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改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0542发布日期:2019-01-25 17:4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壤改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改良设备。



背景技术: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大量污染工业企业和环境突发事故产生了大量高风险污染场地,给生态环境与公众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因此对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刻不容缓,需要用到专用的土壤改良设备来对被污染的土壤进行改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土壤改良设备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不能智能定时监测并推送土壤信息,并且对改良土壤效果差,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土壤改良设备,以解决不能智能定时监测并推送土壤信息,并且对改良土壤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达到了能分时段对改良中的土壤进行检测,同时将数据信息无线传输推送至控制室,对营养液或其他改良液进行高效释放,以及能对内部液位进行精准检测。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土壤改良设备,包括主体、支撑底杆、滚轮、支撑臂、电池、太阳能板、充电口、主控板和高效喷液装置,所述主体下端左右两侧设置有支撑底杆,所述支撑底杆底部前后两端与滚轮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支撑底杆顶端中部焊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内侧下端设置有主控板,所述支撑臂顶部设置有高效喷液装置,所述高效喷液装置顶部右端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顶部粘接有太阳能板,所述电池右侧下端设置有充电口,所述主控板由板体、显示屏、扬声器、控制按钮、连接线、EC传感器、PCB板、微处理器、定时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和储存模块组成,所述板体前端面上端粘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底部设置有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底部粘接有控制按钮,所述板体底部粘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底部粘接有EC传感器,所述板体内下端与PCB板进行螺栓连接,所述PCB板前端面左上端焊接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底部焊接有定时模块,所述定时模块右侧上端焊接有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右侧焊接有储存模块,所述板体背面与支撑臂进行粘接,所述高效喷液装置由机体、水泵、抽水管、排水管、水箱、隔网、注液口、垫块、螺旋喷头、液位传感器和水道组成,所述机体顶部左端焊接有水泵,所述水泵右侧中部设置有抽水管,所述水泵底部右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机体顶端中部设置有水箱,并且抽水管右侧与水箱内相互贯通,所述水箱顶部左端与隔网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隔网右侧前端设置有注液口,并且注液口底部与水箱相互贯通,所述机体底部左右两端粘接有垫块,所述机体底端中部设置有螺旋喷头,所述水箱内右上端粘接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机体内底部设置有水道,并且排水管底部与水道内相互贯通,所述水道底部与螺旋喷头顶部与螺纹连接,并且螺旋喷头顶部与水道内相互贯通,所述垫块底部与支撑臂进行焊接,所述电池、EC传感器、储存模块、控制按钮、液位传感器、定时模块、无线收发模块、显示屏、扬声器和水泵均与微处理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板体内表面粘接有一层导热硅橡胶,并且导热硅橡胶厚度为3mm。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与EC传感器均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布于板体底部左右两端,所述连接线长度为20cm,并且连接线贯穿支撑底杆。

进一步的,所述扬声器内表面中部设置的发声单元外径表面粘接有一层减震填充物,并且减震填充物表面呈磨砂状。

进一步的,所述储存模块内储存容量为32GB,并且储存模块读取速度为5M/S。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前端面左端设置有一扇检修门,并且检修门内径表面粘接有一层密封硅胶层,所述水箱与检修门进行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注液口内径为5cm,并且注液口内径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注液口与密封盖进行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传感器底部传感头与水箱底部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喷头均设置有五组,并且螺旋喷头均与分布于机体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EC传感器采用TM-EC型号。

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采用S1C17F57F型号。

进一步的,所述定时模块采用mk113型号。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采用卧式离心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收发模块采用JF24D型号。

进一步的,所述储存模块采用W25Q64JVSSIQ SOIC-8型号。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传感器采用cjh9345型号。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不能智能定时监测并推送土壤信息的问题,通过设置EC传感器于板体底部左右两端,能插入在改良土壤是插入进行土壤内,实时对土壤进行检测,定时模块能控制EC传感器分时段进行检测,由微处理器将土壤信息转化为电信号由显示屏与扬声器进行播放,并且能启动无线收发模块无线推送数据到控制室内,解决了不能智能定时监测并推送土壤信息的问题,达到了能分时段对改良中的土壤进行检测,同时将数据信息无线传输推送至控制室的有益效果。

2)、为解决对改良土壤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通过设置高效喷液装置于支撑臂顶部,由注液口注入营养液到水箱内,并且隔网能对雨水进行收集,水泵通过抽水管对内部液体进行抽取到排水管排出到水道内,最后由水道底部的螺旋喷头进行均匀喷出,水箱内置有液位传感器,能实时感应内部液位,液位不足时,传输电信号到微处理器,启动扬声器进行提醒,解决了对改良土壤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达到了对营养液或其他改良液进行高效释放,以及能对内部液位进行精准检测的有益效果。

3)、为解决不能智能定时监测并推送土壤信息,并且对改良土壤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通过设置EC传感器于板体底部,能实时对土壤进行检测,并且在定时模块的控制下,能分时段检测,由显示屏以及扬声器进行播放,再由无线收发模块无线推送信息到控制室内,再设置高效喷液装置于支撑臂顶部,内置水箱注入液体或水,由水泵进行抽取到水道内,由螺旋喷头进行喷出,水箱内置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不足能进行提醒,达到了能分时段对改良中的土壤进行检测,同时将数据信息无线传输推送至控制室,对营养液或其他改良液进行高效释放,以及能对内部液位进行精准检测的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控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控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喷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喷液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中:主体-1、支撑底杆-2、滚轮-3、支撑臂-4、主控板-5、高效喷液装置-6、电池-7、太阳能板-8、充电口-9、板体-51、显示屏-52、扬声器-53、控制按钮-54、连接线-55、EC传感器-56、PCB板-57、微处理器-58、定时模块-59、无线收发模块-510、储存模块-511、机体-61、水泵-62、抽水管-63、排水管-64、水箱-65、隔网-66、注液口-67、垫块-68、螺旋喷头-69、液位传感器-610、水道-611。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方案中:

板体51、显示屏52、扬声器53、控制按钮54、连接线55、EC

传感器56、PCB板57、微处理器58、定时模块59、无线收发模

块510、储存模块511、机体61、水泵62、抽水管63、排水管

64、水箱65、隔网66、注液口67、垫块68、螺旋喷头69、液位

传感器610、水道611为本实用新型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

主体1、支撑底杆2、滚轮3、支撑臂4、主控板5、高效喷液装置6、电池7、太阳能板8、充电口9为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壤改良设备:包括主体1、支撑底杆2、滚轮3、支撑臂4、电池7、太阳能板8、充电口9、主控板5和高效喷液装置6,主体1下端左右两侧设置有支撑底杆2,支撑底杆2底部前后两端与滚轮3进行螺栓连接,支撑底杆2顶端中部焊接有支撑臂4,支撑臂4内侧下端设置有主控板5,支撑臂4顶部设置有高效喷液装置6,高效喷液装置6顶部右端设置有电池7,电池7顶部粘接有太阳能板8,电池7右侧下端设置有充电口9,主控板5由板体51、显示屏52、扬声器53、控制按钮54、连接线55、EC传感器56、PCB板57、微处理器58、定时模块59、无线收发模块510和储存模块511组成,板体51前端面上端粘接有显示屏52,显示屏52底部设置有扬声器53,扬声器53底部粘接有控制按钮54,板体51底部粘接有连接线55,连接线55底部粘接有EC传感器56,板体51内下端与PCB板57进行螺栓连接,PCB板57前端面左上端焊接有微处理器58,微处理器58底部焊接有定时模块59,定时模块59右侧上端焊接有无线收发模块510,无线收发模块510右侧焊接有储存模块511,板体51背面与支撑臂4进行粘接,高效喷液装置6由机体61、水泵62、抽水管63、排水管64、水箱65、隔网66、注液口67、垫块68、螺旋喷头69、液位传感器610和水道611组成,机体61顶部左端焊接有水泵62,水泵62右侧中部设置有抽水管63,水泵62底部右端设置有排水管64,机体61顶端中部设置有水箱65,并且抽水管63右侧与水箱65内相互贯通,水箱65顶部左端与隔网66进行螺栓连接,隔网66右侧前端设置有注液口67,并且注液口67底部与水箱65相互贯通,机体61底部左右两端粘接有垫块68,机体61底端中部设置有螺旋喷头69,水箱65内右上端粘接有液位传感器610,机体61内底部设置有水道611,并且排水管64底部与水道611内相互贯通,水道611底部与螺旋喷头69顶部与螺纹连接,并且螺旋喷头69顶部与水道611内相互贯通,垫块68底部与支撑臂4进行焊接,电池7、EC传感器56、储存模块511、控制按钮54、液位传感器610、定时模块59、无线收发模块510、显示屏52、扬声器53和水泵62均与微处理器58电连接。

其中,所述板体51内表面粘接有一层导热硅橡胶,并且导热硅橡胶厚度为3mm,导热性强,并且密封性好。

其中,所述连接线55与EC传感器56均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布于板体51底部左右两端,所述连接线55长度为20cm,并且连接线55贯穿支撑底杆2,感应精准,并且传感效率高。

其中,所述扬声器53内表面中部设置的发声单元外径表面粘接有一层减震填充物,并且减震填充物表面呈磨砂状,防止晃动导致内部损坏。

其中,所述储存模块511内储存容量为32GB,并且储存模块511读取速度为5M/S,储存容量大,并且读取速度快。

其中,所述水箱65前端面左端设置有一扇检修门,并且检修门内径表面粘接有一层密封硅胶层,所述水箱65与检修门进行螺栓连接,能对内部进行清理,并且密封性好。

其中,所述注液口67内径为5cm,并且注液口内径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注液口67与密封盖进行螺纹连接,防止工作时发生泄漏,以及异物进入。

其中,所述液位传感器610底部传感头与水箱65底部相接触,能精准检测,误差小。

其中,所述螺旋喷头69均设置有五组,并且螺旋喷头69均与分布于机体61底部,喷淋量大,并且均匀。

其中,所述EC传感器56采用TM-EC型号,传感精准,寿命长。

其中,所述微处理器58采用S1C17F57F型号,处理速度快,体积小。

其中,所述定时模块59采用mk113型号,定时精准,误差小。

其中,所述水泵62采用卧式离心水泵,耐久性强,功耗低。

其中,所述无线收发模块510采用JF24D型号,连接稳定,传输速度快。

其中,所述储存模块511采用W25Q64JVSSIQ SOIC-8型号,储存量大,读取速度快。

其中,所述液位传感器610采用cjh9345型号,强度高,精准。

本专利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510整合了高频键控(GFSK)收发电路的功能,以特小体积更低成本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功能,JF24D的传输速率为1M,具有81个通道可任意设置而互不干扰,可在拥挤的ISM频段中达到稳定可靠的短距离数据传输,工作在全球开放的ISM频段,免许可证使用;液位传感器610是一种测量液位的压力传感器,静压投入式液位变送器(液位计)是基于所测液体静压与该液体的高度成比例的原理,采用国外先进的隔离型扩散硅敏感元件或陶瓷电容压力敏感传感器,将静压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温度补偿和线性修正,转化成标准电信号。

工作原理:首先将主体1施加力通过支撑底杆2底部的滚轮3对主体1进行移动,移动到需要进行改良土壤位置,上端的电池7能对设备工作提供所需的电能,顶部的太阳能板8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池7内,并且电池7右侧下端的充电口9能为电池进行充电,接着通过主控板5上的控制按钮54即可对设备进行操控,通过设置EC传感器56于板体51底部左右两端,能插入在改良土壤是插入进行土壤内,实时对土壤进行检测,定时模块59能控制EC传感器56分时段进行检测,由微处理器58将土壤信息转化为电信号由显示屏52与扬声器53进行播放,并且能启动无线收发模块510无线推送数据到控制室内,解决了不能智能定时监测并推送土壤信息的问题,达到了能分时段对改良中的土壤进行检测,同时将数据信息无线传输推送至控制室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高效喷液装置6于支撑臂4顶部,由注液口57注入营养液到水箱65内,并且隔网66能对雨水进行收集,并且能防止异物进入,水泵62通过抽水管63对内部液体进行抽取到排水管64排出到水道611内,最后由水道611底部的螺旋喷头69进行均匀喷出,水箱65内置有液位传感器610,能实时感应内部液位,液位不足时,传输电信号到微处理器58,启动扬声器53进行提醒,解决了对改良土壤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达到了对营养液或其他改良液进行高效释放,以及能对内部液位进行精准检测的有益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