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浆罐清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7111发布日期:2018-10-23 16:2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渣浆罐清底系统。



背景技术:

渣浆罐通常使用排渣泵进行加速排渣,排渣泵工作时会对泵口附近及其上方的渣浆集中抽取,使得其他区域的渣浆趋于静态,从而使渣浆发生沉淀造成浪费;而且沉淀后渣浆料会发酵呈酸性,腐蚀渣浆罐和管道,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渣浆罐清底系统,它能够使渣浆处于流动状态,降低渣浆沉淀的可能性,使渣浆排出的更彻底,减少浪费,也可作为清洗渣浆罐装置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渣浆罐清底系统,包括用于装载渣浆的渣浆罐和安装在渣浆罐底部的排渣管路,所述排渣管路包括排渣管道以及安装在排渣管道上的排渣泵,排渣泵的输出端安装有开关阀门,所述渣浆罐清底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渣浆罐中用于驱使渣浆加压流动、对渣浆罐清底的进吸料管路以及用于清洗渣浆罐的清洗管路;所述进吸料管路包括安装在渣浆罐内部的防腐蚀管道及罐外输送管道,所述防腐蚀管道包括第一吸料管道和第一进料管道,所述第一吸料管道上设有吸料口,第一进料管道连通有竖直设置的旋转喷射器;所述罐外输送管道包括第二吸料管道和第二进料管道,所述第二吸料管道围绕渣浆罐设置,第二吸料管道与第二进料管道之间设置有加压装置,所述渣浆罐进出口处分别设置常开第一手动阀、第二手动阀;所述清洗管路与第二吸料管道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底管路工作时,渣浆从第一吸料管道管口吸入,通过第一吸料管道流出渣浆罐,途径第二吸料管道再经过加压装置的加压,渣浆通过第二进料管道、第一进料管道进入渣浆罐,再由旋转喷射器将渣浆旋转喷出,冲击、带动渣浆流动;在排渣泵排料时,通过与输送管路配合,可防止渣浆罐底部的渣浆沉淀,将渣浆排出的更彻底,减少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洗管路由清水管道,加压装置与转换管道组成,完成对第一进料管道、第二进料管道以及第一吸料管道、第二吸料管道以及渣浆罐的清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水管道与第二吸料管道连通,从而可将清水输送到加压装置中,通过加压装置的加压处理使清水对第二进料管道、第一进料管道冲洗的更干净;进料管路工作时,关闭第一自动阀,防止渣浆流入输水管道中;清洗管路工作时,关闭第二自动阀,防止清水流在第二吸料管道中分流,使流到加压装置中的水流减少。

在清洗管路运作时,通过气动球阀能快速改变水流在管路中的流向,平稳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换管道设置在第二吸料管道与第二进料管道之间,所述转换管道上设置有第三自动阀,第二进料管道上设置有第四自动阀,第二吸料管道设置有第二自动阀,清水管道末端设有第一自动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自动阀关闭,第四自动阀开启,水流流入第二进料管道、第一进料管道中进行清洗;第四自动阀关闭,第三自动阀开启时水流流经第二吸料管道、第一吸料管道中进行清洗,水流最终从旋转喷射器或吸料口进入渣浆罐中,然后从排渣管路排出,完成清洗,避免了渣浆在渣浆罐或管路中残留发酵,影响设备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进料管道和第一吸料管道的端部封闭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进料管道、第一吸料管道的端部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隔板将第一进料管道、第一吸料管道固定连接,以保证第一进料管道、第一吸料管道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加管路的稳定性,使渣浆在管路中流动时更加平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管路在设置第一、二、三、四自动阀,使渣浆通过吸料管路加压输送到进料管路后旋转喷射到渣浆罐底部,带动渣浆流动;在排渣泵排料时,通过与清底管路配合,可防止渣浆罐底部的渣浆沉淀,将渣浆排出的更彻底,减少浪费;

2、通过设置清洗管路,使清水流对进料管路及其吸料管路进行清洗,水流最终从旋转喷射器或吸料管道口进入渣浆罐中,然后从排渣管路排出,避免了渣浆在渣浆罐或管路中残留发酵,影响设备寿命;

3、通过将第一进料管道、第一吸料管道固定连接在一起,提高第一进料管道、第一吸料管道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加管路的稳定性,使渣浆在输送管路中流动时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渣浆罐清底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渣浆罐内部示意图。

图中,1、渣浆罐;2、排渣管路;21、排渣管道;22、排渣泵;23、阀门;3、进吸料管路;31、吸料口;32、第一吸料管道;33、第一手动阀;34、第二吸料管道;35、加压装置;36、第二进料管道;37、第二手动阀;38、第一进料管道;39、旋转喷射器;4、清洗管路;41、清水管道;42、第一自动阀;43、第二自动阀;44、转换管道;45、第三自动阀;46、第四自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渣浆罐清底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装载渣浆的渣浆罐1、用于将渣浆罐1内的渣浆排出的排渣管路2、用于驱使渣浆流动对渣浆罐1清底的进吸料管路3以及用于清洗渣浆罐1的清洗管路4。

如图1所示,渣浆罐1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其底部连通有排渣管路2,渣浆罐1可选取为沉淀罐,排渣管路2包括排渣管道21以及安装在排渣管道21上的排渣泵22,排渣泵22的输出端安装有开关阀门23,通过排渣泵22将渣浆罐1内的渣浆快速抽出。

如图1、图2所示,进吸料管路3包括安装在渣浆罐1内部的防腐蚀管道及罐外输送管道,防腐蚀管道包括第一吸料管道32和第一进料管道38,罐外输送管道包括第二吸料管道34和第二进料管道36,其中第一吸料管道32上方设有吸料口31,第一吸料管道32穿出渣浆罐1安装有常开设置的第一手动阀33,通过第一手动阀33与第二吸料管道34连通,第一手动阀33可选取为手动球阀;第二吸料管道34围绕渣浆罐1设置,其末端连通有加压装置35,加压装置35选取为喷射泵,其周边配置有方便操作的控制柜、配电柜和用于监测的压力变送器;加压装置35的输出端与第二进料管道36连通,第二进料管道36的另一端安装有常开设置的第二手动阀37,通过第二手动阀37与穿出渣浆罐1的第一进料管道38连通,第二手动阀37可选取为手动球阀;位于渣浆罐1内部的第一进料管道38连通有竖直设置的旋转喷射器39(旋转喷射器39在市场上已经有成熟的产品,这里对其不再做赘述)。

进吸料管路3工作时,渣浆从吸料口31进入,通过第一吸料管道32流出渣浆罐1,途径第二吸料管道34再经过加压装置35的加压,渣浆通过第二进料管道36、第一进料管道38进入渣浆罐1,再由旋转喷射器39将渣浆旋转喷出,带动渣浆流动;在排渣泵22排料时,通过与进吸料管路3及加压装置35配合,可防止渣浆罐1底部的渣浆沉淀,将渣浆排出的更彻底,减少浪费。如需要关闭进吸料管路3时手动关闭第一手动阀33或第二手动阀37即可。

如图2所示,第一进料管道38和第一吸料管道32的端部封闭且相对设置,再通过隔板将第一进料管道38、第一吸料管道32固定连接,以提高第一进料管道38、第一吸料管道32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加进吸料管路3的稳定性,使渣浆在进吸料管路3中流动时更加平稳。

如图1所示,清洗管路4包括清水管道41,清水管道41末端设置有第一自动阀42,通过第一自动阀42与第二吸料管道34连通,从而可将清水输送到加压装置35中,通过加压装置35的加压处理使清水对第二进料管道36、第一进料管道38、和渣浆罐1冲洗的更干净;在第二吸料管道34靠近清水管道41的末端设置有第二自动阀43,第一自动阀42、第二自动阀43可选取为气动球阀或电动球阀;进吸管路工作时,关闭第一自动阀42,防止渣浆流入清水管道41中;清洗管路4工作时,关闭第二自动阀43,防止清水在第二吸料管道34中分流,使流到加压装置35中的水流减少水压降低。

为了使第二吸料管道34、第一吸料管道32以及吸料口31也得到清洗,如图1所示,在第二吸料管道34与第二进料管道36之间设置有转换管道44,转换管道44上设置有第三自动阀45,在第二进料管道36上、位于两者连通口的上方设置有第四自动阀46,转换管道44与第二吸料管道34的连通口位于第二自动阀43的上方;第三自动阀45、第四自动阀46可选取为气动球阀或电动球阀。

第三自动阀45关闭,第四自动阀46开启,清水流入第二进料管道36、第一进料管道38中进行清洗;第四自动阀46关闭,第三自动阀45开启时清水流经第二吸料管道34、第一吸料管道32以及吸料口31对其进行清洗,水流从旋转喷射器39或吸料口31进入渣浆罐1中,然后从排渣管路2排出,完成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渣浆罐清底系统,涉及石油、化工、建材、造纸等用于输送或清理渣浆的领域。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