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触媒净化装置及双触媒食品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0927发布日期:2019-02-22 21:59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双触媒净化装置及双触媒食品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净化装置领域,尤其是指双触媒净化装置及双触媒食品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果蔬产品表面上会残留有农药、激素、灰尘和病菌等污染物,果蔬产品清洁不干净就食用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市面上出现了用于清洁果蔬产品的食品清洁装置,常见的食品清洁装置可分为以下几类:机械搅拌式、水流冲洗式、超声波式和臭氧消毒式。机械搅拌式是通过机械方式对处于清水中的果蔬产品进行搅拌,使果蔬产品表面的污物掉落,水流冲洗式则是利用高速水流果蔬产品进行冲洗,上述两种食品清洁装置对食物的损伤较大,容易造成食物的营养流失,且清洁效果不佳;而利用超声波对果蔬产品进行清洁的超声波式食品清洁装置,由于在清洁过程中需要发出高频超声波,导致产生噪音污染;而臭氧消毒式是利用臭氧氧化果蔬产品表面的污物,从而对果蔬产品起到清洁效果的,但由于臭氧浓度不易把控,且臭氧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多余臭氧会释放到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为了克服上述食品清洁装置的缺陷,市面上出现了羟基氧化式食品清洁装置,该种食品清洁装置上设置有羟基发生装置,食品清洁装置运作时,羟基发生装置通过电解方式使水体产生羟基自由基,利用羟基自由基对果蔬产品表面的污染物进行氧化,从而对果蔬产品起到清洁作用,但受制于现有技术,羟基发生装置单位体积内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数量较少,导致该种食品清洁装置的清洁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触媒净化装置,通过结合电催化和光催化,增加水体羟基自由基的含量,从而提高对果蔬产品的清洁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双触媒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水触媒装置和光触媒装置;所述壳体内设有净化腔,所述水触媒装置和光触媒装置安装在所述净化腔内,所述壳体设有连通净化腔的过水通道;所述水触媒装置包括电极单元,电极单元由若干竖向设置的阳极板和阴极板交替排列构成,阳极板和相邻的阴极板之间形成双触媒催化区,水触媒装置通电后可对双触媒催化区的水体进行电催化;所述光触媒装置通电后用于对双触媒催化区的水体进行光催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双触媒净化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分解水体产生羟基自由基,而羟基自由基具有极强的获得电子的能力,能与有机物(如农残、激素)发生氧化反应,将有机物氧化成对人体无害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水、矿物盐等,故本实用新型安全性高,清洁效果稳定可靠,能充分满足日常生活中果蔬产品、器皿的清洁和消毒;

(2)由于水体被光线照射后会发生能带弯曲,且水体在通电后发生分解反应(H20=H++0H-),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触媒装置和光触媒装置,实现电催化和光催化的相结合,使水体在电催化和光催化的共同作用下快速生成羟基自由基,从而使水体内的羟基自由基呈指数增加,进而提高本实用新型对果蔬产品和器皿的清洁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光触媒装置提高双触媒净化装置产生羟基自由基的效率,故其与现有食品清洁装置达到相同的清洁效果所需的时间更短,从而节约电能和水资源,降低用户的清洁果蔬产品、器皿的成本;

(4)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充分利用壳体的内部结构,有效降低双触媒净化装置占用的空间,便于用户安装使用。

优选的,所述光触媒装置包括UV灯,所述UV灯设置在净化腔下部,所述UV灯工作时向双触媒催化区照射紫外光。通过设置所述UV灯,能对流入壳体内的水体进行光催化,另外,由于水体是自净化腔下部向上满溢的,将UV灯设置在净化腔下部,能确保流入净化腔内水体均接受到UV灯光线照射。

优选的,所述光触媒装置还包括散气条,散气条设有可向双触媒催化区通气的通气部,散气条一端设有与通气部连通的供气接口,供气接口用于与供气源连接;所述UV灯沿散气条的长度方向设于所述散气条上。

所述双触媒净化装置工作时,供气源将气体从所述供气接口供至散气条内,并从通气部喷出,喷出的气体和水形成涌流,并向所述壳体上部流动,从而促进双触媒净化装置内水体的流动。

上述利用散气条排出的气体驱动双触媒净化装置内水体流动的设置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控制散气条排出的气体的气流方向和气流速度,对壳体内的水体的循环产生机械式助推作用,促进双触媒净化装置内含有消毒物质的净化水与外界水体的快速循环交换;

(2)所述散气条整体置于双触媒净化装置内,能使双触媒净化装置的内部结构更紧凑,从而减少双触媒净化装置所占用的空间,便于双触媒净化装置的安装和拆卸;

(3)利用气体驱动水体流动,相比于其他动力源,所需部件数量更少,耗电更少,效率更高,能有效降低双触媒净化装置的生产成本和运作成本。

优选的,所述UV灯沿散气条的长度方向设于所述散气条的通气部的下侧。

将所述UV灯设置在所述通气部下方具有以下优点:

(1)这种设置方式能避免从所述过水通道流入壳体下部的水体直接被通气部排出的气团推顶向壳体上部流动,导致水体被UV灯照射的时间过短,产生的消毒物质较少;

(2)由于UV灯能对水体进行消毒杀菌,以及能对水体内的污染物进行催化氧化,这种设置方式能确保从所述过水通道流入所述壳体内的水体经过UV灯充分照射后再流向所述壳体上部,从而降低外界和双触媒净化装置之间循环的水体的污染物的含量。

优选的,所述通气部包括沿散气条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散气槽,以及填充在所述散气槽内的散气石;所述散气槽的开口朝向双触媒催化区;所述散气条位于散气槽的开口下侧设有UV灯槽,所述UV灯安装在所述UV灯槽内。

在所述散气槽上填充有散气石具有以下优点:

(1)散气石能将从所述散气槽排出的气团分散成均匀的小气泡,而大量小气泡的产生有利于水体的分散,水体充分分散后有利于双触媒净化装置的催化分解效率的提高,进而增加水体中消毒物质的含量;

(2)通过利用小气泡相比大气团上升速度更慢的特点,延长水体在双触媒净化装置内的流动时间,一方面延长了水体与阴极板、阳极板、紫外线的接触时间,从而增加水体中消毒物质的含量,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水体在外界和双触媒净化装置之间的循环速度,使含消毒物质的水体与外界的果蔬产品充分接触,提升本实用新型对果蔬产品的清洁效果。

优选的,所述光触媒装置还包括无管水泵,所述无管水泵设置在所述净化腔内,所述无管水泵上设有朝向所述过水通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无管水泵整体置于所述壳体内,避免了本实用新型外接动力装置和管道,减少了水泵动力的损失,从而提高泵出效率,节约能源,以及避免含有消毒物质的净化水受到外部水源的污染。

优选的,单个阳极板的面积为3500-5000mm2,单个阴极板的面积为4000-5500mm2,并且单个阳极板的面积小于单个阴极板的面积。

在标准大气压和温度条件下,阳极板上析氧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1.23V,但由于阴极板和阳极板上的化学反应都牵涉到多个步骤的电子转移,而每个电子转移过程都会引入活化能(反应动力学能垒),多个活化能的叠加会导致电解的实际电压远大于1.23V,且离子转移率、电导性、表面气泡的通畅性和反应熵等众多因素也会导致电解所需的实际电压的增大;在电化学领域上比标准电极电势多施加的电压被称为过电势;由于氢离子(H+)净化时所需的过电势相对较小,当阴极板的面积大于阳极板的面积时,阴离子在阳极板上产生的副反应对氢氧根离子(OH-)的氧化反应的影响较大,而阳离子在阴极板上产生的副反应对氢离子(H+)的影响相对要小,这样有助于水体中氢离子(H+)的增加,从而提高水体对有机污染物的清洁能力。

优选的,所述壳体前侧设有壳体开口,所述壳体开口为所述过水通道;所述壳体后侧壁上设有与电极单元连接的接线端子,这种设置方式能确保阳极板和阴极板与所述壳体后侧壁紧密贴合,避免水体从所述壳体后侧壁与阳极板、阴极板间隙流走,减少了参与催化反应的水体;所述后侧壁外侧设有遮盖所述接线端子的外罩,通过所述外罩遮盖接线端子,能避免接线端子外露,一方面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美观性,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避免用户接触到接线端子,引发安全事故。

优选的,还包括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所述过水通道上;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部和下部设置有滤孔,所述过滤网中部形成导向部。

通过设置所述过滤机构,能避免清洁果蔬产品后残留在水体内的污染物被带入到双触媒净化装置内,影响双触媒净化装置的正常运作和催化效率;另外,由于所述过滤网中部的导向部为封闭状态,能对双触媒净化装置内的水体起到导向作用,使水体自双触媒净化装置下部向双触媒净化装置上部定向流动,一方面防止水体回流,提高双触媒净化装置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使水体与水触媒装置、光触媒装置的接触时间更长,提高水触媒装置、光触媒装置的催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双触媒净化装置的双触媒食品净化设备,其包括水槽和双触媒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设置在所述水槽的侧壁外侧,水槽的侧壁上设有过水口,所述过水口与过水通道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双触媒食品净化设备,通过双触媒净化装置将水槽内的水分解生成大量消毒物质,从而对果蔬产品进行彻底清洁,具有节能环保,使用便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双触媒净化装置的第一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双触媒净化装置的第二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双触媒净化装置的第三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双触媒净化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B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7是散气条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的双触媒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三的双触媒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三的阳极板、阴极板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四的爆炸图。

标号说明:

1水槽、10水平平台、11过水口,2注水装置、3双触媒净化装置、4壳体、40壳体开口、400净化腔、41密封圈、42极板安装槽、43安装脚、44安装孔、45加强筋、51阳极板、52阴极板、53双触媒催化区、54阳极区、55阴极区、56接线端子、57凹槽、58避空折角、6散气条、60散气槽、600UV灯槽、61UV灯、62供气接口、63电线口、64散气石、7外罩、8过滤机构、80滤孔、81过滤网、82导向部、83翻转臂、91控制面板、92控制盒,93水泵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7,本实施例的双触媒净化装置3,包括壳体4、水触媒装置和光触媒装置;所述壳体4内设有净化腔400,所述水触媒装置和光触媒装置安装在所述净化腔400内,所述壳体4设有连通净化腔400的过水通道;所述水触媒装置包括电极单元,电极单元由若干竖向设置的阳极板51和阴极板52交替排列构成,阳极板51和相邻的阴极板52之间形成双触媒催化区53,水触媒装置通电后可对双触媒催化区53的水体进行电催化;所述光触媒装置通电后用于对双触媒催化区53的水体进行光催化。

所述阳极板51与所述双触媒催化区53之间形成阳极区54,所述阴极板52与所述双触媒催化区53之间形成阴极区55。

水体通电后会发生分解反应,分解反应产生的氢离子(H+)聚集在阴极区55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分解反应产生的氢氧根离子(0H-)聚集在阳极区54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氧气,但由于氢键比氢氧键更容易打开而形成氢气,当水中含有电解质时(如消毒剂、矿物质等),水中的阴离子(如C1-)会移向阳极板51发生氧化反应,产生含次氯酸的酸性双触媒水,而水中的阳离子(Ca2+、Mg2+、Na+)会移向阴极板52发生还原反应,产生含氢氧化钠的碱性双触媒水;酸性双触媒水和碱性双触媒水均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其消毒速度为次氯酸钠的80倍,从而更彻底地对果蔬产品和器皿进行清洁消毒。

所述壳体4内腔的上部和/或下部设有极板安装槽42,若干阳极板51和若干阴极板52间隔设置在所述极板安装槽42内;通过设置所述极板安装槽42,便于生产人员将阴极板52、阳极板51安装至壳体4内,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相邻的极板安装槽42之间的距离为1-20mm。

所述光触媒装置包括UV灯61,所述UV灯61设置在净化腔400下部,所述UV灯61工作时向双触媒催化区53照射紫外光。通过设置所述UV灯61,能对流入壳体4内的水体进行光催化,另外,由于水体是自净化腔400下部向上满溢的,将UV灯61设置在净化腔400下部,能确保流入净化腔400内水体均接受到UV灯61光线照射。

所述光触媒装置还包括散气条6,散气条6设有可向双触媒催化区53通气的通气部,散气条6一端设有与通气部连通的供气接口62,供气接口62用于与供气源连接;所述UV灯61沿散气条6的长度方向设于所述散气条6上。

所述散气条6内设有电缆通道(图中未示出),所述UV灯61的电路沿所述电缆通道布设,所述电缆通道的电线口63设置在所述供气接口62侧部。

具体地,所述散气条6喷出的气体的喷射距离不大于阳极板51/阴极板52的水平长度,从而确保水体沿着阳极板51/阴极板52向壳体4上部流动。

所述双触媒净化装置3工作时,供气源将气体从所述供气接口62供至散气条6内,并从通气部喷出,喷出的气体和水形成涌流,并向所述壳体4上部流动,从而促进双触媒净化装置3内水体的流动。

上述利用散气条6排出的气体驱动双触媒净化装置3内水体流动的设置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控制散气条6排出的气体的气流方向和气流速度,对壳体4内的水体的循环产生机械式助推作用,促进双触媒净化装置3内含有消毒物质的净化水与外界水体的快速循环交换;

(2)所述散气条6整体置于双触媒净化装置3内,能使双触媒净化装置3的内部结构更紧凑,从而减少双触媒净化装置3所占用的空间,便于双触媒净化装置3的安装和拆卸;

(3)利用气体驱动水体流动,相比于其他动力源,所需部件数量更少,耗电更少,效率更高,能有效降低双触媒净化装置3的生产成本和运作成本。

所述UV灯61沿散气条6的长度方向设于所述散气条6的通气部的下侧。

将所述UV灯61设置在所述通气部下方具有以下优点:

(1)这种设置方式能避免从所述过水通道流入壳体4下部的水体直接被通气部排出的气团推顶向壳体4上部流动,导致水体被UV灯61照射的时间过短,产生的消毒物质较少;

(2)由于UV灯61能对水体进行消毒杀菌,以及能对水体内的污染物进行催化氧化,这种设置方式能确保从所述过水通道流入所述壳体4内的水体经过UV灯61充分照射后再流向所述壳体4上部,从而降低外界和双触媒净化装置3之间循环的水体的污染物的含量。

所述通气部包括沿散气条6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散气槽60,以及填充在所述散气槽60内的散气石64;所述散气槽60的开口朝向双触媒催化区53;所述散气条6位于散气槽60的开口下侧设有UV灯槽600,所述UV灯61安装在所述UV灯槽600内。

在所述散气槽60上填充有散气石64具有以下优点:

(1)散气石64能将从所述散气槽60排出的气团分散成均匀的小气泡,而大量小气泡的产生有利于水体的分散,水体充分分散后有利于双触媒净化装置3的催化分解效率的提高,进而增加水体中消毒物质的含量;

(2)通过利用小气泡相比大气团上升速度更慢的特点,延长水体在双触媒净化装置3内的流动时间,一方面延长了水体与阴极板52、阳极板51、紫外线的接触时间,从而增加水体中消毒物质的含量,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水体在外界和双触媒净化装置3之间的循环速度,使含消毒物质的水体与外界的果蔬产品充分接触,提升本实用新型对果蔬产品的清洁效果。

单个阳极板51的面积为3500-5000mm2,单个阴极板52的面积为4000-5500mm2,单个阳极板51的面积小于单个阴极板52的面积。

在标准大气压和温度条件下,阳极板51上析氧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1.23V,但由于阴极板52和阳极板51上的化学反应都牵涉到多个步骤的电子转移,而每个电子转移过程都会引入活化能(反应动力学能垒),多个活化能的叠加会导致电解的实际电压远大于1.23V,且离子转移率、电导性、表面气泡的通畅性和反应熵等众多因素也会导致电解所需的实际电压的增大;在电化学领域上比标准电极电势多施加的电压被称为过电势;由于氢离子(H+)净化时所需的过电势相对较小,当阴极板52的面积大于阳极板51的面积时,阴离子在阳极板51上产生的副反应对氢氧根离子(OH-)的氧化反应的影响较大,而阳离子在阴极板52上产生的副反应对氢离子(H+)的影响相对要小,这样有助于水体中氢离子(H+)的增加,从而提高水体对有机污染物的清洁能力。

所述壳体4前侧设有壳体开口40,所述壳体开口40为所述过水通道;所述壳体4后侧壁上设有与电极单元连接的接线端子56,这种设置方式能确保阳极板51和阴极板52与所述壳体4后侧壁紧密贴合,避免水体从所述壳体4后侧壁与阳极板51、阴极板52间隙流走,减少了参与催化反应的水体;所述后侧壁外侧设有遮盖所述接线端子56的外罩7,通过所述外罩7遮盖接线端子56,能避免接线端子56外露,一方面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美观性,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避免用户接触到接线端子56,引发安全事故。

所述壳体开口40外侧设有密封圈41,通过设置密封圈41,确保所述双触媒净化装置3与外设备密封连接。

所述壳体4相对所述壳体开口40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加强筋45,所述加强筋45用于加强所述壳体4的强度,阳极板51、阴极板52对应所述两个加强筋45的位置设有凹槽57,通过极板安装槽42和加强筋45配合,使阳极板51、阴极板52准确对位安装在所述壳体4内。

还包括过滤机构(图中未示出),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所述过水通道上;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部和下部设置有滤孔,所述过滤网中部形成导向部。

通过设置所述过滤机构,能避免清洁果蔬产品后残留在水体内的污染物被带入到双触媒净化装置3内,影响双触媒净化装置3的正常运作和催化效率;另外,由于所述过滤网中部的导向部为封闭状态,能对双触媒净化装置3内的水体起到导向作用,使水体自双触媒净化装置3下部向双触媒净化装置3上部定向流动,一方面防止水体回流,提高双触媒净化装置3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使水体与水触媒装置、光触媒装置的接触时间更长,提高水触媒装置、光触媒装置的催化效率。

具体地,所述滤孔的孔径不大于2.5μm,从而能有效过滤水体中的污染物。

所述壳体4外侧设有若干安装脚43,所述双触媒净化装置3通过所述安装脚43设置在所述水槽1外侧;所述安装脚43上设有条状安装孔44,通过设置条状安装孔44,便于生产人员调整双触媒净化装置3的安装位置。

实施例二

参见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双触媒净化装置3上还设置有无管水泵(图中未示出)。无管水泵和散气条6共同促进所述双触媒净化装置3内的水体与外界的水体进行交换。

所述无管水泵设置在所述净化腔400内,所述无管水泵上设有朝向所述过水通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净化腔400中部设有水泵安装槽93,所述无管水泵设置在所述水泵安装槽93上。

所述壳体4内的水体通过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无管水泵,所述无管水泵通过所述出水口将水体输出至所述壳体4外。

所述无管水泵整体置于所述壳体4内,避免了本实用新型外接动力装置和管道,减少了水泵动力的损失,从而提高泵出效率,节约能源,以及避免含有消毒物质的净化水受到外部水源的污染。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双触媒净化装置3可只设置无管水泵(图中未示出),所述双触媒净化装置3通过无管水泵驱动内部的水体与外界的水体进行交换。

实施例三

参见图9至图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过滤机构8包括滤网81,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滤网81两侧的翻转臂83。

所述翻转臂83上端与所述壳体4上部铰接,所述翻转臂83下端与所述过滤网81铰接,所述过滤网81可选择性盖设在所述壳体开口40上。用户将所述过滤网81掀离所述壳体开口40,即可对过滤网81进行清洁,从而确保过滤网81的过滤效果。

所述阴极板52、阳极板51下部对应所述翻转臂83与所述过滤网81的铰接处设有避空折角5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双触媒食品净化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分解水体产生羟基自由基,而羟基自由基具有极强的获得电子的能力,能与有机物(如农残、激素)发生氧化反应,将有机物氧化成对人体无害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水、矿物盐等,故本实用新型安全性高,清洁效果稳定可靠,能充分满足日常生活中果蔬产品、器皿的清洁和消毒;

(2)由于水体被光线照射后会发生能带弯曲,且水体在通电后发生分解反应(H20=H++0H-),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触媒装置和光触媒装置,实现电催化和光催化的相结合,使水体在电催化和光催化的共同作用下快速生成羟基自由基,从而使水体内的羟基自由基呈指数增加,进而提高本实用新型对果蔬产品和器皿的清洁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光触媒装置提高双触媒净化装置3产生羟基自由基的效率,故其与现有食品清洁装置达到相同的清洁效果所需的时间更短,从而节约电能和水资源,降低用户的清洁果蔬产品、器皿的成本;

(4)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充分利用壳体4的内部结构,有效降低双触媒净化装置3占用的空间,便于用户安装使用。

实施例四

参见图11至图1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双触媒净化装置3的双触媒食品净化设备,其包括水槽1、注水装置2和双触媒净化装置3;所述水槽1上部开口,底部设有排水口(图中未示出);所述注水装置2设置在所述水槽1上端,用于向所述水槽1内注水;所述双触媒净化装置3设置在所述水槽1的侧壁外侧,水槽1的侧壁上设有过水口11,所述过水口11与过水通道连通。

具体地,所述水槽1设有两个,所述双触媒净化装置3设置在右侧水槽1上,左侧水槽1用于供用户对器皿、食材进行一般的清水冲洗;所述水槽1上端向外侧延伸形成水平平台10,所述注水装置2设置在所述水平平台10上,所述注水装置2是万向水龙头,所述注水装置2可向任一水槽1进行加水。

还包括供气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供气装置设置在所述水槽1上,所述供气装置与所述供气接口62连通,所述供气装置用于向所述散气条6供气。

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面板91和控制盒92,所述控制盒92设置在所述水平平台10上,所述控制面板91设置在所述控制盒92上端,所述供气装置设置在所述控制盒92内,所述双触媒净化装置3与所述控制盒92电连接,所述控制盒92用于控制所述双触媒净化装置3的运作。

还包括pH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述pH传感器设有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阳极板51、阴极板52外侧,用于检测阳极区54和阴极区55的pH值,所述pH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上的显示器可显示pH传感器测出的pH数值。当阳极区54的pH数值小于5时,水槽1内的水体可满足杀菌的需求;当阴极区55的pH数值大于9时,水槽1内的水体可满足去除有机物的需求,这种设置方式便于用户快速判断水槽1的净化时间,从而缩短净化时间和节约电能。

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8包括过滤网81,所述过滤网81可与所述水槽1一体成型,这种设置方式能降低双触媒食品净化设备的生产成本,或,所述过滤网81可与所述水槽1分体设置,从而降低降低双触媒食品净化设备的组装难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双触媒食品净化设备,通过双触媒净化装置3将水槽1内的水分解生成大量消毒物质,从而对果蔬产品进行彻底清洁,具有节能环保,使用便捷的优点。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