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修复锌污染土壤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35313发布日期:2019-04-17 04:02阅读:10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修复锌污染土壤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植物修复锌污染土壤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金属冶炼、机械加工、大气沉降、含锌污水污泥不合理排放及使用、含锌农药化肥过度使用导致我国土壤面临大面积重金属锌污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的微量的锌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但是,过量的锌可造成人体代谢紊乱,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土壤锌修复的方法有:土壤固化修复法,采用固化剂与污染土壤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经过固化后最终形成固体混合物,实现锌污染土壤修复;电动修复法,通过在污染土壤两侧施加电压形成电场,而污染物锌在电产作用下迁移到目标位置,实现土壤修复;淋洗法,溶解螯合剂如edta清洗土壤,通过螯合土壤中的锌,达到修复目的;生物修复法,采用微生物和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锌,实现土壤修复。

现有技术中土壤锌修复的方法成本高,二次污染严重,耗资大,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合我国土壤重金属锌修复,因此,寻找低成本、高效且无污染的土壤锌修复方法尤为迫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修复锌污染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寸草苔移栽至锌污染过的土壤上。

寸草苔(carexduriuscula)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和新疆等省(区),其根茎发达、分蘖力强、生长讯速、耐旱、耐土壤贫瘠,而且其耐反复收割,申请人研究发现,寸草苔对锌污染土壤具有耐性,因此,在锌污染的土壤上栽种寸草苔,通过反复收割可以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锌,以控制土壤中锌含量在安全水平。

将寸草苔移载后,植株可继续生长,同时地下部长出新根茎,根茎长出土壤后,继续发育而长成新的寸草苔植株,因此,在本发明中,只需栽种一次,寸草苔即可通过地下部不断的长出根茎而繁殖出许多新植株。

本发明的方法不会形成二次污染,高效且成本低。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在重金属污染后的土壤中存活,所述寸草苔为5~6cm长的寸草苔。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寸草苔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向杀菌后的土壤上每亩施用30~40kg钙镁磷肥,每亩播种0.4~1.0kg寸草苔种子,播种后在土壤表层覆盖1~2cm厚度土壤,得寸草苔。

其中,寸草苔的种植方法优选包括如下步骤:

在4月初,向杀菌后的土壤上每亩施用30~40kg钙镁磷肥,每亩播种0.5~0.6kg寸草苔种子,播种后在土壤表层覆盖1~2cm厚度土壤,得寸草苔。

其中,杀菌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常用的杀菌方法,优选使用50%多菌灵800倍溶液喷施土壤。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移栽效果、分蘖空间以及修复效果,所述移栽的株距为3~10cm,优选为5~7cm。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向移栽了寸草苔的锌污染土壤上每平方米施用0.045~0.06kg含有钙镁磷的复合肥。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土壤中锌的浓度小于600mg/kg,进一步优选不高于300mg/kg,可以优选为不高于100mg/kg。移栽后,寸草苔表现较强的锌吸收能力,也有较好的生物量,可以优选为100mg/kg~300mg/kg。在本发明中,锌优选以znso4的形式计。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植物修复锌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向杀菌后的土壤上每亩施用30~40kg钙镁磷肥,每亩播种0.4~1.0kg寸草苔种子,播种后在土壤表层覆盖1~2cm厚度土壤,待寸草苔长至5~6cm,将其移栽至重金属污染过的土壤上,移栽的株距为3~10cm,每平方米施用0.045~0.06kg钙镁磷肥。其中,土壤中锌的浓度低于600mg/kg。

其中,移栽的株距优选为5~7cm。

在本发明中,优选当寸草苔植株长至15cm即可开始收割。由于寸草苔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因此地下根部保留,继续反复培养、收割,对收割后的地上部进行灰化处理,回收重金属锌。

本发明创新地使用寸草苔进行锌污染土壤的修复,寸草苔根茎发达、分蘖力强、生长讯速、耐旱、耐土壤贫瘠,而且其耐反复收割,只需栽种一次,寸草苔即可通过地下部不断的长出根茎而繁殖出许多新植株,每年可反复收割多次,将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效转移,较之其它植物,使用寸草苔更加节约资源、方便和高效。相比于其它植物,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更快地将土壤中重金属锌含量控制在安全水平。寸草苔耐重金属锌,可以将土壤中的锌通过根系吸收转移到地上部,可通过收割地上部减少土壤重金属锌的目的,实现土壤中最大限度重金属清除目的,以控制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在安全水平。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无需特殊管理,即可很好生长,栽培成本低,锌转移效率高,尤其是丰富了北方土壤重金属锌污染清除植物新品种。

附图说明

图1为实验例中不同浓度znso4.7h2o污染土壤处理后寸草苔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图;

图2为实验例中不同浓度znso4.7h2o污染土壤处理后寸草苔地上部和地下部锌的含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商品。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修复锌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寸草苔的幼苗培育

寸草苔于4月初种植,亩用种量0.5kg,播种前采用50%多菌灵800倍溶液喷施土壤消毒杀菌,每亩施用40公斤钙镁磷底肥,播种后土壤表层覆盖1cm厚度土壤,控制土壤湿度,促进种子萌发,待寸草苔长至5cm即可移栽至重金属锌污染土壤上。

2)锌污染土壤准备:

基本土壤取自黑龙江省绥化市、无重金属锌污染土壤,土壤105℃烘干8小时,取10kg装入方形塑料培养盆内,尺寸为40cm*40cm,然后喷施znso4.7h2o溶液(采用znso4.7h2o处理时去除结晶水质量),人工制作锌污染土壤100mg/kg,做3次重复实验。

3)在上述含有znso4.7h2o污染土壤上,栽种寸草苔幼苗,每平方米施用0.06公斤钙镁磷底肥,栽种株距5cm,当寸草苔植株长至15cm时,收割寸草苔的地上部。

实施例2~3

实施例2和3中步骤与实施例1中均相同,不同在于步骤2中锌污染土壤的浓度分别为300mg/kg、600mg/kg。

实验例

对照例

对照例中步骤与实施例1中均相同,不同在于步骤2中锌污染土壤的浓度为0mg/kg。

寸草苔生物量和锌含量检测

检测方法:当寸草苔长至15cm时,收割地上部叶片,小心挖出根,用自来水冲洗掉培养基质,再用去离子水冲洗3遍,用吸水纸吸干水分,称重并记录数据。将材料放入烘箱中110℃杀青10min,温度调整为80℃继续烘干至恒重,称重并记录数据。取少许根和地上部叶片,用剪刀剪断,分别用研钵研磨,称取0.1g粉末,加入消解液10ml(hno3:hclo4=4:1),静止放置30min,转移到微波消解仪中180℃消解1h,将消解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至25ml,采用等离子光谱分析仪icp-ms测定根和地上部叶片zn含量,每个处理重复3次,取平均值。

生物量检测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如图1所示,低浓度的100mg/kgznso4.7h2o污染土壤中,与对照材料0mg/kgznso4.7h2o相比(地上部干重为0.20mg,地下部为0.12mg),寸草苔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达到最高,地上部干重为0.32mg,地下部0.18mg;当土壤中znso4.7h2o浓度达到300mg/kg,时,地上部干重为0.45,地下部为0.28mg,较对照材料高;而土壤中znso4.7h2o含量达到600mg/kg时,地上部干重为0.16mg,地下部干重仅为0.11mg,均比对照材料低,由此可见,寸草苔在100mg/kg和300mg/kgznso4.7h2o污染土壤中,地下部和地上部能保持较高的生物量,因此在100mg/kg和300mg/kgznso4.7h2o污染土壤适合寸草苔正常生长,且能生长的更好,而当土壤中的znso4.7h2o含量达到600mg/kg时,寸草苔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导致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降低。

锌含量检测结果

如图2所示,低浓度的100mg/kgznso4.7h2o污染土壤中,地上部锌含量179.01mg/kg,地下部锌含量为150.72mg/kg;当土壤中的znso4.7h2o含量为300mg/kg时,地上部锌积累量为202.00mg/kg,地下部锌含量为177.10mg/kg;当土壤中的znso4.7h2o含量在600mg/kg时,寸草苔地上部的锌含量为237.92mg/kg,地下部锌含量为203.37mg/kg,表现了更强的锌吸收能力。

在不同浓度znso4.7h2o处理的土壤中,寸草苔表现了不一样的生物量积累特征和富集锌能力:寸草苔在低于300mg/kgznso4.7h2o污染土壤中能表现出较高的生物量和较强的锌富集能力,通过不断的收割地上部,可以富集土壤中的锌,经过后续灰化处理可回收锌,从而达到土壤修复的目的。而当土壤中的znso4.7h2o浓度达到600mg/kg,寸草苔即使表现了更强的锌吸收能力,但是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生物量降低。

最后,本发明的方法仅为较佳的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