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循环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7930发布日期:2018-11-02 21:12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循环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制冷机组很多采用水冷式的,水冷冷凝器内部管壁很容易结水垢,这些水垢会影响换热效果,导致机组的冷凝温度升高,进而导致制冷量降低、机组电耗增加。水垢的主要形成原因是:冷却水中的钙、镁离子在受热时以盐的形式结晶析出并凝结在铜管内壁。而传统的除垢设备内部的除垢装置固定后不易更换调节,同时由于水中含有各种杂质以及污泥,使细菌在循环水以及管路中滋生,从而使空调外排的冷气中携带有各种杂质,对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同时具有可滤除水中污泥杂质,且可以方便的调节更换内部除垢装置的一种空调循环水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循环水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一种空调循环水处理装置包括进出水装置、筒体和可调节水处理装置,所述进出水装置固定设置于筒体两端,所述可调节水处理装置穿设在筒体内,所述进出水装置包括半球型端盖和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固定设置于半球型端盖上,所述半球型端盖固定设置于筒体两端,所述可调节水处理装置包括多组水处理机构和紧固件,多组所述水处理机构通过紧固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处理机构包括水处理网和固定外环,所述水处理网固定设置于固定外环的内侧壁上,所述固定外环的端面上开设多组阶梯孔,多组所述阶梯孔沿固定外环的圆周方向均布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相配合穿设于阶梯孔中,所述螺杆与阶梯孔之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且该螺杆的长度小于筒体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为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为固定部分,所述固定部分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部分的外侧壁上共轴线设有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且该固定部分的管壁上开设有多组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滤网放置管和通水管,所述滤网放置管和通水管相互垂直一体成型设置,所述滤网放置管和通水管内部相互贯通,且该滤网放置管的管径大于通水管的管径。

进一步地,所述通水管一端固定设置法兰,所述通水管另一端固定设置于半球型端盖上,且该通水管与半球型端盖贯通设置,所述半球型端盖一端固定设置法兰。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两端固定设置法兰,所述筒体一端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环直径小于固定外环的外环壁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水处理装置和筒体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包括多组支架和主筒体,多组所述支架固定设置于主筒体的外侧壁上,所述主筒体的两端固定设置法兰,所述主筒体的两端通过法兰连接半球型端盖。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循环水处理装置通过在进水部分和出水分布设置过滤装置可将水中的杂质泥土进行过滤,可防止其随水进入空调水循环系统,而且过滤装置中放置的滤网方便更换清洗,同时过滤装置中设置的可调节水处理装置,可以根据水质情况来调节滤网的多少,且更换维修更加方便,又由于可调节水处理装置的是由多元素特种合金制成,此合金可以更好的起到防垢除垢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可调节水处理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向的剖切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中的连接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一中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出水装置10,过滤装置101,滤网放置管1011,通水管1012,半球型端盖102,筒体20,支架201,主筒体202,可调节水处理装置30,水处理机构301,水处理网3011,固定外环3012,螺杆302,阶梯孔303,限位环40,连接杆50,第一卡块501,第二卡块502,水处理短结6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到图5所示,一种空调循环水处理装置包括进出水装置10、筒体20和可调节水处理装置30,进出水装置10固定设置于筒体20两端,可调节水处理装置30穿设在筒体20内,进出水装置10包括半球型端盖102和过滤装置101,过滤装置101分别固定设置于半球型端盖102上,筒体20包括多组支架201和主筒体202,多组支架201固定设置于主筒体202的外侧壁上,可调节水处理装置30包括多组水处理机构301和紧固件,水处理机构301通过紧固件连接。

进一步地,水处理机构301包括水处理网3011和固定外环3012,水处理网3011焊接设置于固定外环3012的内侧壁上,固定外环3012的端面上开设多组阶梯孔303,多组阶梯孔303沿固定外环3012的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水处理网3011是使用多元素特种合金制成,多元素特种合金是以稀土金属主族元素双键合成的晶体结构及含稀土金属氮双键的稀土金属末端氮宾配合物钪末端氮宾配合物,根据水质状况催化需求将镍、铜、铝、铁、钪、镧、铈、镨、铷、钙、硅、碳等元素采用不同配比烧结而成的一种特殊合金体并融合微化发生层的合金体,当这种水质流经合金体时,通过微化发生层和特殊合金作用,合金体便会向水中释放出一种能量,激活水中成垢因子,成垢因子被激活后就不能结合,因此就不能形成碳酸盐、硫酸盐等硬垢,这就防止了垢的生成,当能量经离子碰撞传递给已成垢分子,离子键断裂,离子游离出来,水垢就被溶解去除。水分子被激活后水分子团族被打碎,水以单分子形态存在,水的渗透性加强,水分子渗透入成垢分子间隙,产生微爆作用,加速垢的分解脱落,除垢速度加快。在除垢过程中,根据水流量大小变化及水流速的变化自动调节释放能量,保持除垢效果处于最佳状态。

进一步地,紧固件为一螺杆302,螺杆302相配合穿设于阶梯孔303中,螺杆302与阶梯孔303之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且该螺杆302的长度小于筒体20的长度,固定外环3012的两侧的螺杆302上分别旋配设置螺母,通过旋紧螺母来实现对固定外环3012的定位,此结构便于调节,可根据水质的情况在螺杆302上穿设相应数量的固定外环3012。

进一步地,过滤装置101包括滤网放置管1011和通水管1012,滤网放置管1011和通水管1012相互垂直一体成型设置,滤网放置管1011和通水管1012内部相互贯通,且该滤网放置管1011的管径大于通水管1012的管径,水由通水管1012流入并会流经滤网放置管1011,经由滤网放置管1011中的滤网过滤后可减少水中的污泥杂质,且滤网放置管1011中的两端焊接有法兰,且通过法兰盲板来实现对滤网放置管1011的密封。

进一步地,通水管1012一端焊接固定法兰,通水管1012另一端焊接设置于半球型端盖102上,且该通水管1012与半球型端盖102贯通设置,半球型端盖102一端焊接固定法兰,通水管1012一端的法兰来连接外部水管流入端口,半球型端盖102一端的法兰通过与筒体20上的法兰配合来实现与筒体20的连接。

进一步地,筒体20两端焊接设置法兰,筒体20一端的内侧壁上焊接固定限位环40,限位环40的内环直径小于固定外环3012的外环壁的直径,通过限位环40来实现可调节水处理装置30的限位。

进一步地,可调节水处理装置30和筒体20为间隙配合,此配合使可调节水处理装置30更容易穿入筒体20内。

进一步地,筒体20包括多组支架201和主筒体202,多组支架201通过焊接固定于主筒体202的外侧壁上。

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根据水质情况来确定滤网的使用数量,然后将滤网焊接到相应的固定外环3012的内侧壁上,然后再将螺杆302穿入固定外环3012上的阶梯孔303中,再通过旋紧螺杆302上的螺母来限制固定外环3012在螺杆302上的位置,将所有固定外环3012安装固定在螺杆302上后,将其整体穿设在筒体20内部,且将最外侧的固定外环3012的一侧的端面紧贴在限位环40的端面上,通过此配合来实现对可调节水处理装置30的限位,然后将进出水装置10通过焊接在半球型的端盖上的法兰固定在筒体20上,然后将空调水循环系统中的主进水管道连接在进水端的通水管1012的法兰上,出水端的通水管1012的法兰连接在空调水循环系统的输入端。水流由进水端的通水管1012流入,经由过滤网放置管1011中的滤网过滤后水中的污泥杂质被初步滤除,然后水流入筒体20中,经过由多元素特种合金制成的滤网处理后,再经由出水端的过滤装置101过滤后,再流入空调水循环系统中。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如图6和图7所示,在固定外环3012的阶梯孔303中穿设连接杆50,使第一卡块501靠近第二卡块502一侧的端面与阶梯孔303中的侧壁面相接触,而此时第二卡块502靠近第一卡块501的侧壁面与固定外环3012的侧壁面相接触,此时即可将连接杆50卡设在固定外环3012上,当需要拆卸时,通过将第二卡块502向连接杆50的圆心方向按压,来带动第一卡块501向连接杆50的圆心方向运动,从而脱离与阶梯孔303侧壁面的限位配合来将连接杆50与固定外环3012分离。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杆50是由尼龙料制成,此结构配合可以更加方便的调节更换水处理机构301。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区别仅在于,在本发明的通水管1012上通过一端的法兰固定加装水处理短结60,水处理短结60的另一端的法兰连接空调水循环系统中的主进水管道,水处理短结60内部设置有致密的滤网结构,且该滤网结构是由多元素特种合金制成,在加装此水处理短结60后,增加了水在本发明中的反应时间,可以将水中的水垢处理的更加彻底,可用于水质较差的情况。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