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对流冲击原理的环保型污水处理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2480发布日期:2019-01-22 21:47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对流冲击原理的环保型污水处理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对流冲击原理的环保型污水处理用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成逐年增长趋势,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得当的污水直接排放到自然中严重影响了环境卫生,威胁人们的饮水安全。因此,对于污水的处理已经迫在眉睫。污水处理(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现有技术中,常常利用絮凝技术来处理污水。使水或液体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这一现象或操作称作絮凝。通常絮凝的实施靠添加适当的絮凝剂,其作用是吸附微粒,在微粒间“架桥”,从而促进集聚。胶乳工业中,絮凝是胶乳凝固的第一阶段,是一种不可逆的聚集。絮凝剂通常为铵盐一类电解质或有吸附作用的胶质化学品。常见的絮凝剂一般都是粉末状或颗粒状的,直接投放至污水中造成难以溶解现象的发生,降低了絮凝效果。

在现有技术中,在絮凝池中一般都是利用搅拌叶片来对污水进行搅拌的,当时搅拌叶片的位置仅局限在相同的位置上,难以使污水和絮凝剂得到很好的混合,导致絮凝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对流冲击原理的环保型污水处理用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对流冲击原理的环保型污水处理用设备,包括池体,池体外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均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两根液压伸缩杆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侧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底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变范围对流装置,所述变范围对流装置包括水平杆,水平杆外部套设有滑移套筒,滑移套筒与水平杆之间通过复位弹簧相连接,所述滑移套筒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侧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对流半球壳,所述对流半球壳内侧壁均匀布置有若干个扰动凸起;所述池体内侧壁上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对流体,对流体呈圆台状,且对流体的大端与池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对流体内部开设有储液腔,对流体的小端上开设有连通储液腔与池体内部的对流通孔,所述对流体下侧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设置有出液单向阀,且出液管的另一端均与液体输送装置相连通,所述液体输送装置包括安装柱,安装柱底端与池体内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柱内部开设有球形空腔和圆柱形空腔,所述球形空腔内部布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水平设置,且第二转轴两端穿过安装柱架设在池体前后侧壁上,所述第二转轴后端与第二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位于球形空腔内部的部分段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一端活动铰接有转动杆,所述圆柱形空腔内设置有移动隔板,移动隔板下侧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球铰链,转动杆上端与球铰链相连接;所述圆柱形空腔内顶部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另一端位于池体内底部,且进液管上布置有进液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效果是:所述池体顶部位敞口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效果是:所述滑移套筒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限位块,限位块另一侧与水平杆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效果是:所述水平杆直径等于滑移套筒内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效果是:所述扰动凸起呈三棱锥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效果是:所述移动隔板直径等于圆柱形空腔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效果是:所述池体底部开设有排液通道,排液通道上设置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液压伸缩杆用于调节支撑板的高度,支撑板带动变范围对流装置的高度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对流范围,提高了对流效果;同时,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驱动水平杆转动,滑移套筒受到离心力后远离第一转轴,从而带动安装板靠近对流体,从对流体喷出的液体撞击到对流半球壳上,扰动凸起对液体进行有效的混合处理;液体输送装置将池体内底部的污水通过出液管输送到对流体内的储液腔内部,并通过对流通孔均匀喷出,与变范围对流装置形成对流,相互撞击,从而实现了污水间的高效混合,再进一步提高了污水的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变范围对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对流体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体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对流冲击原理的环保型污水处理用设备,包括池体1,池体1外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上均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3,两根液压伸缩杆3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上侧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底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变范围对流装置7,所述变范围对流装置7包括水平杆701,水平杆701外部套设有滑移套筒702,滑移套筒702与水平杆701之间通过复位弹簧703相连接,所述滑移套筒702远离第一转轴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04,安装板704侧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对流半球壳705,所述对流半球壳705内侧壁均匀布置有若干个扰动凸起706,在工作时,液压伸缩杆3用于调节支撑板4的高度,支撑板4带动变范围对流装置7的高度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对流范围,提高了对流效果;同时,启动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转轴6转动,第一转轴6驱动水平杆701转动,滑移套筒702受到离心力后远离第一转轴6,从而带动安装板704靠近对流体8,从对流体8喷出的液体撞击到对流半球壳705上,扰动凸起706对液体进行有效的混合处理;

所述滑移套筒702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707,限位槽内设置限位块708,限位块708另一侧与水平杆701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水平杆701直径等于滑移套筒702内径。

所述扰动凸起706呈三棱锥状。

所述池体1内侧壁上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对流体8,对流体8呈圆台状,且对流体8的大端与池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对流体8内部开设有储液腔801,对流体8的小端上开设有连通储液腔801与池体1内部的对流通孔802,所述对流体8下侧连接有出液管10,出液管10上设置有出液单向阀9,且出液管10的另一端均与液体输送装置15相连通,另一方面,液体输送装置15将池体1内底部的污水通过出液管10输送到对流体8内的储液腔内部,并通过对流通孔802均匀喷出,与变范围对流装置7形成对流,相互撞击,从而实现了污水间的高效混合,再进一步提高了污水的混合效果;

所述液体输送装置15包括安装柱151,安装柱151底端与池体1内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柱151内部开设有球形空腔153和圆柱形空腔152,所述球形空腔153内部布置有第二转轴154,第二转轴154水平设置,且第二转轴154两端穿过安装柱151架设在池体1前后侧壁上,所述第二转轴154后端与第二电机(图中未示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54位于球形空腔153内部的部分段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板155,转动板155一端活动铰接有转动杆156,所述圆柱形空腔152内设置有移动隔板157,移动隔板157下侧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球铰链158,转动杆156上端与球铰链158相连接;所述圆柱形空腔152内顶部连接有进液管11,进液管11另一端位于池体1内底部,且进液管11上布置有进液单向阀12,在工作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154转动,第二转轴154带动转动板155转动,转动板155通过转动杆156和球铰链158来带动移动隔板157向下运动,则圆柱形空腔152上部呈负压状态,池体1内底部的液体污水通过进液管11进入到圆柱形空腔152内部;随着第二转轴154的继续转动,移动隔板157向上运动,对圆柱形空腔152内的液体污水进行压缩,液体污水通过出液管10排出,从而实现了液体污水的输送。

所述移动隔板157直径等于圆柱形空腔152直径。

所述池体1顶部位敞口状。

所述池体1底部开设有排液通道13,排液通道13上设置有阀门1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工作时,液压伸缩杆3用于调节支撑板4的高度,支撑板4带动变范围对流装置7的高度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对流范围,提高了对流效果;同时,启动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转轴6转动,第一转轴6驱动水平杆701转动,滑移套筒702受到离心力后远离第一转轴6,从而带动安装板704靠近对流体8,从对流体8喷出的液体撞击到对流半球壳705上,扰动凸起706对液体进行有效的混合处理;另一方面,液体输送装置15将池体1内底部的污水通过出液管10输送到对流体8内的储液腔内部,并通过对流通孔802均匀喷出,与变范围对流装置7形成对流,相互撞击,从而实现了污水间的高效混合,再进一步提高了污水的混合效果;

在工作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154转动,第二转轴154带动转动板155转动,转动板155通过转动杆156和球铰链158来带动移动隔板157向下运动,则圆柱形空腔152上部呈负压状态,池体1内底部的液体污水通过进液管11进入到圆柱形空腔152内部;随着第二转轴154的继续转动,移动隔板157向上运动,对圆柱形空腔152内的液体污水进行压缩,液体污水通过出液管10排出,从而实现了液体污水的输送。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