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废水用分级絮凝沉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5171发布日期:2019-02-12 22:0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染废水用分级絮凝沉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染废水用分级絮凝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絮凝是在水流中投加混凝剂并完全混合后,通过分子扩散、布朗运动和外加水力条件,促使水中不足以重力沉降的微小悬浮颗粒聚集变大,从而形成较大的絮团颗粒,以促进重力沉淀。目前,絮凝反应设施,大体可以分为水力絮凝设施和机械絮凝设施,水力絮凝设施是靠流体本身的重力作用促进絮凝反应;机械絮凝设施是在外加机械能作用下,促进絮凝反应。现有的絮凝装置,大多通过水流进出絮凝池时的自然流动与絮凝剂进行混合,从而达到絮凝沉淀颗粒物的效果。但是原水与絮凝剂混合过程缓慢,导致絮凝沉淀除污所用时间长,效率低,不利于大量污水的处理。

对此,中国公开的专利申请CN201720506242.7中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絮凝池,通过倾斜设置多个喷气嘴,使得污水形成涡流,从而加快絮凝剂与污水原水间的混合,提高絮凝效果。虽然现有技术在提高混合性上有了一定的改进,但仍然存在分散性差、效率较低等问题,且处理手段单一,局限性强,不能根据需要灵活变化,同时满足多种处理需求,不利于污水、废水的针对性分级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印染废水用分级絮凝沉淀装置,可根据需要对不同废水同时进行絮凝处理,或对同种废水分级处理,针对性强,絮凝效果好,大大提高了絮凝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印染废水用分级絮凝沉淀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主体内分为多个独立的絮凝机构,所述主体内贯穿设有多个依次套设的轴管,所述轴管上端转动连有进料斗,所述轴管下端分别延伸至不同所述絮凝机构内,相邻轴管间沿周向设有若干连接杆,外层所述轴管上部通过皮带连有电机,每个所述轴管下端连通设有分料腔,所述分料腔底部密布有出料孔,所述分料腔上下侧交错设有搅拌桨,相邻两个所述絮凝机构上部侧壁间连通设有连通管。

优选的,所述主体上端设有污水进口,所述主体下侧对应于下方絮凝机构侧壁设有出水口,所述主体侧壁上对应于每个所述絮凝机构下端均设有排污口。

优选的,所述隔板至少设有2个,所述絮凝机构、轴管至少设有3个。

优选的,所述进料斗包括至少3个套设的环形进料板,所述环形进料板下端外侧设有突沿,所述轴管上端内侧设有与所述突沿转动配合相连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分料腔底端为上凸弧形面设置,所述搅拌桨为螺旋结构设置,且螺旋半径自下而上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连通管上连通设有两个分支管,所述分支管上以及位于两个分支管间的所述连通管上均设有电磁阀。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对不同废水同时进行絮凝处理,或对同种废水分级处理,针对性强,絮凝效果好,大大提高了絮凝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料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轴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101隔板、102絮凝机构、103污水进口、104出水口、105排污口、2轴管、201连接杆、202电机、203凹槽、3进料斗、301环形进料板、302突沿、4分料腔、401搅拌桨、5连通管、501分支管、502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印染废水用分级絮凝沉淀装置,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内设有隔板101,所述隔板101将所述主体1内分为多个独立的絮凝机构102,所述主体1内贯穿设有多个依次套设的轴管2,所述轴管2上端转动连有进料斗3,所述轴管2下端分别延伸至不同所述絮凝机构102内(多个轴管上端高度一致,下端高度由外至内逐渐降低),相邻轴管2间沿周向设有若干连接杆201(连接杆用于保证多个轴管间连接成一个整体,当电机工作时,轴管间同步转动活动),外层所述轴管2上部通过皮带连有电机202,每个所述轴管2下端连通设有分料腔4,所述分料腔4底部密布有出料孔,所述分料腔4上下侧交错设有搅拌桨401,相邻两个所述絮凝机构102上部侧壁间连通设有连通管5。

优选的,所述主体1上端设有污水进口103,所述主体1下侧对应于下方絮凝机构102侧壁设有出水口104,所述主体1侧壁上对应于每个所述絮凝机构102下端均设有排污口105,排污口可通过管道与污泥泵连通,及时排出絮凝机构内的沉淀的污物。

优选的,所述隔板101至少设有2个,所述絮凝机构102、轴管2至少设有3个。

优选的,所述进料斗3包括至少3个套设的环形进料板301,所述环形进料板301下端外侧设有突沿302,所述轴管2上端内侧设有与所述突沿302转动配合相连的凹槽203。即电机工作时,带动轴管转动,进料斗可相对于轴管转动活动,便于添加絮凝剂。

优选的,所述分料腔4底端为上凸弧形面设置,所述搅拌桨401为螺旋结构设置,且螺旋半径自下而上逐渐增大,提高内部搅拌均匀性。

优选的,所述连通管5上连通设有两个分支管501,所述分支管501上以及位于两个分支管501间的所述连通管5上均设有电磁阀502。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对不同废水同时进行絮凝处理,或对同种废水分级处理,针对性强,絮凝效果好,大大提高了絮凝效率。

使用时,将待处理印染废水通过污水进口通入上方絮凝机构内,将絮凝剂通过进料斗加入主体内(不同环形进料板对应不同的絮凝机构,絮凝剂从不同的环形进料板进入不同的轴管内,最后从不同的分料腔进入不同的絮凝机构),开启电机,将废水与絮凝剂充分搅拌共混,上方处理后的废水会通过连通管进入下方的絮凝机构进行二次絮凝,依次往下,实现分级絮凝处理(具体操作时,可在连通管上端口处设置取样口,根据检测结果,调节每个絮凝机构内添加的絮凝剂品种和用量,针对处理性强),最后从出水口排放。若取样口取样满足排放标准,则可通过上方的分支管直接排出,下方的絮凝机构内可通过靠下方的分支管重新注入待处理废水进行同步处理,简单高效。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