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99405发布日期:2020-06-23 19:08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压力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清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力清洗机。



背景技术:

在家庭生活和户外活动中,清洁需求一直广泛存在。在以家庭庭院为中心的家庭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清洁阳台、走道、户外桌椅、烧烤架、汽车、自行车、车库、宠物、园林工具、窗户、泳池、室外台阶等。这些物品由于使用场景位于房屋外,会不可避免的沾上泥污、油渍、树叶、积尘等污渍,用抹布来清洁极为不便。

压力清洗机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可以用来清洗如阳台、汽车、门窗、庭院道路等,既高效又方便。目前,压力清洗机分为仅可外接交流电的交流压力清洗机、仅可外接直流电的直流压力清洗机,以及交流清洗机。

针对直流压力清洗机,其具有较大的使用范围,但受限于电池容量无法保证较长的续航时间;针对交流压力清洗机,其可保证长时间的续航时间,但工作范围受限。现有设计中的交直流清洗机虽然可以满足长时间的续航时间,且扩大了工作范围,但重量过大,便携性差,影响清洗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设计中的交直流压力清洗机便携性差,清洗效率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便携性及清洗效率佳的压力清洗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压力清洗机,包括:

主机,包括用于向外输送水流的泵及与所述泵连接用以接收动力的动力接入机构;

出水结构,所述压力清洗机通过所述出水结构向外喷射压力水流;

直流动力单元,包括与所述动力接入机构可配接的第一马达,和用于为所述第一马达提供直流驱动电源的电池包;及

交流动力单元,包括与所述动力接入机构可配接的第二马达,和用于与所述第二马达连接交流电源的电源线;

所述动力接入机构选择的与所述第一马达或第二马达配接,以使所述泵由直流动力单元或交流动力单元驱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直流动力单元和所述交流动力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部分能够与所述主机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直流动力单元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马达与所述电池包彼此独立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或

所述第一马达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所述电池包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马达。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直流动力单元的部分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马达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所述电池包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或第一马达;或

所述第一马达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所述电池包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直流动力单元能够完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马达与所述电池包彼此独立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或

所述直流动力单元包括主壳体,所述第一马达支撑于所述主壳体内,所述电池包能够与所述主壳体可拆卸或固定地安装;

所述主壳体能够与所述主机可拆卸地安装,当所述主壳体安装于所述主机,所述泵可由所述第一马达驱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交流动力单元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马达与所述电源线彼此独立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或

所述第二马达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所述电源线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马达。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交流动力单元能够完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马达与所述电源线彼此独立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或

所述第二马达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所述电源线能够可拆卸或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马达。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交流动力单元的部分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马达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所述电源线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或

所述第二马达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所述电源线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或所述第二马达。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直流动力单元和所述交流动力单元均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马达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所述电池包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或所述第一马达;

所述第二马达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所述电源线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或所述第二马达。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清洗机具有直流动力模式及交流动力模式;

所述压力清洗机还包括模式切换机构,所述模式切换机构用于可操作地控制所述压力清洗机在所述直流动力模式下由所述直流动力单元驱动,或在所述交流动力模式下由所述交流动力单元驱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清洗机包括可选择通断的所述电池包与所述第一马达形成的直流电导通回路,以及可选择通断的交流电源与所述第二马达形成的交流电导通回路;

所述模式切换机构用于可操作地控制所述直流电导通回路的通断、可操作地控制所述交流电导通回路的通断,以及可操作地控制所述动力接入机构与所述第一马达或第二马达配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接入机构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马达配接的直流动力端,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二马达配接的交流动力输入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式切换机构包括离合件;

所述离合件能够在第一离合位置与第二离合位置之间移动;

当所述离合件位于所述第一离合位置,所述离合件能够连接所述直流动力输入端,以输入动力;

当所述离合件位于所述第二离合位置,所述离合件能够连接所述交流动力输入端,以输入动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离合件在移动过程中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离合位置与所述第二离合位置之间的第三离合位置;

当所述离合件位于所述第三离合位置,所述离合件与所述直流动力输入端和所述交流动力输入端均断开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接入机构包括与所述泵连接的动力输入轴;

所述离合件沿所述动力输入轴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动力输入轴,且所述离合件与所述动力输入轴传动连接;

所述直流动力输入端及所述交流动力输入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动力输入轴,且沿所述动力输入轴的轴线方向位于所述离合件的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清洗机包括控制所述电池包与所述第一马达形成的直流电导通回路通断的直流控制开关,以及控制交流电源与所述第二马达形成的交流电导通回路通断的交流控制开关;

所述模式切换机构用于可操作地控制直流控制开关、交流控制开关的通断;

当所述压力清洗机处于直流动力模式,所述直流控制开关导通,所述直流电导通回路闭合,所述离合件能够连接所述泵与所述直流动力输入端,所述压力清洗机由所述直流动力单元驱动;

当所述压力清洗机处于交流动力模式,所述交流控制开关导通,所述交流电导通回路闭合,所述离合件能够连接所述泵与所述交流动力输入端,所述压力清洗机由所述交流动力单元驱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式切换机构包括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主机的操作件,以及连接于所述操作件与所述离合件之间的联动机构;

所述操作件通过联动机构联动控制所述直流控制开关或交流控制开关的通断以及所述离合件在第一离合位置与第二离合位置之间移动,以选择所述压力清洗机由所述直流动力单元驱动或由所述交流动力单元驱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枢转连接于所述主机;

所述直流控制开关位于所述操作件沿第一方向转动的转动路径上,所述交流控制开关位于所述操作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的转动路径上;

当所述操作件沿第一方向转动可控制所述离合件与所述直流动力输入端连接、控制所述直流控制开关开启;

当所述操作件沿第二方向转动可控制所述离合件与所述交流动力输入端连接、控制所述交流控制开关开启。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操作件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离合件与所述直流动力输入端连接先于或同步所述直流控制开关开启;

当所述操作件沿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离合件与所述交流动力输入端连接先于或同步所述交流控制开关开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式切换机构包括与所述泵体连接且沿预设方向可移动的动力切换轴;

所述直流动力输入端及所述交流动力输入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动力切换轴;

所述动力切换轴沿预设方向可在第一移动位置和第二移动位置之间移动;

当所述动力切换轴在移动过程中位于所述第一移动位置,所述直流动力输入端可与所述第一马达配接,以输入动力;

当所述动力切换轴在移动过程中位于所述第二移动位置,所述交流动力输入端可与所述第二马达配接,以输入动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清洗机包括控制所述电池包与所述第一马达形成的直流电导通回路通断的直流控制开关,以及控制交流电源与所述第二马达形成的交流电导通回路通断的交流控制开关;

当所述动力切换轴在移动过程中位于所述第一移动位置,所述电池包与所述第一马达耦合于由于所述直流控制开关控制通断的直流电导通回路;

当所述动力切换轴在移动过程中位于所述第二移动位置,交流电源与所述第二马达耦合于由所述交流控制开关控制通断的交流电导通回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接入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马达及所述第二马达均可配接的通用动力输入端;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能够择一地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

当所述第一马达或所述第二马达安装于所述主机,所述第一马达或所述第二马达与所述通用输入端配接,以输入动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清洗机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马达或所述第二马达锁定于所述主机的快拆机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清洗机包括控制所述电池包与所述第一马达形成的直流电导通回路通断的直流控制开关,以及控制交流电源与所述第二马达形成的交流电导通回路通断的交流控制开关;

所述模式切换机构还包括识别元件,所述识别元件用于识别连接在所述主机上的第一马达及第二马达;

所述压力清洗机根据所述识别元件的识别结果使所述第一马达与所述电池包耦合于由所述直流控制开关控制的直流电导通回路;或者使所述第二马达与交流电源耦合于由所述交流控制开关控制的交流电导通回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马达及所述第二马达设有相异的触发件;

当所述第一马达或所述第二马达安装于所述主机时,所述识别部件可识别不同的所述触发件,并输出表征识别结果的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识别部件包括接口连接模组,所述接口连接模组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马达适配的第一端子,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二马达适配的第二端子;

当所述第一马达配接于所述通用动力输入端,通过第一端子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电池包耦合于由所述直流控制开关控制的直流电导通回路;当所述第二马达配接于所述通用动力输入端,通过第二端子所述第二马达和交流电源耦合于由所述交流控制开关控制的交流电导通回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口连接模组设置于所述主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清洗机还包括用于辅助压力清洗机移动的支承部件;所述第二马达装设于所述支承部件;

所述主机能够与所述支承部件可拆卸地安装,当所述主机安装于所述支承部件,所述泵可选择地由所述直流动力单元或所述交流动力单元驱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的数量配置为一个或多个。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的额定电压为12~120v。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泵包括泵体、设置于所述泵体内的柱塞,以及连接于所述柱塞与所述动力接入机构之间的往复驱动机构,所述往复驱动机构将旋转输出转化为柱塞的运动;

所述第一马达或所述第二马达可通过所述动力接入机构驱动所述往复驱动机构,以带动所述柱塞在所述泵体内作往复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马达及所述第二马达为高转速马达;所述第一马达及所述第二马达的转速大于10000转/分;

所述动力接入机构包括减速机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清洗机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泵的清洗附件,以使所述清洗附件安装于所述主机时,压力水流可通过所述清洗附件向外喷射。

应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压力清洗机,配置相互独立的直流动力单元和交流动力单元,在不同的工况下可使用对应的直流/交流动力单元,从而提高了压力清洗机的便携性的同时,在不同工况下,满足了压力清洗机工作时间、压力清洗机的重量及清洁效率之间的平衡。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压力清洗机,包括:

主机,包括用于向外输送水流的泵、与所述泵连接用以接收动力的动力接入机构,以及用于连接为所述泵提供能量的电池包的电池包安装部;

出水结构,所述压力清洗机通过所述出水结构向外喷射压力水流;

直流动力单元,包括与所述动力接入机构可配接的第一马达;及

交流动力单元,包括与所述动力接入机构可配接的第二马达,和用于与所述第二马达连接交流电源的电源线;

所述动力接入机构选择的与所述第一马达或第二马达配接,以使所述泵由直流动力单元或交流动力单元驱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直流动力单元还包括用于为所述第一马达提供直流驱动电源的电池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直流动力单元和所述交流动力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部分能够与所述主机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直流动力单元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马达与所述电池包彼此独立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直流动力单元的部分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马达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所述电池包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或

所述第一马达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所述电池包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直流动力单元能够完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马达与所述电池包彼此独立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交流动力单元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马达与所述电源线彼此独立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或

所述第二马达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所述电源线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马达。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交流动力单元能够完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马达与所述电源线彼此独立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或

所述第二马达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所述电源线能够可拆卸或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马达。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交流动力单元的部分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马达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所述电源线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或

所述第二马达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所述电源线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或所述第二马达。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直流动力单元和所述交流动力单元均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马达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所述电池包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

所述第二马达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所述电源线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或所述第二马达。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清洗机具有直流动力模式及交流动力模式;

所述压力清洗机还包括模式切换机构,所述模式切换机构用于可操作地控制所述压力清洗机在所述直流动力模式下由所述直流动力单元驱动,或在所述交流动力模式下由所述交流动力单元驱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清洗机包括可选择通断的所述电池包与所述第一马达形成的直流电导通回路,以及可选择通断的交流电源与所述第二马达形成的交流电导通回路;

所述模式切换机构用于可操作地控制所述直流电导通回路的通断、可操作地控制所述交流电导通回路的通断,以及可操作地控制所述动力接入机构与所述第一马达或第二马达配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接入机构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马达配接的直流动力端,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二马达配接的交流动力输入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式切换机构包括离合件;

所述离合件能够在第一离合位置与第二离合位置之间移动;

当所述离合件位于所述第一离合位置,所述离合件能够连接所述直流动力输入端,以输入动力;

当所述离合件位于所述第二离合位置,所述离合件能够连接所述交流动力输入端,以输入动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离合件在移动过程中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离合位置与所述第二离合位置之间的第三离合位置;

当所述离合件位于所述第三离合位置,所述离合件与所述直流动力输入端和所述交流动力输入端均断开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接入机构包括与所述泵连接的动力输入轴;

所述离合件沿所述动力输入轴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动力输入轴,且所述离合件与所述动力输入轴传动连接;

所述直流动力输入端及所述交流动力输入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动力输入轴,且沿所述动力输入轴的轴线方向位于所述离合件的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清洗机包括控制所述电池包与所述第一马达形成的直流电导通回路通断的直流控制开关,以及控制交流电源与所述第二马达形成的交流电导通回路通断的交流控制开关;

所述模式切换机构用于可操作地控制直流控制开关、交流控制开关的通断;

当所述压力清洗机处于直流动力模式,所述直流控制开关导通,所述直流电导通回路闭合,所述离合件能够连接所述泵与所述直流动力输入端,所述压力清洗机由所述直流动力单元驱动;

当所述压力清洗机处于交流动力模式,所述交流控制开关导通,所述交流电导通回路闭合,所述离合件能够连接所述泵与所述交流动力输入端,所述压力清洗机由所述交流动力单元驱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式切换机构包括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主机的操作件,以及连接于所述操作件与所述离合件之间的联动机构;

所述操作件通过联动机构联动控制所述直流控制开关或交流控制开关的通断以及所述离合件在第一离合位置与第二离合位置之间移动,以选择所述压力清洗机由所述直流动力单元驱动或由所述交流动力单元驱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枢转连接于所述主机;

所述直流控制开关位于所述操作件沿第一方向转动的转动路径上,所述交流控制开关位于所述操作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的转动路径上;

当所述操作件沿第一方向转动可控制所述离合件与所述直流动力输入端连接、控制所述直流控制开关开启;

当所述操作件沿第二方向转动可控制所述离合件与所述交流动力输入端连接、控制所述交流控制开关开启。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操作件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离合件与所述直流动力输入端连接先于或同步所述直流控制开关开启;

当所述操作件沿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离合件与所述交流动力输入端连接先于或同步所述交流控制开关开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式切换机构包括与所述泵体连接且沿预设方向可移动的动力切换轴;

所述直流动力输入端及所述交流动力输入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动力切换轴;

所述动力切换轴沿预设方向可在第一移动位置和第二移动位置之间移动;

当所述动力切换轴在移动过程中位于所述第一移动位置,所述直流动力输入端可与所述第一马达配接,以输入动力;

当所述动力切换轴在移动过程中位于所述第二移动位置,所述交流动力输入端可与所述第二马达配接,以输入动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清洗机包括控制所述电池包与所述第一马达形成的直流电导通回路通断的直流控制开关,以及控制交流电源与所述第二马达形成的交流电导通回路通断的交流控制开关;

当所述动力切换轴在移动过程中位于所述第一移动位置,所述电池包与所述第一马达耦合于由于所述直流控制开关控制通断的直流电导通回路;

当所述动力切换轴在移动过程中位于所述第二移动位置,交流电源与所述第二马达耦合于由所述交流控制开关控制通断的交流电导通回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接入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马达及所述第二马达均可配接的通用动力输入端;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能够择一地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

当所述第一马达或所述第二马达安装于所述主机,所述第一马达或所述第二马达与所述通用输入端配接,以输入动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清洗机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马达或所述第二马达锁定于所述主机的快拆机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清洗机包括控制所述电池包与所述第一马达形成的直流电导通回路通断的直流控制开关,以及控制交流电源与所述第二马达形成的交流电导通回路通断的交流控制开关;

所述模式切换机构还包括识别元件,所述识别元件用于识别连接在所述主机上的第一马达及第二马达;

所述压力清洗机根据所述识别元件的识别结果使所述第一马达与所述电池包耦合于由所述直流控制开关控制的直流电导通回路;或者使所述第二马达与交流电源耦合于由所述交流控制开关控制的交流电导通回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马达及所述第二马达设有相异的触发件;

当所述第一马达或所述第二马达安装于所述主机时,所述识别部件可识别不同的所述触发件,并输出表征识别结果的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识别部件包括接口连接模组,所述接口连接模组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马达适配的第一端子,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二马达适配的第二端子;

当所述第一马达配接于所述通用动力输入端,通过第一端子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电池包耦合于由所述直流控制开关控制的直流电导通回路;当所述第二马达配接于所述通用动力输入端,通过第二端子所述第二马达和交流电源耦合于由所述交流控制开关控制的交流电导通回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口连接模组设置于所述主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清洗机还包括用于辅助压力清洗机移动的支承部件;所述第二马达装设于所述支承部件;

所述主机能够与所述支承部件可拆卸地安装,当所述主机安装于所述支承部件,所述泵可选择地由所述直流动力单元或所述交流动力单元驱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的数量配置为一个或多个。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的额定电压为12~120v。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泵包括泵体、设置于所述泵体内的柱塞,以及连接于所述柱塞与所述动力接入机构之间的往复驱动机构,所述往复驱动机构将旋转输出转化为柱塞的运动;

所述第一马达或所述第二马达可通过所述动力接入机构驱动所述往复驱动机构,以带动所述柱塞在所述泵体内作往复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马达及所述第二马达为高转速马达;所述第一马达及所述第二马达的转速大于10000转/分;

所述动力接入机构包括减速机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清洗机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泵的清洗附件,以使所述清洗附件安装于所述主机时,压力水流可通过所述清洗附件向外喷射。

应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压力清洗机,配置相互独立的直流动力单元和交流动力单元,在不同的工况下可使用对应的直流/交流动力单元,从而提高了压力清洗机的便携性的同时,在不同工况下,满足了压力清洗机工作时间、压力清洗机的重量及清洁效率之间的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压力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压力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的压力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压力清洗机的操作单元与离合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压力清洗机处于直流动力模式下的另一种模式切换机构的原理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压力清洗机处于交流动力模式下的另一种模式切换机构的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还一实施例中的压力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的压力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描述位置关系时,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当一元件被指为在另一元件之“上”时,其能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亦可存在中间元件。进一步说,当一元件被指为在另一元件之“下”时,其可直接在下方,亦可存在一或多个中间元件。亦可以理解的是,当一元件被指为在两个元件“之间”时,其可为两个元件之间的唯一一个,或亦可存在一或多个中间元件。

在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明确的限定用语,例如“仅”、“由……组成”等,否则还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不能理解为其数量为一个。

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元件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在此不作限定。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以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传统的压力清洗机通常具有一个主机和连接于主机的喷头。主机上设置水箱和马达、泵,喷枪上设置喷水的触发启动开关。这些压力清洗机体积较大、重量较重,在各个工作场景中切换时,搬运麻烦。例如,在家庭清洁日中,如果需要逐个清洗窗户、车道、台阶、汽车,那就要在不同的地点之间来回搬运压力清洗机。此外,使用压力清洗机前需要向水箱加水,操作也不够简单。

出于搬运便捷性及使用便利性的要求,市面上出现了另一种压力清洗机,其主要是通过花园软管的一端连接外部水源,另一端连接压力清洗机。外部水源可以是池塘、自来水或者通过类似于水箱或者筒体的容器提供。

考虑到压力清洗机的工作场景通常为家庭清洁和户外清洁,为了满足便携性及使用便利性的需求,压力清洗机需平衡整机重量、清洗范围、工作水压及水流量、持续清洗时间等之间的关系。目前,针对电源的模式,可将压力清洗机分为直流压力清洗机、交流压力清洗机,以及交直流压力清洗机三种模式。

例如,针对直流压力清洗机,提供直流驱动电源的为电池包,因电池包不受外界电源的限制,故直流压力清洗机具有较广的使用范围,适用于更多的使用场景。容易理解的是,出水压力及水流量就越大,所需泵、马达等功能部件的重量越大,故同时为保证具有较佳的续航时间,所需的电池包的重量就越大。也就是说,电池包的轻量化将缩短清洗机的工作时间,降低清洁能力。同时,工作时间和清洁效率也相互制约,相同的电池包,工作时间越长意味着清洁能力越弱;反之,清洁能力越强意味着工作时间越短。

又例如,针对交流压力清洗机,受限于交流驱动电源供应,其使用场景必须配备相应的交流电源,降低了用户户外场景应用的便捷性。交流压力清洗机还受限于与交流电源连接的电源线的长度,其清洗范围只能在电源线长度范围内,限缩了压力清洗机的清洗范围和可移动性。

再例如,针对于交直流压力清洗机,其带动泵工作的驱动件为交直流电动机,该交直流压力清洗机设有与直流驱动电源(电池包)及交流驱动电源择一连接的电源接口。当直流驱动电源或交流驱动电源二者任一与该电源接口配接,可使驱动件工作。如此,在不具备交流驱动电源的情况下可通过直流驱动电源供电而正常工作,也可在不具备直流驱动电源的情况下通过交流驱动电源供电而正常工作,从而扩大了该高压清洗机的适用范围,为使用者带来了极大便利。

但是,现有设计中交直流电机,为使驱动件可分别由直流驱动电源及交流驱动电源驱动,该驱动件需设置两组电刷及与对应的电刷相配的绕组,两组电刷分别与直流驱动电源和交流驱动电源连接。具体地,直流驱动电源可通过电源接口将直流电输送至第一电刷,第一电刷进而通过换向器等装置将该直流电输送至第一绕组,从而驱动第一绕组工作,最终带动泵体工作。交流驱动电源可通过电源接口将交流电输送至第二电刷,第二电刷进而通过换向器等装置将该交流电输送第二绕组,从而驱动第二绕组工作,最终带动泵体工作。但这种交直流电动机体积大且质量较重,不符合搬运便捷性及使用便利性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兼顾便携性和清洗效率佳的压力清洗机。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压力清洗机包括直流动力单元和交流动力单元。通过压力清洗机配置相互独立的直流动力单元和交流动力单元,在不同的工况下可使用对应的直流/交流动力单元,从而提高了压力清洗机的便携性的同时,在不同工况下,满足了压力清洗机工作时间、压力清洗机的重量及清洁效率之间的平衡。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压力清洗机进行说明。

参阅附图1-8,本发明的压力清洗机10,包括主机12、出水结构(图未示)、直流动力单元14及交流动力单元16。

该主机12包括工具壳体122及设置于工具壳体122内的功能部件,该功能部件包括用于向外输送水流的泵17,所述主机还包括与泵17连接用以接收动力的动力接入机构(图未标)。

泵17通过出水结构向外喷射压力水流。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水结构包括清洗附件,清洗附件一体成型或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12,以由该泵17向清洗附件输送压力水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出水结构可以为设于工具壳体122上的出水口,在此不作限定。

该压力清洗机10可为座式压力清洗机10,亦可为手持式压力清洗机10。例如,当该压力清洗机10为手持式,工具壳体122大致呈手枪状,工具壳体122具有用于握持的手柄、与手柄呈角度设置的主体部及供水流喷出的出水部,功能元件设置于主体部内,该出水部为前述的出水结构。进一步的,该压力清洗机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出水部上的清洗附件,此时,所述清洗附件亦可为出水结构。进一步的,在手持式压力清洗机10中,工具壳体122可采用左右哈弗结构,由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连接形成。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清洗机10为手持式,清洗附件可以选择安装。但当压力清洗机10为座式压力清洗机,由于出水压力和出水流量的设计要求,则必须设有清洗附件。具体到实施方式中,当压力清洗机10为座式清洗机,该清洗附件可以为喷枪或喷杆等。

一些实施例中,该压力清洗机10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清洗附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清洗附件可择一地安装于主机12上,当然,两个以上的清洗附件亦可同时安装于主机12上。例如,清洗附件包括可择一地安装于主机12上的高压附件和低压附件,当高压附件或低压附件分别安装于主机12上时,压力清洗机10输出相应的压力水流。具体地,高压附件对应的是长型喷口结构,低压附件对应的是短型喷口结构,高压附件的长度大于低压附件。优选的,当高压附件连接于主机12上,则直流动力单元14或交流动力单元16可高速旋转输出,从而驱动泵17输出高压水流;对应地,当低压附件连接于主机12上,则直流动力单元14或交流动力单元16可低速旋转输出,进而使泵17向外输出低压水流。

可以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清洗附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连接于主机12上一个接口或两个以上的接口。一些实施例中,主机仅具有一个接口,高压附件和低压附件可择一地连接于该接口;另一些实施例中,主机具有两个接口,高压附件和低压附件分别可连接于对应的接口上。

出于便携性的要求,一些实施例中,压力清洗机10本身可以不具有存储水源的水箱,而是通过设于工具壳体122的入水口与水管(未图示)连接,水管(未图示)再连接至外部水源,外部水源可以是池塘、自来水或者通过类似于水箱或者筒体的容器装置提供。

所述直流动力单元14包括与动力接入机构可配接的第一马达142,用于与电池包144连接以为所述第一马达142提供直流电源的电池包安装部。交流动力单元16包括与动力接入机构可配接的第二马达162,和用于与第二马达162连接以连接交流电源的电源线。具体地,该第一马达142为直流电机,该第二马达162为交流电机。动力接入机构可选择的与第一马达142或第二马达162配接,以使泵17由直流动力单元14或交流动力单元16驱动。实现所述压力清洗机能够可选择地由直流动力单元12或交流动力单元14驱动。

这样,配置相互独立的直流动力单元14和交流动力单元16,在不同的工况下可使用对应的直流/交流动力单元,从而提高了压力清洗机的便携性的同时,在不同工况下,满足了压力清洗机工作时间、压力清洗机的重量及清洁效率之间的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配接是指,当第一马达142或第二马达162安装于主机12上时,第一马达142的输出轴和/或第二马达162的输出轴可以与动力接入机构传动连接,从而将第一马达142或第二马达162输出的动力传递至泵17,以使泵17能够由直流动力单元14驱动或交流动力单元16驱动。

可以理解,第一马达142和电池包144可以分体设置,也可以整体设置,例如,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144与第一马达142可分别安装于主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144亦可以安装于第一马达142上,例如,第一马达142和电池包144组装形成一个动力模块。

具体地,直流动力单元还包括主壳体(图未示),第一马达142支撑于主壳体内,电池包144能够与主壳体可拆卸或固定地安装。主壳体能够与主机12的工具壳体122可拆卸地安装,当主壳体安装于工具壳体122,泵17可由第一马达142驱动。其中,第一马达142和电池包144形成的主体可以适配于至少两种电动工具的工具主体,在交流动力单元16驱动压力清洗机时,第一马达142和电池包144形成的整体可以为至少两种电动工具中的其他电动工具的工具主体提供动力。换言之,当直流动力单元14安装于至少两种工具主体中的任意一个时,即组成一个完整的电动工具,执行该种类型的电动工具执行的工作,

这样,由于将马达和电池包设置为独立的个体,使得该独立的个体可以为不同的电动工具的工具主体所用,提高了直流动力单元14的使用率,进而提高用户的投入产出比。

容易理解,第一马达142和电池包144的安装方式可以为相对所述主机12固定连接,也可以为相对所述主机12可拆卸地连接。例如,在前述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马达142与电池包144可以分别固定地连接于主机,另一些实施例中,亦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144还可以固定或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马达142。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例中,考虑重量,且为便于安装、更换及使用,电池包144被构造为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上。当电池包144安装于主机或第一马达142,其可以与第一马达142形成电回路,从而为第一马达142提供直流驱动电源。

具体的,电池包144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工具壳体122。工具壳体122上设有前述的电池包安装部,电池包144可拆卸地连接于电池包安装部。具体地,该电池包安装部可以为安装槽、用于容置电池包144的容置腔或其他形式可将电池包144安装于工具壳体122上的连接结构。具体到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安装部还可以设有用于与电池包144电性连接的接线排,接线排与工具壳体122可一体成型,亦可可拆卸地连接;接线排包括设有对接面的基座及固持在基座内的若干连接端子。当电池包144安装于电池包安装部,电池包144能够与对接面配合,且与对应的连接端子电性连接。

当然,电池包144与工具壳体122的可拆卸形式还可以为其他,在此不作限定,例如,工具壳体122具有供电池包144插入的对接空间,该对接空间的底部可设有与电池包144的端子对接的连接端子。总之,需要考虑电池包144与工具壳体122连接的可靠性、密封性、防水性等因素综合考虑设计。

这样,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而选择是否需要将电池设置于主机12上,从而提高便携性及可操作性。例如,在适用于不同工况压力清洗机10中,可根据需求配置电池包144的额定电压及额定电流,以及电池包144的数量,从而提供足够的工作能量且轻量化。具体地,功能部件的重量与电池包144的重量可呈正比关系,随着功能部件的重量减轻,则电池包144的重量可减轻。

其中,电池包144的重量由电池包144的数量及电池包144的配置所决定,具体到实施例中,电池包144的额定电压可在12v~120v之间,例如,20v、40v、24v、56v、80v及120v。示例地,电池包144的额定电压为可为18v,额定容量为2ah时,电池包144的重量为360g。

具体到实施方式中,小电压,例如12v,主要用于清洁面积小,需要清洁度一般的时候,例如水桶等;中等电压,例如80v,主要用于清洁汽车、户外家具(桌子、椅子)等;较高电压,例如120v,主要用于清洁面积大,需要较长时间清洁的东西,例如马路、墙、长时间没有清洗的阳台等。

可以理解,电池包144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在此不作限定,故电池包144的电压可以是单个电池包144的额定电压,亦可是多个电池包144组合形成。例如,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144的电压为80v,即可是4个额定电压为20v的电池包144组合而成。

可以理解,电池包144可为能够可拆卸连接的锂电池,当然,电池包144还可以为镍氢电池、镍镉电池或石墨烯电池等,在此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该电池包144亦可设置于工具壳体122内或第一马达的壳体内,而配置为非可拆卸连接的形式,在此不作限定。

交流动力单元16包括与动力接入机构可配接的第二马达162,和用于与第二马达162连接以连接交流电源的电源线。第二马达162和电源线可以分体设置,也可以整体设置始终相连。例如,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线与第二马达162可分别安装于主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线亦可以安装于第二马达162上,在此不作限定。

容易理解,电源线与第二马达162的安装方式可以为固定连接,也可以为可拆卸地连接。例如,在前述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马达162与电源线可以分别固定地连接于主机,另一些实施例中,亦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线还可以固定或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马达162。

由于第二马达162重量较重,因此,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例中,考虑重量,且为便于安装、更换、使用,第二马达162可以被配置为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上。

为更佳的平衡压力清洗机的工作时间、重量及清洁效率,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直流动力单元14和交流动力单元16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部分能够与主机可拆卸地连接。

例如,对于用户经常进行简单的家庭清洁,而需要一年或半年清洗一次房间的使用工况,交流动力单元16相对较重,又避免零部件丢失而造成不便要的困扰,则可以将直流动力单元14配置为至少部分相对主机固定连接于主机,而将交流动力单元16配置为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考虑到压力清洗机10的移动便携性及电池包144的拆换充电,作为进一步地优选实施方式,电池包144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主机或第一马达142。电源线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为固定或可拆卸地安装于主机或第二马达162。

在用户需要家庭清洁时,将电池包144安装于主机上,然后通过直流动力单元14配接动力接入机构,进而驱动泵工作实现清洗。在例如清洗房子或庭院时,可以将交流动力单元16整体(电源线安装于第二马达162),或者将第二马达162(第二马达162与电源线分体设置)可拆卸地安装于主机。此时,动力接入机构可以由于交流动力单元16驱动,从而实现长时间、大功率的清洗,满足用户的多样化的需求。

这样,在不同的工况下可使用对应的直流/交流动力单元,从而提高了压力清洗机的便携性的同时,在不同工况下,满足了压力清洗机工作时间、压力清洗机的重量及清洁效率之间的平衡。

另外,所述直流动力单元14和所述交流动力单元16也能够均相对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主机12。

可以理解,第一马达142和电池包144,以及第二马达162和电源线与主机的连接方式可根据不同需求而定,在此不一一例举,也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压力清洗机具有直流动力模式及交流动力模式,压力清洗机还包括模式切换机构,模式切换机构用于可操作地控制压力清洗机在直流动力模式下由直流动力单元驱动,或在交流动力模式下由交流动力单元驱动。直流动力模式的清洗性能可以不同于交流动力模式,也可以相同。优选的,交流动力模式的清洗性能优于直流动力模式的清洗性能。

压力清洗机包括可选择通断的电池包144与所述第一马达142形成的直流电导通回路,以及可选择通断的交流电源与所述第二马达162形成的交流电导通回路。该模式切换机构用于可操作地控制所述直流电导通回路的通断、可操作地控制所述交流电导通回路的通断,以及可操作地控制所述动力接入机构与所述第一马达142或第二马达162配接。

为便于更佳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下面将参照附图以更为详细地进行说明。

参阅附图1及图2,动力接入机构具有用于与第一马达142配接的直流动力输入端,以及用于与第二马达162配接的交流动力输入端。也就是说,第一马达142和第二马达162是以两个相异的输入端接入动力。

其中,直流动力单元14和交流动力单元16可以均相对固定地安装于主机12,亦可两者其中一个至少部分可拆卸地安装于主机12。例如,具体到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马达142和第二马达162均相对固定地连接于主机12,电池包144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12。当然,电池包144也可相对固定地连接于主机12,电源线在此不作限定。

又例如,具体到如图2所示的实施中,第一马达142相对固定地连接于主机12,第二马达146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12,电池包144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12上。当然,电池包144也可相对固定地连接于主机12,电源线在此不作限定。进一步地,压力清洗机10还包括用于将交流动力单元16锁定于主机12的快拆机构。具体地,该快拆结构包括设置于主机12或第二马达162的锁定部18(见图2),以及用于与锁定部18配合以固定第二马达162于主机12的配合部。

示例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锁定部18包括设置于工具壳体122内侧限位面、设置于工具壳体122外侧的卡扣,以及触发卡扣的按钮,按压按钮可以使卡扣处于释放状态或锁紧状态。配合部至少包括设置于第二马达162且用于与限位面配合的限位部,以及设置于第二马达162外侧的凸耳。工具壳体122与第二马达162安装完毕后,限位部与限位面相互抵靠,卡扣处于锁紧状态,从而锁紧突耳,使得工具壳体122与第二马达162相对不可移动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直流电机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为了让导体转起来,需要不断的改变电流方向,具体地说,直流电机中具有换向器等结构。而交流电机与直流电机相比,由于没有换向器等结构,因此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同等功率下,交流电机的重量大于直流电机的重量,因此,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至少交流动力单元16被设置为可拆卸,但直流动力单元14与交流动力单元16可拆卸地安装于主机12的方式略有不同。

一些实施例中,压力清洗机10包括控制电池包144与第一马达142形成的直流电导通回路通断的直流控制开关,以及控制交流电源与第二马达162形成的交流电导通回路通断的交流控制开关。模式切换机构用于可操作地控制直流控制开关以控制直流电导通回路的通断,以及可操作地控制交流控制开关以控制交流电导通回路的通断。

可以理解,直流控制开关和交流控制开关可以为电子开关,亦可以为机械式的开关,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到一些实施例中,该直流控制开关和交流控制开关为电子式开关,该模式切换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直流控制开关和交流控制开关的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可设置有控制程序,可控制直流控制开关和交流控制开关的通断,从而控制第一马达142与电池包144形成的电导通回路的通断,以及控制第二马达162与交流电源形成的电导通回路的通断。进一步地,该控制部件还可与用于控制入水口与进液管之间通断的控制阀连接,在控制部件控制直流电导通回路导通或交流电导通回路导通的同时,还控制控制阀的开启或关闭。也就是说,该模式切换机构可实现在不同模式下电源接入的同时,还使压力清洗机10同时处于开机状态或待机状态。

进一步地,该控制部件可包括控制板,控制板接收操作信号,并控制直流电导通回路导通、交流电导通回路导通或两者均不导通(断电状态),亦可在直流电导通回路导通或交流电导通回路导通时,可控制控制阀开启。该控制开关包括场效应晶体管,具体到一实施例中,该场效应晶体管为mos管(metaloxideoemiconductor,mos),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控制部件根据可根据信号控制mos管的通断,从而控制直流电导通回路的通断和交流电导通回路的通断。

可以理解,该压力清洗机10还具有调节电机转速的调速元件,该调速元件可与控制部件电连接,控制部件可根据调节元件的调速指令控制第一马达142或第二马达162的转速变化。具体到实施例中,该控制部件调节第一马达142或第二马达162的占空比来调节转速,也就是说,通过pwm调节电路调节转速。第一马达142或第二马达162的转速变化会引起泵17的运动周期改变,从而改变压力清洗机10的出水压力。当然,调速元件也可以通过泵17出口截面的面积来调节泵17输出液流的压力。

一些实施例中,模式切换机构还包括离合件118,该离合件118能够在第一离合位置与第二离合位置之间移动;当离合件118位于第一离合位置,离合件118能够连接直流动力输入端,以输入动力;当离合件118位于第二离合位置,离合件118能够连接交流动力输入端,以输入动力。

进一步地,动力接入机构包括与泵17连接的动力输入轴112,离合件118沿动力输入轴112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动力输入轴112,且所述离合件118与所述动力输入轴传动连接。换言之,离合件118以可轴向移动但不可旋转的方式与动力输入轴112配接,例如,动力输入轴112的表面设有滑动销,离合件118在滑动销的限制下能够轴向移动,但不可以相对动力输入轴112转动。可以理解,一种实施方式中,离合件118运动时沿动力输入轴112的轴向移动,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离合件118的运动方向不限于此。

直流动力输入端及交流动力输入端分别设置于动力输入轴112,且沿动力输入轴112的轴线方向位于离合件118的两侧。当离合件118在移动过程中位于第一离合位置,离合件118能够连接直流动力输入端,以传递动力;当离合件118在移动过程中位于所述第二离合位置,离合件118能够连接交流动力输入端,以传递动力。

具体地,该直流动力输入端、交流输入端及离合件118均为设置于动力输入轴112上的齿轮,直流动力输入端为第一齿轮116,交流动力输入端为第二齿轮114。在第一马达142输出动力时,可依次通过第一齿轮116、离合件118、动力输入轴112将动力传递至泵17的往复驱动机构15。在第二马达162输出动力时,可依次通过第二齿轮114、离合件118及动力输入轴112将动力传递至泵17的往复驱动机构15。

这样,可实现在不同的工况下可使用对应的直流/交流动力单元16,从而提高了压力清洗机10的便携性的同时,在不同工况下,满足了压力清洗机10工作时间、压力清洗机10的重量及清洁效率之间的平衡。

一些实施例中,离合件118在移动过程中还包括位于第一离合位置与第二离合位置之间的第三离合位置。当离合件118位于第三离合位置,离合件118与直流动力输入端和交流动力输入端均断开连接。需要指出,第三离合位置并不一定为一个特定的位置,也可以为离合件118移动过程中的一段区域。

这样,在接入直流动力模式或交流动力模式的切换过程中有一个空挡节点或空挡时间段,以避免用户误操作造成的不便。

图3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的压力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压力清洗机的操作单元20与离合件118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为便于描述,相同的元件标号相同,不作变更。

特别地,模式切换机构还包括操作单元20,用于可操作地控制直流控制开关22、交流控制开关24,以及控制离合件118与直流动力输入端配接或交流动力输入端配接。具体到一些实施例中,该操作单元20可以包括相互独立以分别控制电路和离合件118的不同的操作件;具体到另一些实施例中,亦可包括单个操作件,同样达到控制电路和离合件118的功效。

例如,一些实施例中,模式切换机构包括可操作地连接于主机12的一操作件,以及连接于操作件与离合件118之间的联动机构21。操作件通过联动机构21控制直流控制开关或交流控制开关的通断以及可操作地控制离合件118在第一离合位置与第二离合位置之间移动,以选择压力清洗机10由直流动力单元驱14动或由交流动力单元16驱动。具体的,在控制直流控制开关闭合导通时联动所述离合件118朝向第一离合位置移动,在控制交流控制开关闭合导通时联动所述离合件118朝向第二离合位置移动。

具体到一些实施例中,操作件可以为操作旋钮26,操作旋钮26枢转连接于主机12,被配置为可操作地沿至少一个方向可移动。直流控制开关和交流控制开关均为机械式的开关。机械式的直流控制开关22位于操作旋钮26沿第一方向转动的转动路径上,机械式的交流控制开关24位于操作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的转动路径上。当操作旋钮26沿第一方向转动可控制离合件118与直流动力输入端连接、控制机械式的直流控制开关22开启;当操作件沿第二方向转动可控制离合件118与交流动力输入端连接、控制机械式的交流流控制开关24开启。

更具体地,操作旋钮26沿两个相反方向的旋转路径上分别设有一个枢转连接的开关拨杆28,操作旋钮26上设有档位点23,当操作旋钮26沿第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一个位置,开关拨杆28被推动而触发机械式的直流控制开关22导通。当操作旋钮26沿第二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到另一个位置,另一个开关拨杆28被推动而触发机械式的交流控制开关24导通。这样,实现了可操作地控制由于直流电源供电或交流电源供电。与此同时,在操作旋钮26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离合件118在第一离合位置和第二离合位置之间移动。

联动机构21连接于操作件与离合件118之间,以将操作件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离合件118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具体地,操作件、联动机构21及离合件可以构成类曲柄滑块机构;具体到实施方式中,联动机构21可以为分别与操作件和离合件118枢转连接的连杆组件。操作件转动过程中,可以最终驱使离合件118沿动力输入轴112的轴线方向可移动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从而使离合件118可与直流动力输入端或交流动力输入端连接。

可以理解,联动机构21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机械结构,能实现将操作件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离合件118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的目的即可。

应当理解的是,在开机过程中,若首先控制电导通回路闭合,后控制离合件118与动力输入端配接,一方面存在电机无载荷空转,浪费电能的现象,另一方面,当电机开始转动,离合件118难以与直流动力输入端和交流动力输入端接合,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开机时,应当首先控制离合件118与相应的动力输入端接合,后控制电导通回路闭合。

例如,当操作单元20可以包括相互独立以分别控制电路和离合件118的相异的操作件,则需要要求用户先操作相应的操作件使离合件118与直流动力输入端或交流动力输入端接合,但如此仍然存在误操作,操作便利性不佳。故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当操作件沿第一方向转动,离合件118与直流动力输入端接合先于直流控制开关开启;当操作件沿第二方向转动,离合件118与交流动力输入端接合先于交流控制开关开启。

这样,可以防止误操作,提高了操作便利性,降低了安全隐患。

当然,离合件118与直流动力输入端连接亦可同步直流控制开关开启,离合件118与交流动力输入端连接同步所述交流控制开关开启。

图5示出了本发明又一些实施例中的压力清洗机处于直流动力模式下的模式切换机构的原理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压力清洗机处于交流动力模式下的模式切换机构的原理示意图。

参阅附图,模式切换机构包括与泵17体连接且沿预设方向可移动的动力切换轴32,直流动力输入端34及交流动力输入端36分别设置于动力切换轴32。动力切换轴32沿预设方向可在第一移动位置和第二移动位置之间移动。如图5所示,当动力切换轴32在移动过程中位于第一移动位置,直流动力输入端34可与第一马达142配接,且电池包144与第一马达142通过图中的直流回路耦合于由直流控制开关44控制通断的直流电导通回路。如图6所示,当动力切换轴32在移动过程中位于第二移动位置,交流动力输入端36可与第二马达162配接,且交流电源与第二马达162通过图中的交流回路耦合于由交流控制开关44控制的交流电导通回路。

与前述的一些实施例中相近似,模式切换机构还包括可操作地连接于主机12的操作件,以及连接于操作件与动力切换轴32之间的联动机构21。操作件被构造为可操作地控制动力切换轴32在第一移动位置与第二移动位置之间移动,以选择压力清洗机10由直流动力单元14驱动或由交流动力单元16驱动。

如此,可以同时达到电导通回路的闭合及机械离合结构与电机的接合,实现压力清洗机10在不同模式下的切换。此外,还可以防止误操作,提高了操作便利性,降低了安全隐患。

图7示出了本发明还一实施例中的压力清洗机10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的压力清洗机10的结构示意图。为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与本发明相关的部件。

为便于在不同工况下,压力清洗机10可具有一个较佳的便携性和操作便利性,参阅附图,一些实施例中,动力接入机构包括与第一马达142和第二马达162均可配接的通用动力输入端,第一马达142和第二马达162能够择一地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12。当第一马达142或第二马达162安装于主机12,第一马达142或第二马达162与通用输入端配接,以输入动力,从而使泵17可由所述第一马达142或第二马达162驱动。

例如,具体到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电池包144相对固定或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主机12,第一马达142或第二马达162择一地可拆卸地安装于主机12,并可与通用输入端配接。又例如,具体到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电池包144相对固定或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马达142,第一马达142或第二马达162能够择一地可拆卸连接于主机12。

在用户想进行室外清洗,将直流动力单元14安装于主机12上,压力清洗机10处于直流动力模式。当用户想进行其他工况的清洗,将交流动力单元16安装于主机12上,压力清洗机10处于交流动力模式。这样,可实现在不同模式下,额外只有一个动力单元的重量,与前述的仅交流动力单元16可拆卸安装于主机12的实施例相比,尤其是交流动力模式下,具有相对更佳的便携性和操作便利性。

具体地实施例中,主机12包括工具壳体122,泵17及动力接入机构支撑于工具壳体122内;直流动力单元14包括第一壳体146,第一马达142支撑于第一壳体146内;第一壳体146能够与工具壳体122可拆卸地安装,当第一壳体146安装于工具壳体122,第一马达142与直流动力输入端配接,泵17可由所述第一马达142驱动。

交流动力单元16包括第二壳体164,第二马达162设置于第二壳体164内;第二壳体164能够与工具壳体122可拆卸地安装,当第二壳体164安装于工具壳体122,第二马达162与交流动力输入端配接,泵17可由所述第二马达162驱动。

一些实施例中,压力清洗机10还包括用于将第一马达142或第二马达162锁定于主机的快拆机构。具体地,快拆机构可以与前述实施例中的锁定部相近似,包括设置于主机12的工具壳体122内侧的限位面、设置于工具壳体外侧的卡扣,以及触发卡扣的按钮18,按压按钮18可以使卡扣处于释放状态或锁紧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在直流动力单元14和交流动力单元16择一地安装于主机12的实施例中,电池包144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壳体146或工具壳体122。例如,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池包144固定地安装于工具壳体122上,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仅需要将第一马达142或第二马达162可拆卸地安装于工具壳体122上即可。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池包144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壳体146上,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第一马达142和电池包144安装于工具壳体122上,但如此,在用户将第二马达162安装于工具壳体122上时,可减轻电池包144的重量。

应当理解的是,由于只有一个通用输入端,第一马达142和第二马达162为择一地可拆卸地安装于主机12上,选择第一马达142或第二马达162与主机12安装即为选择与第一马达142或第二马达162配接,以切换第一马达142与输入端配接输入动力或第二马达162与输入端配接输入动力。但是还需要切换直流导通回路或交流导通回路,模式切换机构还包括识别部件;该识别部件用于识别连接在主机上的第一马达142及第二马达162;压力清洗机10根据识别元件的识别结果使第一马达142与电池包144耦合于由直流控制开关控制的直流电导通回路;或者使第二马达162与交流电源耦合于由交流控制开关控制的交流电导通回路。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马达142和第二马达162设有相异的触发件;当第一马达142和第二马达162安装于主机12时,识别部件可识别不同的触发件并输出表征识别结果的信号。具体到一实施例中,识别部件将表征识别结果的信号可以输入前述的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可控制直流控制开关或交流控制开关的通断,从而控制第一马达142或第二马达162驱动所述泵17。

可以理解,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马达142和第二马达162亦可择一地设有触发件,识别部件可识别触发件从而识别接入的不同的动力单元。例如,在第二马达162上设有触发件,当第一马达142安装于主机12上,识别部件未识别触发件而判断相应马达接入主机12上。当第二马达162安装于主机12上,则识别部件识别触发件,从而判断第二马达162接入主机12。

可以理解,控制部件如何控制压力清洗机10的开关机,以及直流电导通回路的通断,以及控制交流电导通回路的通断,可参照前述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此不赘述具体结构及原理。

这样,可根据不同的动力单元,自动识别并将压力清洗机10切换至相应的模式,从而增加了压力清洗机10的适用范围和灵活性,无需更换主机12。并且,还可根据识别结果进行开关机控制,避免主机12在未配接动力单元的情况下接入外部水源。

一些实施例中,该触发件可以为磁铁或电感线圈,识别部件为霍尔检测元件,例如,仅当第一马达142设有触发件情况下,第二马达162安装于主机12,第二马达162未设有触发件,识别部件识别的电压值为零。当第一马达142安装于主机12,则识别部件感应触发件并产生相应的非零电压值。

另一些实施例中,识别部件与触发件亦可为接触式触发。例如,识别部件可包括独立设置的两个接触件,第一马达142和第二马达162上设有相异的顶杆(触发件)。当不同的马达安装于主机12上时,对应的顶杆可与接触件接触而触发产生对应的信号。例如,该接触件可以为接触式开关。

具体到实施例中,触发件可设置于第一马达142的第一壳体146上;和/或设置于第二马达162的第二壳体164上。

可以理解,识别部件与触发件的触发形式还可为其他,在此不一一例举。

可以理解,识别部件的与触发件的数量也可根据直流动力单元14和交流动力单元16的具体构造,以及两者的具体安装位置而定,在此不作限定。例如,可以为一个识别部件可识别不同的触发件,亦可一个识别部件对应一个触发件。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识别部件包括接口连接模组,接口连接模组包括用于与第一马达142适配的第一端子,以及用于与第二马达162适配的第二端子,优选的,所述接口连接模组设置于所述主机。当第一马达142配接于通用动力输入端,通过第一端子第一马达142和电池包144耦合于由直流控制开关控制的直流电导通回路;当第二马达162配接于通用动力输入端,通过第二端子第二马达162和交流电源耦合于由交流控制开关控制的交流电导通回路。

也就是说,当第一马达142安装于主机,则第一马达142和电池包144能够形成一个由直流控制开关控制的电导通回路。同理,当第二马达162安装于主机,第二马达162和交流电源能够形成一个由交流控制开关控制的电导通回路。

这样,亦可以实现压力清洗机在不同模式下的切换,以由直流电源(电池包144)提供电源,或由交流电源提供电力。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实施例中,当未提及电源线时,均可以理解为电源线可以可拆卸或固定地连接于主机或第二马达162。

特别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压力清洗机10还包括支承部件(图未示),具体地,该支承部件可以为支架或可移动地推车等能够支承的机械结构辅助移动。该第二马达162相对固定地设置于支承部件,主机12能够与支承部件可拆卸地安装,当主机12安装于支承部件,泵17可选择地由直流动力单元14或交流动力单元16驱动。

例如,具体到实施例中,直流动力单元14可以相对固定或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12,在仅需要直流电源供电的工况下,直流动力单元14主机12当做一个整体使用,而将交流动力单元16固定设置于支架或推车上。在需要交流电源供电时,可将直流动力单元14和主机12构成的整体装设于推车上,即可实现由交流动力单元16供电。而此时,压力清洗机10的重量因包括了直流动力单元14、主机12及交流动力单元16的重量,不便于移动,通过移动支架或推车即可。这样,提高压力清洗机10的便携性,使用便利,且在不同工况下,满足了压力清洗机10工作时间、压力清洗机10的重量及清洁效率之间的平衡。

可以理解,第一马达142为直流马达,第二马达162为交流马达。第一马达142及第二马达162为高转速马达;第一马达142及第二马达162的转速大于10000转/分。该动力接入机构还包括减速机构,第一马达142和第二马达162通过减速机构与直流动力输入端或交流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减速机构的减速比为12:1至3:1之间。例如,具体到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减速机构可以为齿轮减速机构,减速机构包括减速轴132及设置于减速轴132上的第一传动齿轮134和第二传动齿轮136,第一马达142的输出轴可与第二传动齿轮136配接,从而实现动力的传递并达到减速的功效。如此,通过改变传动齿轮的个数及齿数,可调节减速比,采用较轻的高速小电机和齿轮减速机构代替较重的低速大电机,降低了功能部件的重量,且实现较佳的出水量及清洗效率。当然,该减速机构还可为其他形式,在此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动力接入机构也可不设置减速机构,即直接采用低速电机直接驱动。

下面将以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压力清洗机包括主机12、减速机构、直流动力单元14、交流动力单元16。主机12包括工具壳体122及支撑于工具壳体122内的功能部件,功能部件至少包括向外输送水流的泵17,所述主机12还包括连接泵17的动力接入机构,清洗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工具壳体122上。直流动力单元14包括第一马达142,以及用于为第一马达142提供直流驱动电源的电池包144。交流动力单元16包括第二马达162,以及用于与第二马达162连接以连接交流电源的电源线。

泵17包括泵体、被配置为在泵17体内可作往复运动的柱塞,以及与柱塞连接的往复驱动机构(斜盘机构),动力接入机构包括与斜盘机构连接的动力输入轴112。动力输入轴112上设有第一齿轮116、第二齿轮114及可与第一齿轮116传动连接或第二齿轮114传动连接的离合件118。减速机构包括减速轴132、设置于减速轴132上的第一传动齿轮134及第二传动齿轮136,第二传动齿轮136与第一马达142的输出轴配接,第一传动齿轮134与第一齿轮116相啮合。第一马达142通过锁紧螺栓锁紧于工具壳体122上,以将第一马达142安装于主机12上,第一马达142的输出轴与对应的第二传动齿轮136可啮合,从而通过动力输入轴112输入动力。第二马达162具体通过锁扣结构将可拆卸地安装于工具壳体122上,当第二马达162安装于工具壳体122,第二马达162的输出轴与第二齿轮114可配接,从而向动力输入轴112输入动力。电池包144为一个,工具壳体122上设有用于容置电池包144的电池腔,电池包144可拆卸地安装于电池腔内。

针对户外或简单的家庭清洁工况,可选择将交流动力单元16从主机12上拆下,仅直流动力单元14即可满足用户需求。针对例如用户一年或者半年清洗一次房子的工况,需要压力清洗机10具有提供长时间作业,此时,可将交流动力单元16安装于主机12上,通过交流动力单元16满足用户的需求。

这样,在不同的工况下可使用对应的动力单元,从而提高了压力清洗机10的便携性的同时,满足了压力清洗机10工作时间、压力清洗机10的重量及清洁效率之间的平衡。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