的底部,且该万向转轮在支座的底部呈前后左右对称设置。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散热面板采用高分子纳米材料制作而成,且由一个个散热孔组成,其代替一部分支座。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抽风泵设置在散热面板的正上方,且其两端由固定螺母固定在支座上。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纳米填充层以特殊方法填充,且其将抽风泵和第二集尘箱的接口完全充满。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隔板焊接在矩形外套上,且其采用易于散热的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滤网通过热熔胶将其四周胶结固定在吸尘嘴的内壁,其位置处于吸尘嘴的最外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纹管采用叠加螺纹的形式收束在矩形外壳内,且其由卡销固定。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拉环的两端设置有螺丝孔,由y形螺丝穿过螺丝孔将其与矩形外壳固定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该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推杆位于该装置外部,万向转轮设置在支座上,便于移动该除尘装置,保证该装置可以向任意方向旋转;

二、散热面板焊接在抽风泵的下方,抽风泵位于该装置内部的右下角,使抽风泵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被散热面板吸收,避免抽风泵过热影响其使用寿命;

三、滤网胶结在吸尘嘴内部,对吸入的灰尘进行初步的过滤,将大颗粒的尘土先行处理,确保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四、吸尘嘴与螺纹管连接成一整体,避免出现缝隙,进而影响吸尘效果;

五、第一集尘箱和第二集尘箱均靠近拉环设置,便于将第一集尘箱和第二集尘箱取出或安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拉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螺纹管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矩形外套;2-推杆;3-支座;4-万向转轮;5-转动轴;6-散热面板;7-抽风泵;8-纳米填充层;9-隔板;10-滤网;11-吸尘嘴;12-卡销;13-螺纹管;14-集尘管道;15-拉环;16-y形螺丝;17-第一集尘箱;18-第二集尘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包括矩形外套1、抽风泵7、第一集尘箱17和第二集尘箱18,所述矩形外套1构成该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推杆2位于该装置外部,所述支座3位于矩形外套1的底部,所述万向转轮4设置在支座3上,所述散热面板6焊接在抽风泵7的下方,所述抽风泵7位于该装置内部的右下角,所述纳米填充层8填充在抽风泵7和第二集尘箱18的接口,所述隔板9水平设置在螺纹管13和抽风泵7之间,所述滤网10胶结在吸尘嘴11内部,所述吸尘嘴11与螺纹管13连接成一整体,所述螺纹管13位于该装置内部,集尘管道14的两端胶结在螺纹管13和第一集尘箱17之间,所述拉环15由y形螺丝16固定在矩形外壳1上,所述第一集尘箱17和第二集尘箱18均靠近拉环15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所述推杆2与该装置呈转动连接,且其底端通过转动轴5固定在支座3上,使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万向转轮4的一端焊接在支座3的底部,且该万向转轮4在支座3的底部呈前后左右对称设置,保证该装置可以向任意方向旋转,且有足够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面板6采用高分子纳米材料制作而成,且由一个个散热孔组成,其代替一部分支座3,保证该装置的内部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造成内部部件的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抽风泵7设置在散热面板6的正上方,且其两端由固定螺母固定在支座3上,使该抽风泵7有足够的散热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纳米填充层8以特殊方法填充,且其将抽风泵7和第二集尘箱18的接口完全充满,保证吸入该装置的灰尘不会进入到抽风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9焊接在矩形外套1上,且其采用易于散热的材料制作而成,将该装置的电机和除尘管道部分分隔开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网10通过热熔胶将其四周胶结固定在吸尘嘴11的内壁,其位置处于吸尘嘴11的最外部,防止过大的颗粒物吸入该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纹管13采用叠加螺纹的形式收束在矩形外壳1内,且其由卡销12固定,防止该装置的吸尘嘴11遇到需要加长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环15的两端设置有螺丝孔,由y形螺丝16穿过螺丝孔将其与矩形外壳1固定在一起,方便第一集尘箱17和第二集尘箱18的取出与置入。

有益效果:推杆2位于该装置外部,万向转轮4设置在支座3上,便于移动该除尘装置,保证该装置可以向任意方向旋转,散热面板6焊接在抽风泵7的下方,抽风泵7位于该装置内部的右下角,使抽风泵7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被散热面板6吸收,避免抽风泵7过热影响其使用寿命,滤网10胶结在吸尘嘴11内部,对吸入的灰尘进行初步的过滤,将大颗粒的尘土先行处理,确保该装置的工作效率,吸尘嘴11与螺纹管13连接成一整体,避免出现缝隙,进而影响吸尘效果,第一集尘箱17和第二集尘箱18均靠近拉环设置,便于将第一集尘箱17和第二集尘箱18取出或安置。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装置时,先将第一集尘箱17和第二集尘箱18取出并将其内部清理干净后,置入该装置,拧紧y形螺丝16使拉环端的封闭门不松动,打开抽风泵7,灰尘在抽风泵7的作用下被吸入该装置内部,经过吸尘嘴11时,滤网10对吸入的灰尘进行初步的过滤,将大颗粒的尘土先行处理,确保该装置的工作效率,并在抽风泵7的下方安装散热面板6,使抽风泵7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被散热面板6吸收,如果遇到需要将吸尘嘴11加长的情况,则打开卡销12,将该装置内部的螺纹管13抽出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