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机碳的水产养殖水质改良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5792发布日期:2019-04-17 05:35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中的环保与生物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机碳养分的水产养殖水质改良剂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同时由于养殖户片面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大量增加养殖密度,大量加大各种水体肥料的投放,导致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极度严重,养殖户又将这部分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导致江河湖泊的水质恶化,且远远超过了江河湖泊的自身承载能力,使江河湖泊出现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水生态系统安全遭到严重威胁,水产养殖水体的环境治理已经是不能再延误了。但单纯的水治理而不考虑经济效益将带来沉重的包袱,也无法最大程度地争取水产养殖户的支持与配合。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机碳养分的水产养殖水质改良剂,所含有益菌针对性强,且自带有机碳养分,进入水体后能快速繁殖,形成优势菌群,创造良好的微生态环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水质改良剂,所述水质改良剂含有沸石粉、液态有机碳、枯草芽孢杆菌粉和凝结芽孢杆菌粉,相对于1重量份所述沸石粉,所述液态有机碳的含量为0.18-0.33重量份,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粉的含量为0.27-0.44重量份,所述凝结芽孢杆菌粉的含量为0.18-0.33重量份。优选地,所述水质改良剂的吸氨量为35mmol/100g以上,所述水质改良剂的总菌数为20×108/g以上,所述水质改良剂的有机碳含量为1.20重量%以上。优选地,所述水质改良剂为粒径为75-125μm的粉末。优选地,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粉的活菌菌数为(100-150)×108/g;所述凝结芽孢杆菌菌粉的活菌菌数为(50-100)×108/g。优选地,所述液态有机碳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粉和所述凝结芽孢杆菌粉按重量比为1:(1.45-1.55):(0.98-1.20)混合。优选地,所述液态有机碳为液态水溶碳肥;所述液态水溶碳肥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在装有含水率在50-60%、有机质含量占总重量20-25%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搅拌罐底部输进浓硝酸和双氧水并开动搅拌罐内的搅拌桨,搅拌45-60min,所述有机废水中的有机大分子团在搅拌中受到强氧化快速裂解为小分子团;搅拌过程中搅拌罐内液料产生的泡沫导流到消泡池中自然消泡,成为清液后排入散热贮液池;搅拌罐内大部分液料在搅拌结束、气泡消失后成为体积稳定的热清液,再排入散热贮液池;散热贮液池内的热清液自然降温后得到所述液态水溶碳肥,所述液态水溶碳肥的含碳量为131-171g/l。优选地,所述沸石粉的吸氨量为80mmol/100g以上。优选地,所述水质改良剂还包括竹炭粉、海藻粉和松针粉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水质改良剂还包括竹炭粉、海藻粉和松针粉;所述沸石粉、所述竹炭粉、所述海藻粉和所述松针粉的重量比为1:(0.11-0.18):(0.04-0.06):(0.04-0.06)。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含有液态有机碳的水质改良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本公开的含有液态有机碳的水质改良剂含有改善水质能力性强的有益菌和有机碳养分,使得有益菌进入水体后能快速繁殖,形成优势菌群,创造良好的微生态环境;从而既解决了水体带来的环境污染,又为养殖户节省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部分予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根据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水质改良剂,水质改良剂含有沸石粉、液态有机碳、枯草芽孢杆菌粉和凝结芽孢杆菌粉,相对于1重量份沸石粉,液态有机碳的含量为0.18-0.33重量份,枯草芽孢杆菌粉的含量为0.27-0.44重量份,凝结芽孢杆菌粉的含量为0.18-0.33重量份。进一步优选地,相对于1重量份沸石粉,液态有机碳的含量可以为0.22-0.30重量份,枯草芽孢杆菌粉的含量可以为0.33-0.40重量份,凝结芽孢杆菌粉的含量可以为0.22-0.30重量份。养殖鱼类利用池塘中存在的有机物维持自身的生长代谢等一系列活动,但随着养殖鱼类不断的输出,池塘中的有机物含量逐渐下降,从而使得池塘的生产力下降,养殖效益也会因此下降。本公开的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在池塘中加入枯草芽孢杆菌粉和凝结芽孢杆菌粉,形成优势菌群,创造良好的微生态环境;在池塘中加入液态有机碳即会向池塘中补充有机物,维持池塘的生产力,水体中的大量有机物转化为水产养殖动物的饵料,由此得到了本发明。本公开的含有液态有机碳的水质改良剂含有针对性强的有益菌和有机碳养分,使得有益菌进入水体后能快速繁殖,形成优势菌群,创造良好的微生态环境;从而既解决了水体带来的环境污染,又为养殖户节省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质改良剂净化水体、消除污染的效果,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水质改良剂的吸氨量可以为35mmol/100g以上,优选为40-55mmol/100g;水质改良剂的总菌数可以为20×108/g以上,优选为(25-32.5)×108/g,水质改良剂的有机碳含量可以为1.20重量%以上,优选为1.30-1.50重量%。根据本公开,水质改良剂中有益菌的活菌数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为了修复池塘水质底质,向水体中缓慢释放各种营养物质,使添加进去的有益菌和池塘原有的有益菌以及藻类能够有足够的营养生长繁殖。优选地,液态有机碳与枯草芽孢杆菌粉和凝结芽孢杆菌粉的重量比可以为1:(1.45-1.55):(0.98-1.20)混合,优选为1:(1.48-1.52):(1.10-1.15)混合;其中,枯草芽孢杆菌粉和凝结芽孢杆菌粉中的活菌数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优选地,枯草芽孢杆菌粉的活菌菌可以数为(100-150)×108/g,进一优选为(135-145)×108/g;凝结芽孢杆菌菌粉的活菌菌数可以为(50-100)×108/g,进一优选为(75-90)×108/g。根据本公开,液态有机碳的含义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即含有小分子有机碳成分的液体或溶液,例如为酒精发酵液、蜜糖发酵液等液体进行处理后所得。在本公开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液态有机碳可以为cn102757262a中公开的液态水溶碳肥。例如,液态水溶碳肥可以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在装有含水率在50-60%、有机质含量占总重量20-25%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搅拌罐底部输进浓硝酸和双氧水并开动搅拌罐内的搅拌桨,搅拌45-60min,有机废水中的有机大分子团在搅拌中受到强氧化快速裂解为小分子团;搅拌过程中搅拌罐内液料产生的泡沫导流到消泡池中自然消泡,成为清液后排入散热贮液池;搅拌罐内大部分液料在搅拌结束、气泡消失后成为体积稳定的热清液,再排入散热贮液池;散热贮液池内的热清液自然降温后得到液态水溶碳肥,进一步地,为了将水产养殖水体中大量无效营养转化为有效养分,从而促进水体中的藻类与浮游生物繁殖,优选地,液态有机碳其含碳量可以为131-171g/l。根据本公开,水质改良剂中沸石粉可以帮助净化水质增加溶氧的作用,同时提高水体总碱度,稳定水质。沸石粉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种类,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质改良剂的改性功效,优选地,沸石粉的吸氨量可以为80-100mmol/100g,更优选为90-100mmol/100g;进一步地,为了便于与水质改良剂中的其他组分混合分散,沸石粉的粒径可以为300-500μm,优选为400-500μm。其中,吸氨量的含义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可以采用gbt21695-2008的方法进行测定。根据本公开,水质改良剂的聚集状态没有特别的要求,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施用提高改善水质的效率,优选地,水质改良剂可以通过上述组分充分混合过筛后得到为固态的粉末状,进一步地,水质改良剂的粒径可以为75-125μm,优选为80-120μm。根据本公开,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水质改良剂改善池塘水质环境的效果,优选地,水质改良剂还可以包括竹炭粉、海藻粉和松针粉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为了使池塘水质臭味减少,藻类和浮游生物增多,水质变清爽,达到减少饲料的投入量的技术效果,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水质改良剂还可以包括竹炭粉、海藻粉和松针粉;优选地,沸石粉、海藻粉、松针粉的重量比可以为1:(0.11~0.18):(0.04-0.06):(0.04-0.06)。。根据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本公开第一方面的水质改良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应用方法可以例如为,将本公开第一方面的水质改良剂中的各组分按重量比混合均匀后洒于养殖水体内;具体地,施用次数可以为5~20天/次,水质改良剂的单次施用量可以为每亩5-10kg。根据本公开的应用,水质改良剂具有将水产养殖水体中大量无效营养转化为有效养分、促进水体中的藻类与浮游生物繁殖、使养殖水体中的大量有机物转化为水产养殖动物的饵料以及水质底质臭味减少的作用;采用本公开的水质改良剂既可以改善养殖水体水质,减少养殖户的换水次数,又可以减少养殖户的饲料投入,从而解决了水体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了养殖效益,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在本公开的下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液态有机碳为采用cn102757262a中公开的方法制备的液态水溶碳肥,凝结芽孢杆菌粉购自昆明三正公司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枯草芽孢杆菌粉购自上海碧莱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竹炭粉购自南昌市竹生富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海藻粉购自滨海市协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松针粉购自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实施例1一种含有机碳的水产养殖水质改良剂的制作。分别准备好所需的各原料后,相对于1重量份的沸石粉,液态有机碳0.22重量份,枯草芽孢杆菌粉0.44重量份,凝结芽孢杆菌粉0.33重量份,竹炭粉0.11重量份,海藻粉0.04重量份,松针粉0.06重量份于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即得本实施例的含有机碳的水产养殖水质改良剂,其中沸石粉的吸氨量为80mmol/100g,枯草芽孢杆菌粉的活菌菌数为10×109/g;凝结芽孢杆菌菌粉的活菌数为50×108/g,液态有机碳的有机碳养分含量为120g/l。该改良剂的总吸氨量为36mmol/100g,总有效活菌数为27.5×108/g,有机碳养分含量为1.20%。且各原料充分混合后为干爽粉状,过75μm筛网全部通过。所以该实施例所得本发明产品符合技术指标要求。实施例2一种含有机碳的水产养殖水质改良剂的制作。分别准备好所需的各原料后,相对于1重量份的沸石粉,液态有机碳0.24重量份,枯草芽孢杆菌粉0.3重量份,凝结芽孢杆菌粉0.2重量份,竹炭粉0.16重量份,海藻粉0.06重量份,松针粉0.04重量份于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即得本实施例的含有机碳的水产养殖水质改良剂,其中沸石粉的吸氨量为90mmol/100g,枯草芽孢杆菌粉的活菌菌数为10×109/g;凝结芽孢杆菌菌粉的活菌数为50×109/g,液态有机碳的有机碳养分含量为140g/l。该改良剂的总吸氨量为45mmol/100g,总有效活菌数为20×108/g,有机碳养分含量为1.68%。且各原料充分混合后为干爽粉状,过80μm筛网全部通过。所以该实施例所得本发明产品符合技术指标要求。实施例3一种含有机碳的水产养殖水质改良剂的制作。分别准备好所需的各原料后,按1重量份的沸石粉,液态有机碳0.20重量份,枯草芽孢杆菌粉0.28重量份,凝结芽孢杆菌粉0.26重量份,竹炭粉0.11重量份,海藻粉0.04重量份,松针粉0.04重量份于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即得本实施例的含有机碳的水产养殖水质改良剂,其中沸石粉的吸氨量为100mmol/100g,枯草芽孢杆菌粉的活菌菌数为15×109/g;凝结芽孢杆菌菌粉的活菌数为100×108/g,液态有机碳的有机碳养分含量为150g/l。该改良剂的总吸氨量为52mmol/100g,总有效活菌数为35.2×108/g,有机碳养分含量为1.45%。且各原料充分混合后为干爽粉状,过90μm筛网全部通过。所以该实施例所得本发明产品符合技术指标要求。实施例4一种含有机碳的水产养殖水质改良剂的制作。分别准备好所需的各原料后,按1重量份的沸石粉,液态有机碳0.18重量份,枯草芽孢杆菌粉0.27重量份,凝结芽孢杆菌粉0.18重量份,竹炭粉0.11重量份,海藻粉0.04重量份,松针粉0.04重量份于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即得本实施例的含有机碳的水产养殖水质改良剂,其中沸石粉的吸氨量为100mmol/100g,枯草芽孢杆菌粉的活菌菌数为15×109/g;凝结芽孢杆菌菌粉的活菌数为100×108/g,液态有机碳的有机碳养分含量为150g/l。该改良剂的总吸氨量为55mmol/100g,总有效活菌数为32.1×108/g,有机碳养分含量为1.50%。且各原料充分混合后为干爽粉状,过90μm筛网全部通过。所以该实施例所得本发明产品符合技术指标要求。实施例5一种含有机碳的水产养殖水质改良剂的制作。分别准备好所需的各原料后,按1重量份的沸石粉,液态有机碳0.18重量份,枯草芽孢杆菌粉0.27重量份,凝结芽孢杆菌粉0.18重量份,竹炭粉0.2重量份,海藻粉0.1重量份,松针粉0.1重量份于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即得本实施例的含有机碳的水产养殖水质改良剂,其中沸石粉的吸氨量为100mmol/100g,枯草芽孢杆菌粉的活菌菌数为15×109/g;凝结芽孢杆菌菌粉的活菌数为100×108/g,液态有机碳的有机碳养分含量为150g/l。该改良剂的总吸氨量为49mmol/100g,总有效活菌数为28.8×108/g,有机碳养分含量为1.40%。且各原料充分混合后为干爽粉状,过90μm筛网全部通过。所以该实施例所得本发明产品符合技术指标要求。实施例6一种含有机碳的水产养殖水质改良剂的制作。分别准备好所需的各原料后,按1重量份的沸石粉,液态有机碳0.33重量份,枯草芽孢杆菌粉0.43重量份,凝结芽孢杆菌粉0.22重量份,竹炭粉0.11重量份,海藻粉0.04重量份,松针粉0.04重量份于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即得本实施例的含有机碳的水产养殖水质改良剂,其中沸石粉的吸氨量为100mmol/100g,枯草芽孢杆菌粉的活菌菌数为12×109/g;凝结芽孢杆菌菌粉的活菌数为80×108/g,液态有机碳的有机碳养分含量为150g/l。该改良剂的总吸氨量为46mmol/100g,总有效活菌数为32×108/g,有机碳养分含量为2.25%。且各原料充分混合后为干爽粉状,过120μm筛网全部通过。所以该实施例所得本发明产品符合技术指标要求。实施例7一种含有机碳的水产养殖水质改良剂的制作。分别准备好所需的各原料后,按1重量份的沸石粉,液态有机碳0.18重量份,枯草芽孢杆菌粉0.27重量份,凝结芽孢杆菌粉0.18重量份,于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即得本实施例的含有机碳的水产养殖水质改良剂,其中沸石粉的吸氨量为100mmol/100g,枯草芽孢杆菌粉的活菌菌数为15×109/g;凝结芽孢杆菌菌粉的活菌数为100×108/g,液态有机碳的有机碳养分含量为150g/l。该改良剂的总吸氨量为61mmol/100g,总有效活菌数为35.9×109/g,有机碳养分含量为1.4%。且各原料充分混合后为干爽粉状,过90μm筛网全部通过。所以该实施例所得本发明产品符合技术指标要求。实施例8采用实施例4原料与方法,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将cn102757262a中公开的方法制备的液态水溶碳肥替换为等重量份的处理后的酒精发酵液。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0.22重量份的液态有机碳,替换成等重量份的水,其他组分重量不变。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0.22重量份的液态有机碳,替换成等重量份的葡萄糖,其他组分重量不变。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0.44重量份的枯草芽孢杆菌粉和0.33重量份的凝结芽孢杆菌粉分别替换成等重量份的侧孢芽孢杆菌(购自南京赛尔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活菌含量100×108/g),其他组分重量不变。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加入0.35重量份的液态有机碳,0.50重量份的枯草芽孢杆菌粉,0.35重量份的凝结芽孢杆菌粉,其他组分重量不变。测试实施1表1实施例1-8,对比例1-4为本发明对吸氨量、总菌数和有机碳养分的测试效果。表1根据表1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含有液态有机碳的的水产水质改良剂吸氨量、总菌数和有机碳养分增加,符合水产养殖优异条件。测试实施例2本测试实施例用于测试实施例1-8和对比例1-4中得到的水质改良剂来测定水中的总氮、氨氮、亚硝态氮和溶解氧的含量。本试验试验对象为13个养鱼池,每个鱼池面积约为1300平方米,池子正常养殖时水深1.8-2.0米,养殖对象主要为草鱼,平均体重约0.72kg,每个池子投放1000尾,随机排列。本试验共分8组。在开始养殖后第10天开始分别加入实施例1-8、对比例1-4得到的水质改良剂,每亩用量10kg,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水质改良剂;开始养殖后第30天再分别投一次同等量的水质改良剂,其它饲养及管理方法同对照组。试验期结束(开始养殖后第50天),分别取样测定本产品对鱼生长的效果。试验期结束,分别取样测定水中的总氮、氨氮、亚硝态氮和溶解氧的含量如表2。表2从表2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养殖水体中使用本发明产品,可以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氮素含量,增加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从而改善水体水质,并且达到本产品用量越多,水体中氮素含量越少,越能为水池中创造良好的微生物环境。测试实施例3本测试实施例用于测试实施例1-8和对比例1-4中得到的水质改良剂对鱼生长的效果。本试验试验对象为13个养鱼池,每个鱼池面积约为1300平方米,池子正常养殖时水深1.8-2.0米,养殖对象主要为草鱼,平均体重约0.72kg,每个池子投放1000尾,随机排列。本试验共分13组。在开始养殖后第10天开始分别加入实施例1-8、对比例1-4得到的水质改良剂,每亩用量10kg,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水质改良剂;开始养殖后第30天再分别投一次同等量的水质改良剂,其它饲养及管理方法同对照组。试验期结束(开始养殖后第50天),分别取样测定本产品对鱼生长的效果。试验期结束,分别取样测定本产品对鱼生长的效果,如表3所示。表3初均重(kg)终均重(kg)增重率(%)日均增重(g)实施例10.721.55115.2816.60实施例20.721.51109.7215.80实施例30.721.50108.3315.60实施例40.721.58119.4417.20实施例50.721.53112.5016.20实施例60.721.49106.9415.40实施例70.721.52111.1116.00实施例80.721.52111.1116.00对比例10.721.2269.4410.00对比例20.721.3080.5511.60对比例30.721.2979.1611.40对比例40.721.3384.7212.20对照组0.721.2168.059.80从表3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养殖水体中使用本发明产品,在养殖水体中使用本发明产品,使水中的生物能在良好的环境中生长,为养殖户节省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用量越多,对生物生长的优势越明显。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