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芯装置、虹吸式滤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4885发布日期:2019-02-11 00:2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滤芯装置、虹吸式滤水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滤芯装置和虹吸式滤水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滤水壶产品由杯体、内杯、滤芯、上盖、计时器等部件组成。采用重力式过滤时,原水通过滤水壶内的滤芯装置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而在实际使用中,原水都是通过上盖的上方进入滤芯装置内,常出现滤芯装置中因为原水中混杂着空气导致滤料发生气堵流速骤减的现象,此时则使过滤时间延长,增加了用户等待的时间,不能满足用户即滤即饮的需求。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滤芯装置,旨在解决滤芯装置的过滤速率较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滤芯装置,包括:壳体,其向上敞口,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过滤滤料,所述壳体的下端中部开设有出水孔;进水盖,盖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进水盖的周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整流翅片,相邻两所述整流翅片之间形成进水口。优选的,多个所述整流翅片均朝向所述进水盖的中部延伸。优选地,所述进水盖包括上盖板、自所述上盖板的周向向下延伸的所述整流翅片、以及与所述整流翅片下端连接的环形连接板。优选地,所述环形连接板的内径大于所述上盖板的直径。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连接处自上至下呈渐缩设置。优选地,所述过滤滤料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下方的管式滤料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颗粒状滤料,所述管式滤料包覆于所述颗粒状滤料内。优选地,所述进水盖与所述壳体之间还设置有一滤网,所述进水盖、所述滤网和所述壳体在上下向上依次排布。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虹吸式滤水壶,所述虹吸式滤水壶包括内杯和滤芯装置,所述内杯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滤芯装置的上方,所述滤芯装置包括壳体和进水盖,所述壳体向上敞口,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过滤滤料,所述壳体的下端中部开设有出水孔;所述进水盖盖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进水盖的周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整流翅片,相邻两所述整流翅片之间形成进水口。优选地,所述壳体上端外壁的周向上凸设有一固定部,所述内杯上设置有一用于固定所述固定部的扣位槽,所述扣位槽的一端具有向下开口的用于给所述固定部让位的让位口。优选地,所述固定部沿所述壳体外壁的周向上延伸,且所述固定部的长度与所述壳体外周缘的周向的比值范围为1/6~1/3。优选地,所述扣位槽与所述让位口相连接的槽口朝向所述让位口呈扩口设置,所述固定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之间设置有一定位凸起,所述扣位槽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凹陷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滤芯装置中进水盖的周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整流翅片,相邻两所述整流翅片之间形成进水口,使得进入滤芯装置的原水通过进水盖时具有一定的整流、导流的作用,使水流更加平稳,减少了系统中的掺气现象,进而避免了原水中混杂着较多的空气进入滤芯装置内而产生流速骤减的现象,提高了滤芯装置的过滤速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虹吸式滤水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滤芯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滤芯装置的另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滤芯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4中的进水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内杯的结构是有图;图8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虹吸式滤水壶100滤芯装置110壳体111出水孔112上壳体113下壳体114固定部114a定位凸起120进水盖121整流翅片122进水口123上盖板124环形连接板130管式滤料140颗粒状滤料150滤网200内杯210扣位槽211凹陷部220让位口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滤芯装置及包含有该滤芯装置的虹吸式滤水壶,下述内容以滤芯装置为具体实施例进行介绍。请参阅图2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滤芯装置100包括壳体110和进水盖120,所述壳体110向上敞口,且所述壳体110内设置有过滤滤料,所述壳体110的下端中部开设有出水孔111;所述进水盖120盖设在所述壳体110上,所述进水盖120的周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整流翅片121,相邻两所述整流翅片121之间形成进水口122。具体而言,所述壳体110的形状可以呈圆柱形、方形或长方形、或多边形等多种形状,为了美观且方便加工,较佳地,所述壳体110呈圆柱状。所述进水盖120上的整流翅片121可以是螺旋型结构也可以是流线型结构,也可以是呈平面结构,原水通过整流翅片121间的进水口122流入壳体110内后,然后经过过滤滤料进行过滤,过滤完后的净化水则从出水孔111流出,所述出水孔111的形状没有要求,可以为圆孔、方形孔、异形孔等,只要使净化后的水能够从出水孔111流出即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滤芯装置100中进水盖120的周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整流翅片121,相邻两所述整流翅片121之间形成进水口122,使得进入滤芯装置的原水通过进水盖120时具有一定的整流、导流的作用,使水流更加平稳,减少了系统中的掺气现象,以及在一定程度能够实现气水分离,进而避免了原水中混杂着较多的空气进入滤芯装置100内而产生流速骤减的现象,提高了滤芯装置100的过滤速率。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每所述整流翅片121的延伸方向可以朝向所述进水盖120的中心,也可以大致朝向所述进水盖120的中部,即所述整流翅片121可以类似风叶的旋转方式,但整流翅片121则不会延伸至进水盖120的中心。为了具有更好的整流、气水分离的效果,较佳地,多个所述整流翅片121均朝向所述进水盖120的中心延伸。在其中一较佳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6,所述进水盖120包括上盖板123、自所述上盖板123的周向向下延伸的所述整流翅片121、以及与所述整流翅片121下端连接的环形连接板124。此时所述环形连接板124的内径可以等于所述上盖板123的直径,即所述整流翅片121是呈竖直状。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环形连接板124的内径大于所述上盖板123的直径,此时所述整流翅片121是自上至下呈倾斜式,使得进水口的面积增大,同时使进水盖120更加美观。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壳体110包括上壳体112和下壳体113,所述上壳体112和所述下壳体113的连接处自上至下呈渐缩设置。呈渐缩设置的所述连接处可以将水流汇聚,进而减少水流的冲击而混入空气形成气堵。此时,滤芯装置100通过进水盖120上设置的整流翅片121对原水进行整流,有效实现气水分离。开始时由于重力作用,使滤芯装置100内产生真空,当通过壳体110内的水慢慢增加呈满流状态时,形成虹吸现象,不断进行滤水,此时滤水的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滤料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10下方的管式滤料130以及位于所述壳体110内的颗粒状滤料140,所述管式滤料130包覆于所述颗粒状滤料140内,所述管式滤料130的下端安装在所述壳体110的下端。所述颗粒状滤料140可以是颗粒碳、离子交换树脂、陶瓷球、碱性球、电气石、KDF、矿化石等方式;所述管式滤料130可以是中空纤维超滤、碳纤维、折叠超滤、碳棒等方式。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所述进水盖120与所述壳体110之间还设置有一滤网150,所述进水盖120、所述滤网150和所述壳体110在上下向上依次排布。原水从进水口122进入滤芯装置100内部时,则先通过滤网150可以阻隔些杂质,提高过滤滤料的利用率。请参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虹吸式滤水壶10,包括内杯200和滤芯装置100,该虹吸式滤水壶1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滤芯装置100,因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滤芯装置100的所有有益效果本虹吸式滤水壶10也应当一应具有,在此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内杯20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滤芯装置100的上方,所述滤芯装置100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时,直接将所述滤芯装置100从内杯200拆卸下来即可。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7和图8,所述壳体110上端外壁的周向上凸设有一固定部114,所述内杯200上设置有一用于固定所述固定部114的扣位槽210,所述扣位槽210的一端具有向下开口的用于给所述固定部114让位的让位口220。所述固定部114与扣位槽210相配合而使滤芯装置100与内杯200安装在一起,安装的具体过程为:所述固定部114首先放入所述让位口220,然后顺时针旋转使固定部114进入扣位槽210内,进而将滤芯装置100与内杯200安装固定在一起。拆卸时即可逆时针旋转使固定部114从扣位槽210旋转到让位口220,进而将滤芯装置100从让位口220处拆卸出来。此时所定义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是按照用户一般的习惯而设定的,另外,也可以是逆时针转动时而将固定部114定位在扣位槽210处,顺时针转动时而将固定部114从扣位槽210处转出,对此旋转方式没有严格限定。在上一实施例中的固定部114的形状可以为正方形、长方形、异形等,也可以有多个凸点构成,对此没有严格要求,只要能够将固定部114限位到扣位槽210处即可。但是当固定部114的形状太小时,滤芯装置100与内杯200之间安装完之后的稳定性较低。为了提高两者之间装配完后的稳定性,较佳地,请继续参阅图5、图7和图8,所述固定部114沿所述壳体110外壁的周向上延伸,且所述固定部114的长度与所述壳体外周缘的周长的比值范围为1/6~1/3,即所述固定部114的长度可以占壳体外周缘的周长的1/6、1/5、1/4、1/3等。所述固定部11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相应的让位口220和扣位槽210也相配合的分别设置有一个。另外,所述固定部114也可以设置有两个,且在所述壳体110上呈相对设置,则让位口220和扣位槽210也相应的分别设置有两个,此时则使两者间装配完成后更加稳定。在另一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8,所述扣位槽210与所述让位口220相连接的槽口朝向所述让位口220呈扩口设置,所述固定部114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之间设置有一定位凸起114a,所述扣位槽210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114a相配合的凹陷部211。当所述固定部114旋转到扣位槽210到位后,所述定位凸起114a则卡持到所述凹陷部211内,对滤芯装置100与内杯200之间装配完成后有了进一步的固定,使两者之间装配完成后的状态更加稳定,即使在有稍微的晃动下也不会使两者脱离开。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