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桶竖直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废旧油品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油桶,同时生产出新油后,会需要大量的洁净油桶。为了循环利用这些油桶,降低生产成本,需要对桶内油污进行人工清除,但由于废旧油桶底部和桶壁存在大量沉淀油渣,清理油渣工作存在清洗时间长,清洗效果不均匀, 劳动强度高等不利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桶竖直清洗装置,解决现有油桶清洗装置清洗困难、清洗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等缺点。
(二)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油桶竖直清洗装置,所述竖直清洗装置包括清洗台,所述清洗台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油桶,所述凹槽两侧对称设有油桶固定装置,所述凹槽上方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下设有活动板,所述固定架通过若干第一液压缸和活动板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缸体和固定架连接、第一液压缸推杆和活动板连接;所述活动板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活动板下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和驱动电机连接、另一端设有清洗盘,所述转轴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清洗板,所述清洗板上设有清洗刷。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油桶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清洗台上,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缸体和固定板连接、第二液压缸推杆一端连接弧形卡板,即通过弧形卡板相互配合对油桶进行固定。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架通过两个第一液压缸和活动板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沿驱动电机对称设置。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凹槽尺寸和油桶直径尺寸相适配。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桶竖直清洗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容易,通过清洗板上设有清洗刷和清洗盘对桶内壁上和桶底内的油污进行清洗,清洗彻底,降低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油桶固定装置和凹槽对油桶进行固定,固定牢靠,这样对油桶清洗时,避免油桶出现移动,影响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液压缸缸体,2、第一液压缸推杆,3、固定架,4、驱动电机,5、活动板,6、转轴,7、连接杆,8、清洗板,9、清洗盘,10、油桶,11、固定板,12、清洗台,13、第二液压缸缸体,14、第二液压缸推杆,15、弧形卡板,16、凹槽,17、清洗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一种油桶竖直清洗装置,所述竖直清洗装置包括清洗台12,所述清洗台上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内设有油桶10,所述凹槽两侧对称设有油桶固定装置,所述凹槽上方设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下设有活动板5,所述固定架通过若干第一液压缸和活动板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缸体1和固定架连接、第一液压缸推杆2和活动板连接;所述活动板上设有驱动电机4,所述活动板下设有转轴6,所述转轴一端和驱动电机连接、另一端设有清洗盘9,所述转轴上设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连接清洗板8,所述清洗板上设有清洗刷17。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油桶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清洗台上,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缸体13和固定板连接、第二液压缸推杆14一端连接弧形卡板15,即通过弧形卡板相互配合对油桶进行固定。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架通过两个第一液压缸和活动板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沿驱动电机对称设置。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凹槽尺寸和油桶直径尺寸相适配。
工作过程: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把油桶竖直放置在防凹槽上,通过油桶固定装置对油桶进行固定,之后在清洗盘上和清洗板上涂抹清洗液,之后通过第一液压缸工作带动活动板向下移动使清洗盘和油桶底部接触、清洗板上的清洗刷和油桶内壁接触,通过驱动电机工作,带动清洗盘和清洗板上的清洗刷对油桶内壁和油桶内底部进行清洗,清洗油污彻底、干净,之后清洗完成后,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复位,之后在通过清水对油桶内部冲洗,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