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开关脉冲清洗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8211发布日期:2018-12-28 19:56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光电开关脉冲清洗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炉技术领域,是涉及一种光电开关脉冲清洗机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的真空炉检测内部是否有工件时,一般都采用人工检测,这种方式耗时耗力,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为此,急需一种可方便检测炉内是否有工件的检测设备。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检测结果进行工件的检测,但是误操作情况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减少误操作且方便检测炉内是否有工件光电开关脉冲清洗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光电开关脉冲清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真空炉侧方的工件检测装置,所述工件检测装置包括光电开关,光电开关的通过炉体接管与真空炉相连通,在真空炉的另一侧设有开口,光电开关的接收端设置于所述真空炉另一端的开口处;在光电开关与真空炉之间的炉体接管上设有观察窗,观察窗与真空炉之间的炉体接管上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有通孔,通孔位置设置于炉体接管内,转动轴上端连接旋转气缸的输出轴,在转动轴与炉体之间的炉体接管上设有脉冲清理结构,所述脉冲清理结构包括与炉体接管相连通的脉冲气管,脉冲气管下端连接鼓风结构,在脉冲气管上设有气动球阀。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转动轴外侧设有轴壳,所述轴壳上端与旋转气缸连接、下端与炉体接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光电开关出射线沿炉体接管进入真空炉体内,如果另一侧的光电开关接收端接收到了光电信号,则证明炉体内没有工件,如果光电开关接收端没有接收到光电信号,则说明炉内有工件。由于炉体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灰尘,灰尘进入炉体接管后也会造成炉体接管堵塞,挡住光电信号,造成误操作,本实用新型通过脉冲清理结构定期向炉体接管内充入脉冲气流,实现炉体接管的清理,减少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光电开关;2为观察窗;3为旋转气缸、4为炉体接管、5为脉冲清理结构、6为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根据附图1所示,光电开关脉冲清洗机构,包括设置于真空炉侧方的工件检测装置,所述工件检测装置包括光电开关1,光电开关1的通过炉体接管4与真空炉相连通,在真空炉的另一侧设有开口,光电开关的接收端设置于所述真空炉另一端的开口处;在光电开关与真空炉之间的炉体接管上设有观察窗2,观察窗2与真空炉之间的炉体接管上设有转动轴6,所述转动轴6上设有通孔,通孔位置设置于炉体接管内,转动轴6上端连接旋转气缸3的输出轴,在转动轴与炉体之间的炉体接管上设有脉冲清理结构,所述脉冲清理结构5包括与炉体接管相连通的脉冲气管,脉冲气管下端连接鼓风结构,在脉冲气管上设有气动球阀,所述气动球阀通过单片机或plc控制,通过气动球阀的规律性开闭使脉冲气管内产生脉冲气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转动轴外侧设有轴壳,所述轴壳上端与旋转气缸连接、下端与炉体接管连接,轴壳下端封闭于炉体接管下侧,轴壳下端具有可打开的扣盖,炉体接管在轴壳内的部分断开,转动轴设置于所述断开处,通过转动轴的转动实现周期性向炉内发送光电信号,并且转动轴上的通孔与炉体接管内腔不相通时,也同时阻断了炉体通过炉体接管向观察窗输送热量,避免观察窗被烤化;所述的观察窗即为透明片,可以为透明玻璃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光电开关出射线沿炉体接管进入真空炉体内,如果另一侧的光电开关接收端接收到了光电信号,则证明炉体内没有工件,如果光电开关接收端没有接收到光电信号,则说明炉内有工件。由于炉体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灰尘,灰尘进入炉体接管后也会造成炉体接管堵塞,挡住光电信号,造成误操作,本实用新型通过脉冲清理结构定期向炉体接管内充入脉冲气流,实现炉体接管的清理,减少误操作。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