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斜板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3871发布日期:2019-02-01 19: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斜板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器主体结构为长方体,从左至右依次分为好氧区、过渡区、厌氧区、导流区、分离区,包括进水管、隔室双侧布水器、微孔曝气管、好氧区排泥管、过渡区与厌氧区排泥管、分离区排泥管、回流管、好氧区与过渡区排气管、厌氧区排气管、分离区排气管、出水槽、出水管、挡板、组合斜板Ⅰ、组合斜板Ⅱ、斜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好氧区内置有半软性纤维束填料,所述好氧区通过挡板与其右侧的过渡区分隔,但通过挡板与组合斜板Ⅰ之间的缝隙相通;通过组合斜板Ⅰ与厌氧区分隔,所述好氧区最左侧底部从左至右分别设有隔室双侧布水器、微孔曝气管,所述隔室双侧布水器与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好氧区顶板上设有好氧区与过渡区排气管,好氧区与挡板底部结合处布有好氧区排泥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区内置有流化床填料K1,所述过渡区左侧通过挡板与好氧区分隔,但通过挡板与组合斜板Ⅰ之间的缝隙相通;通过组合斜板Ⅰ与厌氧区分隔,但通过组合斜板Ⅰ与组合斜板Ⅱ之间缝隙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区位于过渡区与分离区之间,通过组合斜板Ⅰ与过渡区分隔,但通过组合斜板Ⅰ与组合斜板Ⅱ底部之间缝隙相通;通过组合斜板Ⅱ分别与导流区、分离区分隔,但通过组合斜板Ⅱ与顶板之间的缝隙与导流区相通;厌氧区顶板上布有厌氧区排气管,厌氧区组合斜板Ⅰ与组合斜板Ⅱ底部之间缝隙处设有过渡区与厌氧区排泥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区位于厌氧区的右上侧,通过组合斜板Ⅱ与厌氧区分隔,但通过组合斜板Ⅱ与顶板之间的缝隙与厌氧区相通;通过斜板与分离区分隔,但通过斜板与组合斜板Ⅱ之间缝隙与分离区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区位于生物反应器主体的最右侧,通过组合斜板Ⅱ、斜板分别与厌氧区、导流区分隔,但通过斜板与组合斜板Ⅱ之间缝隙与导流区相通;分离区顶板上设有分离区排气管,外侧设有出水槽、出水管、回流管,分离区通过出水槽狭缝与出水槽连通;分离区与组合斜板Ⅱ底部结合处布有分离区排泥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器主体长、宽、高比值为(4~6):1:(2~3),好氧区、过渡区、厌氧区、分离区体积比为3:1: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室双侧布水器长度与生物反应器主体宽度相等,双侧板与反应器主体面形成封闭隔室,双侧板均开有圆孔阵,圆孔直径为反应器主体长度的0.05~0.015,双侧板的宽度为反应器主体长度的0.0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曝气管长度为好氧区长度1/2,一端紧邻隔室双侧布水器,沿生物反应器长度方向布置,位于反应器主体高度面一侧;

其中,所述挡板位于反应器主体1/2长度处并垂直设置,挡板高度为(1/2~2/3)反应器主体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斜板Ⅰ由纵向斜板和横向斜板组成,纵向斜板与横向斜板之间夹角为150°;纵向斜板与反应器顶板接合,水平夹角为60°;横向斜板水平夹角为30°;

其中,所述组合斜板Ⅱ由纵向斜板和横向斜板组成,纵向斜板与横向斜板夹角为150°;纵向斜板与反应器主体底部接合,水平夹角为60°,横向斜板水平夹角为30°;组合斜板Ⅱ与组合斜板Ⅰ之间缝隙宽度为2~10cm,组合斜板Ⅱ中横向斜板上边缘高度低于出水管高度3~15cm。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