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污染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壤污染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据调查,我国目前土壤金属含量超标率为16.1%,其中无机污染和有机污染占据较大比重,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污染较为严重,其中重污染企业、工业废气地、工业园区点位的超标率均在29%以上。有机污染物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在调查的13个采油区的494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23.6%,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烃和多环芳烃。在所有的污染类型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占据较大的比重。
土壤挥发及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包含苯系物、有机农药、多环芳香烃等,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污染物。目前挥发及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在各种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市尤其严重,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造成巨大隐患。
目前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有土壤气象抽提、淋洗、搅拌、热脱附等,通过具有以上功能的土壤污染处理装置可以对土壤进行有效处理,从而提高土壤的利用率,利用处理装置对水分较多的淤泥进行处理时,淤泥常会附着在处理装置的内壁,淤泥长期附着在处理装置内壁后变干变硬,很难从处理装置内取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土壤污染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淤泥附着在处理装置内壁难以取出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一种土壤污染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和铸模机构,所述铸模机构包括支撑杆和“Π”形的铸模桶,所述铸模桶外环设有弹簧,铸模桶的侧壁内设有环形的空腔,所述铸模桶的外壁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进料口,所述铸模桶的外壁均布有与空腔连通的通孔,所述支撑杆竖直设置在处理箱内,所述支撑杆远离处理箱的一端与铸模桶固定,支撑杆上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位于铸模桶下方,铰接杆的长度大于铸模桶的外半径;所述处理箱的内壁套有电磁铁环,所述电磁铁环由多个弧形电磁铁组成,所述处理箱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套设在支撑杆外,搅拌轴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处理箱的底部设有出口。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其有益效果:使用时,将弹簧环设在铸模桶的外壁,此时铰接杆与支撑杆垂直,因为铰接杆的长度大于铸模桶的外半径,弹簧被支撑杆支撑,将热塑性材料融化至熔融状态,然后通过铸模口将融熔状态的塑性材料装入空腔,由于铸模桶的外壁均布有与空腔连通的通孔,熔融状态下的塑性材料就会从通孔流出,直至塑性材料在铸模桶的外壁形成一层保护膜并将弹簧包裹,这样保护膜就铸模成功,在内有弹簧的保护膜未完全硬化时,由于铰接杆与支撑杆铰接,转动铰接杆使其与支撑杆平行,此时铰接杆不再支撑保护膜,保护膜在重力作用下落下,掉落至处理箱内,将电磁铁通电,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由于铸成的保护膜内有弹簧,弹簧被电磁铁的磁性吸引,弹簧在磁性作用下拉伸,弹簧带动保护膜扩张,直至保护膜与处理箱的内壁完全贴合,此时隔离层安装完毕,之后注入淤泥,开启电机,使搅拌轴转动,即可对淤泥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再打开出口即可将淤泥流出。本方案中的装置制作出保护膜后利用电磁铁的磁性,将保护膜拉伸至与处理箱内壁完全贴合,在之后的处理过程中保护膜可使加工处理箱与淤泥隔离,在电磁铁通电的过程中,磁性还可吸附淤泥里的金属物质,多次使用后还可断开电磁铁将保护膜取出,重新铸模后再次使用,这样就可避免淤泥附着在处理箱内,难以取出。
进一步,所述处理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壁与铸模桶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当人工将弹簧环设在铸模桶的外壁时,弹簧容易左右移动,限位环可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弹簧移动到其他位置。
进一步,所述限位环的内壁设有吹风机。当熔融状态的热塑性材料从通孔流出后,开启吹风机能使得保护膜快速形成并具有一定硬度。
进一步,所述铰接杆上设有金属层。金属层可避免热塑性材料与铰接杆粘粘。
进一步,所述铰接杆包括左杆和右杆,所述左杆和右杆均与支撑杆铰接。这样设置在支撑弹簧时更稳固。
进一步,所述空腔内壁设有加热层。当热塑性材料进入空腔后,开启加热层加热可使热塑性材料保持熔融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土壤污染处理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铸模桶1、进料口2、通孔3、限位环4、吹风机5、左杆6、电机7、出口8、搅拌轴9、搅拌齿10、支撑杆11、右杆12、金属层13、加热层14。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土壤污染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和铸模机构,铸模机构包括支撑杆11和“Π”形的铸模桶1,铸模桶1的侧壁内设有空腔,空腔内壁设有加热层14,铸模桶1的侧壁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进料口2,铸模桶1的外壁均布有与空腔连通的通孔3,支撑杆11竖直设置在处理箱内,支撑杆11远离处理箱的一端与铸模桶1固定,支撑杆11上铰接有铰接杆,铰接杆包括左杆6和右杆12,铰接杆上设有金属层13,铰接杆位于铸模桶1下方,铰接杆的长度大于铸模桶1的外半径;处理箱固定连接有限位环4,限位环4的内壁与铸模桶1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限位环4的内壁设有吹风机5,处理箱的内壁套有电磁铁环,电磁铁环由多个弧形电磁铁组成,处理箱内设有搅拌轴9,搅拌轴9套设在支撑杆11外,搅拌轴9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7,搅拌轴9外设有搅拌齿10,处理箱的底部设有出口8。
使用时,将弹簧环设在铸模桶1的外壁,此时弹簧容易左右移动,限位环4可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弹簧移动到其他位置,此时铰接杆与支撑杆11垂直,因为铰接杆的长度大于铸模桶1的外半径,弹簧被支撑杆11支撑,将热塑性材料融化至熔融状态,然后通过铸模口将融熔状态的塑性材料装入空腔,开启加热层14加热可使热塑性材料保持熔融状态,由于铸模桶1的外壁均布有与空腔连通的通孔3,熔融状态下的塑性材料就会从通孔3流出,铰接杆上的金属层13可避免热塑性材料与铰接杆粘粘,直至塑性材料在铸模桶1的外壁形成一层保护膜并将弹簧包裹,此时开启吹风机5能使得保护膜快速形成并具有一定硬度,这样保护膜就铸模成功,在内有弹簧的保护膜未完全硬化时,由于铰接杆与支撑杆11铰接,转动铰接杆使其与支撑杆11平行,此时铰接杆不再支撑保护膜,保护膜在重力作用下落下,掉落至处理箱内,将电磁铁通电,电磁铁通电使电磁铁保持磁性,由于铸成的保护膜内有弹簧,弹簧被电磁铁的磁性吸引,弹簧在磁性作用下拉伸,弹簧带动保护膜扩张,直至保护膜与处理箱的内壁完全贴合,此时隔离层安装完毕,之后注入淤泥,开启电机7,使搅拌轴9转动,即可对淤泥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再打开出口8即可将淤泥流出。本方案中的装置制作出保护膜后利用电磁铁的磁性,将保护膜拉伸至与处理箱内壁完全贴合,在之后的处理过程中保护膜可使加工处理箱与淤泥隔离,在电磁铁通电的过程中,磁性还可吸附淤泥里的金属物质,多次使用后还可断开电磁铁将保护膜取出,重新铸模后再次使用,这样就可避免淤泥附着在处理箱内,难以取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