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预警功能的智能餐饮油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79144发布日期:2019-02-26 19:2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带预警功能的智能餐饮油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餐饮污水处理领域,是一种带预警功能的智能餐饮油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餐饮业每天排放的污水中主要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其中动植物油脂浓度高达1000~8000mg/l,悬浮颗粒浓度高达1500~8000mg/l,cod浓度高达1200~25000mg/l。如果任由这些未经处理的污染物随着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或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将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餐饮污水在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前要进行预处理,以除去固形残渣和大部分的油污。

目前餐饮污水的处理通常是采用无动力污水处理设备或传统隔油池。传统隔油池是利用油脂和水的比重不同达到自动分离。无动力污水处理设备是目前市场上传统隔油池的替换产品,此设备一般为一个箱式结构,该箱体上设有箱盖,箱体内设有多块隔板将其分隔形成多级过滤单元,污水从箱体的入口进入箱内,依次经过各级过滤单元,将固形残渣沉淀下来并除去大部分的动植物油脂后排入公共污水系统。该类设备虽然相比传统隔油池效果更好,但由于结构优化欠佳,油水分离效果和过滤效果仍有不足,尤其是集油回收部分,现有诸多餐饮污水处理设备只能实现局部区域集油回收处理,导致整体设备其它区域仍需要经常维护清理,提高了使用成本。为此,有待对现有餐饮污水过滤器进行结构优化和改进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带预警功能的智能餐饮油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使其解决现有同类设备油污水处理效果欠佳,集油回收欠充分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预警功能的智能餐饮油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的主体为长方体状的设备箱体,设备箱体内沿长度方向由前端至后端通过隔板依次分隔形成缓存区、油水分离区、第一深度处理区、第二深度处理区、清水区,缓存区顶部设有进水口,清水区设有三通排水管,缓存区内设有溢流管a,并通过溢流管a与油水分离区溢流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区与所述第一深度处理区之间通过两者间隔板下方的通水孔相通,第一深度处理区与第二深度处理区之间通过两者间隔板上方的溢流口a溢流相通,第二深度处理区与清水区之间通过两者间隔板上方的溢流口b溢流相通;所述油水分离区、第一深度处理区、第二深度处理区、清水区内位于各自集油液面位置均固定设有锥形集油罩,各锥形集油罩中部设有凸起用于集油的集油槽腔,所述第一深度处理区、第二深度处理区内均设有与锥形集油罩连为一体的过滤器放置架,过滤器放置架内放置过滤器,过滤器进水端位于对应处理区的溢流液面以下,过滤器的出水端与对应处理区后侧隔板的溢流口相通;所述第二深度处理区、清水区的锥形集油罩与各自前方的隔板之间均形成溢流通道,溢流通道与对应锥形集油罩的集油槽腔相通;所述设备箱体外一侧面设有集油箱和排油泵,集油箱底面为斜面,斜面底部设有带阀门的出油管;所述设备箱体内各锥形集油罩的集油槽腔内起始集油位置均通过排油管导引至设备箱体外部,并与所述排油泵的进油管连接相通,排油泵的出液管导通至所述集油箱内。

上述结构中,通过溢流管a、通水口、溢流口设置,从而使污水沿设备箱体流动时形成s形流道,实现油水充分分离。且每个处理区内均设置锥形集油罩,锥形集油罩将浮油集中至集油槽腔内,并通过排油管、排油泵收集至集油箱内,实现对各处理区油水分离后的浮油充分收集,提高油污水处理效率。除此以外,第一深度处理区、第二深度处理区内均设有过滤器,通过过滤器对油污水进一步过滤,从而提高油污水处理效果,保证最终排放达标。

上述餐饮油污水处理设备中,所述设备箱体内各所述锥形集油罩的集油槽腔内顶部均连接一根水平导通至所述集油箱内顶部的溢流管b。通过设置溢流管b,当设备箱体内某个处理区出现堵塞而导致水位上升时,利用溢流管b将油污水溢流至集油箱内,再由集油箱通过其它溢流管b将油污水溢流至其它处理区,从而达到防止个别处理区出现堵塞而油污水溢出的问题。

上述餐饮油污水处理设备中,所述集油箱内设有液位感应器,液位感应器外接报警装置。通过该结构,当集油箱内液面超出预定值时,则发出报警,以便操作人员及时维修或排放集油箱内的浮油。

上述餐饮油污水处理设备中,所述集油箱内斜面底部连接回流管一端,回流管中设置阀门,回流管另一端与所述油水分离区内相通,且回流管呈倾斜设置,回流管与油水分离区相连的一端低,另一端高。通过该回流管结构,使集油箱内浮油底部密度大的污水经回流管回流至油水分离区内,从而使集油箱内能够收集高浓度的浮油,便于后续回收处理。

上述餐饮油污水处理设备中,所述过滤器放置架与设备箱体内壁及对应处理区后侧隔板焊接固定,过滤器放置架设有一排过滤器放置仓位,各过滤器放置仓位对应放置一个过滤器,过滤器顶部设有提手。该结构相对简单,方便过滤器的安装和取出,使用较为方便快捷。

上述餐饮油污水处理设备中,所述设备箱体的缓存区顶部设有电动除渣装置,电动除渣装置包括电机、除渣筒、带螺旋叶片的除渣杆,除渣杆转动定位于除渣筒内,且除渣杆一端伸出除渣筒传动连接电机,除渣筒一端侧面设有与所述缓存区的进水口连接相通的进液口,除渣筒背对进液口的一侧面设有将油污水导流至缓存区的过滤除渣孔,除渣筒另一端连接开口朝下的排渣管;所述除渣筒相对于设备箱体呈倾斜设置,其中过滤除渣孔所在一端低,另一端高。通过该结构,利用除渣杆上的螺旋叶片转动,从而将过滤的残渣推动至排渣管,实现过滤排渣操作,较为方便、可靠。

上述餐饮油污水处理设备中,所述设备箱体内各处理区的排油管均设有独立控制通断的电磁阀门。通过该结构,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指定的处理区进行单独吸油收集操作,操作更为灵活方便。

上述餐饮油污水处理设备中,所述设备箱体内各处理区顶部,以及集油箱顶部均设有可卸式的活动盖板,活动盖板带有把手。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活动盖板,方便卸除活动盖板对设备箱体内各区进行清洗或抽吸操作。

上述餐饮油污水处理设备中,所述溢流管a为l型管,l型管上端管口位于缓存区内,l型管下端管口导通至所述油水分离区内,l型管下端管口的高度低于所述溢流口a的高度,并高于所述第一深度处理区的通水孔高度,且l型管下端管口、通水孔分布于设备箱体宽度方向的两侧。通过该结构,缓冲水流,尽可能提高油水分离效果。

该带预警功能的智能餐饮油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方法为:餐饮污水进入所述缓存区进行初步沉淀并油水分离,缓存区内位于上方的油污水由所述溢流管a溢流至油水分离区内;油水分离区内的油污水经所述锥形集油罩进行集油,并将浮油集中于所述集油槽腔内,经油水分离区油水分离后的污水经所述通水孔进入第一深度处理区,第一深度处理区内的污水经第一深度处理区内的锥形集油罩进行集油,并将浮油集中于对应集油槽腔内;第一深度处理区集油的同时,污水经第一深度处理区的过滤器过滤后溢流至所述第二深度处理区内,经第二深度处理区内的锥形集油罩进行集油,并将浮油集中于对应集油槽腔内;第二深度处理区集油的同时,污水经第二深度处理区内的过滤器过滤后溢流至清水区,经清水区的锥形集油罩进行集油,并将浮油集中于对应的集油槽内;经清水区处理后的污水由所述三通排水管排至外部;上述收集于各处理区集油槽腔内的浮油,通过开启排油泵,将各集油槽腔内的浮油收集至集油箱内,当集油箱内集满油时,开启集油箱内斜面底部出油管的阀门,实现排油操作。

本发明采用模块化结构,整体安装使用较为简单方便,能实现各处理区充分集油回收,提高了油污水处理效果和效率,适合作为各类餐饮污水处理设备使用,或同类设备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内部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作了a-a剖视。

图3是本发明的顶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部分活动盖板。

图4是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侧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中序号及名称为:1、设备箱体,101、缓存区,102、油水分离区,103、通水孔,104、第一深度处理区,105、第二深度处理区,106、清水区,107、溢流口a,108、溢流口b,109、溢流通道,2、电动除渣装置,201、电机,202、除渣筒,203、除渣杆,204、螺旋叶片,205、排渣管,3、进水口,4、三通排水管,5、集油箱,6、出油管,7、回流管,8、溢流管a,9、锥形集油罩,901、集油槽腔,10、排油管,11、溢流管b,12、过滤器放置架,1201、过滤器放置仓位,13、过滤器,14、排油泵,15、进油管,16、出液管,17、电磁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6所示,该带预警功能的智能餐饮油污水处理设备的主体为长方体状的设备箱体1,设备箱体内沿长度方向由前端至后端通过隔板依次分隔形成缓存区101、油水分离区102、第一深度处理区104、第二深度处理区105、清水区106,缓存区顶部设置电动除渣装置2和进水口3,清水区设有三通排水管4。电动除渣装置包括电机201、除渣筒202、带螺旋叶片204的除渣杆203,除渣杆转动定位于除渣筒内,且除渣杆一端伸出除渣筒传动连接电机,除渣筒一端侧面设有与缓存区的进水口连接相通的进液口,除渣筒背对进液口的一侧面设有将油污水导流至缓存区的过滤除渣孔,除渣筒另一端连接开口朝下的排渣管205,排渣管外接渣料收集桶。除渣筒安装时相对于设备箱体呈倾斜设置,即过滤除渣孔所在一端低,另一端高,以防止污水从排渣管流出。

上述缓存区内设有两根l型的溢流管a8,溢流管a上端管口位于缓存区101内作为溢流进口,溢流管a的下端弯折伸入至油水分离区102内,缓存区通过溢流管a与油水分离区实现溢流相通。油水分离区与第一深度处理区104之间通过两者间隔板下方的通水孔103相通,通水孔所在高度位置低于上述溢流管a的下端管口高度,且通水孔所在隔板的位置与溢流管a所在隔板的位置分别靠近设备箱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即通水孔与溢流管a的下端管口尽量相距较远,尽可能缓冲水流,使油水充分分离。

第一深度处理区104与第二深度处理区105之间通过两者间隔板上方的若干个溢流口a107溢流相通,第二深度处理区与清水区之间通过两者间隔板上方的若干个溢流口b108溢流相通,溢流口a、溢流口b的溢流高度与三通排水管4的溢流排水高度相同,且各溢流口的溢流高度低于上述溢流管a8的溢流高度,并高于溢流管a下端管口的高度。上述油水分离区102、第一深度处理区、第二深度处理区、清水区106内位于各自集油液面位置均焊接固定锥形集油罩9,各锥形集油罩中部设有凸起用于集油的集油槽腔901。第一深度处理区、第二深度处理区内均设有与锥形集油罩焊接一体的过滤器放置架12,过滤器放置架为框架结构,框架内形成一排与对应侧隔板溢流口数目对应的立方形的过滤器放置仓位1201,过滤器放置仓位底部焊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对过滤器放置仓位内的过滤器13形成支撑,过滤器放置架与设备箱体内壁及对应处理区后侧隔板焊接固定。过滤器放置于过滤器放置仓位后,过滤器进水端位于对应处理区的溢流液面以下,过滤器的出水端与对应过滤器放置架所焊接隔板的溢流口对应相通。过滤器采用现有的生物填料过滤器或多层网格过滤器等。

第二深度处理区105、清水区106的锥形集油罩9与各自前方的隔板之间均形成用于上述溢流口a107、溢流口b108溢流的溢流通道109,溢流通道与对应锥形集油罩的集油槽腔901相通。该溢流通道实际设计时,以满足溢流口a、溢流口b溢流量即可,从而减少对第二深度处理区、清水区内集油槽腔集油的影响。

设备箱体1外一侧面设有集油箱5和排油泵14,集油箱底面为斜面,斜面底部连接带阀门的出油管6和带阀门的回流管7,出油管对应集油桶,回流管与油水分离区102内相通,且回流管呈倾斜设置,回流管与油水分离区相连的一端低,另一端高。设备箱体内各锥形集油罩9的集油槽腔901内起始集油位置均通过排油管10导引至设备箱体外部,并与排油泵的进油管15连接相通,排油泵的出液管16导通至集油箱内。为了便于各处理区的排油单独控制,上述各处理区内的排油管中均设置一个单独控制启闭的电磁阀门17。进一步的,上述设备箱体内各锥形集油罩的集油槽腔内顶部均连接一根水平导通至集油箱内顶部的溢流管b11。通过该溢流管b平衡各处理区的水位,以防止某个处理区出现堵塞溢水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方便使用,集油箱5内设有液位感应器,液位感应器外接报警装置。设备箱体内各处理区顶部,以及集油箱顶部均设有可卸式的活动盖板,活动盖板带有把手。

该餐饮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过程为:餐饮污水由进水口3进入电动除渣装置2,经电动除渣后的油污水进入缓存区101,并进行初步沉淀和油水分离,缓存区内位于上方的油污水由溢流管a8溢流至油水分离区102内。油水分离区内的油污水经锥形集油罩9进行集油,并将浮油集中于集油槽腔901内,同时,经油水分离区油水分离后的污水经通水孔103进入第一深度处理区104,第一深度处理区内的污水经第一深度处理区内的锥形集油罩集油,并将浮油集中于对应集油槽腔内。第一深度处理区集油的同时,污水经对应的过滤器13过滤后溢流至第二深度处理区105内,经第二深度处理区内的锥形集油罩集油,并将浮油集中于对应集油槽腔内。第二深度处理区集油的同时,污水经第二深度处理区内的过滤器过滤后溢流至清水区106,经清水区的锥形集油罩集油,并将浮油集中于对应的集油槽内。最后,经清水区处理后的污水由三通排水管4排至外部,实现达标排放。当各处理区集油槽腔内的浮油收集到一定程度时,开启排油泵14,将各集油槽腔内的浮油收集至集油箱5内。当集油箱内集满油时,开启集油箱内底部出油管6的阀门,实现排油操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