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后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3505发布日期:2018-12-05 19:47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后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后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对城市雨水水质特性和相应的处理技术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推广,把收集来的雨水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能够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同时还减轻了城市排水、污水处理的压力,因此对雨水的净化处理也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由于我国城市不透水地面面积增加,使雨水下渗成为土壤水、地下水的机率将低,绝大部分雨水都直接汇集成为地表径流。目前针对地面雨水的收集处理主要由集装箱模块一体化组成,每个箱体主要由不同的处理模块组成。但由于雨水中杂质较多,使得对过滤层的检修、更换模块频繁,而集装箱有限的空间内,需要容纳较多的处理单元,管路、电路连接复杂,造成检修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对过滤层进行检修、更换的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后的处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后的处理系统,与集水机构出水管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过滤机构、储水箱和用于对过滤机构进行清洁的反冲洗机构;过滤机构,包括呈分体结构的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包括上、下活动套接的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下箱体内壁的上方设有一圈水平向内延伸、用于支撑上箱体底部的承重板;所述上箱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借助管道快卡与集水机构出水管连接,所述上箱体内部设有与其横截面相匹配的承托网,所述承托网上设有过滤层;所述下箱体的底部呈具有导流斜面的锥形结构;储水箱,位于过滤机构下方,其与下箱体底部借助设有第一控制阀的第一管道连通,所述储水箱底部设有外排管,上部设有第一溢流管,所述外排管上设有第四控制阀;控制器,其控制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控制阀、第四控制阀和反冲洗机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反冲洗机构包括水洗组件,所述水洗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储水箱和下箱体底部连通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均与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的第二控制阀和提升泵,所述上箱体的上部还设有第二溢流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反冲洗机构还包括气洗组件,所述气洗组件包括设有第三控制阀的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下箱体底部和气泵。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溢流管上设有用于检测其内部是否有水溢出的溢流传感器,所述溢流传感器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和控制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溢流传感器为流量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上还设有紫外线消毒仪。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箱体具有能够开合的上盖,所述承托网包括间隔且平行设置的两块,两块承托网上均设有过滤层,下方的所述承托网与上箱体固定,上方的所述承托网活动设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过滤层包括上、下设置的陶粒填料层和活性炭填料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进水管位于过滤箱内的一端设有能够使进水均于布于过滤层上的布水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系统在使用时埋设于地下,将过滤机构设置为分体结构,采用上、下箱体套接的形式,利用上箱体自身的重量并通过承重板的设置,实现过滤机构整体的连接,且采用管道快卡与集水机构连接,从而能够在对过滤层进行维修时,快速的将上箱体提起,打开过滤机构对过滤层进行检修,提高了检修效率,降低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仅仅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后的处理系统,与集水机构出水管连接,包括控制器、过滤机构、储水箱3和用于对过滤机构进行清洁的反冲洗机构;过滤机构,包括呈分体结构的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包括上、下活动套接的上箱体11和下箱体12,所述下箱体12内壁的上方设有一圈水平向内延伸、用于支撑上箱体11底部的承重板13;所述上箱体11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14,所述进水管14借助管道快卡141与集水机构出水管连接,其中管道快卡141为能够在市场购买的配件;所述下箱体12的底部呈具有导流斜面的锥形结构,下箱体12内部设有与其横截面相匹配的承托网15,所述承托网15上设有过滤层16;储水箱3,位于过滤机构下方,其与下箱体12底部借助设有第一控制阀311的第一管道31连通,所述储水箱3底部设有外排管32,上部设有第一溢流管33,所述外排管32上设有第四控制阀321;控制器,为基于PLC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其控制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控制阀311、第四控制阀321和反冲洗机构。

本系统在使用时埋设于地下,因此设置控制器来控制第一控制阀311、第四控制阀321和反冲洗机构的开启和关闭。

本系统在对雨水进行处理时,利用管道快卡141将进水管14与集水机构连接,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阀311打开,其它阀门关闭,收集到的雨水进入过滤机构内,经过滤层16过滤处理后经第一管道3进入储水箱3,储水箱3内处理完成的水根据使用需要控制器控制第四控制阀321开启,雨水能够经外排管32排出,用于洗车等日常生活中使用。第一溢流管33能够在储水箱3内的水压较大时,向市政管网排水,以保证储水箱3内的压力与外界持平。

当过滤层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层16吸附物质较多,致使过滤雨水不通畅,此时需要对过滤层16进行清理。首先控制集水机构停止向本系统中排水,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阀311关闭,反冲洗机构开启,对过滤层16进行反冲洗。

经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过滤层16进行更换。本系统将过滤机构设置为分体结构,采用上、下箱体套接的形式,利用上箱体11自身的重量并通过承重板13的设置,实现过滤机构整体的连接,且采用管道快卡141与集水机构连接,从而能够在需要对过滤层进行维修时,能够快速的将本系统与集水机构分离,并能够快速的将上箱体11提起,从而打开过滤机构对过滤层16进行检修,提高了检修效率,降低了维修成本。

具体的,反冲洗机构包括水洗组件,所述水洗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储水箱3和下箱体12底部连通第二管道21,所述第二管道21上设有均与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的第二控制阀211和提升泵212,所述上箱体11的上部还设有第二溢流管22。在反冲洗操作时,控制器控制第二控制阀211和提升泵212打开,提升泵212将储水箱3内的水由下排入过滤箱内,对过滤层16进行反向冲洗,反洗水通过第二溢流管22排入市政管网。

为进一步提高反冲洗对过滤层16的清洁效果,反冲洗机构还包括气洗组件。所述气洗组件包括设有第三控制阀231的第三管道23,所述第三管道23的两端分别连接下箱体12底部和气泵24。在进行水洗前,控制器先控制第三控制阀231和气泵24打开,气泵24经第三管道23向过滤箱内鼓气,对过滤层16进行气洗,使过滤层16中的杂质浮出,对过滤层16进行气洗30min左右后,控制器控制气洗组件关闭,然后再进行水洗,水洗时间为30min左右。

在反冲洗时,当第二溢流管22中有水溢出,则说明过滤层16还具有透水性,过滤层16的孔隙并没有完全被杂质堵塞。而当在反冲洗时,第二溢流管221中没有水溢出或溢出量较小,则说明过滤层16的孔隙几乎全被杂质堵塞,此时就需要将上箱体11取出更换过滤层16。但是由于该系统埋设于地下,不能准确判断第二溢流管22的溢水情况,为了保证过滤层16对雨水的有效过滤,所以需要在水洗时及时检测第二溢流管22的溢水情况,准确判断过滤层16的使用情况。因此在第二溢流管22上设有用于检测其内部是否有水溢出的溢流传感器221,所述溢流传感器221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和控制输出端连接。溢流传感器221为流量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当水洗时,控制器控制溢流传感器221打开,当溢流传感器221检测到有第二溢流管22溢出的水量小时,将该信号传输给控制器,然后控制器控制水洗组件(第二控制阀211和提升泵212)关闭,取出上箱体11更换过滤层16。

在第一管道31上还设有紫外线消毒仪312,经紫外线消毒仪312后再进入储水向3中,进一步提高了储水的质量。

经长时间使用,特别是在雨季,过滤层16收到雨水的压力增大,老化加快,为提高过滤层16的抗压能力,承托网15包括间隔且平行设置的两块,两块承托网15上均设有过滤层16,而且下方的所述承托网15与上箱体11固定,上方的所述承托网15活动设置,且所述上箱体11具有能够开合的上盖,在下箱体12的内壁上同样设有承重板13对其上方的承托网15进行支撑定位,使得上方的承托网15既不压迫下过滤层,在将上箱体11整体取出后,依次打开上盖,取出上过滤层,取出上方的承托网15,取出下过滤层,即可对过滤层16进行整体维护。

而且过滤层16包括上、下设置的陶粒填料层161和活性炭填料层162,过滤效果更好,活性炭填料层162还能够吸附水中的异味。

在进水管14位于过滤箱内的一端设有能够使进水均于布于过滤层16上的布水器17。布水器17、进水管14和上箱体11为一体固定,便于快速取出,布水器17可以使填料表面布水均匀。一方面提高了过滤层16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过滤效果。

其中,过滤箱整体为不锈钢材质,具有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的特性,提高了过滤箱埋在地下的使用寿命。并且在上箱体11对应的槽坑为混凝土浇筑的内壁,便于上箱体11的取出。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