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太阳能电池粉尘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1469发布日期:2018-12-21 20:07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太阳能电池粉尘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电池板的除尘设备,更具体的是一种硅太阳能电池粉尘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又称为“太阳能芯片”或“光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它只要被满足一定照度条件的光照到,瞬间就可输出电压及在有回路的情况下产生电流,在物理学上称为太阳能光伏,简称光伏。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以光电效应工作的晶硅太阳能电池为主流,而以光化学效应工作的薄膜电池实施太阳能电池则还处于萌芽阶段。

激光划片机是太阳能电池组件加工过程使用到的重要设备,用来将整块电池片分划成小片,满足太阳能电池组件功率电压的需求。在划片机划片中会产生大量粉尘通过风机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太阳能电池粉尘处理装置,通过鼓风机和引风机的配合设计,将太阳能电池上的粉尘清理至收集仓内进行收集,解决了太阳能电池在划片机划片时产生大量粉尘污染环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硅太阳能电池粉尘处理装置,包括镜像设置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卡合相连,第一盖板下安装有鼓风盒,第二盖板下安装有引风盒,引风盒贯通连接有收集仓;

所述第一盖板内开有条形卡槽;

所述第二盖板一侧上设有与条形卡槽相配合条形滑块;

所述鼓风盒内安装固定有鼓风机;

所述鼓风盒的一侧安装有向下延伸的出风管,鼓风盒的另一侧贯通固定有进风斗,进风斗穿过第一盖板并固定在第一盖板上;

所述引风盒内安装有引风机;

所述引风盒的下端贯通固定有吸风斗;

所述引风盒的上端与引风管道贯通相连,引风管道上端穿过第二盖板并与收集仓贯通相连,引风管道上安装有调节阀门;

所述收集仓下端设有出料口;

所述收集仓内部固定有隔板,隔板上开有均布的通孔,通孔内安装有过滤袋,过滤袋上端周边通过压板固定在隔板上,压板通过螺杆压紧固定在隔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是截面为L形的半封闭板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盖板下端贴合固定有第一软触头,第二盖板下端贴合固定有第二软触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条形滑块和条形卡槽之间为间隙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鼓风盒为两侧开口的壳体结构,引风盒为两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收集仓为下部是锥形、上端开口的壳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鼓风盒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在第一盖板的内部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风斗和鼓风盒之间安装有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风斗为上窄下宽的锥形斗结构,吸风斗下端两侧通过第二连接杆固定在第二盖板的内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鼓风机和引风机的配合作用下,将硅太阳能电池上的粉尘进行有效的清理,适用于不同规格大小的太阳能电池的清理工作,清理效果佳和效率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通过收集仓进行收集,在减少污染环境的同时,实现了对晶体硅粉尘的回收,具有很好的使用和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硅太阳能电池粉尘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硅太阳能电池粉尘处理装置,包括镜像设置的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之间卡合相连,第一盖板1下安装有鼓风盒3,第二盖板2下安装有引风盒4,引风盒4贯通连接有收集仓5;

所述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均是截面为L形的半封闭板结构,第一盖板1内开有条形卡槽11,第一盖板1下端贴合固定有第一软触头12;

所述第二盖板2一侧上设有与条形卡槽11相配合条形滑块21,条形滑块21和条形卡槽11之间为间隙配合,通过条形滑块21在条形滑槽内滑动,调节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之间的间距;

所述第二盖板2下端贴合固定有第二软触头22;

所述鼓风盒3为两侧开口的壳体结构,鼓风盒3通过第一连接杆31固定在第一盖板1的内部上端,鼓风盒3内安装固定有鼓风机32;

所述鼓风盒3的一侧安装有向下延伸的出风管33,鼓风盒3的另一侧贯通固定有进风斗34,进风斗34穿过第一盖板1并固定在第一盖板1上,进风斗34和鼓风盒3之间安装有过滤网35;

所述引风盒4为两端开口的壳体结构,引风盒4内安装有引风机41;

所述引风盒4的下端贯通固定有吸风斗42,吸风斗42为上窄下宽的锥形斗结构,吸风斗42下端两侧通过第二连接杆固定在第二盖板2的内顶端;

所述引风盒4的上端与引风管道44贯通相连,引风管道44上端穿过第二盖板2并与收集仓5贯通相连,引风管道44上安装有调节阀门45;

所述收集仓5为下部是锥形、上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收集仓5下端设有出料口51;

所述收集仓5内部固定有隔板52,隔板52上开有均布的通孔,通孔内安装有过滤袋53,过滤袋53上端周边通过压板54固定在隔板52上,压板54通过螺杆55压紧固定在隔板52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方式如下:将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罩在电池板上,在第一软触头12和第二软触头22的作用下,有效的避免对电池板造成的刮伤,并且具有很好的密封性;

打开调节阀门45,先打开引风机41电源,后打开鼓风机32电源,鼓风机32将电池板上的粉尘吹起,引风机41将吹起的粉尘吸至收集仓5内;

收集仓5内的粉尘吸附在过滤袋53上,当电池板上粉尘清理结束后,关闭调节阀、鼓风机32以及引风机41,过滤袋53上的粉尘掉落至收集仓5底部,打开出料口51,对收集仓5进行清理;

当过滤袋53由于积累粉尘较多导致堵塞时,拆卸螺杆55和压紧板,将过滤袋53取出,对过滤袋53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鼓风机32和引风机41的配合作用下,将硅太阳能电池上的粉尘进行有效的清理,适用于不同规格大小的太阳能电池的清理工作,清理效果佳和效率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通过收集仓5进行收集,在减少污染环境的同时,实现了对晶体硅粉尘的回收,具有很好的使用和经济价值。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