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用水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5122发布日期:2019-03-05 19:32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饮用水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饮用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用水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人身体里的水占人体总重量的百分之七十,水是人生命的支柱,所以水对人体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必需物质,平时我们身体摄取水的方式主要是饮用,都说病从口入,饮用水处理的安全性如今成了人们日益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饮用水安全也越来越被重视,饮用水水源取水后需要进行过滤处理,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水源地可能存在污染,为了保证饮用水安全,对饮用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性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饮用水处理一般需要依靠滤芯来进行过滤,使用时间过长,需要的对滤芯进行清洗,以保证饮用水处理质量,一般的饮用水处理设备,结构单一,使用不便,滤芯拆卸清洗困难,过滤效果不理想,滤芯清洗替换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饮用水净化系统,所述的饮用水净化系统设置有至少四个罐体,罐体间通过过水管连通,罐体内部设置有滤芯,滤芯内部的内芯层由不同的过滤材料制成,如活性炭、PP棉、麦饭石等,不同罐体内设置不同内芯层的滤芯,罐体与滤芯配合实现饮用水的逐级过滤,同时滤芯竖向设置在罐体内部,滤芯可从连接环处进行拆卸,管路与滤芯连通,连接管及底槽可从滤芯底部进行拆卸,对已失效或需要再生的内芯层进行替换再生,保证饮用水的净化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饮用水净化系统主要包括罐体、进水管、原水泵、过水管、出水管,所述罐体为圆柱体结构,进水管设置在罐体左侧,原水泵设置在进水管上,过水管设置在罐体右侧,出水管设置罐体右侧,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顶盖,内部设置有滤芯,所述滤芯由连接管、滤网层、内芯层、连接环、底槽组成,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滤芯底部,滤网层包裹在内芯层外围,连接环设置在连接管底部,底槽设置在滤芯底部。

所述罐体设置有至少四个,罐体结构相同,罐体间通过过水管连通,进水管设置在第一罐体左侧,出水管设置在第四罐体右侧。

所述滤芯对应罐体的个数设置,滤芯结构相同。

所述进水管、过水管、出水管通过连接环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滤芯连通。

所述进水管、过水管、出水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进水管上的控制阀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原水泵的前后位置。

所述连接管与底槽为一体成型结构,底槽内表面设置有螺纹,为可拆卸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的饮用水净化系统设置有至少四个罐体,罐体间通过过水管连通,罐体内部设置有滤芯,滤芯内部的内芯层由不同的过滤材料制成,如活性炭、PP棉、麦饭石等,不同罐体内设置不同内芯层的滤芯,罐体与滤芯配合实现饮用水的逐级过滤,同时滤芯竖向设置在罐体内部,滤芯可从连接环处进行拆卸,管路与滤芯连通,连接管及底槽可从滤芯底部进行拆卸,对已失效或需要再生的内芯层进行替换再生,保证饮用水的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为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进水管、3-原水泵、4-过水管、5-出水管、6-顶盖、7-滤芯、8-连接管、9-滤网层、10-内芯层、11-连接环、12-底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晰明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说明。

如图1-3所示,所述饮用水净化系统主要包括罐体1、进水管2、原水泵3、过水管4、出水管5,所述罐体1为圆柱体结构,进水管2设置在罐体1左侧,原水泵3设置在进水管2上,过水管4设置在罐体1右侧,出水管5设置罐体1右侧,进水管2、过水管4、出水管5上均设置有控制阀,进水管2上的控制阀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原水泵3的前后位置,所述进水管2、过水管4、出水管5通过连接环11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滤芯7连通,罐体1设置有至少四个,罐体1结构相同,罐体1间通过过水管4连通,进水管2设置在第一罐体左侧,出水管5设置在第四罐体右侧,所述罐体1顶部设置有顶盖6,内部设置有滤芯7,滤芯7对应罐体1的个数设置,滤芯7结构相同,所述滤芯7由连接管8、滤网层9、内芯层10、连接环11、底槽12组成,所述连接管8设置在滤芯7底部,滤网层9包裹在内芯层10外围,连接环11设置在连接管8底部、底槽12设置在滤芯7底部,连接管8与底槽12为一体成型结构,底槽12内表面设置有螺纹,为可拆卸结构。

所述的饮用水净化系统设置有至少四个罐体,罐体1结构相同,罐体1间通过过水管4连通,进水管2设置在第一罐体左侧,出水管5设置在第四罐体右侧,进水管2、过水管4、出水管5上均设置有控制阀,进水管2上的控制阀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原水泵3的前后位置,保证水流顺利进入罐体1,进水管2、过水管4从罐体1侧面延伸至罐体1内部,罐体1内部设置有滤芯7,通过连接环11、连接管8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滤芯7连通,滤芯7竖向设置在罐体1内部,滤芯7对应罐体1的个数设置,滤芯7结构相同,滤芯7内部的内芯层10由不同的过滤材料组成,如活性炭、PP棉、麦饭石等,不同罐体1内设置不同内芯层10的滤芯7,罐体1与滤芯7配合实现饮用水的逐级过滤,组成饮用水净化系统,滤芯7可从连接环11处进行拆卸,管路与滤芯7连通,连接管8与底槽12为一体成型结构,底槽12内表面设置有螺纹,为可拆卸结构,连接管8及底槽12可从滤芯7底部进行拆卸,对已失效或需要再生的内芯层进行替换再生,保证饮用水的净化效果。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饮用水净化操作时,首先按照设计要求,从顶盖6位置将滤芯7安装在罐体1内部,打开控制阀,启动原水泵3,从进水管2处进水,水流通过连接管8进入到滤芯7内部,从通过内芯层10从滤网层9处流出,保证水流完全经过内芯层7及滤网层9,后通过过水管4进入到下一罐体进行过滤净化,过滤完成的水流从出水管5处流出收集。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